- 中國電子商務年鑒(2011)
-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編
- 2298字
- 2018-12-28 19:00:43
9.2 電子商務的理論研究
9.2.1 電子商務相關的學術論文
在中國知網中,采用“主題”關鍵字為“電子商務”進行論文搜索,可得到與電子商務有相關度的論文數量(圖9-6)。從圖9-6中可以看出,從2004年開始,有關電子商務的論文數量呈上升趨勢。2007—2010年,電子商務論文數量趨于平穩,說明電子商務理論研究已經進入常態化階段。而2011年數量的激增說明了電子商務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圖9-6 2001—2011年電子商務論文數量統計
資料來源:中國知網,2012年1月。
在2010年各類電子商務論文中,企業電子商務是熱門研究方向,達到了2207篇,占到論文總數的32%;排在第2位的是電子商務物流論文,有613篇;第3位的是電子商務安全方面的論文。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論文研究電子商務營銷、教學、創新、人才培養。
9.2.2 電子商務相關的學位論文
在中國知網中,采用“電子商務”為關鍵詞搜索到有關電子商務的學位論文數量如圖9-7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2006年以后,電子商務相關學位論文的增長速度趨于平緩,而2009年跌至低谷。這種情況反映出電子商務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嚴重落后于電子商務實踐的發展,特別是在電子商務綜合性人才、法律人才方面,這種情況更為明顯。

圖9-7 2001—2010年學位論文數量統計
資料來源:中國知網,2012年1月。
9.2.3 電子商務相關的書籍
電子商務由“電子”+“商務”組成。因此,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書籍涉及的面非常廣泛,主要包括管理、教材教輔與參考書、計算機與互聯網、經濟書籍等。在亞馬遜網上以“電子商務”為書名搜索,結果如圖9-8所示。從圖9-8中可以看出,2010年出版的電子商務類書籍不僅高于2009年,也高于2011年。這種狀況也說明電子商務系統研究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

圖9-8 2009—2011年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書籍統計
資料來源:亞馬遜網,2012年1月。
9.2.4 新興電子商務研究進展
新興電子商務與傳統電子商務相比,呈現出移動性(如泛在互聯、移動商務)、虛擬性(如虛擬體驗、賽博空間)、個性化(如精準營銷、推薦服務)、社會性(如社交媒體、社會商務)、極端數據(如富媒體、大數據)等鮮明的新特征。這些新特征是技術進步和應用創新兩者交錯融合、螺旋式演化的結果,形成了當前電子商務實踐的主流色調。有鑒于此,國家NSFC重大項目(70890080)團隊對新興電子商務參與者行為規律、經營運作與商務模式、商務智能與知識分析方法、業務安全和社會實驗平臺等方面最具基礎性、開拓性的科學與技術難題進行了深入攻關和探索,旨在發現和詮釋新興電子商務運行規律,構建新興電子商務理論和方法體系。相關研究和成果對于學科領域進步與創新、企業競爭力提升乃至我國經濟建設都具有十分深遠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① 在新興電子商務參與者行為規律的研究中,通過識別新興電子商務參與者交易行為特征,闡釋新興電子商務在中國文化及國情條件下的采納及擴散過程,揭示電子商務的價值產生機理,進而為新興電子商務設計服務提供的策略。包括:國家文化和社會環境對參與者行為的影響及約束;用戶對于新興電子商務服務的體驗感知和采納態度;“雙邊市場”視角下消費者和商家的互動機理和行為模式;Web 2.0環境下消費者和企業利用信息技術及評論、推薦、信息披露等手段改進管理和交易行為,以提升個人和企業價值等。
② 在電子商務經營運作與商務模式的研究中,建立了一套關于新興電子商務的電子市場結構和機制設計、經營戰略和商務模式選擇以及運作優化的理論與方法。包括:微觀市場結構和網絡用戶特征分析;電子商務技術創新、技術并購和模仿的關鍵因素;社會網絡對個人社會資本的影響和可動用性;B2B環境下供應商團購價格機制;零售商的動態概率銷售最優決策規則,以及需求引導和庫存共享效果;根據保鮮努力的協調契約來實現供應鏈的協調等。
③ 在面向服務的商務智能與知識分析方法研究中,圍繞非結構化數據挖掘和知識分析、商務交易流程的知識發現和服務支持,以及模式表達和模式發現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興電子商務的支撐技術和方法。包括:針對上網用戶行為模式的基于最小發生域的頻繁事件組挖掘方法;大規模網頁環境下信息檢索服務的代表元提取方法,以獲得高覆蓋度和低冗余度;針對連續數值屬性的多關系離散化方法;基于信息熵和簡約性的新型關聯分類方法;針對不確定性管理決策的基于互模擬的行為等價性以及異步pi-演算的行為差距度量等。
④ 在新興電子商務安全性與社會實驗平臺研究中,設計了基于ACP方法的電子商務計算實驗系統架構和分析工具,以及電子商務安全國家標準和安全體系。包括:關鍵字競價中基于小生境協同演化計算實驗方法的新型競價機制;針對跨搜索引擎分時段預算分配與實時預算調整的預算優化策略;點擊欺詐問題中關鍵字競價參與者的均衡策略;基于ACP的協同演化計算實驗方法、關鍵字競價平行實驗與決策支持平臺;新興電子商務安全體系中面向CA企業和PKI用戶的分級證書策略;商用密碼應用技術體系驗證中的業務安全支撐平臺及交易仿真驗證環境;移動終端識別中PKI系統和應用的分等級互操作性評估準則;電子商務業務安全威脅(如病毒)的傳播和擴散機理,以及相應管理策略等。
綜上所述,新興電子商務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創新和成果。一方面,這些成果產生了重要的國內外學術影響,特別是以國際視野審視中國問題,體現了科學探索在“世界-中國”視角上的會聚;另一方面,這些成果也產生了重要的實踐指導作用,特別是從我國實際出發進行理論凝練,進而體現對于我國相關政策制定和指導企業運作方面的重要價值,反映了科學探索在“嚴謹-相關”視角上的融合。展望未來,新興電子商務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將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并將伴隨著技術進步和商務創新的脈動,在帶來理論和實踐挑戰的同時,也孕育了大量的學界和業界的機遇和廣袤的探索空間。
(清華大學陳國青、陳劍,大連理工大學 楊德禮,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 王飛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