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子商務年鑒(2011)
-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編
- 127字
- 2018-12-28 19:00:38
第6章 電子支付環境
伴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電子商務得到了高速發展。電子支付環境對于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本章既反映了2010—2011年結算基礎設施建設和非現金支付工具開發的情況,也反映了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和網上銀行等新型支付方式的發展及其對電子商務的影響。
6.1 電子支付結算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
① 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成功投產運行。2010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建設的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成功上線運行。該系統是專門針對網上支付等新型電子支付業務的發展需要,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跨行清算和業務創新的公共平臺。截至2010年年底,全國已有64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接入系統,系統運行平穩,業務量穩步上升。
② 第二代支付系統、中央銀行會計核算數據集中系統積極推進。2010年,完成了面向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第二代支付系統、中央銀行會計核算數據集中系統(ACS)業務需求培訓工作,便于銀行業金融機構準確理解業務需求,做好行內系統改造及業務創新。扎實做好業務測試準備,基本完成第二代支付系統和ACS業務測試方案及測試案例編寫工作。ACS業務處理中心項目立項等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面展開。
③ 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完成全國推廣。2010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實現了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在全國范圍內的全面上線運行。電子商業匯票的推出和電子商業匯票系統的建成有助于有效降低票據業務風險與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對銀行票據業務發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并為形成全國統一、規范、高效的票據市場奠定良好基礎。
④ 農信銀支付清算系統應用成效進一步提高。2010年,全國30家省級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含農村商業銀行,下同),以及深圳農村商業銀行、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系統,全面聯網農信銀支付清算系統,開通實時電子匯兌、個人賬戶通存通兌、銀行匯票、支付信息查詢查復等各類支付結算業務。農信銀支付清算系統賦予社(行)名、社(行)號機構27375家,比年初凈增6010家,增幅為28.13%。
⑤ 城市商業銀行資金清算中心投產運行支付清算系統。2010年,完成了網銀互聯的開發建設,成功推出一點接入中國人民銀行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服務;建成電子商業匯票運營服務平臺,為接入行提供托管式運營服務模式,實現了托管行票據業務電子化管理,同時提供接入中國人民銀行電子商業匯票系統的功能;新增網絡支付、通存通兌、托管或接入類服務等系統功能;支付清算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⑥ 經反復論證,2011年中國人民銀行實施了銀行卡從磁條卡向金融IC卡遷移的戰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及部分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已開始發行金融IC卡。其戰略意義在于:一是以金融IC卡遷移為契機,可以從根本上提升我國銀行卡風險防范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對支付安全的迫切需求;二是以金融IC卡為紐帶,可以帶動行業和城鄉信息化發展、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三是以金融IC卡為基石,可以提升銀行業競爭力、提高現代金融服務水平;四是以金融IC卡為支點,可以撬動國家戰略型產業發展,提升整體安全和設計水平。
⑦ 科技新成果大量涌現。近年來,隨著銀行業信息化的逐步深化和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銀行優秀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成果涵蓋了新一代核心系統建設、風險管理、操作數據存儲和數據倉庫、電子銀行渠道類、電子政務、統一安全平臺基礎設施等。其中,“中國銀行核心銀行系統”、“國家外匯管理局直接投資外匯管理信息系統”、“中國工商銀行業務運營風險管理系統”、“人民銀行基于財稅庫關銀橫向聯網的國庫信息處理系統”等都有突出的創新點,為電子支付結算整體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