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核心技術短在哪里

  • 研發困局
  • 胡紅衛
  • 5402字
  • 2016-08-03 15:55:34

核心技術短板

中國企業的核心技術到底短在哪里?缺乏核心技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找到縮短核心技術差距的路徑和辦法?

華為、美的、海信等國內領先企業在核心技術方面的努力和實踐,具有示范和借鑒意義。

核心技術是中國企業的短板,這似乎已經成為人所共知的事實。然而,中國企業的核心技術到底短在哪里,則很少有人做出解釋。因為產品技術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這也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本節嘗試做一些分析。

3.1.1 什么是核心技術

關于技術(Technology),雖然大家都明白其含義,但至今沒有一個被普遍接受的定義。《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對技術的解釋為:“將科學知識應用于實現人類生活的實際目的,即改造人類環境。”

《辭海》中對技術的解釋也有兩條:“① 泛指根據生產實踐經驗和自然科學原理而發展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與技能。”“② 除操作技能外,廣義的還包括相應的生產工具和其他的物質設備,以及生產的工藝過程或作業程序、方法。”應當說,《辭海》中的解釋在包括了《不列顛百科全書》中解釋的基本內容的同時,還增加了根據技術從生產實踐發展出來的內容,因此更全面。

根據以上定義,產品技術就是企業提供產品的過程中所用到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與技能,廣義的還包括生產產品的工具和其他設備,以及生產產品的工藝過程或作業程序、方法。在這里,我們討論狹義的產品技術,而且主要是產品研發過程中用到的產品技術,這也符合我們對產品技術的一般性理解。

關于產品技術,我們目前聽得最多的就是核心技術,但是,什么是核心技術?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我認為,核心技術應該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核心技術是產品的關鍵性或基礎性技術;第二,核心技術是企業獨有的、不可替代的、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技術;第三,核心技術為企業的產品廣泛應用并成為產品競爭力的基礎。關鍵芯片設計、軟件基本算法、微處理器技術、軟件操作系統、大型數據庫、新型材料、網絡協議、信號處理、配方、降噪技術、抗干擾技術等都是我們經常談及的典型的核心技術。

核心技術可以分為基礎性核心技術和應用性核心技術兩種。基礎性核心技術一般是眾多產品技術實現的基礎,對一個產業甚至多個產業產生重大影響,如計算機的 CPU 技術、移動通信系統的基本通信模式及協議、軟件操作系統等。應用性核心技術是在基礎性核心技術的基礎上,根據客戶需求,應用在產品上的各類技術。與兩者相對應,企業和科研機構的技術研發活動也劃分為基礎技術研發和應用技術研發兩類。

3.1.2 中國企業核心技術短在哪里

中國企業的核心技術短板短在哪里,可以從產業和企業兩個層面來看。

1.從產業層面看核心技術短板

從產業層面來看,我國大量缺乏基礎性核心技術。這些技術基本掌握在西方國家手上,如計算機方面的基礎技術、半導體關鍵技術、基礎性網絡技術、基礎性軟件技術、基礎性通信技術、汽車關鍵性技術、大型飛機關鍵性技術、核能發電技術、生物醫藥技術等,中國企業進行產品創新時,只能購買、合資或引進這些技術。相關的核心產品我國無法自主研發和生產,幾乎完全依賴進口,如信息產業的核心芯片、關鍵零部件,裝備制造業的精密數控機床、大型發電機組,汽車產業的發動機、懸掛系統,軟件產業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編程語言,家電產業的液晶屏、壓縮機,等等。

盡管我國在航天航空、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工程機械、基因工程、集成電路、大型計算機等領域掌握了一些基礎性核心技術,但在技術的先進性方面還有差距,在技術更新換代時能否跟上還存在很大風險。

對于少量的基礎性核心技術,科研機構和產業界在進行攻關,這是非常可喜的,但基本上處于起步或早期研發階段,還沒有形成產業上的重大突破。例如,中科院計算所在6年前開始決定研發中國自己的CPU——“龍芯”,并組建了龍芯課題組,2006年研制成功的“龍芯2E”,性能達到了中檔奔騰4處理器的水平,但要達到目前的國際先進水平和實現產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再如,由12家整車廠、大學、科研院所和原材料生產商在2007年12月組成了聯盟,在汽車輕量化這個基礎應用技術方面進行合作研發。汽車輕量化技術對于節能、環保意義重大,我國企業輕量化技術研究明顯落后于跨國公司。國際上平均每車每年自重減輕1%,國內自主乘用車較國外同類車自重高約8%~10%,國內自主商用車較國外同類車自重高約10%~15%。該聯盟已提出在未來3年內達到跨國公司目前整車的輕量化水平。

基礎性核心技術的缺乏嚴重制約著我國電子信息、航空、裝備制造、核能、軟件、汽車等戰略產業的發展。不難想象,如果我們所需要的基礎性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無法從西方國家獲得,那么我國的戰略性產業將面臨癱瘓的局面。我國要做到對戰略產業的自主控制和發展,從發達國家的做法來看,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擺脫對外國的依賴,獨立自主地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體系。

2.從企業層面看核心技術短板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06 年估計,我國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僅為萬分之三,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我國企業核心技術的缺乏程度由此可見一斑。即使在擁有技術專利的企業中,真正具有核心技術又有多少?也是少數。由此可以推斷,在中國,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是鳳毛麟角。

即使在擁有核心技術的中國企業中,基礎性核心技術基本上也是空白。即使以自主創新著稱的華為公司,經過20年的奮斗,也沒有一項原創性的技術發明。我們經常提及國外跨國企業在基礎性技術和發明方面取得突破,如 IT 公司科學家Larry Hornbeck博士率領團隊發明了DLP技術,并廣泛應用于光學系統;索尼公司投入巨資研發成功單槍三束彩色顯像管,從而給彩電產業帶來了革命;IBM的研究員斯圖爾特·帕金(Stuart Parkin)根據“巨磁電阻”這一物理原理——“巨磁電阻”效應[20年前被法國科學家阿爾伯特·費爾特(Albert Fert)和德國科學家彼得·格倫博格(Peter Grnberg)先后發現,兩人共同獲得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研制出新型的讀出磁頭,從而大幅度提高了硬盤的容量,推動了計算機產業的發展。

可喜的是,一些領先的中國企業在應用性核心技術方面取得了進展,以下是這方面的一些例子。

(1)大唐電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技術方案被國際電聯和3GPP接納,并成為國際標準,與WCDMA,CDMA2000一起成為全球3G標準,改寫了我國在世界通信標準領域只能作為旁觀者的歷史。

(2)華為憑借多年的高強度投入,截至2006年5月,在WCDMA方面的基本專利有69項,占全球WCDMA基本專利的5%,名列WCDMA全球基本專利五強,已基本達到了與跨國巨頭們相互制衡的水平。

(3)展訊成功研發出手機的“心臟”——基帶芯片,實現了國內企業在該領域零的突破。目前,展訊已經成為國內手機基帶芯片的重要供應商。

(4)中星微電子在數字多媒體芯片技術方面取得突破,獲得迅速發展。數字多媒體芯片技術在眾多“眼球行業”,如移動數字影像、數碼相機、寬帶數字多媒體通信、數字高清晰電視,具有廣泛應用的應用前景。

(5)朗科發現了閃存盤的實現原理,并注冊了《用于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的核心專利,成為全球閃存盤領域的領先者。其創始人鄧國順被譽為“閃存盤”之父。

(6)宇龍通信率先推出了雙模雙待手機,即指在一個手機上裝有可同時容納GSM和CDMA兩個網絡的手機卡,實現兩個號碼同時在線。宇龍在雙待機射頻設計、軟件設計、功耗的關鍵技術方面申請了幾十項專利,其“酷派”手機成為了雙模雙待手機市場的領導者。

(7)海信為了改變中國彩電企業的缺芯局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決定研發彩電芯片中最核心的芯片——數字視頻處理器。通過多年的努力,終于成功地推出了我國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個彩電數字視頻處理器芯片——“信芯”,并實現產業化生產。

(8)美的集團在進入商用空調領域之前,就十分重視相關關鍵技術的預研和儲備,通過多年的努力,不僅掌握了變頻、電控、風機風道等關鍵技術,而且在大型機的鑄造技術和離心技術、數碼渦旋技術這兩項核心技術上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有力地提升了美的商用空調產品的競爭力。

(9)三一重工從 1994 年開始以混凝土輸送泵作為進入工程機械行業的“敲門磚”,對混凝土泵的機械、液壓、電氣等關鍵技術進行攻堅,終于研發成功了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混凝土輸送泵。面對如何達到160米高的輸送高度的核心技術,三一重工組織研發人員攻關,不到半年就攻克了這個技術難題。……

但是,以上這些企業只是少數中的少數,絕大部分企業的應用性核心技術基

本上仍是空白。我國搞汽車工業已經幾十年,但不管是以合資為主的汽車企業,還是有自主品牌的汽車企業,仍深受核心技術缺失之痛,無法擺脫“空心化”的局面。家電企業除了海信的“信芯”這么一個亮點外,核心芯片、核心零部件完全依靠進口。中國是全球DVD生產大國,DVD廠商為數眾多,跨國公司的一紙技術專利訴訟,使我國DVD企業每生產一臺DVD就需向跨國公司繳納15美元的專利費,大約占到DVD售價的20%,這對于利潤微薄的DVD生產廠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曾經一路高奏凱歌的中國手機企業,由于普遍缺乏芯片級和協議棧方面的核心技術,缺乏核心競爭力,在跨國公司的反擊中敗下陣來。軟件企業無一例外地應用別人的操作系統和數據庫,大型的ERP,CRM,ISC,PDM等應用軟件基本上還沒有。我國的醫藥企業新藥研制投入嚴重不足,生產的化學藥品97%都是仿制藥,我國自主研發獲得國際承認的創新藥物只有兩個:青蒿素和二巰基丁二酸鈉。類似的現象,在機電、核能、造船、化工、食品等行業的企業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即使是華為、中興、海信、美的、展訊、宇龍等這些擁有核心技術的中國企業,與業界的跨國企業相比,在核心技術領域還存在著巨大差距。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在核心技術的深度方面,我國企業基礎性核心技術方面還基本上是空白,掌握的是一些應用性的核心技術,而且很多核心技術不夠成熟,技術先進性不足。例如,在移動通信領域,華為盡管擁有了相當數量的專利技術,但基礎性的專利基本上掌握在高通、愛立信等國際巨頭手上,對移動通信網絡的規劃和理解與愛立信相比也是有較大差距的,只是華為相對競爭對手來說能夠更快、更貼近客戶需求、更低成本地進行產品創新,所以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了主動。當然,從廣義的產品核心技術概念上看,更快、更貼近客戶需求、更低成本地進行產品創新也是一種關鍵的核心技術,從而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豐田汽車在這方面的表現就非常杰出,除華為以外,國內一些優秀的企業(如中興、聯想、邁瑞)也是依靠這種核心能力贏得競爭的。所以,這種核心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中國優秀企業在核心技術上的不足。

(2)在核心技術的廣度方面,中國的領先企業與跨國企業相比也有明顯的差距。就拿國內領先的家電企業來說,與三星電子都是沒法比的,在核心技術的廣度方面差距太大了。三星電子業務領域涵蓋了半導體、手機、MP3/MP4、電視、家用空調、冰箱、液晶面板、壓縮機、數碼相機、計算機、打印機、傳真機、機頂盒、數碼中央空調、存儲設備、通信系統、監控系統、光通信等,其業務范圍比中國任何一家家電企業都要廣很多,更令人驚嘆的是三星電子在大部分業務領域的技術水平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而中國領先的家電企業目前還面臨著充當“搬運工”和“組裝工”角色的尷尬。在國際市場上,我國企業面臨的是跨國公司構筑的核心技術專利“叢林”,跨國公司動不動就利用“專利技術”這個撒手锏,來“封鎖”中國企業的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3)在核心技術的價值方面,中國企業核心技術的應用價值還不高,技術專利的保護和管理機制比較薄弱,很少能夠通過品牌體現出放大效應。一些跨國公司不僅擁有大量核心技術,而且將這些技術廣泛應用于產品創新上,通過產品營銷和品牌營銷充分體現其價值,所以它們的產品賣價高。熟悉高爾夫運動的人士都知道,國外企業的一套高爾夫球桿賣價為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就是因為其長期的核心技術和品牌積累的效果。國內企業的產品售價普遍比跨國公司的產品低,甚至是別人的幾分之一,就是因為缺乏核心技術和品牌,即使擁有核心技術,也未充分發揮其價值。

(4)在核心技術的前瞻性方面,中國企業的核心技術基本上是在跟隨的基礎上進行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改進或創新,對前瞻性技術尤其是破壞性技術研究很少。所謂破壞性技術,顧名思義就是對當前的主流技術將帶來破壞作用的技術。盡管破壞性技術目前的性能還不如主流技術,但改進的速度更快,在一定時間后,其性能將超過原來的技術,成為新的主流技術。跨國企業強調技術超前的意識,普遍采用“應用一代,儲備一代,研究一代”的技術發展策略,以確保今后在核心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思科的一位高層管理者曾半開玩笑地說過:“如果思科停止了新技術的研究,華為在數據通信領域就會找不著方向。”雖然是玩笑話,但也說明華為目前在技術發展方面還基本上是一種跟隨策略。

綜上所述,中國絕大多數企業根本就沒有核心技術,少量具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在核心技術的深度、廣度、價值和前瞻性方面與跨國企業相比都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由于缺乏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中國絕大多數企業都處在產業鏈的低端,只能掙些辛苦錢,而越是沒錢越無法加大研發投入,造成了惡性循環。難道這就是中國企業缺乏核心技術的根源嗎?問題并沒有這么簡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界市| 张北县| 马龙县| 东丰县| 沙雅县| 巴青县| 高唐县| 龙里县| 大悟县| 高唐县| 开原市| 大邑县| 长汀县| 商水县| 壤塘县| 西安市| 伊吾县| 安阳市| 丘北县| 利川市| 南皮县| 德江县| 邯郸市| 石家庄市| 梅州市| 顺昌县| 云龙县| 申扎县| 澳门| 泗水县| 彩票| 溧阳市| 楚雄市| 浦江县| 景泰县| 始兴县| 岫岩| 平阴县| 甘肃省| 蒙阴县| 贺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