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古代帝王自命為龍的化身,從著裝至日常生活用品、室內雕紋均喜以龍圖為飾,以示尊貴。北苑貢茶稱為龍團,品級雖有不同,但仍以龍字來形容。當時茶外形似餅,堪稱“龍團鳳餅”,進貢皇室享用。后來將“龍團鳳餅”改為散茶之后,茶葉經過曬、炒、焙加工之后,色澤烏黑、條索似長。
烏龍茶文化漫談
中國,茶的搖籃,茶文化與茶藝的發源地。
從祖先將“茶”這一顆神秘的種子播種在人間的那一刻起,就注定炎黃子孫將世世代代要傳承“茶”這一寶貴的東方文化。茶與人類共存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
茶歷經了原始社會咀嚼鮮葉生煮羹飲、曬干收藏、蒸青做餅、炒青散茶的演化過程。按茶樹品種、生長環境、采茶時節、制作工藝、發酵程度輕重等可分為六大茶類,即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
六大茶類中按不同加工工藝及不同的生產產地,又可分為:不發酵茶類、微發酵茶類、半發酵茶類、全發酵茶類、再發酵茶類。其中半發酵茶類要屬“青茶類”即烏龍茶茶類最為常見。
烏龍茶獨特的加工工藝使其擁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深受飲茶者的喜愛。
烏龍茶的形成與發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