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喚醒心中的巨人
- 生命教育:六年級
- 徐麗穎 呂海娥等主編
- 2851字
- 2015-12-26 11:40:50
元生命與自我
生命導航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遇到自己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可是在關鍵時刻卻出人意料地完成了。這可能有外界因素的幫助,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挖掘了自身的潛能。另外,在一般人的潛意識中都存在自卑心理,克服自卑對一個人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人的潛能是無限的,我們要相信自己,對自己說“我能行!”讓我們挖掘自我,超越自我,消除自卑,變得自信起來。
快樂行動
活動1 跳蚤只會爬行的啟示
在昆蟲中,跳蚤可能最善跳,它可以跳到1.5米的高度。出于好奇,一位大學教授開始了他的實驗。
第一天下班時,教授用一個1米高的玻璃罩罩住了一只跳蚤,以防它逃跑。那天夜里,跳蚤為了逃出玻璃罩,就不住地跳啊跳,可是無論怎么跳,都在跳到1米高的時候,被玻璃罩擋了下來。
第二天上班時,教授取下玻璃罩,他驚奇地發現,這只跳蚤只能跳1米高了。于是他來了興趣,下班時換了一個50厘米高的玻璃罩罩住跳蚤。
第三天,教授發現這只跳蚤只能跳50厘米的高度了,晚上,教授又換了一個20厘米高的玻璃罩罩住跳蚤。
第四天,跳蚤跳的高度又降為20厘米。到第四天下班時,教授干脆用一塊玻璃板壓著跳蚤,只讓跳蚤在玻璃板下爬行。
到了第五天,跳蚤再也不跳了,只能在桌面上爬行。
可就在這個時候,教授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酒精燈。酒精撒在桌子上,火慢慢地向跳蚤爬的地方蔓延。這時奇跡出現了,就在火快燒著跳蚤的一瞬間,跳蚤又猛地一跳,跳到了1.5米高的高度。
在很多情況下,人也是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努力還沒有達到預定目標后,便灰心喪氣,認為這件事自己永遠都辦不到,放棄實現目標的努力。久而久之,形成思維定勢,陷在失敗的經驗中爬不出來,一次次喪失唾手可得的機會,最終一事無成。
上面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談談你的感悟和體會。
活動2 領略普通人的潛能
鏡頭1:汶川地震中,11歲的瘦弱男孩張吉萬勇敢而堅強地背著3歲的妹妹,早晨5點鐘從震后的廢墟出發,徒步12個小時走出死亡之谷,抵達北川縣城。
有人曾問過張吉萬一個問題:“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呀?”張吉萬毫不猶豫地回答:“駱駝。”“你怎么會喜歡駱駝呢,你們那里有駱駝嗎?”“沒有,但是我從書上看到過對駱駝的介紹,我喜歡駱駝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小小的張吉萬就像駱駝那樣堅韌不拔,默默地背著自己的妹妹走了12個小時。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張吉萬就像守護神一樣守在年幼的妹妹身邊,他把水和餅干都讓給妹妹吃,一直沒有放棄過把妹妹背出去和父母團聚的念頭。
鏡頭2:1998年,我國遭遇了特大洪水。江珊是個6歲的小女孩,她親眼看見自己的媽媽等親人被洪水沖跑,奶奶好不容易才將她頂到一棵楊樹的樹杈上后,也被卷走了。奶奶臨走時叮囑江珊說:“等著帶紅領章的叔叔來救你吧!”
四周只有無邊的黑暗和咆哮的洪水,把江珊和小樹沖得左右搖晃。江珊害怕了,平時她爬很高的樹、夜晚走墳地都沒這樣害怕過。一個兇猛的浪頭像野獸一樣撲過來,樹干咔嚓一聲斷了,江珊隨著樹干在洶涌的洪流中翻滾起伏。她感到精疲力竭,改用比較省力的仰泳方式,用小腳小手在水中游。不知漂了多久,她猛然撞在一棵樹上,她連忙用雙手抱住樹干,一把一把地往上爬,找到了一個樹杈,把小腳踩在上面。江珊舒了口氣,肚子卻餓起來。她摘了兩片樹葉含在口里,樹葉的味道澀澀的,喉頭像有東西堵著,她想“啊”一聲,卻發覺嗓子全啞了。她十分疲倦,但她不敢睡,像蝸牛一樣趴在樹上,水漲一寸,她就往上爬一寸。為了求生,她緊緊抱住這棵楊樹整整堅持了9個小時。
第二天凌晨5時許,武警救援人員在沖鋒舟上透過蒙蒙夜色,發現一棵樹上好像有什么東西,駛近一看,只見是個小孩趴在上面,孩子大半身體浸泡在水中,雙眼微睜,奄奄一息。小江珊終于得救了……
請大家談一談,讀了張吉萬和江珊故事后的感受。如果遇到這樣危難的情況,你會怎么做?張吉萬和江珊能這樣堅強,除了他們有毅力外,還與什么有關?
活動3 我與自卑說拜拜
心理學家讓兩個互不相識的大學二年級女學生討論一個問題。
他預先對其中一個學生說,交談對象是一個博士畢業生,對另一個卻說,你的交談對象是一個中學畢業生。
結果,在交談中她們的態度極不相同,認為對方是中學生的女同學非常自信,覺得自己學歷高,流露出一種優越感;而認為對方是博士生的女同學則缺乏自信,說話支支吾吾,甚至不敢注視對方。
多數認為自己不行的人,其實并不是真的不行。使他們產生這種心理的一個原因是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看得太神秘,而事實并非如此。
現在讓我們交流一下,人為什么會有自卑感?怎么克服自卑感?
自卑的重要原因是對自己評價太低,但是從另一方面說,有些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就,就是因為自卑心促使自己奮起,人們努力尋求成功和卓越的行為,正是對自卑的一種補償。
為了消除自卑就需要自我奮起,奮起需要實際行動。趕快行動起來,只有行動才是克服自卑的最好方法。
針對你認為自卑的事情,寫下自己的“奮起承諾書”,選擇一個你信任的人監督你的實際行動。相信有了決心,再加上朋友的監督和同學的幫助,自卑反而會成為你成功的墊腳石。
我的奮起承諾書
我認為使自己自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奮起步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諾人:__________
監督人:__________
年 月 日
生活鏈接
人腦的潛力是巨大的。有些科學家說,人只要發揮大腦一半的功能,就可以學會40多種語言,可以背下百科全書中從A到Z的每一條解釋,能夠拿到12個博士學位。
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讓爸爸媽媽出題目,做一些超越自我的嘗試。如果在嘗試過程中遇到困難,請積極想辦法或尋求幫助。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超越,你都會很有成就感。
愛的叮嚀
一個人在地上倒了一盆水,地上的落葉漂了起來。在落葉上正好有一只螞蟻,看到四周的水無邊無際,它心想這下可完了。過了一會兒,倒在地上的水都蒸發了,那只在落葉上的螞蟻也隨即爬走了。它回到蟻穴后,痛哭流涕地對同伴說:“我差點就見不到你們了!”
這只螞蟻不知道,當時它只看到了身邊的水,卻沒有看到就在身邊不遠處沒有水的土地。
失望并不等于沒有希望。無可奈何并不代表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機會與前途。正因為深切的無可奈何,才使得有些人在困窘時有所超越。
猴子想變成人。它知道要變成人,必須砍掉自己的尾巴,因為人沒有尾巴。猴子拿起刀,想砍掉尾巴,但動手之前它被三件事難住了:
一是砍尾巴的時候肯定很疼,它怕疼死。
二是尾巴砍了以后身體還能不能保持平衡和靈活性,能不能活得長久。
三是尾巴一生下來就和自己在一起,跟了自己很多年了,不忍心拋棄。
對這三個問題它一直沒想好,所以無法下手砍掉自己的尾巴,直到今天猴子也沒有變成人。
蛻變和完美需要痛苦的掙扎,恐懼和顧慮則是前進之忌。想讓自己發生蛻變嗎?帶著勇氣上路吧!人生要么是一次冒險,要么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