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巧用配色模式表現(xiàn)畫面情感

3.1 選擇基本的配色模式——色相配色

在繪畫藝術的創(chuàng)作中,配色始終是作品的靈魂所在,大師通過對種種色彩斑斕、或明或暗的色彩進行組合搭配,表達出更為豐富、真實的情感,帶來更令人回味的畫面。

配色模式的選擇是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關鍵所在,它能通過對色彩的運用、搭配,將畫面表現(xiàn)得更為唯美、細膩,大部分藝術大師在配色模式的選擇上更為大膽、獨特,往往能給人更強烈的視覺沖擊,也能表現(xiàn)出更為豐富的色彩情感。色相的配色搭配是利用不同色相間的對比或類似效果來進行畫面表現(xiàn),或統(tǒng)一、或分明的色彩效果能使畫面展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特性,帶來豐富的畫面情感,給人靈魂的觸動。

3.1.1 同類色系中的不同色相表現(xiàn)微弱的畫面關系

同類色系中諸如黃、橙、紅這些色彩又分為不同的色相,如淡黃、深紅、太陽橙等,微弱的色彩變化能使畫面在整體性上體現(xiàn)出畫面構成元素的微妙關系和細膩情感。

知識擴展

藝術作品中同類色相的運用,能給人整體感的同時,帶來微妙的變化,例如,同類的黃色調(diào)會帶來溫暖、舒適的感覺;同類的紅色調(diào)則會帶來奔放、熱情的感覺。根據(jù)同類色相中色彩的漸變,可為畫面帶來更強烈的層次感和運動感。

1.暖色調(diào)同類色相帶來溫暖感

暖色調(diào)的同類色相使用,會使畫面顯得更為柔和、溫暖,充滿知性美。

達達派畫家馬塞爾·杜尚的《下樓的女人》則選用了同類色相的色彩搭配,畫面中用深黃色勾勒出了樓梯的形狀,而較為明亮的黃色則組成了女人的身體,加上大師飄逸、虛幻的創(chuàng)作手法,使畫面存在著一種模糊、朦朧的美感,此時的黃色就帶來了一種溫暖的感覺,也更符合畫面女人的氣質(zhì),雍容華貴中帶有一絲溫柔的氣息。

2.冷色調(diào)同類色相帶來幽靜感受

冷色調(diào)的同類色相運用,會使畫面內(nèi)容顯得幽深、寧靜,呈現(xiàn)出的畫面氛圍也更為沉靜。

印象派大師保羅·塞尚在進行《安西湖》的創(chuàng)作時,使用了冷色調(diào)的同類色相,蔥郁、濃厚的綠色同類色相組成了山間的樹叢,清涼、幽靜,充滿了濕潤、清新的空氣。而不同的藍色則表現(xiàn)出了湖水冰涼、透澈的特點,加之倒映出樹木的綠色,給人一種郁郁蔥蔥、平面如鏡的極致美感,將畫面的幽靜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3.1.2 鄰近色相提升畫面的耐看程度

鄰近色相在繪畫藝術中的使用是極為普遍的,例如,綠色和藍色、紅色和黃色就是互為鄰近色,鄰近色的配色形式會為畫面帶來協(xié)調(diào)的畫面效果,加強畫面的耐看程度,同時也能使觀者的目光停留在作品上的時間加長。

知識擴展

鄰近色是指色相環(huán)上相近60°~90°的色彩,在60°以內(nèi)的鄰近色相距離較近,色相的差異相對較小,而90°的鄰近色相對較遠,差異顯得更大,較遠的鄰近色相使用能帶來更為豐富的色彩和強烈的色彩變化感覺;而較近的鄰近色相使用則給人更多舒適、協(xié)調(diào)、整體的感覺,一個更為奔放、自由,一個則顯得小家碧玉、溫潤、憐惜。

1.較遠的鄰近色相帶給畫面豐富色彩效果

在繪畫作品中將鄰近色的范圍進行擴大化,會在色彩的表現(xiàn)形式上顯得更為豐富,給人多彩斑斕的感覺。

《老國王》是野獸派畫家喬治·魯奧的作品,其中將大范圍的鄰近色以大塊面的形式放置在畫面中,黃、橙、綠、藍、棕等大范圍鄰近色組合,形成了豐富的色彩畫面,黃色、橙色與藍色形成了主題的人物,而綠色與藍色、棕色則形成了背景。豐富的色彩將畫面中國王的高貴身份彰顯得更為明顯,配合國王陰郁的表情,更好地展現(xiàn)出了畫面中的情感。

2.較近的鄰近色相帶來整體、統(tǒng)一的感覺

小范圍的鄰近色相能將畫面更好地整合、統(tǒng)一,紅黃、黃橙、藍紫、藍綠這樣的鄰近色因其色相的相似性,能帶給人協(xié)調(diào)、整合的視覺感受。

17世紀荷蘭杰出畫家、現(xiàn)實主義畫派的奠基人哈爾斯的作品《吉普賽女郎》中,就是采用了小范圍的鄰近色相來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畫面整體都是以黃色調(diào)為主,在女性的服裝上采用類似白色的淡黃色,配合少量橙色的裙子,整體顯得協(xié)調(diào)、陽光,充滿溫暖、健康的感覺,在膚色的使用上作者采用了較為明亮的黃色,配合背景的陰影暗色,將女郎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但卻不會給人突兀、跳躍的感覺,反而會有一種親切、自然的感受。

3.1.3 對比色相加強畫面醒目性

對比色相在繪畫作品中的使用能加強畫面色彩對比,例如,紅、藍對比色的使用,兩種色彩色相的差異性使畫面效果更為突出,帶來的視覺沖擊也會更為強烈,色彩之間的關系更為分明,畫面的組成部分區(qū)分也會更為明顯,色彩的辨識度也相應提高,將畫面的色彩表現(xiàn)得更為亮眼、醒目。

知識擴展

在對比色相中,不同對比色的運用會給畫面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冷暖對比色彩、深淺的搭配都會在畫面效果、情感表現(xiàn)上給人帶來不同感受。

1.冷暖對比帶來新奇的畫面效果

冷暖對比從色彩的配置上給人新鮮、獨特的視覺效果,在色彩的搭配上既沖突又有種隱秘的聯(lián)系,為畫面增添更多神秘效果。

印象派畫家梵高的《兩朵剪下的向日葵》就是運用了黃藍色的對比色相,黃色作為主體物給人溫暖的視覺感受,而藍色作為背景桌布的色彩則帶來寒冷的視覺感受,二者的互相沖突帶來更為新奇、獨特的畫面效果,同時綠色的加入,也使藍色和黃色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畫面更為整體。

2.色相深淺搭配帶給人舒適感受

色相的深淺變化會在很大程度上拉開畫面中各物象間的差距,大師在繪制作品中,通常會采用主體深、背景淺,或主體淺、背景深的對比方式來加大主次物象間的距離,其目的是加強主體的醒目程度。

《少女與狗》是印象派畫家貝爾特·莫里索的作品,畫面中人物采用了藍色的色彩,而床單、狗與背景則采用了大面積的橙色與紅色,對比之下將主體人物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同時,溫和的橙色將使深沉的深藍色變得更為舒適,不會給人壓抑、不安的感覺,反而會有一種有氣質(zhì)、高貴的畫面感受,為整幅畫面帶來更為舒適的畫面效果。

配色·心得分享

對比色相的使用會帶來更為強烈的視覺沖擊,能更好地吸引大眾的注意,為大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對比色時,對于色彩面積的把握要極為小心,色彩面積沖突過大,會使背景遮蓋掉主體物的光芒,同時帶來焦躁、暴動、落入俗套的色彩效果。

3.1.4 互補色相表現(xiàn)張揚開放的畫面效果

互補色相是在色相環(huán)中,距離在180°以上的兩個色相,例如,紅綠、藍橙、黃紫都屬于互補色相,這些互補色相在繪畫作品中的運用,能增強畫面的對比效果,豐富畫面的色彩,同時,色彩與色彩之間的反差更為強烈,將畫面效果表現(xiàn)得更為張揚、開放。

知識擴展

在所有的色彩之中,互補色的色彩反差是最為強烈的,互補色運用會帶來明麗的色彩變化,視覺沖擊極為強烈,受到互補色面積的影響,畫面會呈現(xiàn)出諸如刺激、激烈、躁動、奔放、躍動的畫面效果。

1.均衡的互補色給人躍動的畫面感覺

橙色與藍色的互補色相搭配,在畫面中所占據(jù)得比重越大,帶來的跳躍、活潑的感覺就越為明顯。

野獸派畫家安德烈·德朗的《泰晤士河的圣保羅大教堂》采用的就是橙藍色的互補色相,橙藍色共同組成了畫面中的房屋、船舶,強烈的色彩反差使畫面中的房屋和船舶產(chǎn)生一種活動的錯覺感,配合上與橙色接近的淡黃色作為河水,使整幅畫面顯得躍動感十足。天空的色彩在加入橙、黃、綠、藍等色彩后,顯得更為繽紛多彩。

2.小面積互補色制造激烈的畫面效果

橙藍、紅綠等互補色的使用,帶來極為刺激、活躍的色彩效果,色彩與色彩之間的反差表現(xiàn)激烈的戰(zhàn)場,帶來更為強烈的畫面效果。

《金色之墻》是抽象派畫家漢斯·霍夫曼的作品,畫面中各種不同色彩的方塊形成了一堵高高的墻,太陽橙的大面積使用,使畫面有一種燃燒的灼熱感,整幅畫仿佛在激烈的競爭之中,橙色占據(jù)了上風,黃色與紅色的出現(xiàn)更加強了畫面的色彩感,使畫面效果更顯激烈。小面積的互補綠色、藍色的出現(xiàn)則起到了強調(diào)、醒目的作用。

配色·心得分享

互補色相是所以色彩里對比最強烈、反差最大的色彩,因此在較為清新、樸實的主題作品中,對互補色相的使用應減少,而表現(xiàn)憤怒、躁動、活躍主題的繪畫作品,在互補色的使用上則要注意冷暖互補色的面積安排,確保畫面色彩表現(xiàn)出最為準確、直接的情感。

3.2 選擇基本的配色模式——明度配色

色彩之間明度的變化與搭配,是通過對色彩的明度進行變化,實現(xiàn)色彩的相同明度或差異明度,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效果,使色彩產(chǎn)生的情感也隨著明度的變化而變化,加強、減弱為觀者呈現(xiàn)明暗不一、燈火輝煌的畫面效果。

3.2.1 同一明度營造緩和的視覺空間

色彩明度的變化不一,產(chǎn)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同樣的色彩在進行明度變化后,都會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而將相同或不同的色彩控制在一個同一明度的范圍,那么所產(chǎn)生的畫面效果更為統(tǒng)一、舒適,能為觀者營造一種緩和的視覺空間效果。

知識擴展

同一明度的色彩運用在繪畫作品中也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視覺效果,較高明度的色彩會給人亮麗、耀眼的感覺;明度稍低的則會給人緩和、輕松的感覺;明度較低的則會出現(xiàn)深沉、昏暗的視覺效果。色彩的運用多少會對同一明度的畫面產(chǎn)生影響,其中較多色彩會帶來更為柔和、豐富的視覺效果,而單一的色彩則會使人感到平凡、簡單。

1.豐富色彩使較低明度畫面更顯夢幻

豐富的色彩在降低明度后,會使畫面中的色彩顯得更為協(xié)調(diào),色彩與色彩之間相處更為融洽,畫面的色彩風格顯得更為夢幻、奇特。

《普羅旺斯的早晨》是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的作品,其中將黃、綠、藍等色彩共同運用在畫面之中,并以相同的色彩明度來對色彩進行繪制,黃、綠、藍所組成的山谷顯得更為夢幻、美麗,而同一明度的黃色與綠色形成的河流也有一種蒸汽般飄渺的感覺,仿佛通過畫面將人們拉入了美好的童話世界。

2.同一明度色彩搭配更顯明亮、鮮艷

將全為高明度的色彩放置于繪畫作品中,色彩在明度提升的同時,其色彩表現(xiàn)更為突出、亮麗,能給人帶來更為鮮艷的色相感覺。

野獸派代表畫家亨利·馬蒂斯的作品《巴黎圣母院》就是以較高的同一明度來進行色彩表現(xiàn)的,畫面中的行人、道路、河水、巴黎圣母院的大門、行道樹都以其明亮的狀態(tài)顯示,給人以活動、流動的感覺,讓整幅畫面的色彩顯得更為明亮,帶來的畫面情感也更為歡快、愉悅,充滿了春天的感覺,給人生機勃勃的畫面氣息。

3.2.2 利用類似明度協(xié)調(diào)畫面穩(wěn)定性

類似明度在畫面中的使用,能將對比強烈、反差較大的色彩進行一定的融合,以明度的細微變化和調(diào)節(jié),將色彩與色彩進行協(xié)調(diào),展現(xiàn)出更為穩(wěn)定的畫面感,并通過類似明度的變化給人帶來舒適的關系變化,讓畫面更具深度和想象的空間。

知識擴展

在繪畫作品中,類似色彩明度的變化與色彩選擇的數(shù)量都會給畫面帶來不一樣的畫面效果,單一色彩在明度上進行少量的變化會給人帶來整體、統(tǒng)一的視覺感,也會給人安靜、寂寥、單純的情感表現(xiàn);而豐富的色彩運用,再加上明度的細微變化,使作品在整體性存在的同時,也會給人歡樂、愉悅、耀眼等情感表現(xiàn)。

1.單一色彩的類似明度給人安靜的畫面感受

單一色彩的類似明度在繪畫中的使用,從色彩的搭配和明度的變化上講,都是極具整體效果的,色彩的單一使畫面顯得更為安靜、單純。

印象派畫家莫奈的作品《雪景》即是利用單一的色彩進行少量的明度變化,天空與地面融合在一起,路旁的樹、道路中的人在色彩的差別和明度的變化上也是極少的,與天空和道路進行呼應,整幅畫都透露出一種清靜的畫面效果,形成的朦朧美感也為觀者帶來了更多心靈的洗滌。

2.多種色彩類似明度帶來幸福愉悅的畫面氛圍

多種色彩在畫面中的使用,配合上明度的細微變化,能將畫面點綴得更為豐富多彩,表現(xiàn)出歡樂幸福的感覺。

《夢》是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的作品,畫面中運用了紅、黃、藍、綠等色彩進行畫面繪制,前方少女的色彩明度更為強烈,配合上微笑的表情,將畫面的幸福和愉悅感表現(xiàn)得更為直接、立體,而后方背景的綠色和紅色使用的又是另一種類似明度,與前方主體物進行區(qū)別,讓畫面少女更為凸顯。整幅畫面都在使用極為鮮艷、亮麗的色彩,明度在整體上也是屬于較高的程度,配合少女的表情和舒適的坐姿,傳遞出作者心中深深的愛。

知識擴展

類似明度指明度相近的色彩,類似明度的色彩運用在情感的體現(xiàn)上更趨于整體性,每一個色彩與色彩之間的搭配顯得更為和諧,色彩所體現(xiàn)的情感也顯得更為細膩、生動,充滿了真實感,配合上畫面人物的表情、肢體語言就會給人帶來或溫婉、或溫馨、或偉大、或威嚴的情感表現(xiàn),以色彩傳遞出最為觸動人心的畫面情感。

1.使用類似明度帶來溫馨的感覺

類似明度色彩在畫面中的使用,能將畫面中不同色相的色彩結合在一起,組合成溫馨、柔和的畫面感覺。

《草地上的圣母》是古典主義畫家拉斐爾的作品,首先將紅、藍、綠等色彩以類似明度進行繪制,使整個畫面的色彩之間變得協(xié)調(diào),色相的對比有所減弱,色彩的差異性得到緩和,配合上畫面中圣母慈愛的眼神和孩童純真的表情,整個畫面都籠罩在一種溫馨、安詳、柔和的意境之中,給人以美好的視覺感受。

2.運用類似明度表現(xiàn)慈愛、仁厚的畫面感受

在繪畫之中,通過對色彩進行類似明度的調(diào)整,配合較淺的黃色,會將畫面表現(xiàn)得具有慈愛與仁厚的視覺感受。

學院派畫家布格羅的作品《祖國》就采用了類似明度的色彩,將畫面中白色與黃色的人體進行明度上的融合,被孩子圍在中央的婦女顯得極為慈愛、親和,配合后方色彩較深的高山,帶給人一種遼闊、深厚的視覺感受,整體畫面都存在著一種濃濃的母愛感覺,契合了作者關于祖國的理解,表達了作者對于祖國的思念與愛戴,也抒發(fā)了作者心中的思鄉(xiāng)柔情。

3.2.3 中差明度拉大畫面對比

中差明度的色彩在色彩的對比性上更為強烈,色彩與色彩之間的明暗關系和輪廓線也更為清晰,畫面中的對比程度也會逐步拉大,畫面變得更有層次感和細節(jié)感,能帶給人更為細膩、精致的感覺。

知識擴展

中差明度的色彩運用在繪畫作品中,除了拉開畫面對比以外,對色彩表現(xiàn)力的提升也起到很大的作用。明度的對比出現(xiàn),能使畫面的主次關系更為明確,也能構造出畫面的空間關系,對于現(xiàn)實主義和寫實主義繪畫形式的表現(xiàn)也更為突出。中差明度的色彩對比是較為貼合現(xiàn)實生活的,其自然到質(zhì)樸的表現(xiàn)能引起觀者的共鳴,能使生活中并不起眼的東西,成為具有生命情感的藝術作品。

1.中差明度色彩突出畫面主題

中差明度色彩以較為強烈的對比來區(qū)分開背景與主體物,在明度的對比下,明亮的主體物會更容易被識別。《讀書的少女》是法國洛可可風格畫家弗拉戈納爾的作品,畫面的中心是穿著黃衣的少女,鮮明的色調(diào)與周圍灰暗色調(diào)形成鮮明的反差,帶來背景虛化般的效果,將少女端莊、美麗、專注、文靜的情感表現(xiàn)得更為真實,仿佛能觸摸到一般,灰暗的綠色、橙色,以及灰色就成為了少女的陪襯,顯現(xiàn)了少女的青春和不受環(huán)境所影響的那一種專注的美麗。

2.中差明度色彩加強畫面空間感

中差明度色彩在畫面空間感的塑造上也更為出色,通過對前后、左右、上下的色彩明暗進行較大的調(diào)整,使物體呈現(xiàn)出鮮明的層次感,也帶來更為真實的空間感和立體感。

《瓦實提》是畫家埃德溫·朗的作品,畫面中將角落和背景的色彩進行了明度的降低,使其有一種后退的感覺,而人物的服飾則以較為明亮的顏色呈現(xiàn),給人一種蓬松、柔和的感覺,畫面前后的空間關系在以明度為變化的前提下進行了良好的表現(xiàn),人物的服飾也進行了中差明度的表現(xiàn),迎光面明度較高,背光面明度較低,整個畫面顯得真實、舒適。

3.2.4 體現(xiàn)強烈明暗差異的對比明度配色

繪畫作品中的色彩在明度上存在對比的同時,會帶給畫面強烈的明暗關系,使畫面更為分明,色彩的躍動感強烈,刺激性強,擁有極好的畫面氛圍感和藝術的表現(xiàn)力、渲染力,以突出的明暗變化來敘述畫面的故事,將人物塑造得更為獨特、個性。

知識擴展

對比明度在繪畫中的運用,從色彩的表現(xiàn)力上更為突出,帶來的視覺沖擊效果也較為明顯,人物與物體、背景能很好地區(qū)分開來,帶給人或夢幻、或高調(diào)、或神秘、或奇特的色彩效果,將繪畫作品表現(xiàn)得更具藝術展現(xiàn)力,畫面所體現(xiàn)出的情感也更回味深刻。

1.對比明度色彩帶來夢幻畫面效果

在畫面中使用對比明度色彩,要依靠色彩明度的不斷變化。將背景設置為暗色,會使整個畫面呈現(xiàn)出極具夢幻色彩的效果。

洛可可風格畫家庚斯博羅的《藍衣女子》就運用了黑色與黃色、綠色的對比明度色彩,明度高的黃色作為女性的皮膚顯得通透、潤澤,而高明度綠色則給人帶來一種漂浮、朦朧的視覺效果,加深了黑色背景的沉淀,整個女性就有了一種如出塵仙女般的視覺效果,充滿了夢幻。加之畫面中流暢、細膩的筆法,整幅作品給人一種飄然、幻化、美麗的感覺。

2.利用對比明度色彩營造神秘的畫面感受

畫面中利用黑白的對比明度色彩,能為畫面帶來強烈的神秘感,賦予畫面更多獨特的視覺效果。《夏托納弗村》是野獸派畫家莫里斯·德·弗拉芒克的作品,畫面中運用白色的道路、黑色的樹木進行明度上的明暗變化,而天空卻采用較明的藍色,氣氛顯得神秘、獨特,而白色與黑色的極致明度對比,伴隨著明度的不斷變化,有一種從白漸變到黑的效果,將整幅畫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變得更為特殊。

3.3 選擇基本的配色模式——純度配色

純度變化在繪畫藝術中起到的是至關重要的作用,純度的高低、漸變都影響著畫面整體情感的表達,高純度的色彩給人鮮艷、華麗的感覺,而低純度的色彩則帶來沉穩(wěn)、靜謐的畫面效果。純度的良好運用與把握,有助于畫面情感的豐富。

3.3.1 高純度打造鮮艷華麗的畫面空間

色彩的鮮艷程度直接影響到畫面所展現(xiàn)的效果,高純度的色彩具有強烈的刺激感,將其在畫面中進行大面積的使用,會帶來極為熱烈的畫面氛圍。高純度色彩的互相搭配、組合,形成更為鮮艷、華麗的畫面空間,帶來強大的視覺沖擊,讓人印象深刻。

知識擴展

高純度色彩能有效地提升畫面的視覺沖擊力,畫面中高純度色彩越多,帶來的對比越明顯,所展現(xiàn)的畫面效果越強烈,帶給人炙熱、歡快、熱情、澎湃、自信、喜悅、炫麗的視覺感受,以豐富、奔放的情感來感染著觀者。

1.高純度色彩給人奔放、狂野的畫面感受

高純度色彩的運用,配合上大筆觸的繪畫風格,能給人帶來一種奔放、狂野的畫面感受。

抽象派畫家威廉·德庫寧的《梅里特大道》就選用了大面積的高純度色彩,藍色、綠色、黃色、紅色的大面積使用,以原色用粗率的筆觸,在平面上激情地展示或交疊,帶給人狂野、奔放的畫面感受,將作者狂亂、粗獷、怪異的畫風也展現(xiàn)得更為突出。

2.高純度色彩帶來明亮、愉悅的畫面氛圍

高純度色彩的配色,在一定程度上會提升畫面的明亮度,同時,黃色、紅色、橙色的使用,會給人帶來愉悅的心理感受。

印象派大師梵高在進行《夜間咖啡廳》的藝術創(chuàng)作時,就是以高純度的色彩作為主要色調(diào),豐富的黃色、紅色的高純度色彩的運用,為畫面帶來明亮、溫馨的畫面感受,同時綠色的自然配合黃色的溫暖,能帶給人一種愉悅、快樂的畫面情感體驗。

配色·心得分享

高純度色彩的運用,在現(xiàn)代的繪畫中使用較為普遍,能帶來強烈的對比和刺激感,但是在進行色彩的選擇和色量的運用時,要注意色彩之間的協(xié)調(diào)與調(diào)和,不能以全部高純度的色彩進行畫面繪制,這樣會使畫面顯得躁動、不穩(wěn)定。

3.3.2 中純度配色表現(xiàn)舒適的畫面效果

中純度的色彩配色以其溫和的色彩印象和緩和的明艷程度,能很好地將畫面中的色彩進行協(xié)調(diào),色彩與色彩之間的融合也顯得更為自然、和緩,帶來的畫面感覺更為舒適、清爽,充滿了輕松感。

知識擴展

中純度色彩的使用,使整個畫面在色調(diào)上顯得更為柔和,色彩采用合適的純度,為畫面構成元素的情感流露提供了更為委婉、間接的表達形式,畫面沒有強烈對比、突出的色彩,有的只是整體散發(fā)的一種氛圍,讓人沉醉。中純度配色能更好地表現(xiàn)細膩的畫面感情,能更好地展現(xiàn)畫面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畫家本身的創(chuàng)作情感,給人恬靜、溫馨、儒雅、輕松、深情、唯美、纏綿的畫面感受。

1.中純度色彩帶來恬靜的畫面感覺

中純度色彩依靠其和緩、細膩的色彩感覺,將畫面氛圍調(diào)整得更為恬靜、淡然。

《戴珍珠耳環(huán)的少女》是荷蘭小畫派畫家約翰內(nèi)斯·維米爾的作品,畫面以中純度的黃色、橙色、藍色來對少女進行描繪,柔和的色彩感覺襯托出了少女清麗、脫俗的氣質(zhì),配合上黑色的背景及少女脈脈的眼神,整幅畫都沉浸在一種恬靜、深情的情感之中。

2.中純度配色帶來神圣的畫面感受

畫面在進行中純度的色彩運用時,以較為夢幻、朦朧的色彩來進行組合搭配,輔以高貴、圣潔的畫面氛圍,就能給人帶來一種神圣、貞潔的畫面感受。

《阿爾諾芬尼夫婦像》是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市民美術奠基人凡·艾克的作品,畫面描繪的是一對新婚夫婦,他們的動作中有種宗教的儀式感,代表著彼此間的忠誠與信任,畫家用中純度的橙色、綠色、褐色進行表現(xiàn),襯托出神秘的氛圍感,表現(xiàn)了婚姻在市民心中的神圣。

3.3.3 低純度配色使畫面更顯沉穩(wěn)靜謐

低純度色彩配色是利用色彩的穩(wěn)定、沉重感來為畫面帶來極其沉穩(wěn)的感覺,這樣低純度的色彩配合上少量明度的色彩,就會產(chǎn)生出深沉、厚重、靜謐的畫面氛圍,帶給人更多踏實、真實的畫面效果。

知識擴展

繪畫藝術中,低純度色彩配色的使用,在色彩之間進行互相的統(tǒng)一,色彩的色相表現(xiàn)也不是特別明顯,畫面更趨向于一種朦朧的藝術美,色彩與色彩之間的相互融合、交映,給畫面帶來更為細膩、深厚的情感,觀者在進行觀看時,會不由自主地陷入畫面的情感之中,深深地思考畫面中想要表達出的情感,并從中去揣摩作者內(nèi)心所想要表現(xiàn)給人們關于荒涼、冷清、蒼茫、深邃、神秘等的情感,將畫面深深地刻印在腦海之中。

1.利用低純度表現(xiàn)蒼茫的感覺

低純度色彩的大面積使用,將畫面調(diào)整到最為協(xié)調(diào)、低調(diào)的狀態(tài),利用色彩純度的降低和明度的細微變化帶給人蒼茫、潤澤的畫面感覺。

《勒阿弗爾》是梵高的作品,畫面中采用了純度較低的綠色、藍色作為畫面的主色,綠色的水與白色的波光,仿佛空氣中彌漫著潤澤的空氣,而純度較低的藍色天空與黃色房子,配合著波光粼粼的河水,瞬間給人蒼茫的視覺感受,讓人久久沉醉其中。

2.巧用低純度色彩襯托強調(diào)畫面主題

繪畫中使用低純度的色彩配色,降低畫面色彩的鮮艷感覺,把沉重感帶入畫面之中,以低沉的色彩襯托畫面中的亮色,達到突出、強調(diào)主題的作用。

野獸派畫家阿爾貝·馬爾凱的作品《新橋夜景》就采用了大面積的低純度色彩配合上少量的高明度色彩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畫面利用灰棕色與灰綠色組合成畫面的天空、河水、大橋,整體畫面都處于極其沉重、壓抑的氣氛之中,而此時出現(xiàn)的高明度黃綠色就成為了視覺的重心,讓主題夜景得到了完美詮釋。

3.4 突出主體的配色模式

在繪畫藝術中,畫面的主次區(qū)分是極為關鍵的一步,畫面層次感的體現(xiàn)能帶來更強烈的視覺效果和更深刻的藝術體現(xiàn),大師們常借助色彩的對比、背景的虛化、巧妙的留白將主體物凸顯出來,從而獲得色彩層次明確又豐富的繪畫作品。

3.4.1 加強色彩對比以突出畫面主體

加強色彩對比是突出主體物的基礎方法,也是效果較為明顯和使用極為普遍的方式,色彩對比的加強,能使色彩的色相感覺表現(xiàn)得更為強烈,讓主體物與襯托物良好區(qū)分,以展現(xiàn)更美好的畫面主體。

知識擴展

加強色彩的對比在繪畫作品中是常見的技術手法,通過色彩明度、純度、色相間的變化能使畫面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對比效果,以此來豐富畫面的色彩,給人帶去豐富的情感體驗。

1.有彩色與無彩色對比帶來威嚴、權威的感受

在繪畫中,將有彩色與無彩色進行搭配,無彩色的簡單表現(xiàn)和有彩色的各種變化,將畫面的對比提升,同時也會使畫面展現(xiàn)出諸如深沉、威嚴等畫面效果。

比利時弗拉芒族畫家安東尼·凡·代克的《愛蓮娜·格里馬蒂小姐》運用的就是有彩色與無彩色的色彩對比,紅色的傘、穿黃衣的仆童、金色陽光和金色的石柱,都顯現(xiàn)出畫面主體女性身份的尊貴,加之女性身穿的黑色禮服,帶來一種權威貴族的感覺,使整個畫面充滿一種威嚴的視覺感受。

2.色彩純度對比給人樸實、安靜的視覺感受

高低純度的色彩對比使用,從視覺上會帶給人更為豐富的色彩感覺,而色彩純度的高低不同,會使畫面呈現(xiàn)出具有鮮明對比的畫面效果。

《蘋果、杯子》是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的作品,畫面中的蘋果使用高純度的黃色和紅色組成,而杯子則是使用純度較低,但明度較高的灰黃色作為主色,背景和桌子采用的都是純度較低的暗色調(diào),而高純度的黃色與紅色水果與畫面中低純度的墻壁、桌子等形成了對比,帶給人樸實、安靜的視覺感受。

3.4.2 虛化背景以強調(diào)畫面主題

在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時,主題與背景或襯托物的關系處理,直接影響到畫面主題的完美展現(xiàn),利用虛化的形式來將背景弱化,以此來突出主題,虛化背景下的主題會顯得更為凝聚、整體,給人以深刻的視覺印象。

知識擴展

虛化的背景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會成為一個整體,將畫面前的主體物進行凸顯,同時,虛化的背景有一種向后的延伸感,在視覺上進行了擴張,對于虛化背景的強弱使用不同,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畫面效果。

1.虛化背景人物突出前景人物

色彩背景的虛化,從畫面的主體物以此向后會給人一種向后的延伸感,有種向外不斷擴展的感覺,給人藝術到思想上的不斷升華。

西班牙畫家格列柯的《磔刑圖》就是依靠著背景的虛化來帶給人擴展的效果,畫面中耶穌身著紅色的衣衫,而信徒們都是以灰色、綠色的服飾出現(xiàn),人群的聚集從先前人物的刻畫到背景后人物的逐漸虛化,都給人一種后面還有無數(shù)人來瞻仰耶穌的感覺。

2.虛化遠處景物強調(diào)前景景物

運用景象的漸層虛化來進行畫面的繪制,將遠處風景以虛化進行展現(xiàn),讓畫面前景的物體展現(xiàn)得更為清晰,這樣的作品會更富層次感。

《有三人點綴的風景》是古典主義畫家普桑的作品,畫面中遠處的天空、山脈都采用逐漸的虛化方式繪制而成,有一種朦朧的美感,而近處的景物在虛化背景的映襯下變得更為清晰、明了。

配色·心得分享

在進行畫面情感的表現(xiàn)中采用背景虛化的方式,會有強烈的藝術感覺,能夠引起觀者的共鳴,同時,對于強弱的把握也能更好地表現(xiàn)情感的含義,讓畫面情感通過色彩與畫面構成元素,完整、直接、感同身受地傳遞給觀者,觸及觀者的視覺與靈魂。

3.4.3 巧用留白空間襯托主體

留白是指在畫面中留出空白且沒有視覺元素的空間,留白空間的使用在繪畫中往往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巧妙地將畫面元素與空白的色彩進行搭配,形成獨特的、具有通透感的視覺效果,為畫面增添獨特的色彩感覺,以更為本質(zhì)、輕薄的色彩質(zhì)感,帶給人們?nèi)碌摹⒊錆M創(chuàng)意與想法的畫面效果。

知識擴展

在繪畫作品中,無論是色彩、素描還是速寫,空白空間的運用總是特別常見的,留白的紙張色彩會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效果,留白部分是為了讓畫面形成一個巧妙的空白區(qū)域,使留白空間能夠更好地襯托主體,將觀者的視線集中到畫面主題之上,并帶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

1.背景留白給人帶來質(zhì)樸的畫面感受

畫面背景采用留白的形式,前方構成元素采用較為樸素的色彩,以留白的背景襯托出前方的色彩,讓畫面顯得更為質(zhì)樸、真實。

荷蘭小畫派畫家約翰內(nèi)斯·維米爾的作品《倒牛奶的女人》就是將畫面背景以留白的形式呈現(xiàn),畫面中背景是一堵墻,右邊采用留白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隨著推移加深墻面色彩,使畫面顯得真實,前方的婦女則是以純度較低的黃綠色、深藍色為主,整體帶給人樸實的感覺,配合上留白后具有真實光影效果的墻面,給人們展現(xiàn)了一個質(zhì)樸的家庭婦女形象。

2.光影留白空間的給人帶來立體、通透的視覺感覺

利用白色、黑色和灰色進行搭配,將畫面營造出一種陽光照射的光影效果,讓畫面元素變得通透、立體。

新寫實主義畫家安德魯·懷斯的作品《坐在門檻上的克里斯娣娜》采用的就是以留白空間輔以灰色和黑色的陰影,形成良好的光影效果,整幅畫的色彩運用極其簡單,但是帶來的畫面感覺十分美妙,仿佛柔和的陽光輕輕地照射在畫面之上,將畫面女性氣質(zhì)表現(xiàn)得極為清新、淡然,恬淡的畫面能夠使人從中感受到祥和、清新的畫面情感。

3.4.4 將主體物置于畫面中央以示重要性

主體物在繪畫作品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將主體物放置在畫面中央,能使人一目了然,確保主體物的重要性,讓觀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將視覺集中在主體物上,以更迅速、快捷的形式將主體物在觀者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借由主體物將畫面情感更好地表現(xiàn)出來。

知識擴展

繪畫創(chuàng)作中,將繪畫主體放置于畫面中央,輔以突出、強烈的色彩,或以高于背景純度、明度的色彩進行主體物的創(chuàng)作,能夠將主體物表現(xiàn)得更具情感,配合元素的形態(tài)、動作等,會給人帶來親切、歡樂、和藹、凝重、深厚的畫面感受。

1.將位于中央的主題人物以近景呈現(xiàn)

將人物置于畫面的中央并以近景的形態(tài)展現(xiàn),帶給人一種真實的畫面效果。

荷蘭現(xiàn)實主義畫派的奠基人哈爾斯的作品《快樂的酒徒》就是將黃色運用到主體人物之上,配合上黃棕色的背景,仿佛這就是一個靠著角落、喝著小酒的路人,鮮艷但不過于明亮的黃色服飾不會給人壓力感,反而讓人能產(chǎn)生一種親切和真實的感覺。

2.利用深色背景將位于中央的主體物襯托出來

在畫面中安排較為深沉的背景色彩,較暗的色彩將位于中央的主體物襯托出來,能更好地展現(xiàn)主體物。

《夜巡》是寫實派畫家倫勃朗的作品,畫面中位于中央的人物采用了象征貴族的明黃色,而周圍的人物則是以黑色和灰色為主,在光影的表現(xiàn)上也顯得更為昏暗,表情也顯得更為模糊,配合上深沉、黑暗的背景色彩,將畫面主體人物的高貴氣質(zhì)展現(xiàn)無遺,而眾人圍繞在主體人物周圍,也帶給人一種權威、威嚴的視覺感受。

配色·心得分享

位于中央的主體物會因為色彩使用的不同而出現(xiàn)不同情感展現(xiàn),對于情感色彩的把握要極為準確,而要突出位于中央的主體物,就需要拉開背景與主體的色彩差,讓主體物能夠在色彩的對比下,自然地顯現(xiàn)在畫面的最前方,給人以最深刻、出眾的印象。

3.4.5 增大色量表現(xiàn)強有力的畫面場景

增大色彩色量是利用大量高濃度的色彩進行畫面的繪制,豐富的色彩數(shù)量和濃烈的色彩感覺會帶給人強烈的畫面沖擊,色彩與色彩之間存在著對比、協(xié)調(diào)、互補、鄰近等關系,將畫面場景表現(xiàn)得更加具有力量感和運動感,能夠給人帶來蓬勃、熱情、激昂、狂熱的畫面效果。

知識擴展

將畫面色彩進行色量的增大,從畫面色彩的表現(xiàn)力上顯得更具沖擊性,色彩濃度的增強,使畫面變得更為活躍,配以不同色相的色彩,就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感受。較為明亮、鮮艷的色彩會給人夢幻、變化的感覺,而較深的色彩,則會帶給人踏實、沉穩(wěn)的畫面效果。

1.增大畫面色量給人遼闊、大氣的視覺感受

在以風景為主的繪畫作品中,運用中明度的色彩進行畫面繪制,輔以色量的增大,可使畫面顯得極為整體、遼闊,帶給人大氣的感覺。

《圣維克多山》是印象派畫家塞尚的作品,畫面中采用的是藍、黃、綠、棕等中低明度色彩,整體感較強,再通過加大色量,使畫面濃度升高,帶給人厚重的感覺。色彩由深到淺的漸變也帶來一種遼闊大山的感覺,加之作者濃烈的筆觸,讓整幅畫都顯得大氣、瀟灑。

2.增大畫面色量帶來奇特、新穎的畫面效果

增大畫面的色量使色彩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濃度更為強烈,配合夸張的色彩搭配和人物造型,就能為觀者帶來新奇、獨特的視覺感受。

法國畫家、設計師馬克·夏加爾的作品《對我的已婚者》就是采用了增大色量的形式對畫面色彩進行修飾,紅色的大面積使用,使畫面顯得艷麗無比,配合上較為平和的淡黃色人物造型,整幅畫都顯得有趣、獨特。黃色的牛頭穿著與使其暴躁的紅色,引起觀者的聯(lián)想和思考,而人物身體擺放的形式也是頗具特色,畫面顯得新穎、奇特。

3.4.6 利用大面積色彩凸顯畫面主體

色彩在畫面中所占據(jù)的面積比例,也會成為影響畫面效果的重要因素,觀者總是容易被大面積的色彩所吸引,利用大色塊對主體物進行裝飾,會將觀者視線集中到主體物上,無論周圍色彩怎么鮮艷、豐富,都不會蓋過主體物的風采。

配色·心得分享

大面積色彩在進行運用時,要注意主體物色彩與背景色彩的搭配,要符合畫面情感的體現(xiàn),不能為了畫面突出的視覺效果,而采用與情感不符的色彩組合,帶來不準確的色彩情感表述,破壞了主體物大塊面色彩所帶來的意境與思想。

知識擴展

增大主體物的色彩面積,以大塊面的形式進行繪制,整個主體物在色彩的表現(xiàn)上更為突出,觀者往往會以大面積色彩所表現(xiàn)的情感作為畫面的主要情感體現(xiàn),深色的大面積主體物色彩運用會給人沉穩(wěn)、厚重、低調(diào)的感覺;而明亮、鮮艷的色彩則帶來積極、歡樂、熱情等情感表現(xiàn)。

1.大面積深色主體色彩運用給人穩(wěn)重感

畫面中將主體物以較大篇幅進行繪制,并采用大量統(tǒng)一的大塊面色彩,就能將畫面情感圍繞主體物的色彩進行表現(xiàn)。

古典主義畫家提香的《年輕的英國人》就是以大量大塊面的黑色來對主體物進行繪制,從視覺效果而言,黑色的穩(wěn)重、深厚影響了觀者的視覺,使畫面中的青年顯得更為穩(wěn)重、踏實,沒有驕橫,充滿了謙虛,配合畫面的黃綠色背景給人一種厚重的低調(diào)感。

2.大面積鮮艷主體色彩運用給人積極、活潑的視覺感受

將明亮、鮮艷的有彩色用于畫面主體物之上,帶給主體物更豐富的色彩表現(xiàn),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同時也使畫面顯得更為積極、活潑。

表現(xiàn)主義畫家弗朗茲·馬爾克在進行《藍馬》的創(chuàng)作時,運用了大量的藍紫色在主體馬匹上,具有漸變效果的馬匹帶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同時,大膽、鮮艷的黃、綠、紅、藍色將固有的形進行了弱化,使其沉浸在色彩無拘無束的空間里,帶給人更多積極向上、充滿活潑感覺的畫面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盟| 改则县| 隆昌县| 开江县| 新昌县| 莎车县| 开阳县| 沂源县| 神木县| 金华市| 三台县| 徐水县| 娄底市| 宜兰市| 天镇县| 阿拉善左旗| 耒阳市| 东兰县| 眉山市| 盐源县| 宁阳县| 七台河市| 漾濞| 鄂托克旗| 道孚县| 邓州市| 巴彦淖尔市| 昌江| 西峡县| 齐河县| 波密县| 固安县| 疏附县| 昌江| 出国| 黄骅市| 松原市| 红安县| 榆中县| 甘南县|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