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釵石斛研究
- 乙引 陳玲 張習敏主編
- 803字
- 2018-12-28 13:23:22
序
石斛是重要的常用中藥,《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呂。《本草綱目》言:“俗方最以補虛,主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贏瘦,強陰益精;厚腸胃,補內絕不足,皮膚邪熱痱氣,治男子腰腳軟弱,健陽,補腎益力,壯筋骨,暖水臟,輕身延年等。”
數十年來,不少學者對石斛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等進行了研究。1932年,鈴木秀干在中藥金釵石斛中首次獲得石斛堿。1964年,犬伏康夫等證明了石斛堿為倍半萜類生物堿并確定了結構。20世紀70年代以來,歐洲學者相繼于石斛屬植物中發現了一些新的生物堿和20多個新的有很高價值的藥用成分。對19種石斛植物的研究表明,化學成分類型有較大差異,其中只有5種石斛屬植物含石斛堿類生物堿,而金釵石斛是唯一含有石斛堿的中藥石斛。
金釵石斛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屬蘭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目前由于資源瀕危,被列為國家二類保護植物并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貴州省由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孕育出了聞名遐邇的地道中藥材——金釵石斛。貴州有悠久的金釵石斛種植歷史,是重要的原生地,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貴州省政府高度重視金釵石斛產業的發展,將其列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發展目標之一。
貴州是蘭科植物的豐富分布地區之一,保護這些植物的基因,通過無性繁殖的方法擴大資源并加以利用,這是植物資源保護與發展的戰略。金釵石斛的專題研究是很好的一個開端,將會為珍貴的石斛資源的保護提供科學依據?!督疴O石斛研究》一書,是乙引教授及其研究生團隊多年研究工作的總結,本書從黔產金釵石斛的種質資源、快速繁殖、栽培生理、有效成分及其積累規律、質量標準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研究內容豐富,是目前為止關于金釵石斛研究較為系統的專著。本書的出版,將會給石斛研究提供很好的借鑒,給金釵石斛的產業化提供科學依據,對貴州省中藥現代化有促進作用,具有重要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意義。因此,在該書即將出版之際,我很高興為之作序,并表示祝賀。
200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