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概論

奶牛養殖技術

奶業是貴州省畜牧業中具有發展潛力的一個產業,也是近年來發展較快的一個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不少的經驗教訓。但貴州奶業起步較晚,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貴州省奶業發展中的制約因素也逐漸暴露出來,總體而言,是思想不解放,技術水平低。具體表現為奶牛養殖總體規模小、單產水平低、機械化擠奶程度低、奶牛基地配套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市場競爭力不強等。在撲面而來的乳業競爭大潮中我省奶業將接受嚴峻考驗。目前乃至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貴州奶業如何發展,走一條什么樣的道路,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因此,目前必須認真分析我省奶業的發展狀況,編制適合貴州奶業發展的系統教材,加強對奶業發展的指導和技術培訓,抓住機遇,采取對策,推動奶業的快速發展。

一、貴州省奶業發展現狀

中國奶業發展正在由工業密集區、城市化密集區向相對污染少、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轉移,貴州是理想的“目的地”之一。優越的自然資源及氣候條件,使貴州具有生產綠色、有機奶類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貴州地處山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合各種飼料作物的生長及畜禽的生長繁衍;貴州天然草坡較多,全省有野生牧草品種1410種,其中優良牧草260余種,有天然草地6 430萬畝,林間草地灌叢3 000萬畝;貴州秸稈飼料資源也很豐富,每年有1500萬噸的農作物秸稈及藤蔓,具有發展奶牛的物質基礎;特別是貴州工業化程度較低,污染源少,自然生態純凈,具備發展綠色奶產品甚至有機奶產品的環境條件。有專家指出,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貴州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將成為乳業市場競爭的利器。

二、貴州省奶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原料奶質量不穩定,奶牛飼養管理體系薄弱

近年來,貴州畜牧養殖業中,由于奶牛養殖的效益好于其他畜種,許多農戶因急于上奶牛項目,未作詳細調查而盲目引進,對引進奶牛的品種、性能、系譜、疫病檢驗等情況重視不夠,甚至全然不知。二是近親繁殖,一些養殖戶對近親繁殖的危害缺乏足夠認識,用近親公牛本交,產下弱犢,影響了原料奶的質量和產量。三是缺乏配套設施,時間倉促,飼養奶牛的農戶缺乏足夠的準備,如缺乏飼養場地、缺乏草料、不懂管理等,這必然影響奶牛的發育。四是手工擠奶多,特別是分散農戶,由于地處偏遠,不能進行集中擠奶,生產的原料奶細菌數超標、抗生素奶等問題一直制約著乳制品品質。

2.奶源基地建設比較落后,配套服務體系不夠完善

飼養奶牛投資大,周期長,有很大的自然和市場風險,屬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的行業,需要從優質牧草的種植、加工、貯備,奶牛的發情配種、產犢、飼養管理、擠奶、牛奶加工和銷售等方面獲得有力的技術和資金支持。貴州的廣大奶農急需得到產前、產中和產后的技術服務,但目前我省奶業仍處在缺乏技術、養殖分散、規模較小、手工擠奶的生產狀態,畜牧部門、技術服務部門服務半徑大,難以顧及全面,配套服務還跟不上,奶牛營養代謝疾病發病率高、乳房炎發病率高,奶牛淘汰率高,原料奶質量不易控制,生產效率難以有效提高的情況仍普遍存在。

3.奶牛業投資不足的制約越來越明顯

日益增加的市場需求,亟需增建原料奶基地,擴大奶牛群,引進先進成套加工設備,推廣先進技術,培育和拓展牛奶消費市場,實施“學生奶計劃”等等,都需要加大投入。近幾年貴州省委、省政府把發展畜牧業作為我省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出了關于“加快發展商品牛羊生產”的決定,并在《貴州省“十五”計劃及奶業發展遠景規劃》中,決定2004年省、地、縣三級財政按照3:3:4的比例,共計投入2 784萬元,實施8個奶源基地項目。雖然近幾年投入有所增長,但與周邊省市上億元的投入相比,貴州的資金投入仍然有限。要加快貴州乳業發展,僅僅靠政府加大投入是不夠的,應該用政府的投入帶動社會和企業的資金共同投入,促進貴州奶業發展。

4.乳業發展水平落后,競爭力弱

乳業發展的基礎是奶牛。貴州乳業發展速度較慢,目前日產奶不足100噸,而日加工能力已達到100多噸,原料奶遠遠滿足不了已有的生產加工線,更滿足不了省內市場需求。奶牛的數量不足,尤其是良種奶牛不足;目前引進的奶牛品質良莠不齊,全省奶牛成年母牛年單產水平平均在3 000公斤左右;奶牛良種推廣力度及繁育體系建設滯后,種質問題已成為奶牛飼養業發展的制約因素;飼養規模化程度不高,目前奶牛飼養仍以農戶散養為主,且科學養牛水平低,奶牛繁殖、選育、飼養方法落后,奶牛防疫與用藥不規范,手工擠奶比重大,嚴重制約生鮮奶質量水平的提高。2002年度南方15個省市自治區中貴州省的奶牛存欄數僅排名14位,在全國僅排名30位,遠遠落后于其他發達地區。2004年奶牛存欄1.47萬頭,比2003年增長21.49%,其中,成年乳牛存欄8 820頭。奶牛主要分布在貴陽地區,存欄7 667頭,占全省存欄數的52.16%。行業統計,2007年上半年,全省良種奶牛存欄1.61萬頭,同比增長5.22%,牛奶產量2.18萬噸,同比增長3.5%。截止到2009年6月份,雖然貴州省奶牛總數達到5.83萬頭,但目前貴州乳制品的市場仍是外地產品占主導地位,本地產品僅占市場份額的30%左右。貴州目前有大小乳品企業十余家,主要有貴陽三聯乳業有限公司、貴州好—多乳業有限公司、花溪奶牛基地、貴州遵義乳業公司、羊艾奶牛場、貴陽金陽奶牛場、白云三康奶牛場,均以生產液態奶為主,但受保質期的限制,真正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卻不多。

5.貴州乳品消費情況

“貴州是缺奶省份,乳業市場空間很大。”這個觀點在幾年前就有不少專家指出。2004年世界人均消費乳品為136公斤,全國為6.8公斤,而貴州僅為0.6公斤,相當于全國同期人均水平的6.86%。據對貴陽市乳品消費市場的調查顯示,乳制品消費層主要集中在60歲以上的老人和3歲以下的嬰幼兒,消費鮮奶的人口僅占總人口的6%。而在印度和韓國,年人均消費牛奶已達80公斤。奶及奶制品對增強體質的作用已越來越被廣大市民接受,乳制品消費在食品結構中的比重呈上升趨勢,全省牛奶人均消費量已連續20年以年均9%的速度遞增。

三、促進貴州省奶業發展的主要措施

1.提高奶牛品種改良的科技含量,提高奶牛單產水平

要提高貴州奶牛的品質,必須提高奶牛品種改良的科技含量。如: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養殖,加強良種奶牛繁育體系建設,開展奶牛生產性能測定,實行良種登記,利用選種選配、胚胎移植等先進技術,切實加強飼養管理,從整體上促進奶牛單產水平的提高。目前,貴州的奶牛群不僅數量太少,質量也差,產奶量只有國外優良奶牛的1/4~1/2。在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每頭奶牛每年能產1萬到1.2萬公斤奶,澳大利亞的奶牛產奶量雖然不高,但其飼養成本同時也低,而貴州的奶牛飼養成本又高,每頭奶牛年平均產奶量卻只有3 000公斤左右,許多農民養的奶牛甚至每頭每年只產奶1 000~2 000公斤。做好奶牛重大疫病綜合防制和有毒有害物質的控制,實行機械化擠奶,建立健全牛奶衛生質量安全監測體系,確保奶源品質,提高本省乳品市場競爭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2.多渠道籌集資金,增加對奶農的補助,加大對貴州奶業扶持力度

加大投資力度,建立貴州奶業發展資金,支持奶業發展。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的投資體制,制定優惠政策,調動廣大農民和社會投資的積極性,積極引進和利用外資,增加資金投入,促進貴州奶業生產健康發展。首先,要盡可能免費為奶農提供一系列科技和質量監測服務。由于貴州存在著大量奶牛散養農戶,技術推廣以及相關技術服務工作就必然成為社會性的、公共性的服務內容。政府在提供奶牛科技服務方面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組織機構,加大相關事業經費投入,提供全面的奶牛技術培訓和技術傳輸服務,編寫奶牛養殖科普手冊,提高奶牛養殖戶的科學飼養管理水平,加大奶農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的科技含量,增加奶農產品的附加值。完善人工授精體系建設,探索應用胚胎移植和生物技術等方法加速擴大高產奶牛群體。其次,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奶農自然災害補償在內的奶業發展基金,穩定原奶生產。飼養奶牛投資較大,周期長,面臨市場和疫病的風險,建議采取一些保護奶牛的措施,如實施奶牛飼料補貼,推行奶牛保險,給農民購牛貸款以優惠等。三是制定原料奶價格扶持政策,規定原料奶的最低保護價,穩定和增加奶農收入,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四是由政府出資或資助建立統一擠奶區或購買移動式擠奶機,以便利奶牛飼養分散地區的奶農擠奶和提高原料奶質量。五是對生產高質量無抗奶的奶農酌情給予減產專項補貼。六是提高奶牛養殖戶的組織化程度,協調奶牛養殖戶和龍頭加工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

3.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消費

我國目前人均消費奶量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貴州人均消費奶量又遠遠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開發牛奶市場的潛力很大,但如何將潛在的市場轉化為現實市場,仍需做大量工作。首先,政府要大量宣傳,要從提高人口素質、促進民族振興的高度重視牛奶消費,積極開拓牛奶消費市場,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提倡“奶文化”,逐步提高人民群眾對牛奶的認識,并養成多喝奶、少喝酒的良好習慣。第二,政府要在大力宣傳包括公益廣告牛奶消費的同時,逐步調整社會收入分配格局,采取積極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從而有效增加牛奶消費人群。第三,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要為乳品企業積極作好信息服務和市場引導,引導乳品企業作好市場評估,形成既有企業生產高檔乳品供給高收入群體,又有企業生產大眾化產品供給低收入群體和供應廣大農村市場,改變目前貴州省乳品企業間的無序競爭狀況。第四,政府應把奶業發展提到議事日程,積極推廣“學生飲用奶”、“嬰幼兒飲用奶”和“老人飲用奶”計劃,擴大消費群體,并將其作為貴州開發生物資源、發展綠色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的主要著重點和突破口,從政策上予以扶植。

4.建立健全質量標準體系

加快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檢驗檢測體系和質量管理監督體系與國際接軌,加快乳業國際化進程。加快構建奶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完善乳業質量管理體系,強化監督管理。質量管理監督體系建設是確保乳制品質量的重要環節,是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消費者身體健康的有效手段。各級政府要加大對原料奶質量檢測設備的投入,特別要加強奶牛小區和收奶站檢測設備的配備,可以采取企業贊助一部分、政府補貼一部分的方法,由收奶站購買必需的原料奶速測儀,對原料奶進行科學檢測,重點要對乳品品質、摻假摻雜、抗生素及藥物殘留等進行檢驗檢測,實行優質優價。樹立奶牛養殖戶的誠信理念。

5.培植和壯大一批龍頭企業

做大、做強具有競爭優勢的乳品加工龍頭型企業集團,培育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的經營主體。國家學生飲用奶定點企業要全部達到GMP標準并通過HACCP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建立健全國內市場體系網絡,提高在國內乳品市場的綜合競爭能力,充分發揮乳品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乳品加工企業是乳業發展的龍頭,是奶牛養殖戶的依托,擔負著開拓乳制品消費市場、保護養殖戶利益的雙重責任。因此,乳品加工企業,要在千變萬化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一是要積極開拓乳制品消費市場,生產適宜不同人群需要的乳制品,加大高端乳制品市場開發力度,研制高耗奶乳制品,擴大生產能力,提高乳制品國內市場占有率。二是加大對原有乳制品生產企業的技術改造,提高原料奶的收購水平,保護養殖戶的切身利益。三是擴大原料奶收購范圍,除收購自身奶源基地的原料奶以外,還要收購奶源基地以外的符合質量標準的原料奶,制成淡奶粉,緩解鮮奶供需的矛盾。四是促進我省奶業發展從單純數量擴張階段向整體優化結構轉變、提高產業素質和產品競爭力。五是要建立健全符合我省省情并與國際接軌的奶業法規和標準體系,包括制定和修訂全省奶業發展規劃綱要,全省奶業管理條例、生鮮牛奶生產和收購辦法、乳品質量安全管理辦法、乳和乳制品的標準和市場準入制度等。六是要建立權威的第三方監測機構,對奶業生產各環節的產品進行檢測,為加強管理和監督提供依據。加強行業自律和企業誠信體系建設。七是為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切實把好市場準入關,使我省奶業生產和市場營銷納入法制化軌道。總之通過培植和壯大一批龍頭企業,對促進我省奶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為你推薦
麻衣神算子
會員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遲來的周先生
會員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灵石县| 中西区| 缙云县| 安新县| 壤塘县| 襄城县| 西城区| 长葛市| 乌兰县| 满洲里市| 荥阳市| 库尔勒市| 哈尔滨市| 芜湖市| 德安县| 静宁县| 城步| 辽阳县| 绥芬河市| 凌云县| 龙山县| 抚州市| 阳信县| 开江县| 新龙县| 郑州市| 海盐县| 永吉县| 英吉沙县| 漠河县| 高平市| 甘泉县| 申扎县| 吴川市| 密山市| 丁青县| 建平县| 简阳市| 浮山县| 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