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不打不罵,要懂得尊重男孩

第一節 給男孩一個真正獨立的空間

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曾經說:“被人尊重和信任的欲望是人類天性最深刻的沖動?!钡拇_,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男孩也不例外。因此,我們要對男孩不打不罵,懂得把握男孩需要尊重的心理,從而讓他在被尊重、被信任的氛圍中成長。

如今,很多父母對男孩的保護、限制太多,并渴望了解他的每一個想法,掌控他的每一個舉動,甚至以安全為由讓他在一定范圍內活動。

我們這樣做的結果如何呢?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法則——魚缸法則,其來源于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一個漂亮的魚缸里,生活著十幾條熱帶魚,它們只有三寸長,脊背上有一片紅色,長得很漂亮,吸引了很多人駐足觀賞。

兩年時間過去了,它們仍然在那個小魚缸里游來游去,仍然只有三寸長。

有一天,魚缸不小心被摔碎了,人們便把那十幾條熱帶魚放養在了水池里。沒想到,僅僅過了兩個月的時間,它們竟然由原來的三寸長到了一尺。

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對男孩那些所謂的“愛”和“保護”就像魚缸一樣,束縛了他的手腳和頭腦,使他失去了成長的自由空間。那么,他終將難以長成“大魚”。

所以,我們若希望男孩成長得更好、更快,就不要讓他局限在一個“小小的魚缸”之中,而要給他一個真正獨立的空間,讓他自由、茁壯地成長。

另外,對于養育男孩而言,我們必須明白兩個要素:愛和分離。我們要給予男孩足夠的愛,讓他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同時,我們也要懂得分離,給男孩一個獨立的空間,讓他可以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

◆不要扮演男孩的“監工”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無時無刻不在扮演男孩的“監工”。比如,當男孩要和同學一起出去玩的時候,有的父母就會不停地詢問:和誰一起去玩?去哪里玩?什么時候回來?這樣做不僅會讓男孩感到不安和煩躁,還會讓他產生叛逆心理。

事實上,我們大可不必這樣做。如果擔心男孩瞞著我們做不好的事情,我們可以尋找恰當的時機,與他一起探討諸如“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去做的”、“如果去做了,會有什么后果”之類的問題;如果我們擔心男孩交錯朋友,我們可以盡早教給男孩擇友的標準。總之,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教育男孩,而不用時時處處都監管他。

◆給男孩創造一個屬于他的小天地

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一個專門屬于自己的空間,在這里,他可以自由地玩耍,充分地釋放自己的天性。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們最好給男孩準備一個獨立的房間,讓他自己來布置、安排。如果沒有這個條件的話,我們也可以從房間里開辟出一塊小區域,劃定為他的“專屬空間”,擺放上他喜歡的物品。在這里,男孩可以自由地活動,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尊重他的獨立空間,盡可能不去打擾他。

當男孩能夠獨立支配自己的小天地時,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家里的小主人,那份責任感也會油然而生。

◆不要隨便跨越男孩勾畫的“警戒線”

我們也許會發現,不知從何時開始,男孩用一些舉動勾畫出了一條條“警戒線”。比如,有的男孩會在房間的門上貼出一個“請勿打擾”的牌子;有的男孩會在自己的抽屜外安上一把小鎖;有的男孩會在枕頭下藏一本帶鎖的筆記本;有的男孩和同學打電話總是很隱蔽,等等。

當男孩有這樣的表現時,說明他不僅希望擁有形式上獨立的空間,更希望擁有一個只屬于自己的、可以自由遐想的心靈空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意味著男孩的內心世界正在走向成熟。

一位有遠見的父母,是不會隨便跨越男孩勾畫的那一條條“警戒線”的,而是會真正地從內心尊重他,比如,在進入男孩的房間之前,會先敲敲門,并低聲說“是媽媽(爸爸),可以進來嗎”,得到允許之后才會進去;想用男孩的東西時,會提前和他打聲招呼;當男孩和同學打電話的時候,也不會在旁邊一直聽,等等。這樣一來,男孩自然會感受到被尊重,也許還會主動向我們訴說他的小秘密。

◆盡量多給男孩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盡量多給男孩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讓他安排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每天寫完作業之后,給他1個小時的時間任由他安排,可以玩,可以畫畫,也可以看書。當然,我們可以引導男孩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并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有意義的事情。不過,這一切都要以男孩擁有健康的興趣愛好為主。

第二節 鼓勵男孩勇敢表達自己的見解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把男孩當成小孩子看,覺得他什么都不懂,也不會有什么見解。于是,我們就剝奪了男孩表達見解的機會,即使他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也會以“聽我的沒錯”為由,強迫他按照我們的安排去做。久而久之,男孩自然就不會再表達自己的見解了。

其實,從男孩懂事開始,他就會思考自己遇到的每一件事情,并逐漸產生自己的見解。這說明,男孩擁有獨立的思想意識。這時候,我們應該鼓勵男孩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男孩表達想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耐心地聆聽,及時給予他肯定和賞識,讓他感受到被尊重。這樣不僅可以鍛煉男孩的思考意識和表達能力,還可以進一步了解男孩的真實想法,從而糾正阻礙他成長的錯誤思想。

總之,凡是涉及到男孩自己的事情,不管是學校的事情,還是家里的事情,我們都應該主動征求他的看法,鼓勵他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唯有這樣,男孩才能成為自己命運的掌控者。

◆別把自己的看法強加給男孩

很多父母往往會忽略男孩的內心感受和真實看法,總會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他。如果遭到男孩的反駁,就會擺出諸如“告訴你,聽我的沒錯”、“我還不是為了你好啊”、“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之類的說辭,希望讓他接受自己的意見。

事實上,這樣的說辭只會讓男孩感到厭煩和不被尊重,因為我們是靠權勢壓迫他去服從。而儒家經典《弟子規》中有一句話:“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边@就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用權勢強迫男孩服從,他難免會口服心不服;唯有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式教育男孩,他才會心悅誠服。

因此,我們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男孩,而是要學會站在他的角度看待問題,用尊重的語氣問問他“你有什么看法”。即使我們希望男孩聽從我們的安排,也應該心平氣和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他,并給他解釋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從而讓他從心底里接受。

◆引導男孩從“別人說”轉為“我說”

我們大都有這樣的感受,男孩還沒上學之前,經常會說“我爸爸說”、“我媽媽說”;當他上學之后,他會開始說“我們老師說”;當他步入青春期的時候,他總會說“×××(同學或朋友)說”、“我哥們說”等等。

如果男孩一直這樣下去,他只會盲從他人的見解,恐怕很難有自己的想法。對此,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他從“別人說”轉為“我說”,即“我認為”、“我的看法”等。這樣一來,男孩就會懂得如何獨立思考問題,從而獨立解決問題。

◆給男孩表達見解的機會

一般來說,自從男孩有了自我意識和表達能力之后,他就會有一種想要表達見解的沖動和欲望。這時候,我們一定要給他表達的機會。

有時候,男孩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尤其是當他的想法與大多數人相悖時,我們要鼓勵男孩,對他說:“只有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見解,才能讓大家知道你的真實想法。而且,見解沒有對錯之分,因為每個人所站的角度和思維方式都不一樣。”當我們及時給予男孩鼓勵,打消他的顧慮之后,相信他就會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形成一種習慣。

第三節 盡可能地尊重男孩的合理意見

如今,很多家庭中出現了“乖乖男”或“怎么辦先生”。也就是說,每當遇到事情的時候,有的男孩不知道應該怎么辦,總是去詢問父母的意見;有的男孩雖然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卻很容易受父母的影響而改變主意,從而順應父母的意愿去做。在很多父母看來,這樣的男孩比那些“搗蛋鬼”、“淘氣包”更省心,也更放心。

但事實并非如此。如果男孩一點兒也沒有自己的主見,總是一味地聽從他人的意見,那么,他可能永遠都無法獨立思考問題。試想,這樣的男孩將來能獨立生存嗎?能擁有一番自己的事業嗎?恐怕很難。

其實,男孩并非天生沒有主見,而是受到后天的影響。也就是說,男孩是否有主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教育方式。

如果男孩生活在專制的家庭環境中,我們采取的是“父母說,男孩聽”的溝通方式,那么他的思想就會受制于我們的思想。結果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要么會盲從我們的意見,要么會和我們唱反調;相反,如果男孩生活在民主自由的家庭環境中,我們采取的是“各抒己見”的溝通方式,那么他的思想就會非?;钴S,也會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變得越來越有主見。

一個有主見的男孩會受到老師的青睞和同學的喜愛。那么,當他將來走上社會以后,自然也會受到領導的青睞和同事的喜愛。而這一切都源于父母給他創造了寬松的溝通環境,凡事都會先問問他的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當男孩發表自己的意見時,我們要認真聆聽,用平等的態度與他交流,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考慮他的意見是否合理。只要男孩的意見是合理的,我們就要盡可能地肯定,并在實際操作中采納。這樣,男孩會變得越來越有主見、有思想、有獨立性。

◆凡事先問問男孩的意見

從男孩有了自我意識后,我們就要主動詢問他的意見。對于年齡小的男孩,我們可以先用“好不好”、“可不可以”、“行不行”這樣的方式來詢問他的意見。比如,我們明天有事情,打算讓男孩在鄰居家玩,就要事先對他說:“爸爸媽媽明天有事,你不能跟著去,你可不可以和鄰居家的小姐姐一起玩啊?”一般來說,男孩更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如果男孩表示不愿意,我們就要聽聽他的想法,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令彼此都滿意的決定。

對于年齡大的男孩,我們可以這樣詢問他“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你覺得應該怎么辦”、“你有沒有不同的意見”等。還是剛才的例子,我們可以這樣對男孩說:“爸爸媽媽明天有事,不能帶你去,你看怎么辦才好呢?”凡是男孩提出的合理意見,我們都要給予適當的肯定和支持。

◆盡可能采納男孩的“好點子”

男孩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和新觀念。在某些問題上,他可能會有一些“好點子”。比如,家里要買數碼相機,我們可能不知道哪個品牌的質量好,要從哪幾方面進行比較,不懂得什么是光學變焦倍數、光圈范圍、曝光補償等專業概念,而如果男孩對這些比較了解,就可以讓他給我們提出可供參考的意見。

對于男孩提出的“好點子”,我們要盡可能采納。這樣,他會覺得自己的意見是有價值的,也會感覺到我們對他的尊重和重視。那么,男孩以后會非常樂于為我們想辦法,自然也會提出更多有建設性的意見。

◆給男孩提意見的權利

平時,我們不僅要主動詢問男孩的意見,還要給他提意見的權利。

媽媽希望兒子長個好身體,便每頓飯都給他做葷菜。一開始的時候,兒子還很喜歡吃肉,后來吃膩了,就不想吃了。

有一次,一家人在一起吃飯,媽媽對兒子說:“來,多吃肉,這樣才能長得又高又壯?!?

兒子請求道:“媽媽,我可以提個意見嗎?”

“當然可以了,說吧!”

“您能不能多做些青菜,等我想吃肉的時候,您再做給我吃?”

“媽媽怕你營養跟不上?!?

“人家不是常說,葷素搭配才有營養嗎?”

“對,你說得也有道理,那媽媽聽你的,以后多做青菜,少做些葷菜?!?

“謝謝媽媽!”說完,一家人又高興地吃起了飯。

在這個例子中,面對自己不喜歡且不合理的事情,兒子勇敢地向媽媽提出自己的意見,而媽媽既給了他提意見的權利,又接受了他的意見。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男孩,既不盲從,又有主見,將來可能會成為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

第四節 支持并尊重男孩的自主選擇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奮斗,而是抉擇。”的確,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十字路口,總要做出一些抉擇。而每一個抉擇可能就會決定未來的道路,唯有選對了奮斗的目標和方向,才有可能走在平坦、幸福的人生道路上。

如今,很多父母總是以男孩年齡小或經驗不足為由,把他的選擇權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雖然男孩會因為年齡和經驗的關系而做出不合適的選擇,但是如果我們不給他選擇權,他豈不是連如何選擇都不會嗎?而且,我們也不能幫助男孩一輩子,因為他的未來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需要他自己去開創、奮斗。

因此,我們不要凡事都替男孩做決定,而要把選擇權交給他,支持并尊重他的選擇,從而讓他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讓男孩在限定范圍內選擇

對于年齡小的男孩,當他面對太過廣泛的選項時,反而不知道該怎樣選擇。這時候,我們不妨加上一些必要的限制條件,從而便于他在某個范圍內做選擇。這樣,男孩就比較容易樹立起自主選擇的意識。

爸爸帶著六歲的兒子去超市買玩具,并事先告訴他這次只可以買100塊錢以內的玩具。到了超市之后,兒子被琳瑯滿目的玩具所吸引,最終選了一個布袋木偶和一個拼裝玩具。

爸爸看了看價格,對兒子說:“這兩個玩具確實不錯,不過已經超過100塊了,所以你需要從中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

兒子想了想,說:“那我就選拼裝玩具吧!”

爸爸就給兒子買了那個拼裝玩具,然后一起高興地回家了。

當男孩看到琳瑯滿目的玩具時,他肯定希望多買幾個,可又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這位爸爸巧妙地加上了“買100塊錢以內的玩具”這個限制條件,縮小了男孩選擇的范圍,從而便于他做出決定。

◆別讓男孩輕率地做選擇

大部分男孩都比較沖動,很可能會輕率地做出不恰當的選擇。對此,我們要及時給予男孩合理的引導。

當我們把選擇權交給男孩的時候,要提醒他:每一個選擇都可能會影響整件事情的發展,所以在選擇之前,要把整件事情的各個方面都考慮周全。一旦有了選擇,就要為此負責,并承擔這個選擇所帶來的一切后果,哪怕是對自己不利的后果。那么,男孩自然會謹慎地做選擇。

◆必要時,幫助男孩做選擇

我們把選擇權交給男孩,并不代表任由他盲目選擇,也不代表我們要盲目支持他的選擇,而是在必要的時候,給他提供相應的幫助。不過,幫也有幫的藝術,要根據他的年齡、能力及事情的類型,引導他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平時,當男孩面對比較重要或復雜的選擇時,我們可以先幫他收集相關的資料,與他一起分析資料的內容,然后找出各個選項的利弊,最后由他自己做選擇。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如果男孩所做的選擇明顯不妥,我們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在尊重他的基礎上,幫助他分析原因,讓他知道問題出在哪里,然后再心平氣和地向他提出合理化的建議。這樣,男孩就會對整件事情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那么,當他再選擇的時候,就會更加謹慎,以防出現類似的問題。

◆以實際行動支持并尊重男孩的選擇

當男孩做出合理的選擇后,我們要及時給予支持,對他說:“我們支持你的選擇,努力去做吧!”

不過,很多時候,我們雖然口頭上支持男孩的選擇,但是當他付諸行動之后,我們又會出于種種原因去阻礙他,說他這樣不行、那樣不行、應該怎樣,等等。我們這樣做很容易引起男孩的反感,也會使他失去對我們的信任。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去支持并尊重男孩的選擇,并相信他有能力做好這件事。即使男孩最終失敗了,我們要教他學會自己承擔責任,并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從而為下一個選擇做充分的準備。這樣,男孩的成長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結果。

第五節 信任男孩,也是對他的一種尊重

無論是誰,都渴望得到他人的信任。心理學家認為,追求他人的信任,是每一個正常人的普遍心理,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也是一種使人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內驅力。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經在北京、上海、廣東、云南、甘肅、河南六個省(市)進行過一項調查,主題是“中國中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現狀與期望調查”。

其中,有這樣一道題:中小學生最喜歡父母的10種做法。調查結果顯示:“信任我”以63.5%的高得票率位居第一,緊隨其后的是“說話算數”(49.2%)、“讓我平等參與家庭生活”(31.7%)、“與我一起討論人生大事”(23.3%)等。

由此可見,孩子非常希望我們信任他。事實上,從男孩有自我意識的那一刻開始,他就渴望得到我們的信任。

如果我們充分信任男孩,他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責任感就會被喚起,這份信任也會促進他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而且,感受到被信任的男孩會對我們更加尊重、敬愛,也會更愿意與我們說心里話。因此,在信任基礎上產生的互動不僅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還可以讓我們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反,如果我們對男孩持有不信任的態度,總是否定他的行為和能力,勢必會使他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使他無法建立自信心,而他對我們的信賴也會隨之減弱。當我們和男孩之間失去了信任的根基,又怎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經說:“當孩子感到被愛、被信任,奇跡不久就會出現在你面前?!钡拇_,一個時刻感受到被信任的男孩,會不斷產生前進的動力,自然會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中,往往也會在不經意間給我們一份驚喜。

因此,我們要充分信任男孩,用信任換取他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責任感,并激發出蘊藏在他身上的無限潛能。

◆不要無端猜疑男孩

如今,很多父母都有一種“焦慮綜合征”,總是擔心男孩會學壞,擔心他做了不該做的事,擔心他說假話,等等。所以,一旦出了什么事情,父母的頭腦中馬上閃現出來的就是男孩做錯了,然后就武斷地下結論,甚至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打罵他。事實上,這種處理方式只會讓男孩感到我們對他的極不信任。

教育男孩一定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沒有看到事情的真實經過,就不要無端猜疑他,而要給他充分的信任。即使男孩真的做錯了,我們也要以尊重的態度對待他,并循循善誘地教育他,這才有助于讓他認識并改正錯誤。

◆多說相信男孩的話

很多時候,我們總會對男孩說一些諸如“真的假的,你可別騙我”、“你讓我怎么相信你呢”之類的話,還會向他投去懷疑的眼神。這時,我們要想想男孩的感受,也許他會感到失望和沮喪,甚至懷疑自己。

所以,我們在與男孩相處時,盡量不說表示否定、懷疑的話,多說表示肯定、信任的話。即使男孩做得不好,我們也不要著急,更不要替他去做,而要相信他的能力,給他一個成長的時間,并耐心地給予他幫助。

◆用行動對男孩表示信任

有的父母雖然經常對男孩說“爸爸(媽媽)相信你”,但是遇到具體事情時就開始懷疑他、限制他。

信任男孩,不只是嘴上說一說就行了,更要表現在行動上。比如,當我們把某件事情交給男孩去做的時候,我們要發自內心地相信他,不要處處干涉他,更不要像“警察”一樣監督他,而要大膽地放手讓他去做。這樣,男孩就會為自己有機會做事而感到快樂,更會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被信任、被尊重。那么,男孩做事的能力就會在無形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第六節 懂得尊重男孩的興趣和愛好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我認為對于一切情況,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的確,當一個人對某一事物產生興趣的時候,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帶著極大的熱情和信心去鉆研,最后往往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很多父母卻無視男孩的興趣和愛好,甚至強行剝奪他做自己感興趣事情的權利,結果不但會束縛他的發展,還會導致親子關系變得緊張、對立或惡化。

例如,一個男孩特別喜歡踢足球,但他媽媽擔心這樣的愛好會影響學習,便剝奪了他參加學校足球隊的機會,結果男孩不僅無法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這確實是得不償失。試想,如果這位媽媽尊重男孩的愛好,并巧妙地引導他明白“只有認真學習,才能讓自己的愛好得到永久發展”的道理,同時教他學會合理分配發展愛好與學習的時間,也許他的學習勁頭會比之前更足,成績也會有所提升。

因此,當我們發現男孩著迷于某種興趣愛好時,千萬不要強制性地打壓、限制他,而要在尊重他的基礎上,給予合理的引導和幫助,從而使他快樂、踏實、自信地走在成長路上。

◆努力發掘男孩的興趣和愛好

男孩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關鍵在于我們是否能主動去發掘。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渠道去發掘,比如,多帶男孩出去玩,讓他多了解一些新鮮事物;盡可能為男孩提供一些展示自己的機會,使他能從中獲得各種各樣的體驗;多與男孩溝通,問問他喜歡做什么,等等。

只要我們發掘出男孩的興趣和愛好,并順其天性給予他合理的引導,就會使他發揮出自己的最大價值。

◆允許男孩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每個男孩都有自己特別喜歡的事情,這是他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即使男孩的愛好與我們對他的期望有所差距,即使他的愛好看似沒有太大意義,但只要是正當的,我們就不應該阻止或干涉,而應該給予尊重和支持。

新東方創始人之一徐小平的兒子曾對烹飪感興趣,并希望爸爸同意他報名學烹飪。徐小平當時感到很意外,因為他內心對廚師這個職業是有歧視的。但是,他轉瞬想到,兒子喜歡烹飪,正反映了兒子的愛好,很可能是兒子的天分所在,說不定兒子以后會成為五星級酒店的廚師長,這本身也是一種成功。而且,兒子即使以后不以廚師為職業,學烹飪也能夠增加他的生活情趣,提高他的生活品質。于是,他便支持兒子報名去學習。

這是一位智慧、開明的爸爸。面對兒子想報名學烹飪的事情,徐小平的內心雖有掙扎,但很快就認識到,應該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愛好。的確,讓男孩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什么不好呢?而且,男孩學習感興趣的事情,最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要給男孩的興趣涂上功利色彩

如今,很多父母總會將男孩的興趣涂上功利色彩,比如,男孩一學打籃球,就希望他將來成為姚明;一學彈鋼琴,就希望他將來成為郎朗;一學打臺球,就希望他將來成為丁俊暉……事實上,不論男孩對某件事情有多喜歡,一旦這件事情與功名利祿聯系到一起,他就會對此反感,甚至喪失興趣。

因此,當男孩對某件事情產生興趣的時候,我們不要將其涂上功利的色彩,不要給他施加壓力,而要讓他快樂、自由地去做。即使他一時得不到諸如過級、得獎之類的收獲,即使將來不從事相關的工作,他也會從中收獲快樂、踏實、安定,他的潛能也會得到充分發揮,他專注、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也可以得到鍛煉。這些收獲都是難能可貴的。

第七節 教男孩正確交友,并尊重他的朋友

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永遠都離不開五種人倫關系,即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其中,朋友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正如有句話說的“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顏氏家訓》曰:“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币馑际钦f,與品行優良的人相處,就好像走進了擺滿蘭花的房間,時間長了,自己身上也會染上蘭花的芳香;而與品行低劣的人相處,就好像走進了賣鮑魚的市場,時間長了,自己身上也會染上鮑魚的腥臭味。

可見,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而言,交什么樣的朋友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對不具備良好是非善惡判斷能力的男孩,所交的朋友可能會影響他的成長。對此,我們要給予男孩正確的引導,使他交到良友,并讓他知道如何與之相處。

一天,十一歲的兒子高興地告訴爸爸:“我在學校認識了一個好哥們兒?!?

“是個怎樣的好哥們兒啊?”爸爸詢問道。

“今天,我們在操場玩,一個鄰班的同學不小心把我撞倒了,我哥們兒立即就沖上去,讓他給我道歉,他挺不情愿的,我哥們兒就朝他肚子打了一拳。最后,他就向我道歉了。”

“那你覺得你哥們兒做得對嗎?”

“對啊,這才叫哥們兒義氣呢!”

“嗯。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在第一時間出現,并幫你解決問題,這個朋友的確夠義氣。不過,爸爸覺得,他的處理方式有些不妥,他不應該對同學大打出手,而應該與同學好好溝通,畢竟人家也不是故意把你撞倒的,你說呢?”

“您說得有道理,我會和我哥們兒溝通一下的?!?

“如果有時間,你也可以邀請他來我們家玩?!?

“好!”兒子高興地答道。

爸爸繼續說道:“兒子,爸爸不會干涉你交友,但是你一定要與有良好品德的朋友交往,不要求對方學習成績有多么好,但一定要愛學習、愛勞動、有禮貌、遵守紀律。”

“知道了。”

第二天,兒子善意地勸導了朋友,而朋友也接受了他的勸諫。

面對兒子的交友問題,爸爸沒有直接干涉,而是幫他分析了整件事情,并告訴他應該交什么樣的朋友。另外,爸爸的言語中流露出對兒子朋友的尊重。相信這個男孩會根據爸爸提供的擇友標準,衡量那個所謂的“好哥們兒”是否是值得交往的朋友。

如果我們也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學習這位爸爸的做法,這樣做不僅會讓兒子感到被尊重,還不會破壞親子關系??傊?,我們不僅要尊重男孩的朋友,更要教給他如何正確交友。

◆學會尊重男孩的朋友

有的父母得知男孩和成績差的同學一起玩,就會向他提出警告:“你怎么能和學習差的同學來往呢?以后不許再和他一起玩了,小心被他帶壞!”我們雖然沒有當著男孩的同學這樣說,但是在男孩看來,這就是對同學的不尊重。其實,不管男孩的朋友或同學學習好不好、家庭條件好不好,只要這個朋友品德好,我們就不要干涉他們的交往,而要尊重他的朋友,尊重男孩的擇友現狀。

另外,我們也可以邀請男孩的朋友來家里玩,熱情地招待他的朋友,并客觀地賞識和發現其朋友身上的優缺點,然后讓他們互相學習彼此身上的優點。對于男孩朋友身上的缺點,我們要以尊重的態度與男孩在私底下進行溝通,從而讓他既不向朋友學習缺點,又能幫助朋友改正缺點。這樣,男孩和他的朋友都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彼此的友誼也會加深。

◆教給男孩擇友的標準

一般,對于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男孩來說,他交友沒有什么目的性,只是為了尋找玩伴;對于小學高年級的男孩來說,他除了尋找玩伴之外,還更注重彼此是否志趣相投;對于初中以上的男孩來說,他更希望從朋友身上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

可見,男孩的交友條件會隨著他的年齡增長而有所改變。但是,無論男孩出于何種原因交友,我們都要向他傳授一些擇友的標準。

一般,朋友分為兩類:一類是損友,另一類是益友。在《論語》中,孔子對“益友”和“損友”下了非常精辟的定義。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友直”即正直的朋友,“友諒”即誠實、不欺騙別人的朋友,“友多聞”即見聞廣博、知識面寬的朋友。我們應該讓男孩多和這三類朋友相處,從而幫助他提升自己的德行和素養,并豐富他的學識。

“友便辟”即喜歡奉承討好的朋友,“友善柔”即兩面三刀的朋友,“友便佞”即花言巧語的朋友。我們應該教育男孩盡量避免與這樣的朋友接觸,更不要向他們學習。

當男孩懂得了以“損友”和“益友”的標準去選擇朋友時,我們就不必再為他的交友問題而擔憂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宁阳县| 宝鸡市| 罗甸县| 高邮市| 如东县| 田东县| 富宁县| 镇远县| 镇原县| 潮州市| 鄂州市| 肇庆市| 瑞金市| 石嘴山市| 历史| 澜沧| 清镇市| 内乡县| 辽宁省| 天气| 新兴县| 沭阳县| 邓州市| 肃宁县| 屯昌县| 诸暨市| 临夏县| 奈曼旗| 黄梅县| 买车| 上蔡县| 冀州市| 衢州市| 丹江口市| 鄂温| 威宁| 肥东县| 福贡县| 洪洞县| 望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