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書信(5)

胡華

1983年7月1日

58 1983年8月16日致郭洛夫

郭洛夫同志:

昨日寫信,原擬把他們改出的九、十章復印件替換。現因他們還須修改、復印,來不及,現把原稿寄上。如他們寄你復印稿,你就按復印稿(或抄件)換原九、十章,如未寄你即按現稿發排。

胡華

1983年8月16日

附:《董必武傳》編輯組函

胡華同志:

原計劃送去的九、十兩章,因來不及復印,而且原稿又較亂,我們不準備替換了,以免影響發排。請您審查完昨天送去的稿子后就直接發排吧。

照片及附錄、后記等,我們準備好以后即寄給陜西人民出版社郭洛夫同志。

敬禮!

遵囑送上兩份。

《董必武傳》編輯組

1983年8月16日

59 1983年9月8日致余世誠

余世誠同志:

你好!

你寫的“楊明齋”傳,我看過了。你下了很大功夫,且得到不少老同志回信,材料是可貴的。不過,據知,平度縣跑了11個省,寫了一個詳細的調查報告,送到山東黨史征集辦,肯定會有不少材料可以吸取。為了使一個重要的黨史人物傳寫得更完整、準確,也為了尊重黨史人物出生地的地方黨組織和他們的努力,望你與平度縣合作【48】。肇年【49】同志來信說,擬于月底開山東黨史人物傳審稿會議,將請你去參加。我希望你去參加,并與平度縣合作,把此稿盡量寫得完整。包括《大百科》【50】的條目,我也審看過了,總還須力求完整。為革命先烈、先輩寫傳,我們提倡共產主義的合作精神,故請你參加山東省人物(研究)會的審稿會議,共同合作,力求完整為望。

專此

敬禮!

胡華

1983年9月8日

60 1983年10月10日致姜華宣

華宣同志:

你好!

來信收到。謝謝關注。你寫了不少人物傳及其他文章,精神值得學習。你愿參加人物傳的工作,我很歡迎。北京組是高軍同志負責,我同高軍講一講,我想先請你參加北京組的工作。

專此

敬禮!

胡華

1983年10月10日

61 1983年10月12日致余世誠

世誠同志:

來信收到。你的努力精神和謙遜態度很好,我很高興。要感謝你校領導、省委、地委和平度縣對“楊明齋”傳的重視。此傳寫出來,確對黨史研究是個貢獻。當然,盡可能把問題弄得清楚、準確。

關于王會悟同志回憶黨的一大時密探進來她發現的情況,雖屬珍貴見聞,但只是一個人提供的,別人回憶沒有這樣說,而且此密探以“走錯門”為借口,王會悟為何不阻攔而讓其闖到會場,可能回憶有誤。你們可寫楊(明齋)參加了一大當翻譯,不要寫上述細節,尤其不要在《百科》【51】條目上寫,因為證據不足。望努力合作完成。

敬禮!

胡華

1983年10月12日

62 1983年10月24日致湖南劉晴波、方大銘、呂芳文

晴波、大銘、芳文【52】同志:

你們好!知會議各種工作已安排,甚慰。何長工會長屆時決定來主持會議。老同志已獲函前來的,有莫文驊同志(裝甲兵政委)、李立同志(中紀委常委、貴州省委原書記)、彭施魯同志(國防科委副參謀長)、李振軍同志(全國武裝警察部隊副政委,湖南省委原文教書記,他可能同其夫人賀捷生同志一道來)、羅章龍同志(全國政協委員)、穆欣同志(外文出版局局長)。山東省委高克亭書記、省政協余修副主席可能來。

王首道同志有可能來,蕭克同志時間是否有,還不能定。劉瀾濤同志、吳亮平同志已獲函不能來。

我將于11月3日左右飛南寧,至15日后從南寧坐火車來長沙。陳志凌與季之華可能十七八日直接到長沙。各省名額大致分下去。有的省、市要求增一二名,我們已答復在列席名額內解決。

會議組織工作,望你們和省委接待組全力負責,我們除參加領導小組外,將不插手具體接待事務,以免干預過多。財會人員都望你們安排,多辛苦了。

敬禮!

胡華

1983年10月24日

63 1983年10月27日致方大銘、呂芳文

大銘、芳文同志:

1.郭洛夫來信,他們擬派兩位同志,帶10卷本幾百套來長沙,在會期發售。此事很有必要,望你們給準備一下房子。

2.會議黨組,你們請示省委,要不要有省委領導同志參加!如省委領導同志參加,則我們方面何老(長工)也參加一下。如省委領導同志不參加,則因何老年高、身體不好,也就不參加,具體我們抓,他和省委同志出席重要的開幕式、閉幕式等,并領導大會就行了。

3.我2日坐火車去南寧,南寧會議可能縮短成8天,則我16日左右可到長沙,屆時去電。

敬禮!

胡華

1983年10月27日

(審稿會成員,志凌已擬了一個,房子問題,亦請事先說好。)

64 1983年11月5日致毛致用、焦林義并湖南省委諸領導

致用、林義并省委諸領導同志:

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第三次學術會議,承省委熱情支持,將于本月20日至26日在長沙召開。何長工同志將于20日前,自北京來長沙。王首道同志來南寧開毛澤東思想討論會,我亦來此。首道同志今天對我說,他決定20日前到長沙,參加黨史人物研究會學術討論會。劉英同志也決定來。答應來長沙開會的老同志,還有北京喬明甫同志、山東高克亭同志、國防科委副參謀長彭施魯同志、湖北何定華同志等。李振軍同志也答應盡可能來。

開幕式,將有王首道、何長工同志講話,希望省委領導(毛)致用同志和其他領導同志也給我們講講話,以資鼓勵。接待工作及車輛,多望省委辦公廳支援。

會議臨時黨組的組成,亦望致用同志批準。

我將提前于14日左右來長沙,屆時再向你們匯報。先由劉晴波諸同志向你們匯報,多望指示。

專此

敬禮!

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副會長

胡華敬上

1983年11月5日

65 1983年12月27日致郭洛夫

洛夫同志:

你好!

1.信悉。“后記”的處理,同意。

2.知何其昌【53】同志負全責,對此套書甚關心重視,甚慰。王敏【54】很好,有這樣的干部三二人,也就可協助你把許多事務性的工作分擔,編這套書,你是完全頂得起來的。以前一些卷,能保質保量出來,和你的辛勤操勞努力是分不開的。

3.知印廠王興孝同志勁頭很大,我很高興,望見到他時,向他致謝。目前,我在各地書店里,還只見到第六、七卷,恐怕八、九、十卷尚未能成批印出,望你能繼續了解一下,協助加快速度。十一、十二卷已裝訂好,很好,成批生產也望抓緊。

4.目錄、宣傳卡印了3萬份,很好,還要印征訂單,發向各縣黨史資料征集辦,各圖書館、文化館征訂,才能推廣,不要只發給新華書店。

5.目前,整黨和精神文明建設中,這套書將愈見其重要,愈得到重視。你抓的新華社稿,王首道同志講話,李育安文章,及電視、報導都造成了很大的聲勢。所以你們十卷一套,要很快趕上。我同意小改個別錯字,可基本不改而重印,這十卷的會長、主編署名,體例等,按長沙確定的,統一一下,編審成員只作個別調整即可,此事請你細心抓一下。

6.你除參加整黨外,還是要抓一下此工作,這是一件給全國整黨編輔助教材的工作,與整黨目的是一致的。此點,望你向其昌同志匯報,并代我問其昌同志好。我在參加人民大學黨代會,因是主席團成員,所以也忙一些。

專此

敬禮!

胡海、南崗、永奎諸同志不另。

胡華

1983年12月27日

66 1984年1月11日致郭洛夫

洛夫同志:

1月7日來函收悉。知春節前能發出第十六卷,甚好。

一、十七卷稿亦齊。至于十八卷,稿子壓我處,我太忙,爭取2月陸續寄你,以便發出。下次審稿會在9月下旬,爭取在此前,發出3卷。

二、“王占春”傳,同意你的處理。

三、“舒傳賢”傳,有類似上述的來信,我已轉志凌。

四、“陳佑魁”傳,擬請湖南晴波同志他們處理。

五、顧作霖照片,我已請小巨【55】到革博去翻拍了。

六、《內部通訊》十九、二十期已編好,付打印了。…………

謝謝其昌、興孝、南崗等同志努力,印刷方面,現在市上只發到第八卷。第九、十卷尚無影子,望抓緊催一催。十一、十二卷是去年3月定的,已快九個月,而九、十卷是長春會議定的,足足一年半了,市上尚未見書。可見速度問題,并沒有真正落實。望與印廠聯系,找出原因。

專此

敬禮!

(《少林寺》、《少林弟子》、《武俠霍元甲》等書,均發幾百萬冊。)

胡華

1984年1月11日

67 1984年1月28日致郭洛夫

郭洛夫同志:

你好!趁寒假,我把長沙會議未及終審定稿的十余篇稿子帶到家中審定。這些稿都改動較大,需抄清,校清。估計可以發十八卷一卷稿,這樣,我們4月下旬蘇州會議即可以開始編十九、二十卷了。為了避免丟失,也為了你可以及時處理發出抄清,我看出一部分就寄你一部分,陸續寄你。這次寄“李樂天”、“潘心源”、“胡筠”、“傅烈”四稿。

到現在為止,第八、九、十卷,并沒有發售,實際上你們印廠可能沒有成批地印,市上只能買到第七卷,這一情況,可能你也不知道。自新華社發稿后,來問的人很多,許多老同志說沒有見過此書,近幾月只在報上知道有此書,而市面上沒有。看來你社對此書發行問題的積極性實際沒有解決,望為留意。

專此

敬禮!

胡華

1984年1月28日附:南崗閱示函

章彬【56】同志,《中共黨史人物傳》的發行問題,我已多次向領導反映過情況和意見,但遲遲不見解決。現把胡華同志的信轉你閱示。此信閱后請退還郭洛夫同志。

南崗

1984年2月5日

68 1984年2月7日致郭洛夫

洛夫同志:

春節好!寄來年歷收到,謝謝。利用春節,看出了“楊殷”、“胡海”、“陳奇”、“錢亦石”傳,及“潘自力”傳。這些傳都很好,“潘自力”傳因改動很多,正好航院二位作者來拜年,我直接交他們去抄清了,然后同原稿一并寄你,免得你再寄航院抄清。“楊殷”等四傳,現寄上。“楊殷”傳作十八卷打頭(政治局委員),我看這些傳可以編成十八卷,我爭取是1日前看出寄你,爭取在4月審稿會前能發排。你們所印十五卷目錄,我因放寒假在家,尚未到人大去取。聽志凌、彭明說很好。關鍵是要按王首道同志的建議,向有關單位(全國)發征訂單,找一批知青發行,才可擴大印數。請代問諸同志春節好。你多保重。

敬禮!

胡華

1984年2月7日

69 1984年2月20日致郭洛夫郭洛夫同志:

2月12日來信悉。我寄出的十八卷第三批共七稿諒可收到。

1.六卷排定了,很好。“王觀瀾”稿改一下是好的。不過,說1957年后存在“左”的指導思想是可以的,人口非正常死亡也是可以提的。當然,不要形容得過分,數字也不要太具體。從宣傳口徑說,你小心修改是好的。

2.《內部通訊》刊載十六、十七卷目錄問題,可能我們沒有注意,按你上次初擬的目錄印了。最近可能已印出(我尚未見到)。不過,關系不太大,這些稿都是要用的。以后我們注意吧。

3.審稿成員名單,志凌未復你,他也未問我,可能他考慮不太好排,我考慮是否只把極少數幾個主持終審、復審的人及個別老同志排在前面,其余同志一律按姓氏筆畫排,這樣可以減少矛盾。十六、十七、十八這三卷,只把我、劉晴波、彭明、陳志凌四人排在前面,以下一律按姓氏筆畫排(不必注明按姓氏筆畫,明眼人也可看得出來)。另一個排法就是這樣寫:參加本卷審稿成員(按姓氏筆畫排列)……即包括我在內,都按姓氏筆畫排,也可以。我看這兩種辦法可以考慮,是否你和南崗同志也商量研究一下。當然,本來,按工作量多少排是比較合理,但一則各卷情況不同,再則可能會有個別同志爭名次先后。為免招來新的矛盾,可否考慮用上述兩法擇其一而用之。或者,為了體例與以前各卷統一,則除領頭幾位外,按省市排列。請志凌再酌。

4.前十卷重印的修改方針,同意。關于“賀龍”傳,你是否去一信給北京體院潘靖五同志,問問他有什么修改之處沒有,不過也是小的校改。前十卷審稿人員增刪,志凌既答復九、十卷加方、呂、盛,我同意,不過,我記得還漏掉過江西的劉勉玉還是誰的名字,他本人提出過意見,還是補上為好。又,為了體例統一,二、三、四卷都在審稿成員中漏了我的名字,五卷后又有了,是否補上。第一卷沒有編審人員名字,如不便再補,也可不補。此事你是否寫信再征求一下志凌的意見。

5.發行與宣傳問題,仍是大問題。前幾日,《中國青年》雜志社來找我,他們有一個欄目,擬每期發一篇烈士感人事跡,他們說,跑遍北京,只買到一本。該社圖書館無此書,中國青年出版社圖書館也無此書,后來到別的圖書館借了來。可見發行之差。這次印十五卷目錄很好,此目錄還是應在有關大報上及晚報上登一下。人家有《聯合書訊》,我們宣傳不力,當然競爭不過人家。章彬同志任總編輯,很重視,那很好,望向他反映。

又,十五卷總目錄,望再寄我一些。給我的幾份,都被人要走了。

發行問題,還是要發征訂單。又,王府井新華書店三樓上的陜社門市部,一定要保證經常有書。

6.4月下旬審稿會,屆時當發邀請說明重要性。

敬禮!

胡華

1984年2月20日晚

70 1984年2月23日致郭洛夫

洛夫同志:

1.2月20日來信收到。我完全同意編出十九卷及你的全部處理意見。估計志凌同志也是同意的。本來,具體編排次序也是可以由你們責任編輯負責的。每卷確以二十四五萬字為好。“谷雄一”傳如后移,則薄一波同志的題字亦可后移。

2.審稿人排列,我已提了意見寄給志凌,請他看后提出意見寄你。我現在考慮,為了各卷體例統一,一般有幾位終審和復審的打頭,下面可按省、市、大區的人集中在一起排,這幾卷是否我、劉晴波、彭明、志凌打頭,以下按大區省市排,先后關系不大。

3.“李慰農”傳問題,我已把楊永春信,寄山東黨史人物(研究)會和征委會的李肇年,請他們通過組織處理后告知我們,我們不了解具體情況,不能“判案”。

以上意見,我也特告知志凌。專此,謝謝你的辛勞。

敬禮!

胡華

1984年2月23日

71 1984年3月15日致吉林大學陳瑞云

陳瑞云【57】同志:

您好!今年《黨史人物傳》審稿會議,擬在4月20日報到,至5月6日在蘇州召開。辦公室將發通知邀請您參加。您工作認真,改稿能力很強,過去幾次都作出了很好成績。我很希望您能把課安排開,向領導請假出差前來這次審稿會議。東北三省就邀請您一位代表,故望能到。

敬禮!

胡華

1984年3月15日

72 1984年3月16日致郭洛夫

洛夫同志:

今晚(巨)彩麗來電話,說你急著催她要十六至十九卷編審成員名單。此事,彩麗說,她從長沙回來不久,就同陳志凌擬了一個名單,寄給我同意,由我已寄你,說我并復函告知志凌已寄你了。但我事繁,已記不清了。所以你來信給我催要名單,我都提了具體意見,把信轉給志凌閱后寄你,據彩麗說,你都沒有收到。這就奇了,是否我寄你頭一封信丟了,而后兩封請志凌轉你的,他未轉寄。如今之計,我已電告彩麗,即把最先我們回京后不久寄你的名單,重抄寄你,同時,我考慮到劉晴波同志是這次大會小會的黨組副書記,把他名字放在第二位,以下為彭明、志凌,再以下就按彩麗抄給你的排印好了,如有什么問題,你可速來信同我商量。名單事,如別人有什么意見,都將由我承擔責任,望你放心。

又,去年12月25日至29日,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開了個全國會議,馮文彬和馬石江(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副主任)都對人物(研究)會說了評價很高的鼓勵話,還說要向我們學習。這事,你們不妨從你省征集辦參加會的負責同志處了解一下。因此,希望你給馮文彬、馬石江兩同志各把十一、十二卷寄去(馬石江在去年12月會上說,“人物會已出了十卷書了”),他們說話,對全國是有有利影響的。長沙會議編了四卷,給了你極大的負擔,估計到你是夠辛苦的,亦望保重。也望社里多協助你。4月20日請你與南崗、永奎去蘇州報到。

敬禮!

胡華

1984年3月16日

73 1984年3月28日致郭洛夫

郭洛夫同志:

寄上馮文彬同志講話的抄件,請你轉給你局、你社的有關領導同志內部傳閱一下,以便了解情況。抄記錄給我的王景同志,是黑龍江省委統戰部長,省委黨史征集辦主任,省委黨史研究所所長(即金宇鐘的上級)。

呂芳文來信,湖南將供稿30篇,總會已有40篇,何定華同志也將親自帶稿去蘇州,看來此次審稿會又是豐收,而任務很重,因此你動員南崗、永奎也一定去。

專此

敬禮!

各地還是紛紛反映買不到《人物傳》(十一、十二卷也未見發售),奈何!

又,何老的地址(略)。你們寄書不要寄到軍大去,寄到軍大易丟。“宣俠父”清樣已早寄去,諒可收到。

胡華

1984年3月28日

74 1984年4月7日致郭洛夫

洛夫同志:

3月28日信悉,因我4月1日起即去參加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今日因接待外賓,請假回校,才看到你的信。

1.你已基本編完十八卷,這是你花了很多心血精力、辛勤勞動的收獲,聞之甚喜。身體適當注意,不要太累壞了。

2.“劉謙初”傳,張文秋【58】同志也打了個電話給我,并未說對傳稿有什么不同意見,而是說要做點必要的補充,說希望在他們看過前緩發,并說已同作者聯系了。我電話中說,我們改稿后,要請作者看過的,他既和作者聯系了,會寄他看的。

現在,就待張文秋同志看了,補充后,我們再用吧。

“楊明齋”傳,補充一下差不多了,我想蘇州會議可以定下。

“李樂天”傳,如作者同意你的辦法,當然好;如作者要拿回去斟酌修改,也只好退給他去改。十九卷如實在稿子不夠,先把編好的放著。待蘇州會后,再選幾篇補上,再發稿,也可以。

“王德三”傳,我看時,也是覺得空洞了些,作者用力不夠,需要補充,李振民同志、張守憲同志既提了要補充的意見,同意到蘇州會上你和志凌再研究一下。

3.馮文彬同志、馬石江同志確對我們講了許多贊揚的話,請你盡可能找到精裝本給他們寄去。他們領導著全國黨史征集會,各省市都是省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等實力派當主任、副主任,馮文彬、馬石江同志的支持,對我們還是很重要的。

4.十三至十九卷的編審成員名單,你寫信向我要時,沒有說明順序較亂這一理由,我因事繁,記不清了,以為是沒有寄你,或寄丟了,又提出意見,叫志凌寄你,志凌和彩麗都說已寄你了。事已解決,很好。不過,這類事,一個經驗就是你來信時說得清楚些,是沒有收到,還是順序亂,以免你急著要,我急著催志凌,志凌又說已寄你了。

5.一至十卷印1萬精,1萬函,3萬平,此計劃甚好,精裝本很受歡迎,藏書的單位和個人,都要精的,1萬本沒有問題。這次彭明在人民出版社出《五四運動史》,該社也給他印了1萬本精裝。

6.浙江葉炳南等同志作了擴大宣傳,這很好,不過他未寫信給我,以后我們還可推廣這一經驗,擬邀請各省一些同志推薦。國家科協也作整黨材料,用黨費每個黨員發一套(10本),買了300套。

7.出版周期,是一個問題。加快校對,你在寄作者清樣時,可附一要求,如,收到清樣后,不要超過5天,速即寄回。如不寄回,將推遲到下幾卷再發稿,等等。金戈拖了1個多月,是她爸爸金城、叔叔金樹望又拿去看過,倒是仔細,但那兩位老人壓了時間。

侯志英同志的要求,因他現在當了常委,發東西就得慎重,不過,這是他個人的情況和意見,你可與他商量。

8.董建中他們寫的稿,因我尚在開人代會,今日先交彭明去看了,看后再考慮送哪里。這樣的稿是需要的,李育安去年寄《人民日報》那篇,也是起了好作用的(彭明看過交我了,說寫得尚好,建議寄《歷史教學》,我將寄去)。

9.十一、十二卷平裝本早已收到。(精)尚未收到。又,寄何長工的,我上星期去看他,尚未收到。可能寄到軍大了,軍大把給他的書都由軍大收下了。所以以后一定寄他家中。

10.王敏同志來參加,很好,我告知志凌同志發通知吧!

附給你單位的信。

敬禮!

胡華

1984年4月7日

75 1984年4月7日致陜西出版局、出版社并何其昌等

陜西出版局、陜西人民出版社諸位負責同志:

何其昌同志:

你們好!

我會定于4月20日至5月6日在蘇州召開1984年度第一次審稿會議。此次會議任務很重,收到稿件有七八十篇之多,都要作出處理和審定。我向何長工同志匯報,他老人家很重視,很高興。李新同志也將去參加。你社是審稿會主力,望大力支持,除責任編輯郭洛夫同志必須參加外,望請南崗、永奎、王敏同志也參加。此書將成為全國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書,已引起中央有關領導的重視和好評。

專此,即致

敬禮!

胡華

1984年4月7日

76 1984年4月17日示劉涓迅

涓迅:

前信諒已收到。

陜西張守憲同志等可能來張找你。據他們說,張慕陶既非托派,也非叛徒(他到閻錫山那里工作時,已被開除出黨)。

安好!

1984年4月17日

77 1984年4月27日示劉涓迅

涓迅:

來信及稿子【59】均已收到。稿子寫得不錯,我改了一些地方,寄吉瑞芝【60】同志了。我在蘇州將住到5月7日,以后《大百科全書》審稿會的地點尚未落實,落實后當再告訴你們。

即祝

全家好!

1984年4月27日

78 1984年5月19日致陜西人民出版社章彬并南崗、王敏

章彬同志并南崗、王敏同志:

你們好!

接郭洛夫同志來信,茲附上給喬明甫同志的信,望去接洽。另,十五卷“李慰農”一稿,同意按青島市民政局5月5日公函意見處理,即署名為“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發表可也。此稿即可付印。

我以“稿件掛號”,從蘇州寄你們傳稿二次,連前面稿子,經我簽發傳稿共41篇,大體估計可以編3卷書。現在還有十幾篇傳稿,我來不及看,帶回北京看出后再寄上,但我手中這十幾篇基本上是小稿,沒有大的著名人物。

自15日開始,我的工作轉入編《中國大百科全書》“黨史”卷,現在正緊張進行中,可能至27日結束。

專此,多謝你們費神辛勞。

敬禮!

胡華

1984年5月19日

79 1984年5月25日致《中共黨史人物傳》編委翟作君、責編郭洛夫

作君同志請轉郭洛夫同志:

來信收到。已給陜社去信,附了給喬明甫同志的信。此次在蘇州經我簽發傳稿42篇,內一篇“馬林”,感到還不行,我再改改。余41篇,除你帶走外,均寄陜。還有十幾篇,到北京后再審看。此次在蘇開《大百科》“黨史”卷會,我審簽了100條條目,搞得比《人物傳》還累,頭痛幾次。本擬應翟作君、鄔正洪諸同志之約來滬一趟,因出來時間太久,京中希望我早回,上海火車票難買,所以這次不能來滬了。

專此

近好!

胡華

1984年5月25日

80 1984年5月30日致湖南省黨史研究室康政、王中杰

張學軍同志請轉呈康政、王中杰同志:

別來諒好!去年十一二月長沙會議得無微不至的關懷、支持,實是銘感。

今有由我指導的研究生馬洪鄂同志前來,他研究“早期農民運動”,希望能閱看一些長沙和衡陽地區早期農民運動的檔案資料。望能幫助聯系一下省檔案館并給衡山黨史征委會聯系介紹一下。多有麻煩了,多謝!

敬禮!

胡華

1984年5月30日

81 1984年5月31日致郭洛夫

郭洛夫同志:

我已于28日回京,不知你回陜沒有?

王首道同志夫人易大姐寄來郭綱琳烈士(十六卷)照片,現轉上。這篇傳記大部分是易大姐寫的回憶提供的,請在文后附上“本傳記大量材料由易紀均大姐提供”。還有,易大姐說,大概以前,你社寄的書,寄到政協了,王老收不到,以后請寄到他家中,地址(略)。

我前改出42篇,寄你們41篇,“馬林”傳需大改。留我這里十幾篇,沒有很重要人物。我得利用暑假看出,再陸續寄你。現有這41篇,我想已可編成3卷,請你先排起次序來。

關于“劉謙初”傳,29日張文秋同志和劉松林、邵華【61】找了我,中心兩點:1.1924年入團,是劉烈士生前告訴張文秋同志的,她記得清楚,王家鼎訪問燕京當時不是黨團員的同學,他們當然不知道,從人證說,張文秋同志是第一手的。我現在請他們再到中央組織部檔案館查查有無劉烈士簡歷。如查不到,當以文秋同志提供的為據。2.關于寫劉傳,是文秋同志打了報告給中央黨史委員會,批準后,邵華、劉松林等脫產調查訪問,寫了半年多,這些材料,因山東派王家鼎來,所以全提供給王家鼎同志了……

專此

敬禮!

胡華

1984年5月31日

82 1984年6月1日致郭洛夫、王敏

洛夫同志:

王敏同志:

1.收到莫文驊同志的信,對第十二卷“陳延年”、“韋拔群”兩傳,作了很好的評價,想你也已收到。我考慮,這里一份登《內部通訊》,你那里一份,是否復印幾份,一份寄“韋拔群”傳作者陳欣德同志作修改補充依據,一份,可否在最近付排的一卷中,作一個附錄,標題可用:“莫文驊同志來信”,把后面要求二、三卷換精裝本,這一段刪去(請給他寄去這兩本精裝本,不要忘了),此外全文刊出。再一份,如上刊在你們《陜西出版通訊》上。(是否把馮文彬同志來要書的信,也節錄刊出?)

2.岸英、岸青二同志的妻子劉松林、邵華,前天對我說,岸英、岸青兩兄弟,在上海寄居×××家后……劉松林同志要求看一下“毛岸英”傳,她作些補充,故望你把“毛岸英”傳,掛號寄去,請她作些必要的補充后,寄回你。

專此

敬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隆昌县| 潼南县| 黄大仙区| 乳山市| 板桥市| 南澳县| 朔州市| 南汇区| 商城县| 武鸣县| 南投县| 库车县| 宜宾县| 韶山市| 三台县| 门源| 潮州市| 通榆县| 南涧| 弋阳县| 报价| 遵义县| 绥江县| 页游| 西安市| 阜阳市| 贵德县| 城固县| 应城市| 闻喜县| 光泽县| 三门县| 景东| 井研县| 蚌埠市| 东莞市| 博野县| 崇文区| 荥经县| 衡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