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成功辯護,讓我開始思考:在錯綜復雜的關系中,律師如何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在解決糾紛的時候,律師應當充當怎樣的角色,發揮怎樣的作用?如果多花一些心思,我們是不是可以找到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呢?
這是一個執業理念的問題。我認為,法律服務的最高境界是“皆大歡喜”。律師的工作,如果不僅僅讓自己的當事人滿意,同時還能讓對方當事人滿意,辦案單位也滿意,這才是一流的法律服務。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不僅自己的當事人以后有事情會繼續找我們代理,對方當事人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想起令他非常有好感的律師,辦案單位當然歡迎幫助他們解決麻煩而不是“制造麻煩”的律師。這樣做律師,不僅左右逢源,而且心情舒暢。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要達到這種“皆大歡喜”的效果卻并不容易。如果不是矛盾尖銳到了一定的地步,雙方當事人也不至于對簿公堂,尤其是刑事案件,雙方的矛盾幾乎上升到了“敵我矛盾”的層面。維護當事人的利益是律師的職責,稍有懈怠,當事人就會對律師的專業水平和職業操守產生懷疑。很多律師采取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在法庭上對案子就事論事,說完了開路,免得給自己找麻煩。這種做法固然省事很多,但做的是一錘子買賣。對于大多數案件,律師不妨多花一點心思在庭外,多疏導雙方,嘗試著將一個案件徹底解決,將紛爭消弭于無形。即使最后沒能獲得成功,律師的努力也會被大家看到,這樣的律師也會被大家記住,受到歡迎。我開始在案件代理中做一些嘗試。覺得有可能和解的案件,我在征求當事人同意后,開庭之前先跟對方當事人或代理人接觸,了解對方的想法,看看能不能達成部分共識。如果談得比較好,則加強聯系,進一步磋商。如果開庭之前還沒有解決好,但仍有緩和可能,那么在訴狀或者答辯狀中,在庭審中,我會比較委婉地表明立場,避免咄咄逼人的態度,激化矛盾。同時,我會一直向對方傳遞友好的信息,即使我方當事人態度比較堅決,我也要流露出作為代理人的一種無奈,以免對方認為是律師在挑撥離間、激化矛盾,從而遷怒于律師。
在法庭調解的時候,我認為即使我方勝券在握,也不必得理不饒人,而是要積極促成雙方和解。當然,必須要對方知道我方是做了讓步的,要領情。這就是“止戈為武”。就像談判的最佳效果是“雙贏”,法律服務如果最終只有一個贏家,那也說不上有多么成功。法律的作用是維護社會秩序,那么,我們作為法律人,無論代理哪一方,最終的目標也是“定分止爭”。有時候,我們為自己的當事人多爭取了一些利益,表面看起來,律師成功地完成了當事人的委托。但是,對方當事人會甘心嗎?這一次的勝利,也許就是埋下了仇恨的種子,總有一天還會有更大的矛盾出現,甚至可能會對我們的當事人造成更大的損害。所以,我們維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時,眼光不妨長遠一些,為當事人長期的利益做一些考慮,盡可能不留下隱患。我曾經辦過一起合同糾紛案件,標的才幾萬元,但是雙方當事人卻不簡單,都是各自鎮上的首富,都是經營礦山和工廠的鄉鎮企業家。案情非常簡單,對方老板李總從我方購貨,貨款都是一個月結算一次。但是李總最后一個月的貨款一直拖著沒有支付。雖然幾經催討,李總以我方貨物“存在質量問題”為由拒絕付款。真正的原因是,雙方經營同類產品,而且實力相當,一直在暗中較勁,市場競爭中也免不了互挖墻腳,嫌隙積累下來,釀成了矛盾。我方不肯示弱,向法院起訴對方,追要貨款。當事人趙總對我說,就算是花費貨款的十倍百倍,也要打贏這個官司,掙回這個面子。
我是開庭前一天臨時接受委托的。了解案情之后,我知道獲勝的把握很大。對方驗貨員在我方的出庫單上已經簽字驗收,對其中不合格產品進行了相應的扣減,李總在收貨后長達半年的時間里,一直沒有對產品質量問題提出過異議。現在以此作為抗辯理由,顯然不能得到支持。我想,李總也是一個實力雄厚的企業家,我該怎樣妥善處理好這起案件,不僅讓我的當事人滿意,也能讓雙方沖突糾紛就此畫上句號呢?
來到某鄉鎮派出法庭,等了一段時間,對方當事人李總開著奧迪車帶著會計過來了。兩位首富握手的時候,李總笑著說:“終于我們還是法庭上見面了。”趙總回答說:“雖然錢不多,但是你欠我的錢必須給我。你不給,我只有上法庭找你要了。”李總一笑,坐了下來。
法官還沒來,氣氛有點尷尬。趙總獨自去法庭門外抽煙。我從法官辦公室拿來開水瓶,給李總倒上茶水,掏出香煙遞給他和他的會計,給他們點上火。李總有點意外,說道:“怎么還要你給我們倒水啊?”我笑著說:“您是著名的企業家,我們這些在外地工作的人都為你們驕傲啊,給你們倒水是應該的。”李總微笑著看我:“你這位律師看上去很年輕嘛。”我笑著說:“不年輕了,只是不怎么顯老,不認識的人還以為我還是大學生呢。”
一陣寒暄之后,我說:“其實為這點小錢,沒必要打官司啊。”
李總說:“是啊,我也覺得沒必要。他要打我就奉陪啦。”
我嘿嘿一笑,說道:“我剛接到這個案子,情況還不是很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李總說:“我們在一起做生意好些年了。一直是一月結一次賬的,那點小錢我為什么要耍賴啊?是他的產品有質量問題嘛,害得我賠了客戶不少錢,我總得扣他一部分貨款吧。”
我問:“他的產品你們驗收了嗎?”
李總說:“驗收是驗收了,但是我的驗貨員被他收買了,所以把關不嚴。”
我說:“那您是不是有證據證明他收買了驗貨員呢?”
李總說:“還要什么證據啊。我的驗貨員現在都到他廠里上班去了。這就是證據啊。”
我笑著說:“這不算是證據啊。”
沉默了一下,我說:“我作為律師,照說巴不得你們打官司。但是說實話,我很不情愿看到你們兩個企業家打官司,還是為了這么一點錢。我在市區工作,家鄉也難得出幾個人物,你們生意做得大、做得好,我們在外地工作的,說起家鄉來,臉上也有光彩。我寧可不做你們這個案子,也不希望你們發生矛盾。”
李總臉色凝重,認真聽我說話。
我接著說:“您看這件事情大家能不能坐在一起好好協商一下,妥善處理呢?”
李總說:“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不希望人家打官司的律師。你是哪個律師事務所的?他給你多少律師費?”
我笑著說:“他給我多少律師費并不重要。如果你們能談好的話,我不要律師費都行啊。”
李總也笑了:“這樣吧,我可以考慮你的意見。”
這時候法官來了。開庭。
開庭之前,我走到門外,跟我的當事人趙總進行溝通。我說,如果能夠調解的話,我們還是調解吧。趙總表示,看情況再說。
我盡量用一種比較低沉溫和的聲音宣讀訴狀,出示我方的證據。整個庭審過程中,我一直面帶微笑注視李總,他在發言的時候,我時不時地對他點頭示意,表示友好。
李總也出示了證據,是自己整理的一份不合格產品清單。我委婉地表示,這個是單方面作出來的材料,是難以被采信的。李總哈哈一笑:“我這個單子他肯定不會簽字認可的啦。”
庭審中,李總一直堅持我方收買了驗貨員,導致把關不嚴。在發表代理意見的時候,我陳述了幾點看法:首先,被告應當根據合同的約定支付貨款;被告方的驗貨員已經剔除了不合格產品,剩余的產品應視為合格;被告庭審中未出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質檢報告,不能證明我方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被告在長達半年多的時間里面一直沒有對我方產品提出異議,可以視為對我方產品質量合格的默認;如果被告認為驗貨員把關不嚴造成了自己的損失,可以向該驗貨員索賠;最后,希望雙方能協商解決問題。進入法庭調解階段。我征求了一下當事人的意見后,表明愿意調解。李總說:“剛才這個律師也一直在做我的工作,希望能夠調解。我同意他的意見。”
雙方在調解數額上僵持。我問李總可以支付多少貨款,李總說,最多只能給一半。趙總火冒三丈,轉身走出法庭。我立即追上去。
趙總問我:“勝算有多少?”
我說:“勝算很大,但是沒有必要判決。因為對方還可以上訴,可以扯皮。”
趙總說:“那就打到底,玩死他。”
我苦笑著說:“何必撕破臉呢?這樣的官司打到最后大家都筋疲力盡。最后無非是砸錢,你們還成了生死冤家。說出去丟人啊。”
趙總說:“他欠我的錢,還只肯給一半,哪有這樣的道理啊。”
我說:“那我們這邊適當讓點步,看他怎么說?”
趙總說:“一分錢都不讓,他要不給的話就讓法院判。”
我說:“我再去做做他的工作看看。”
我和趙總一起走進法庭,給李總續上水,又散了一圈香煙。
我笑著說:“這個案子你們沒有證據。我建議您還是再考慮一下。為這點小錢不值得啊。就您的身價,在這種小事上面浪費時間,真劃不來。”
我接著講了一個故事。一位億萬富翁在上班路上,看到地上有張百元美鈔,想撿起來。有人給他算了一筆賬,他每秒鐘的收入是五百多美金,而他彎腰撿起這張鈔票需要花費3秒鐘。這么一算,他撿起這張鈔票是非常不合算的,于是他就沒有去撿。
我說:“你們兩位都是身價最少幾千萬的老板。打這個官司,對你們非常不合算。有這個打官司的時間,不知道賺了多少倍的錢。你們無非是面子問題。但是你們為了這點錢打官司,別人都看你們笑話呢。不管誰贏誰輸,你們都沒有面子。你們還是冷靜一下,想想值得不值得。”
雙方都沉默著。法官面帶微笑看我滔滔不絕,偶爾插上一兩句話配合我。
我說:“這樣吧,我提議,被告支付全部貨款,訴訟費就算了。”
李總說:“這樣一來豈不是你們一點都沒有讓步?”
趙總正準備說話,我知道可能要前功盡棄,于是拉著他走出法庭。
趙總說:“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你看看他那個態度!我要他承擔訴訟費。”
我說:“那不就跟判決一樣了嗎?你們都是有身份的人,您總要給人家留點面子吧。人家以前也跟您做過那么長時間的生意,這一次也是因為您搶了人家生意啊。您已經占了上風,何必一點都不讓步呢?”
趙總沉默了。
我說:“如果調解成功的話,等于是我們贏了。不就是幾百塊錢的訴訟費嗎?要是人家上訴的話,您不知道又要花多少錢打官司,就算打贏了,也不一定能拿回貨款。何必呢?”
趙總說:“好吧,聽你的。貨款他一分錢都不能少,訴訟費就算了。”
我回到法庭,笑著沖李總嘆了口氣。李總笑了:“我們兩個人打官司,倒把你這位律師忙壞了啊。”
我說:“還不是希望你們兩個大老板能夠說合嗎?我看啊,還是我剛才的意見,我已經做了最大的努力了。您看怎樣?”
李總說:“那他豈不是一點都沒有讓步?”
我說:“怎么沒有讓步呢?訴訟費歸他出呢。這個案子,如果調解不成判決的話,你們百分之百會敗訴,不但要給貨款,還要承擔訴訟費。調解的話您省了幾百塊錢呢。”
李總說:“我看不一定敗訴吧。不過看在你苦口婆心的份上,算了,不跟他斗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你這樣的律師。做律師除了要水平高,還要會做雙方的工作。小伙子你不錯。”
我來不及回味他的夸獎,趕緊追問:“您是同意我的調解方案了?半個月之內付款怎樣?”
李總說:“好吧。”
法官笑著說:“你這個律師,可真是人民調解員啊。有你在,我省事多了。以后要多來啊。”我嘿嘿一笑。
在調解協議上簽完字以后,我建議兩個老板握握手。
趙總握著李總的手,笑著說:“我剛起步的時候,你還是幫過我很大忙的,我心中有數。如果不是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你借給我三萬塊錢,可能我當時就玩完了。我還是很感謝你的。就這個事情吧,我跟你打過多少電話啊,你不接電話,到處說我搶了你的生意。我也不是有意的啊。人家找到我這里來,我總不能趕人家走嘛。”
李總說:“這些年你生意越做越大,是好事啊。我們以后還有合作的機會。”
離開法庭的時候,李總要我留下名片,以后保持聯系。
回來的路上,我問趙總:“這樣的結果滿意嗎?”
趙總說:“今天幸好是你在。說實話,我也不想跟他結怨太深。畢竟以前他幫過我,人總要講點良心的吧。今天的事情多謝你了。”
我開玩笑地說:“那你看我們什么時候簽法律顧問合同啊?要是李總先跟我簽了顧問,你們要是再打官司,我可不好幫您啊……”
后來,趙總又有一些事情找到我,讓我幫他處理。而李總也時不時會給我打打電話,向我咨詢一些法律事務,他還介紹他的朋友給我,讓我為他們的公司處理糾紛。通過這樣一個小案子,不但讓兩位大佬重歸于好,還建立起他們對我的信任,是我剛入行時很大的一個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