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歌劇的歷史(1)

  • 音樂的歷史
  • 房龍
  • 2700字
  • 2015-07-06 12:13:20

我們絕大多數人可能并不熟悉喬渥尼·巴蒂斯塔·呂里,我們只能 在幾首由福雷茨·克萊斯勒和維里·博斯特致編寫的小提琴曲里發現他 的蹤跡。由于歷史上他的死亡歸因于一次離奇的意外事故,所以或許只 有醫生們才感興趣他究竟是怎么去世的。據史料記載,呂里在1687年指 揮《贊美頌》時,不小心被當時和手杖一般長的指揮棒打到了腳,病情 逐漸惡化。他的病被莫里哀的家庭醫生診斷為"癌癥"的一種,不久便 死于血液中毒。呂里被稱為"法國歌劇之父",在當時(路易十六時 代)是聞名于世的人物,正是由于他的不懈努力,意大利文藝的新生事 物-歌劇,才在法國流行起來。

法國國王肯定是大力支持豪華而優秀的歌劇團的,因為在當時,中 歐各小國的君主都支持修建歌劇院,而法國國王作為歐洲各王室活動的 靈魂人物,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他一直認為錢不是問題。的確,對于 一個已經欠下二十多億法郎的人來說,臨終之前花個幾百萬舉辦一場精 彩的樂曲表演,可能也不算什么吧。于是法國第一座歌劇院應運而生。 一些極有魅力的女人在歌劇中看見了屬于她們的美好前程,并呼吁舞臺 也應該有她們的份額-這得到了凡爾賽宮禮節性的贊揚。

音樂在中世紀下半葉的發展可謂轟轟烈烈。人們終于可以在教堂之 外,自由演唱自己喜歡的歌曲了,如牧歌、贊歌等。那時還很流行一種 演唱技巧很復雜的歌曲,它們是嚴格遵循英國和荷蘭作曲家的模式寫出來的。教會不但不再阻礙它們的發展,反而接受它們作為經典的格列哥 利圣詠的補充。

這種變化帶來的后續影響是極為驚人的,仿佛一夜之間,每個人都 能彈奏魯特琴或者其他弦樂,自由寫曲子、唱歌,音樂的發展空間就這 樣被拓寬了。也許我們可以認為,現代管弦樂團就起源于那個時期- 豎琴演奏者同來自普羅旺斯的游吟詩人和德國的游吟歌手彈奏的魯特琴 一起,來一段即興演出。與此同時更多的音樂形式也在不斷產生,這要 感謝一群才華橫溢的男女音樂愛好者。他們完全處于個人愛好而不斷嘗 試、不斷提高。他們并不以賺錢為目的,只是單純地從創作中得到快 樂-這也是大多數人想在其他的藝術方面取得顯著成就的必備因素。 有一位類似于蘇格拉底的人,也加入了推廣新音樂的行列之中。同 蘇格拉底一樣,他每天都在羅馬街道上與行人攀談。他有能力通過談話 使行人承認他們自己就是一個大騙子,為了避免立即死去的懲罰,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信奉基督教。不像他的前輩蘇格拉底死于非命,被 稱為"羅馬使徒"的他,逝世于圣潔安詳的氣氛中。值得一提的是,教 皇格列哥利十五世在他死后二十七年追封他為"圣徒";別的教徒要花 更長的時間才能得此殊榮,從這個角度來說,他也算是打破紀錄了。我 們從中不難看出他顯著的影響力。

這個傳奇般的人物名叫菲利浦·內里,他的另一個名字(在盎格魯 撒克遜語言中)是圣菲利浦·內里。羅馬市政府專門為他劃撥了一座收 容所,以擴充他在1549年創建的貧民和教徒救濟會。內里每周都要在救 濟會中舉辦一些晚禱,并積極邀請各界人士參加。他認識到說教、演說 等方式并不具有很大的說服力,而音樂的接受群體則廣泛得多。于是他 邀請會音樂的朋友,將《圣經》中的故事配上音樂演唱給人們聽,結果 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整個羅馬城都被圣吉洛拉莫慈善會收容院的音樂會 震撼了。這場音樂會采取的主要表演方式就是"清唱劇"。

清唱劇也就是取消了動作只保留音樂的中世紀神秘劇,從16世紀末 開始廣為流傳,許多最著名的作曲家都在這方面表現過自己的才華。這種表演形式很適合基督教新教的教 堂,而杰出的新音樂作曲家都將其 視為宗教改革的王牌武器。

另一個必須在此介紹的,是 "假面"。它盛行于15世紀下半 葉,到英國伊麗莎白女皇時代已經 發展到頂峰。假面始于古希臘和羅 馬時代。那時的演員從不把自己的 臉展現給觀眾,出場必戴面具。其 實這也實屬無奈之舉。當時的舞臺 很大,如果沒有面具的話,后排的 觀眾根本看不清演員的表情,不過演員可以借此在面具后面打哈欠。

最早的面具是簡單地畫在帆布上的,后來則被復雜的新式面具替代- 為了配合演員們的厚底靴子。然而,基督教的興起使得面具和演員一 起消失了。可喜的是,到了中世紀,人們為了給生活增加點樂趣,開 始頻繁舉辦假面舞會。假面再一次回到人們的生活當中。為了營造懸 念、給生活增添樂趣,親朋好友應邀"適當地化妝并戴上假面"來參 加舞會。

對于假面如此盛行的一個合理解釋,可能是人們可以以此為掩護, 做一些自己原本不敢做、不會做的事情。例如,一個原本五音不全的人 可以濫竽充數、放聲高歌,反正也沒有人知道你是誰,更看不見你的嘴 是否在唱歌。類似的,一塊面紗可以使一個人獲得演唱一段自選歌劇的 勇氣,哪怕是情歌二重唱。他們真是自娛自樂,完全不顧那些懂音樂朋 友的反對。15世紀的貴族們在假面的掩護下玩得不亦樂乎,他們可以隨 意加入短劇的演出而保持住自己的顏面;既給聚會增加了快樂的因素, 又避免了因自己的失態而給女伴帶來尷尬,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他們 視假面為神賜了。的確,這玩意可真是個難得的娛樂方式!

一般會有一位有天賦的小伙子- 當然,他必須是戲劇的愛好 者-來主持這種場合下的各項節目。實際上,這種人在四百年前的社 會是很常見的。他們有各種特長:會樂器的就彈奏一曲,會唱歌的便高 歌一首,有的人甚至以暗示在場不甚著名的來賓的特點而聞名。女孩們 的危險系數很高,因為她們本來長得很漂亮,還常打扮成仙女、女神的 樣子來跳舞。男孩們則很喜歡在舞臺上一邊學薩提羅斯鬼叫,一邊不停 地跺腳;他們大多頭上戴著葡萄葉,比畫著薩提羅斯的各種動作。

上面這些人可以視為音樂愛好者,但不久之后,就出現了真正從事 音樂的人。再后來,開始有專業劇作家為王室或小王公編寫假面劇本。 那些因此而聞名于世的本瓊森,查普曼和弗萊徹也是以此為生。當時, 假面劇得到了王公貴族們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在他們中相當流行。 歌劇的產生可以說是游吟詩、清唱劇和假面劇的結合。也許你會 問,歌劇究竟是誰發明的呢?歌劇最初的形態是什么樣子的呢?事實上,沒有人知道答案。也許是因為提問者是一群業余人士,所以大家漠 不關心,也懶得深究,因而錯過了這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問題。不過, 他們也只是一群以自娛自樂為主要目的而嘗試新事物的人而已。可以肯 定的是,歌劇是通過不斷的實踐才最終定型的。它實踐的地點多集中在 意大利,最重要的試點就要數那不勒斯和佛羅倫薩了。那不勒斯的音樂 聚會場所位于韋諾薩親王的府邸-這位親王是公認的才華橫溢的音 樂家,同時也是一位兼職殺人犯。親王自然為領隊,他們實驗的對象 是托卡多· 塔索的詩。該詩人創作了著名的敘事詩《被解放的耶路撒 冷》,他同時也是一位多產的牧歌詩篇的創作者。這是親王選擇他的詩 篇的主要原因:在尚沒誕生由器樂伴奏的多聲部的年代,牧歌本身是非 常適合歌劇這種表演形式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 天气| 军事| 思茅市| 嘉鱼县| 涿鹿县| 资兴市| 石门县| 上杭县| 达孜县| 伊春市| 瑞丽市| 嘉义市| 九江县| 新沂市| 德兴市| 吴旗县| 宣化县| 章丘市| 安丘市| 高唐县| 松滋市| 凉城县| 灵丘县| 海兴县| 清徐县| 札达县| 乐山市| 郸城县| 黑水县| 汨罗市| 海丰县| 南陵县| 蒙山县| 甘泉县| 汶川县| 铜鼓县| 北流市| 民和| 元谋县| 佳木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