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國壯族
  • 梁庭望
  • 3650字
  • 2019-10-10 10:39:39

第五節 語言文字

壯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壯語屬于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臺語族)壯傣語支,至今仍為大多數壯人的主要交際語言。

一、壯語

壯語屬于漢藏語系壯侗(或稱“侗臺”)語族壯傣語支,與布依語、傣語相近。壯語和古越語有著淵源關系,前528年榜泄越人所唱《越人歌》,詞為“濫兮林草濫予,昌桓澤予,昌州州湛。州焉乎秦胥胥,縵予乎昭澶秦逾滲,惿隨河湖”,這是漢字所記越語語音,原譯文是:“今夕何夕兮,寨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頑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其中第五句未記下越音。根據記音與譯文,將原記音還原為上古漢語音,再與壯語現代方言相對照,構擬出上古壯語及詞義,發現與現代壯語在語音、語法、詞義上大致相近或相同,用現代壯語可大體讀通。《百越民族史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以此可知,壯語是由古越語發展而來的。

在橫向上,壯語與國內外眾多民族的語言同源,屬于壯侗語族語言,列表如下:

1.壯傣語支(臺語支)

國內:壯語、布依語、傣語、臨高話

國外:泰語、老撾語、撣語、石家語、土語、儂語、岱語、黑泰語、白泰語、坎梯語、阿含語

2.侗水語支

國內:侗語、仫佬語、水語、毛南語、莫語、錦語、佯僙語、拉珈語、標語

3.黎語支

國內:黎語、村語

4.仡央語支

國內:仡佬語、拉基語、普標語、布央語、木佬語

國外:拉哈語

這一語族的分布東到廣東,北到湘南,西至印度東北,南達馬來半島中部(泰國南端),而以臺語支分布最廣。國內分布于湘、桂、滇、海南北部、貴州東南,國外分布于越南北部、老撾、泰國、緬甸東北部和印度,總人口7000多萬。這個語族在基本詞匯上有較多共性,例如人體器官諸詞基本相同,僅有部分音變,均有規律可尋。梁敏、張均如:《侗臺語族概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現代壯語分為南北兩大方言。北部方言分為9個土語區,即桂北土語區、柳江土語區、紅水河土語區、邕北土語區、右江土語區、桂邊土語區、邱北土語區、硯廣土語區、文麻土語區。各土語內部仍分為若干小土語區,且常常隔一條河就不盡相同,有些地方甚至一個村寨都有某些有別于鄰村的特點。

壯語的語音有自己的特點,在語音的音節結構上,一般一個詞或詞素由聲母、韻母和調三部分構成,有少部分零聲母。聲母一般有20多個,有清(p、t、k)、濁(b、d、ɡ)之分。

在送氣上,北部方言無送氣音,南部方言相應有p′、t′、k′等一套送氣的清音聲母。在發音方法上還可分塞音(分清濁)、擦音(分清濁)、邊音、鼻音、腭化音(分塞音、鼻音)、唇化音(分塞音、鼻音)等。在發音部位上,有雙唇音、唇齒音、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喉音等。復輔音較多是一大特點。聲母在不同土語區有部分變化,但對應整齊。壯語韻母一般有100個左右,數量較多。舒聲韻分為單元音韻母(如a、e、i、o、u、w等)、復合元音韻母(分別以i、u、w為韻尾)和鼻音尾韻母(分別以m、n、?為韻尾)。塞聲韻分高音組(分別以p、t、k為韻尾)和低音組(分別以b、d、ɡ為韻尾)。韻母普遍分長短是壯語韻母一大特色,如a與a:,o與o:, ai與a:i, an與a:n,等等。壯語有舒聲調和塞聲調,舒聲調有6個調,各地調值不盡相同。塞聲調有高音組(分長短元音)和低音組(分長短元音),加起來總共8個調,與漢語調類的對應關系是:1調陰平、2調陽平、3調陰上、4調陽上、5調陰去、6調陽去、7調陰入、8調陽入。因7、8調均分長短,故實際是10個調。

壯語生產生活詞匯豐富,完全能夠充當日常的交際工具,但現代科技詞匯比較缺乏,大多借鑒漢語詞匯。壯語詞匯有若干特點:

第一,壯語的單純詞分為單音節詞和多音節詞,單音節詞如vunz(vun2,人)、dah(ta6,河)、bya(pja1,山)、reih(rei6,地)、raemx(ram4,水)等等。在本民族詞中,單音節詞占了大多數,這和經濟及社會發展程度有關。多音節詞較少,如ndaundeiq(da:ul dei5,星星)、mbungjmbaj(bung3ba3,蝴蝶)、raixcaix(ra:i4ra:i4,非常)等等,多由兩個詞素構成。

第二,壯語的合成詞包括聯合式、修飾式、主謂式、動賓式、補充式、附加式六種。

附加詞比較發達,一個動詞或形容詞可帶若干附加音節,如riu(riu1,笑)可帶riuhaha(riu1ha2ha2,哈哈大笑)、riuhehe(riu1he2he2,笑嘻嘻)、ri-ubamz(riu1pa:m2,傻笑)等等,這些附加音節能區別出事物的細微差別,這是它的特殊功能。

第三,壯語多一詞多義、近義詞、同義詞現象,使其表達手段豐富。量詞豐富,既可做計量單位,又可區別事物,如go(ko1)指植物類,而duz(tu2)專指動物類。

第四,壯語中借漢詞較多,新詞術語絕大部分借漢。漢借詞又分為老借詞和新借詞。如goeng(ko?1,公公,祖父)、vanj(va:n3,碗)都是老借詞。Cungguek(Pu?1ku:k7,中國)是老借詞,而Cunghgoz(?u?6ko2)則是新借詞。壯語中還存在本民族詞與漢借詞同時存在現象,如碗的民族詞為duix(tui4),借詞為vanj(va:n3);心,本民族詞為caw(?aw1),借詞為sim(siml)。

第五,受漢語影響,部分地區形成“讀書調”。在上林、貴港一帶,壯人能用一種特殊的詞匯發音法來讀漢文報刊,這種由特殊語音詞構成的單獨音位系統,漢人聽不懂,而壯人可以聽懂,但又不是日常生活用語。如父母,壯話叫bohmeh(po6me6),特殊讀音為fouxmoux(fo:u4mo:u4),與漢語fumu(fu4mu5)顯然不同。

壯語語法與漢語基本相同,一是它和漢語一樣有名詞、量詞、代詞、動詞、形容詞、指示詞、數詞、連詞、介詞、助詞、語氣詞、聲貌詞,這些詞的語法功能與漢語相類,但又各有一些特點。二是壯語也有主謂詞組(gae-qhaen,雞鳴)、動賓詞組(ndaemnaz,種田)、補充詞組(coihndei,修好)、修飾詞組(raemxnaz,田中水)、聯合詞組(mboujsam mboujseiq,不三不四)、連動詞組(gyaezhaeux cunznaz,愛米勤查田)、同位詞組(soubohlwg,你們父子)等,這些詞組中的修飾詞組修飾成分在中心詞成分之后,是壯語的一個顯著特點。三是句子成分的排列,主體部分與漢語相同:主語+謂詞+賓語或主語+謂語,如gou ndaem haeux(我種稻子)、Bouxcuengh angqyangz(壯族人民歡騰了)。其他補語、狀語、述語的位置基本與漢語相同,但定語的位置(體詞性修飾詞組)一般要放在中心語之后,這是壯語區別于漢語的重要語法特點,如Boh gou ndaem haeux(我的父親種稻子),主語Boh gou中Boh(父)是中心語,gou是定語,其語序與漢語語序相反,這無論是陳述詞、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或句子結構中的單句和復句,都是一樣的。

作為1800多萬人口的一個大民族的主要交際工具,壯語仍將長期發揮它的功能,這是可以肯定的。

二、文字

壯族文字的發展至今已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刻畫文階段、古壯字階段和壯文階段。

刻畫文階段產生很早,在史詩《布洛陀經詩》已有反映,被稱為sawgoek(saw1kok7,本源字,本源書)。經詩中說人們鉆木取火,不善收藏,引起大火,《摩兵布洛陀》說“四千象形字,灰粉隨風揚”。詩中稱這種文字為“sawgoek”,也叫“Sawva(saw1va1)”,意思是“像蟲子爬出紋來的字”,即“蟲紋字”。但這種字產生于何時,難以推斷。考古發現最早的刻畫文字,見于廣西欽州市大寺鎮那葛村馬敬坡出土的商代石磐上,這些符號是:

同一地方出土的石錛上刻有類似符號:

這類符號后來又出現在西周晚期到戰國初期的廣西武鳴縣、平樂縣的陶器上。

第二階段是古壯字階段。刻畫文在秦統一嶺南以后實行書同文,不可能往前發展。壯族祖先從漢字那里得到啟發,開始了摸索創造古壯字的階段。古壯字民間叫“sawndip(sawdip)”,ndip是生而未熟的意思,也就是不成熟的文字。古壯字最早見于唐代永淳元年(682年)的韋敬辦《六合堅固大宅頌》和神功元年(697年)韋敬一的《智城碑》摩崖石刻上。有的借漢字的音來表壯意,如用“板”表mbanj(村莊),“儂”表nuengx(弟或妹)。大部分是用漢字偏旁部首來創造的,如:“”讀haeuj(hau3,進)、“”讀mbwn(bwn1,天)、“那田”讀naz(na2,田)、“”讀byaek(pjak7,菜)、“”讀ndau(da:u1,星星)、“”讀gyax(kja4,孤兒)等等。《古壯字字典》收入4918字,加異體字10700字,但壯字遠遠不止這些。宋代,古壯字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宋范成大于淳熙二年(1175年)撰寫的《桂海虞衡志》中載:“邊遠俗陋,牒訴券約專用土俗書,桂林諸邑皆然……余閱訟牒二年,習見之。”在上千年的漫長歲月里,壯族百姓用這種文字寫作了大量經詩、訟牒、契約、譜牒、信歌、民歌、長詩、劇本、說唱本,直到現代,民間也還在應用。處于自然狀態下的古壯字,至今依然活在民間,它是我國古文字當中活著的文字。

20世紀50年代,壯族文字進入了第三階段——壯文階段。黨和人民政府在歷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確認壯族的民族地位之后,為壯族人民派來專家創造拼音文字,實現了壯族祖先摸索了幾千年的愿望。這套方案是按科學的方法制定的,采用的是拉丁字母,共有26個字母,即:a/b/c/d/e/f/g/h/i/j/k /l/m/n/o/p/q/r/s/t/u/v/w/x/y/z。其中聲母22個:b/mb/m/f/v/d/nd/n/s/l /g/gv/ng/h/r/c/y/ny/ngv/by/gy/my。韻母比較多,達108個:(1)舒聲韻的單韻母:a(ae)/ e/i/o(oe)/ u/w;(2)舒聲韻的復合韻母:ai/ae/ei/oi/ui/ wi; au/aeu/eu/iu/ou ; aw;(3)舒聲韻的鼻音尾韻母:am/aem/em/iem /im/om/oem/uem/um; an/aen/en/ien/in/on/oen/uen/un/wen/wn; ang/aeng /eng/ieng/ing/ong/oeng /ueng/ung/wng;(4)塞聲韻高聲組:ap/aep/ep/iep /ip/op/oep/uep/up; at/aet/et/iet/it/ot/oet/uet/ut/wet/wt; ak/aek/ek/iek /ik/ok/oek/uek/uk/wk;(5)塞聲韻低聲組:ab/aeb/eb/ieb/ib/ob/oeb /ueb/ub; ad/aed/ed/ied/id/od/oed/ued/ud/wed/wd; ag/aeg/eg/ieg/ig/og /oeg/ueg/ug/wg。其中ae表示短a, oe表示短o,不單列為韻母。aei以ae表示。

壯文的調類、調值及其表示方法如下:舒聲組——第1調:中升,不標調;第二調:低降,標z;第三調:高平,標j;第四調:中降,標x;第五調:高升,標q;第六調:中平,標h;塞聲調高音組:短元音——p/t/k高平;長元音——p/t/k高升;塞聲調低音組:短元音——b/d/g中平;長元音——b/d/g中平。此外還規定了連寫方法、漢語借詞的對應標音方法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大渡口区| 武隆县| 新丰县| 新乐市| 文登市| 周口市| 绥宁县| 平乐县| 铜梁县| 辽阳市| 丹东市| 石家庄市| 乐亭县| 凤冈县| 醴陵市| 明溪县| 赞皇县| 宁乡县| 黔西| 石嘴山市| 樟树市| 白河县| 韶山市| 渭源县| 务川| 涡阳县| 巴南区| 湟源县| 屏山县| 长治县| 玉山县| 驻马店市| 拜城县| 泗洪县| 常德市| 都匀市| 崇阳县| 井研县| 兴海县| 安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