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居住習俗

裕固族沒有定居以前,帳篷是他們的重要棲息之所,無論走到高山還是深谷,隨時隨地都可以駐扎下來。定居以后,他們依照當地農業民族的生活習俗,修筑了土木結構的房屋院落,而且院內院外頗有講究。

一、傳統帳篷

生活在山區的裕固族人夏秋季節仍以帳篷為家。裕固人的帳篷不同于蒙古包,它大多用4、6、9根木柱支撐,呈圓錐形的房架(后改用藏式方型帳篷)。帳篷是用牦牛毛或山羊毛織成的褐子,經粗毛線縫制而成,質地結實,尤其經過一段時間的風吹日曬,更加經久耐用。帳篷可以一分為二,這樣便于在轉移牧場時搬遷馱運。搬遷牧場對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遷徙那天,鄰居要來幫忙、送行,所有家什均綁在牲畜身上,能留下的只是支鍋的三塊石頭和一堆灰。裕固族乃至其他使用突厥語民族都稱“故鄉”為“yourt”。其實,“yourt”最早指的就是裕固族新式帳篷的三塊石頭和一堆灰,這不僅反映了古代游牧民族的居住特征,而且也意味著游牧民族的文化觀念中“故鄉”一詞的含義。

牧民新房

每到一個新的地方扎立帳篷時,首先要選擇避風向陽、水草豐美的地方,根據山形和水路確定方向,一般多坐北向南,或坐東向西,或坐西向東,忌門朝北開。坐向確定后,先用一根橫桿把兩根中心柱撐起來,然后用繩子把帳篷拉成四方形。外面四角的桿子和繃繩起主要作用,其余房桿起輔助作用。帳篷固定好后,四周要挖排水溝。帳房內正上方為供佛敬神之地(詳見敬“汗天格爾”儀式,也掛佛像)。有些新組建的家庭,也擺放現代家具、電器,如錄音機、收音機等。左邊用木板拼成板炕,板炕鋪獸皮、毛氈。炕既可睡人,又為待客之地。來客要論輩分坐席,分男左女右而坐。帳篷中間為爐灶,供做飯取暖之用,原為三塊石頭支一口鍋,現改用鐵皮火爐。燃料為牛糞、羊糞或木柴。帳篷頂端開有天窗,白天掀開,夜晚蓋住。糧食壓在帳篷四周的地沿上,這樣既可擋風又使帳篷更加穩固,蔬菜貯放在帳篷附近的地窖里。冬天,把肉用布袋裝好埋在地里,夏天將肉切成細條掛在帳篷的繃繩上曬干,風干的肉味美可口。冬春季,裕固人在牧場建有很漂亮的土木結構房屋,冬天多住在土木房里。現在,裕固人為了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多在學校附近另建一院房子,老人和孩子一起住在這里,便于相互照顧。若沒有老人,妻子或丈夫則有一人常住此地,為孩子們做飯、洗衣服,并兼營一些副業。讓下一代擁有更多的知識,已經成為裕固人的共識。

二、定居房

牧民定居點

有一部分裕固族人生活在平原區。新中國成立后,他們就開始定居放牧,他們居住的房子為土木結構,房屋建造很有一番講究。一家人口不論多少,都要把家建成院落式的。院門多朝南開,北屋為客房,要亮堂高大,東西兩面為家人住房,一般各有兩間,冬天住西邊兩間,夏天住東邊。人口較多的人家還要在院門兩側修廂房,供未出嫁的姑娘或剛成婚的夫妻居住。廚房、磨房等修在正房兩側的角落里。院子沒有后門。客房里有一節土炕,炕上的物品多為新做的綢緞被褥,它不僅是供客人用的,而且也是家庭財富的象征,被褥越多越顯富有。另外,炕中間要放一個炕桌,家中來客要請客人上炕就座,年長尊貴者坐上席,即炕桌正上方,然后男左女右依次落座。為了把更多的空間留出來供大家在節假日娛樂游戲,生活在平原區的裕固族家庭客房內其他擺設很少。現在,有些家庭也擺放沙發、茶幾等家具,這樣待客之地也由炕上挪到地上。不過,有老人的家庭還是把客人請到炕上坐。

牧民小康生活

三、庭院

裕固人的院落除家院外,還有畜棚、草圈、水井、牛糞堆、灰堆等。畜圈多修在家院東邊,要和家院墻隔開一段距離,以免牲畜身上的跳虱及疾病傳入家中。畜棚包括羊棚、羊圈、牛棚、驢圈、羊羔圈等,大小不一,錯落有致。有段時間曾家家興修羊舍,即類似客房一樣又高又亮的大圈棚,其目的是更加通風、透光,以便減少羊群疾病,后來終因耗資太大而停止。圈棚有土木結構的暖棚,也有僅用白刺打成的刺捆圍欄而成的涼棚。草圈是貯存冬草用的。草圈在家院西邊,因為裕固族地區西北風較多,這樣不易引起火災。水井多在院門正南或正東30米左右。裕固人有敬水的習俗,在水井旁忌諱宰羊、洗葷腥、洗婦女和兒童內衣等,更忌諱往井里投擲穢物。另外,裕固人的灰堆和垃圾堆有嚴格區別,他們認為灰是圣潔的,它能夠隨風飄走。裕固人取暖燒火的燃料主要為牛糞,對牛糞的囤積也別有風格。先將干牛糞壘成一個圓圈,然后用濕牛糞裹出來,待曬干后,形成一個個寶塔形的圓錐。精明能干的家庭婦女用這樣的牛糞堆圍成一個大圓圈,中間再填滿燒炕用的羊糞,形成大堡壘。那些囤積幾年的糞堆經風吹日曬,全然變成灰白色的“雕塑品”,正好構成裕固人院落的一大景觀。這些活兒都需要在夏天完成。現在,家家門前都要種幾棵樹,多為柏楊、沙棗樹,有些人家還要種菜、種草(飼料),居住環境不斷得到改善。

四、城鎮化建設與移民定居工程

1.城鎮化建設

近年來,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城鎮化工作以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為目的,以建設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現代氣息、人居環境優美的城鎮為發展方向,堅持以城鄉規劃為龍頭,以重點建設項目為支撐,以完善基礎設施為重點,牧區城鎮化建設各項工作在探索中不斷邁進。

目前縣城道路長度14.9公里,人均道路面積達14.77平方米;架設路燈等各類燈具774盞,城區亮化率達100%;供水管網長度8.5公里,供水能力0.9萬噸/日,供水普及率達100%;集中供熱管網長度9.23公里,供熱面積29.3萬平方米;排水管網長度10公里,污水收集率達95%;垃圾處理能力20立方米/日,生活垃圾處理率達100%;公共綠地面積5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5.9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0.57%;城鎮居民住房成套率達80%,人均住房面積24平方米。縣城住房建設穩步推進。從2006年開始實施城鎮居民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工程,當年修建經濟適用住宅樓3幢9700平方米,已安置縣城住房困難職工120戶;2007年修建經濟適用住宅樓3幢8637平方米,已安置縣城住房困難職工96戶;2008年修建經濟適用住宅樓5幢13073平方米,大河鄉牧民集中定居住宅樓3幢10225平方米,安置縣城住房困難職工和牧民群眾252戶。2009年修建經濟適用房2幢5580平方米,廉租房5幢8300平方米。

城鎮公共服務設施日漸完善。從1996年起,開始對縣城道路進行擴建和等級道路建設,先后完成了迎賓路、皇城路、祁豐路二級城市道路建設,南環路、濱河路、明花路、馬蹄路、康樂路、北環路和城區次干路、巷道改造鋪油工程,特別是縣城南環路濱河路的相繼貫通,標志著縣城路網框架基本形成。2009年投資1.9億元完成了元白公路、皇泱公路、皇鏵公路、順大公路建設任務,開工建設了鏡鐵山至祁青、白銀至紅石窩兩條通鄉公路和松木灘、大湖灘、甘壩口等24條通村公路。組織實施了縣城供水和集中供熱擴(改)建工程,實施了城區亮化改造工程,完成縣城排水及道路工程,建成了日處理生活垃圾25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加大城鎮公共設施建設力度,建成了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民族影劇院和紅灣寺鎮老年人公寓,完成了夾心灘公園、民族公園、神鹿小廣場、縣城中心廣場改造工程,組織實施了縣城菠蘿臺子防護林工程和南北兩山、道路街道、公園廣場、單位庭院綠化工程,進一步完善了城鎮功能。

牧民安居工程

在抓好縣城建設的同時,結合實施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等建設項目,各鄉鎮集鎮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近年來,從改善鄉鎮教育教學、醫療衛生、機關單位辦公條件、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公共設施入手,不斷加大對鄉鎮集鎮建設的投入,加快了鄉鎮建設步伐。全縣六鄉一鎮的政府、學校、文化中心、衛生院、派出所等單位辦公樓或辦公用房均已建成投入使用,全縣7個農牧業鄉鎮已修建住宅樓33棟,安置農牧民862戶。一些鄉鎮還組織實施了道路硬化、集中供熱、供水排水、造林綠化等工程,促進了各鄉鎮集鎮建設。

2.移民定居工程

近年來,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圍繞國家祁連山北麓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人口較少民族的扶持發展、退牧還草、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黑河流域綜合治理等項目的實施,搶抓機遇,依托項目建設,以縣城為中心、7個鄉鎮為重點,把小集鎮建設與農牧民集中定居有機結合起來,實施農牧民安居工程,鼓勵和引導農牧民向小集鎮集中,向二、三產業發展,拓展增收渠道,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牧村經濟協調發展。

目前全縣農牧村小康住宅達到3876戶,占總農戶的52.3%,其中修建農牧民住宅樓33棟862套,45%的農牧民實現了集中定居。全縣通鄉、村公路達到116條,97%的村定居點通了電,87%的村定居點通了自來水,90%的村定居點通了電話,各鄉鎮實現了信息網絡寬帶接入。全縣農牧戶建設的標準化暖棚達4782戶,暖棚建設面積達58.8萬平方米,舍飼半舍飼養殖達30%, 42%的草場實現了圍欄化,95%的畜圈實現了暖棚化,組建養羊120只、養牛3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大戶累計達到4514戶,規模飼養量75.37萬頭(只)。新建專業合作經濟組織8個,全縣專業合作社數量達到32個,培育運銷大戶236戶,入會農牧戶1800戶,全縣畜產品加工企業(場)達到7處,加工規模突破20萬頭(只)。

由于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地廣人稀,山大溝深,給實施農牧民定居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難度。特別是牧民居住較為分散,無法建立相對集中的定居點,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推進困難。與此同時,產業結構有待調整,農牧民增收渠道較窄。隨著農牧民定居,原有的生產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必須引導群眾積極轉變觀念,調整產業結構,在高效農牧業和旅游服務業、勞務業上另辟增收渠道。

實踐證明,農牧民集中定居是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途徑,也是改善農牧民生活水平的最有效舉措。應積極加快農牧民定居工程建設,從生活方式的轉變上帶動農牧民生產方式的轉變,不斷提高農牧民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坛市| 陆川县| 景洪市| 岚皋县| 嵩明县| 涟源市| 滦南县| 凭祥市| 广安市| 博兴县| 绥德县| 随州市| 斗六市| 朝阳市| 东山县| 平顶山市| 壤塘县| 潜江市| 淅川县| 岳阳市| 彭山县| 长沙市| 昂仁县| 中江县| 湘阴县| 武清区| 江华| 沿河| 永宁县| 沁水县| 建湖县| 太原市| 隆尧县| 汉中市| 乳源| 大悟县| 四子王旗| 扎兰屯市| 荃湾区| 内江市| 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