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真誠充滿無限的力量
20世紀30年代,在德國的一個小鎮(zhèn),有一個猶太傳教士,每天早晨總是按時到一條幽靜的小路上散步。不論見到誰,他總會熱情地打一聲招呼:早安!
小鎮(zhèn)上一個叫米勒的年輕人,對傳教士每天早晨的問候,反應很冷淡,甚至連頭都不點一下。然而,面對米勒的冷漠,傳教士未曾改變他的熱情,每天早晨依然給這個年輕人道早安。幾年以后,德國的粹黨上臺執(zhí)政。傳教士和鎮(zhèn)上的猶太人,都被納粹黨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下了火車,列隊前行的時候,有一個手拿指揮棒的軍官,在隊列前揮舞著指揮棒,叫道:“左,右。”指向左邊的將被處死,指向右邊的則有生還的希望。輪到點傳教士的名字了。當他無望地抬起頭來,眼睛一下子與軍官的眼睛相遇了。傳教士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雖然板著一副冷酷的面孔,但仍禁不住說了一聲:早安。聲音低得只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然后,米勒果斷地將指揮棒往右邊一指。
傳教士獲得了生的希望……
生活悟語
人是很容易被感動的,而感動一個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舍、巨大的投入。往往一句熱情的問候,一個溫馨微笑,就足以喚醒一顆冷漠的心。但這是需要你付出內(nèi)心的真誠。
8.微笑如春天美麗的花
樓下的空地上前不久新開了一家小吃攤,經(jīng)營煎餅、饅頭、稀飯等小吃。攤主是一位四十開外的中年男人,雖然神情很是疲倦,但他臉上始終掛著一種平和而溫暖的微笑。因地段偏僻,小吃攤的生意較冷清,而他臉上的笑容并未因此而收斂片刻,依然笑對著時間的流逝和人來人往,淡定如云。
吳剛因自己客居異鄉(xiāng),生活沒有規(guī)律,早餐或晚餐常在他的小吃攤上將就,時間長了,便也與他混得半熟。
后來吳剛從他的口中得知,他妻子前年遭遇了車禍,至今仍然躺在床上,兒子讀高中畢業(yè)班,正是需要在他身上大把花錢的時候,不巧的是今年他也下崗了,貧困的生活猶如雪上添霜,沒辦法,只好又來張羅小吃攤,賺多少算多少,只求能把家支撐下來……
一天,吳剛在他攤上吃過晚餐正準備離去時,他叫住了他,笑著對他說:“師傅,今天我搬家什的板車壞了,你能不能幫我搬點東西回家?”吳剛爽快地答應了。
剛走進他狹窄的家,吳剛就被半埋于枕頭上的一張笑臉感動了——這是他的妻子,躺在床上側(cè)過臉對著他微笑著,正如他示人的微笑——平和而又溫暖。從這張微笑著的臉上,根本找不到一絲半點重殘在身、臥床已久、生活貧困的人所表露出的煩躁、孤僻、茫然、嫉恨、厭世等神情。這張臉雖然蒼白、清瘦,但洋溢出來的微笑,卻如花般明媚、燦爛,使得簡陋的房間溫馨如春。他們好像無視吳剛這個外人的存在,他坐在她身邊,問她的身體情況;她用手摸摸他的臉,詢問他累不累,那輕柔的聲音和悅耳的笑聲,像空氣一樣在房間里流淌。而更加令人感動的是,他們放學回來的兒子,臉上的微笑一如他的父母,在平和、溫暖之中,還透出一種希望。
生活悟語
看到這個故事,你也許明白了他們?yōu)槭裁词救艘匀缁ò愕奈⑿Φ脑蛄耍矔惺艿搅穗[蔽在這種微笑背后無可比擬的力量——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這才是支撐起一個真正幸福家庭的所在,哪怕遭受再大的不幸和厄運,都能夠平安、快樂地面對和度過。
9.在困境中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
一對喜歡攀援的夫妻,有一天不幸雙雙墜入荊棘密布的深谷。遍體鱗傷的妻子醒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腿已摔斷,不能動彈,而近旁的丈夫則還在昏迷之中。她急切地呼喚著丈夫的名字,并試圖搬開卡住他的兩塊巨石,但沒有成功。
在這遠離人煙的山谷中,兩個重傷員只有企盼奇跡出現(xiàn)。妻子腦海里絕望的念頭只一閃,便打消了。因為她感覺到丈夫的心臟還在跳動,她忙替丈夫包扎好幾處流血的傷口,然后將他的頭攬在懷里,面頰緊緊貼上去,一聲聲輕喚著丈夫的名字。
許久許久,丈夫的喉結(jié)蠕動了一下,發(fā)出了含混不清的呻吟。妻子立刻意識到丈夫是想喝水,可是他身邊沒有一滴水啊!妻子急得嘴唇都咬破了。猛然,她有了辦法!她將自己的右手食指放進嘴里使勁咬破,然后放進丈夫的嘴里,讓他吸吮她的血。
疼痛中,妻子抓起身旁的一棵青草塞到嘴里,牙關緊咬時,一絲草汁竟讓她欣喜萬分。她開始不斷地咀嚼青草、樹葉,儲備生命的能量,因為她知道只有自己堅持下去,丈夫才能有活下去的希望。
當食指再也吸不出血時,她又毫不猶豫地咬破了中指,塞到丈夫嘴里。
兩天后,他們被一位獵人救了出來。當?shù)镁鹊恼煞虻弥似拮幽翘厥獾木戎绞綍r,他跪倒在妻子眼前,捧著那曾無數(shù)次牽過的嬌柔的手,滾燙的淚水大滴大滴地落下……
生活悟語
這是一對讓人肅然起敬的夫妻,妻子用她對丈夫真誠而又偉大的愛,使他們不僅在困境中創(chuàng)造了生命奇跡,而且將愛情演繹得如此真摯、如此熾烈。毋庸置疑,擁有這樣“相濡以血”的愛情的人,必然會擁有永恒的愛心,即使生活中有更多的坎坷,他們也會相依相愛著從容走過。
10.要想成功就必須給人以真誠
做任何事,成事就意味著成功。但成功的本質(zhì)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人的成功,而不是事的成功。
策劃好一件事當然需要才華,但這與成功相比,總還是容易得多。成功需要什么呢?需要人。不僅是自己一個人,或者自己的周圍那個小小的團體,而是很多很多的人,其中既有自己的合作者,又有自己的同伴和下屬。所以一個抓不住人的人,也就抓不住成功。
①卡耐基之所以成功就因為他通曉人性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可能是世界上最通曉人性的人了。他不僅在實業(yè)上成功,而且是成功學的鼻祖。當今世界上,因襲其理論的著作鋪天蓋地。從西方到東方,幾乎每一種語言都有他的著作的譯本。他從人如何成功的角度創(chuàng)造出一套獨特的成人教育的方法,從而使卡耐基成人教育機構(gòu)遍布全球,多達1700多所。而接受過他的理論教育的人,不乏各界名流、各國軍政要人、內(nèi)閣成員以及總統(tǒng)這樣的人物,當然還有一批又一批的富豪。由于他的啟發(fā),越來越多的人大腦中都萌生了成功之夢。
但是,卡耐基關于發(fā)財?shù)拿孛軈s是“人”。
“一個人要是對別人真心感興趣,在兩個月之內(nèi),他所得到的朋友,就能比一個總要求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在兩年內(nèi)所交的朋友要多得多。”
這是卡耐基的一句名言。
②以自我為中心是我們?nèi)诵灾凶畲蟮娜毕?
可是,人類卻有一種幾乎是天生的缺陷,就是對“我”過于關注,從而導致成功者總是少數(shù)。世界上有一個統(tǒng)計數(shù)字,在每500個電話中,“我”字就被使用3950次。所以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亞佛亞德勒說:“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于這種人。”
我有一位朋友,一家著名文學雜志的主編,曾這樣對他的學員說過:“如果作者不喜歡別人,別人就不喜歡他的小說。”他這里指的不是別的,而是說一個作家如果不喜歡別人,他就自然會把這種人性的弱點帶到他的小說中去,那么讀者讀了就會很反感。
所以卡耐基總是勸說一個企圖成功的人:“要學會微笑。”
所以,中國人也常說:“和氣生財。”
這是什么道理?無非是強調(diào)用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緊緊地抓住跟著你干事的那些人罷了。
③人們在贊美中會獲得無窮的工作熱情
林肯說過:“每個人都喜歡別人的贊美。”
威廉詹姆士說過:“人性最深切的稟性,是被人賞識的渴望。”
所以,很多成功者都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一個想做大事的人,或者一個想做領導的人,他最需要的才華不是他的業(yè)務能力,而是他“粘合人”的本領。美國商界年薪超過100萬美金的人并不算多,但其中有一個就是查爾斯·史考伯。他曾被卡耐基聘為總裁,他這樣談過他被器重的秘密:
“我得到這個位子,主要是因為我跟人相處的本領。我認為,我有能夠使員工鼓舞起來的能力,是我擁有的最大資產(chǎn)。而使員工發(fā)揮最大能力的辦法,就是贊賞和鼓勵他們。再也沒有比上司的批評更能抹殺一個人的雄心了。我從來不批評任何人,我贊成鼓勵別人工作……而討厭挑錯。”
“我在世界各地見過很多大人物,不過還沒發(fā)現(xiàn)任何人——不論他多么偉大,地位多么崇高——不是在贊許的情況下,而是在被批評的情況下工作得更賣力、成績更佳的。”
而卡耐基在他的墓碑上都要稱贊他的伙伴和下屬:
“這里躺著的是一個知道怎么與比他更聰明的下級打交道的人。”
要想成功,你必須在肯定對方能力和品格的前提下,緊緊抓住你的合作者和你的下屬,尤其是在事業(yè)最關鍵的時刻……
在任何情況下,當人們對你有好感時,就會大力支持你,在你所做的一切上面給你一個道德上的、應得的好處。這并不表示你應假裝成一個不像你的人,只要你明白,你的存在、行為、正直和仁慈,將會在你周圍的人心中留下一個不可磨滅的印象就好。
做這件事的方法很簡單:用正直和仁慈作為你人生的絕對第一優(yōu)先。盡可能把他人放在第一位。要真心對他人的生活感興趣。要真的把此刻的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直視他們的眼睛,專心聆聽他們在說什么。關心他們本身。問候他們的家人。傾聽,傾聽,再傾聽。最后,讓你的行為符合你的好意。從群眾當中站出來,做那個感謝你的顧客以及同事的人。如果合適,送一張謝卡或紙條,甚至送花:讓人們記得你美好的一面。
生活悟語
如果用這個秘訣來補充自己特殊的作風,如果想法和行動都出于真誠,長期下來,你將會在你所接觸到的每一個人心目中,創(chuàng)造出一份極佳的“萬中選一”名聲。
11.讓心情隨緣
有一天,魯賓斯剛走出辦公室,就攔了一輛出租車。一上車便感覺到司機是個很快活的人。他吹著口哨,一會兒是電影《窈窕淑女》中的插曲,一會兒是國歌。看他樂不可支的樣子,魯賓斯便搭腔說:“看來你今天心情不錯!”
“當然嘍!為何要心情不好呢?我最近悟出一個道理,情緒暴躁和消沉都沒好處,因為事情隨時都會發(fā)生轉(zhuǎn)機。”接著,他便給魯賓斯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那天一早,他開車出去,想趁上班高峰期多賺點錢。那天天真冷,好像用手一摸鐵皮,馬上就會被粘住似的。不幸的是,他才開出去沒多久,車胎便爆了。他也快氣炸了!他拿出工具來,邊換輪胎,邊嘟囔著。可是天氣太冷,只要工作一會兒,便得動動身子,暖暖手指頭。就在這時,一輛卡車停了下來,司機跳下車。使他更驚訝的是,卡車司機居然開始動手幫忙。輪胎修好之后,他一再道謝,但是卡車司機卻揮揮手,不以為然地跳上車走了。
那位司機接著說:“因為這件事,我整天情緒都好。看來事情總是有好有壞,人不會永遠倒霉的。起初因為輪胎爆了我很氣,后來因為卡車司機幫忙心情就變好了,好運似乎也跟著來了。那天早上忙得不得了,客人一個接一個,所以口袋里進的錢也多了。先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要因為事情不如意就心煩,事情隨時會有轉(zhuǎn)機的。”
遇到好事就要開心,遇到壞事就要煩惱,開心也好,煩惱也罷,都不要讓它影響自己的下一個計劃,把它當作一個偶爾放掉吧!
生活悟語
有人成天快樂,是因為善于尋找快樂;有人成天煩惱,因為不善于解脫煩惱。(快樂與煩惱,全取決于你生活的態(tài)度與價值取向。)
12.用真誠去凈化心靈
保羅出身于一個殷實的家庭,這一年的圣誕節(jié)前,他的哥哥送給了他一件了不起的圣誕禮物——一輛嶄新的藍鳥牌轎車。
圣誕前夜,興奮的保羅獨自開車出門兜風,當他停在街頭買可口可樂時,發(fā)現(xiàn)一個與自己年齡不相上下的、棕色皮膚,像街頭小流氓樣的家伙正瞪著一雙大眼睛上下不停地打量著這輛閃閃發(fā)光的新車。見保羅走過來,他有幾分羨慕地問:
“你自己的?”
保羅點一下頭,故作輕松地說:“是哥哥送給我的圣誕禮物。”
那小子吃驚地瞪圓雙眼:“你,你是說,你哥哥送給你的,沒花你自己的一個子兒?”
保羅得意地閉了一下眼,算是個肯定的回答。
“天哪!”這小子大聲叫道,“我真希望……”
保羅當然知道他希望的是什么——他希望自己也有一個那樣的哥哥。
可那小子的話卻讓保羅大吃一驚。
“我真希望自己是一個那樣的哥哥!”
保羅愣了片刻,待他確定自己沒聽錯這句話時,突然問:“你上來開一段。”
“真的?”小伙子十分驚喜。
保羅二話沒說,為他打開車門。小伙子坐在車里,高興地、小心翼翼地摸摸這里,碰碰那里,然后有幾分不好意思地問:
“能開到家門前嗎?”
“沒問題!”保羅知道,他準是想讓他的同伴們看看他自己能坐在這樣一輛漂亮的車上。
經(jīng)指引,他把車開到一棟破舊的公寓樓前。
小伙子抑制不住滿臉的喜氣,又問:“你能在這兒等我一小會兒嗎?”
“當然。”
小伙子快步跑進樓里,不一會兒,他架了一個雙腿不能行走的十四五歲的男孩子出來。看模樣,這是小伙子的弟弟。
哥哥把弟弟放在臺階上坐好,指著保羅的車說:“看!就是他,就是這輛車!他哥哥把這輛車送給他做圣誕禮物,沒花他自己的一分錢!好兄弟,你等著吧,以后總有一天,我也要送給你一件這樣的圣誕禮物。你可以自己開著上街看看,圣誕的夜晚多好看呀!再不用老是坐在窗前聽我給你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