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經》全部六十四卦中,除《乾》與《坤》,《頤》與《大過》,《坎》與《離》,《中孚》與《小過》等四對是以“反卦”關系相連外,其余二十八對(五十六卦)皆以“倒卦”關系對對相連。此即孔穎達《周易正義》所說“二二相耦,非覆即變”。覆,指倒卦(又稱“綜卦”);變,指反卦(又稱“錯卦”)。
在《易經》里,凡排序相連(包括相耦與非相耦)的卦體,其卦義多具有相對(如《乾》與《坤》)、相反(如《泰》與《否》),相因(互為因果,如《訟》與《師》)、相需(條件關系,如《訟》、《師》與《比》),相輔(互補關系,如《臨》與《觀》)、相承(先后連貫,如《蒙》與《屯》)或者平行并列(如《謙》、《豫》之與《隨》、《蠱》)等種種關系,體現出綿密的邏輯性??梢娏呢圆⒎请S機的組合,而是一個結構嚴謹的整體;《易經》乃經有意識精心編撰而成,是一本用以占筮,但充滿人事、物情、哲理、史實與崇高治國理念的百科全書。亦因此,才會令孔子一見傾心,視為寶典,反復披覽,珍而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