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本書的結構

本書旨在提供一種對世界范圍內健康與財富問題的描述,它的重點當然是今日的世界,然而也會轉向歷史,去看看我們是如何走到今日的境況的。第一章是導言性質的整體描述。它將提供一張反映世界概貌的簡略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知道:哪些地方的人們正過著幸福的生活而哪些地方的人們則沒有如此幸福。它也將以詳細的數字證明,這個世界在減少貧困和降低死亡率方面所取得的巨大進步。當然,這些數字也將說明這個世界不是一個“大同世界”,而是在生活條件、生存機會以及福利等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異。

第一部分的三章討論健康問題。這三章將考察過去的歷史如何決定了我們今天的健康狀況。人類曾經以狩獵采集的生活方式度過了幾百萬年,這些歲月會幫助我們理解今日世界人類的健康現狀。而從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人口死亡率下降,其所開創的生活范式,也對當代的健康進步產生了深遠影響。7 000至1萬年前農業的出現,讓人類可以種出更多的糧食,但是也帶來新的疾病,等級制國家體系取代人人均等分配的狩獵采集組織,新的不平等隨之而來。在18世紀的英格蘭,全球化帶來的新藥物、新療法,讓很多人得以保住生命,然而能保住生命的人,多數也是因為他們支付得起這些新治療方法的昂貴費用。雖然這些新的醫學手段最終普惠了每一個人,然而普通人的生存機會從此卻不能與上層貴族相提并論。到19世紀末,細菌致病理論的發展以及被接受,為新的爆炸性的健康進步打下了基礎,然而也制造了新的生存機會鴻溝。只不過這次,不平等是發生在富裕國家的人民與窮國的人民之間。

我會闡述那些落后國家在降低兒童死亡率方面所做的努力。對于落后國家而言,在“二戰”后出現的死亡率下降是一次進步,也是一次追趕,它有助于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那條始自18世紀的生存機會鴻溝。這一努力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就,抗生素的使用、瘟疫預防、疫苗接種以及干凈的水,挽救了無數兒童的性命。人的預期壽命有時可以一年提高好幾歲(從表面上看這是不可能的)。不過,盡管富國與窮國之間的預期壽命差距在縮小,但是差距仍然存在。可怕的倒退經常出現。而近幾年艾滋病的蔓延,也使得非洲數個國家在過去30年中對抗死亡率取得的進步毀于一旦。即便沒有這些災難出現,還是有諸多未解決的問題橫在眼前:很多國家仍然沒有完善的體系提供常規的衛生保健,很多孩子仍在死去,只是因為他們出生在了“錯誤”的國度。而在包括印度在內的世界很多地方,仍有一半的兒童還處在營養不良的狀態。

富國與窮國間死亡率的差距并沒有完全消弭,因為富裕國家的死亡率同樣也在下降(這是好事)。不過,在富裕國家,死亡率下降的主因與窮國不同,它并非是依靠兒童死亡率的下降,而是因為成年人壽命的延長。在關于健康內容的最后部分,我會主要關注以下幾方面:富裕國家的死亡率是如何下降的;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差距是如何被縮小的,原因何在;吸煙在健康問題上扮演了何種至關重要的角色,以及為什么我們對心臟病的預防治療遠遠比對癌癥的治療要成功得多。在這里,我們將看到18世紀發生在英國的一幕又重新上演:健康不平等隨著健康的進步而再次出現。

第二部分的兩章主要關注人類的物質生活水平。我將從美國開始論述。雖然美國的確非常特殊也經常走極端,但是,在收入不平等的程度等問題上,影響美國的因素也同樣適用于其他的富裕國家。“二戰”后,經濟增長為美國帶來了新的繁榮,但是,經濟增長速度卻一個年代比一個年代慢,直至2007年出現經濟大衰退。戰后的經濟增長減少了貧困人口數量,尤其是讓非洲裔美國人和老年人受益,與此同時,收入差距并未出現明顯擴大。到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可以說是現代主要經濟體的典型標本。但此后,美國的故事卻變成了另外一個模樣。經濟增長放緩,而不平等狀況卻因為頂尖富人群體的收入飆升而變得更嚴峻了。與之前一樣,不平等也有其好的一面,這一次,是它使得教育、創新以及創意活動獲得了從未有過的繁榮。然而它也有黑暗的一面:富豪的主宰給民眾福祉帶來了政治和經濟威脅。

我還將以世界為整體來考察人類的生存狀況。從1980年起,全世界的貧困區域大幅減少,這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逃亡,也肯定是速度最快的一次。這一盛景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中國和印度在過去的優異表現。得益于經濟增長,中、印兩國已經改變了超過10億人的生活。人類貧困減少這一結果或趨勢,與20世紀60年代廣為流傳的悲觀預測大相徑庭。當時,人們以為人口爆炸將使世界陷入災難,而現在的實際情況,比當年悲觀的預測要好得多。盡管如此,在這個世界上仍然有10億左右的人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些人已經勝利逃亡,還有一些人被拋在了后面。

第三部分只有一章。作為結語,我將在這一部分結束我的探討,并轉而闡述我們應該如何有所為,以及如何有所不為。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我堅信,作為有幸出生在“正確”國家的人們,我們對于減少世界上的貧困與疾病,有一種道德上的義務。那些已經勝利逃亡的人,或者至少是依靠前輩們的努力勝利逃亡的人,必須幫助那些仍深陷困境的人。對于很多人而言,這種道德義務的實現要依靠外國援助和國家政府(機構和官員)的努力,比如世界銀行或者世界衛生組織這樣的國際機構,或者成千上萬的非政府救助組織。依我之見,這些機構當然做過好事,比如與艾滋病以及天花等疾病的斗爭就是極好的例證。然而我卻越來越相信,多數外在的努力更多時候是有害的。如果這種外在的幫助是在阻礙這個國家的自身成長(我也相信的確會如此),我們就不能堅持以“我們必須做點什么”這樣的理由去繼續干預它。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停下來。

后記是對本書主題的回歸。它將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電影《大逃亡》的結局并不圓滿,那么在真實世界里的大逃亡,我們會有一個不同的結局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良县| 西丰县| 射阳县| 瑞金市| 开江县| 枣强县| 青阳县| 青浦区| 武城县| 十堰市| 营山县| 丰都县| 垫江县| 蓝田县| 乡宁县| 深泽县| 鄂温| 宕昌县| 子洲县| 德庆县| 巧家县| 龙州县| 新昌县| 昌黎县| 达孜县| 宁陕县| 双桥区| 泰顺县| 江安县| 东港市| 常德市| 武清区| 武义县| 怀集县| 达州市| 铁力市| 黎川县| 皮山县| 大石桥市| 钟祥市|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