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第3天微商思維的轉變(2)

于是我們發現了關鍵點:新營銷帶來盈利模式的革命;如何抓住用戶才是最關鍵的任務,服務才是核心產品。筆者在這里重點說一下莊帥吧。加過他好友的人應該知道,他的朋友圈幾乎沒有銷售橙子的動態,他是如何銷售出去的?后來我和莊總深入溝通發現,是他平時的付出和對大家的服務造就的這一切(具體的會在第13天的課程里介紹)。他創建的百讀社,讓大家在微信群里能每天堅持學習和分享,并將百讀社打造成史上最嚴的微信群。通過好的服務、有價值的內容抓住用戶,賣橙子就變成他順帶的產業了。大家都樂意買他的產品,并幫他做免費的推廣員。現在百讀社里的2000多會員,很多都是莊總的免費推銷員,你說他的銷售能不好起來嗎?

最近筆者還接觸過幾個本地傳統品牌,其中很多老板都說把微商的渠道外包給我們來做。從這一點就可以反映出,他們根本不懂得移動互聯網的玩法,他們還在用傳統的電商外包的方式來操作。互聯網化絕對不是上網賣貨。如何抓住你的用戶,如何在互聯網時代重構業務,這才是關鍵。開一個簡單的微信微店未必就比建立一個天貓、京東商城網銷體系的效果好。大家之所以更青睞微商,主要還是相比較而言,上天貓的流程相對復雜,沒有專業的團隊是很難操盤的。

第3節 閉門造產品的思維

營銷模式變了,于是盈利模式變了,這一切最后必將落實到自己的產品上。

自2000年起,以客戶為中心的原理開始主宰著市場,可是到了2014年還有許多人仍然沿用著20世紀的以產品為中心的思想。

李寧這樣的品牌為什么會衰落?

是質量問題?

是供應鏈問題?

是銷售渠道問題?

是銷售員素質問題?

不是,這一切都不是關鍵。就算李寧采用凡客誠品的營銷方式可能一樣會一籌莫展。小米的成功在哪里?雷軍天天跟粉絲在一起。這個時代,產品的質料、做工都在其次,用戶需要什么質料、需要什么做工才是關鍵!

有這么一個故事,路邊攤有兩位賣橘子的大媽,一位生意很差,一位好得不行。情景是這樣的:

A大媽這樣叫賣:橘子很甜,大家快來看看吧!

大姑靠近問:這橘子甜嗎?

A大媽:不甜不要錢!

大姑走了,去了B大媽那里。

B大媽:大姑,過來看看,這橘子很新鮮!

大姑問:這橘子甜嗎?

B大媽:大姑,你這橘子是要帶給小孫子吃的吧?

大姑:給媳婦帶的,她懷孕了。

B大媽:那就對了,我這橘子剛摘下來,還沒熟透,酸味很濃,包她喜歡!

大姑:正好,來兩斤!

客戶需要的可能不是很甜的橘子,而做產品的人誤以為產品是王道,潛心研究產品,客戶最后卻并不買單。

互聯網產品經理經常認為,我的產品模仿了硅谷的經驗,我的產品很牛。可關鍵問題在于中國用戶是否喜歡?中國用戶需要的功能與使用體驗究竟是什么?

我們從成功的產品可以看到,用戶體驗絕不是界面是否好看,而是產品管不管用。

例如滴滴打車需要解決的是用戶能不能打到車,出租司機的使用比例究竟有多少。

必須認識到:全流程的服務體驗才是產品體驗。

我有一個朋友,以前做淘寶的女褲,做了兩年。我問他賺了多少錢,他說賺了幾百塊,還不夠給自己開工資的。后來我去了他工作室,發現他家里滿滿的兩屋子都是褲子,全部都是庫存。因為他是技術出身,對后臺操作很熟悉,但是對如何選擇合適90后喜歡的褲子就不懂了,只能憑感覺去進貨。要是他轉變一下思維,找一個懂潮流的人和他合作,他負責技術就好了。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業,一定要記住:一切都是為了客戶服務,未來的渠道是去中心化的工具,你提供的是一種服務體驗。不要自以為某種產品是客戶喜歡的。

服務好客戶,客戶會把他喜歡的東西告訴你。

第3堂課移動思維重構傳統品牌

移動互聯網時代,商業規則、市場法則、管理體系已經發生很多顯而易見的改變。很多約定俗成、深刻在腦海的傳統商規或許已經被顛覆。不少人一臉茫然、充滿焦慮—諸多商規和生存的法則已經在移動互聯網日新月異變化推動之下亟待更新,特別是眾多的傳統企業。

以小米手機為代表的一批新興的、具有互聯網基因的企業,如同拎著大棒的“野蠻人”,開始毫不留情地侵蝕傳統企業市場,品牌的身價逆勢而上。短短三年的時間,雷軍說小米的手機不賺錢,但是小米的估值從2.5億美元逼近了百億美元。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很多傳統企業辛辛苦苦耗費了幾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時間。很多企業驚訝不已,到現在也沒有搞清楚小米的成功法則。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一批“恐龍級”的企業,如諾基亞、摩托羅拉等昔日盛極一時、紅極一時的品牌卻遇到了重重困難—巨人倒下,體溫猶熱。

新興的、具有互聯網基因的企業成功逆襲,顛覆了很多以前我們認為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商業規則,這讓我們目瞪口呆。

第1節 用戶參與構建品牌

小米并沒有把用戶當“上帝”供起來,而是讓用戶參與到產品的設計、開發和反饋中,即帶著用戶“一起玩”。不僅老板每天親自在微博、論壇上“接客”一個小時,而且要求公司所有員工都必須和用戶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流溝通。

在這里引述一下黎萬強在《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簽售會及小米品牌秘密主題演講中說的話:

小米品牌的秘密到底是什么?我的答案就是參與感。小米賣的不是產品,而是參與感。在今天來講,我覺得參與感的時代已經到來了。

聊天的時候很多朋友都會問我,小米有什么不一樣?我就跟他們說小米手機的用戶是玩手機,而其他品牌的手機呢,很多用戶都是在用手機,我覺得這是最根本的不同。

小米實際上是把做產品研發、做市場、做售后服務的過程都融入了參與感的理念。我舉幾個案例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橙色星期五是我們每周更新的一個活動。這個活動是這樣一個流程,周一到周三是我們的開發時間,周四內測,周五的下午我們會來更新當天的版本,更新完以后用戶會有相應的反饋和投票。我們做這個跟別人不一樣的是,我們的用戶可以到論壇提意見,就是說當大家買了我們的手機之后我們的系統是一個活的系統,就是你有意見可以跟開發商溝通,你很快就可以看到想要的功能。這是我們的一個特點。我們互動的方式主要通過論壇,就是論壇的帖子。

很多時候我們開發組做一個產品的功能,可能會有A、B、C三個方案,研發的內部就會吵架,吵到最后我們一般都會放到論壇上給大家投票,用戶說了算,而不是老板說了算。每周用戶升級完以后我們有一個產品叫體驗報告,就是用戶上周用了之后感覺哪個功能好,哪個功能不好。我們有一個四格體驗報告,讓用戶用完之后來投票,投票之后我們就知道下一周的改變方向在哪里。

這個互動,用戶的參與是遠遠超過大家的想象的。小米手機的論壇每天有一兩百萬的訪問量,大概有二三十萬的帖子產生,如果大家做過IT就知道,這已經遠遠超過很多媒體的網站了。一個很簡單的帖子,在我們論壇就會有十幾二十萬的人閱讀。

小米手機論壇是一個很載重很垂直的廠商論壇,但在里面你可以看到我們在用戶管理上有一定的設定,就是說我們對用戶有一定的分層。MIUI是小米的第一個項目,那時候我帶隊做這個項目時就在設想一個事情,就是我們能不能建立一個10萬人的研發團隊。一開始我在跟我的小組去溝通的時候,大家聽了覺得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你不可能去招10萬人。我后來跟他講:這個10萬人是怎么回事呢?我說我們的公司一開始研發人員就100個人,但在最外圍我們會找到大概1000~2000人當我們的榮譽開發組,另外每周跟著我們這個產品更新的深度用戶肯定有10萬,這是第三層。最外面的那一層肯定有過千萬人的用戶,他也許不是每周更新。就是說我們怎么能把用戶分層管理。小米今天做MIUI很成功,互聯網的開發模式很重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渡口区| 泾源县| 朝阳区| 商都县| 辽宁省| 南木林县| 武乡县| 昌吉市| 云阳县| 板桥市| 喀喇沁旗| 长子县| 扎兰屯市| 宜丰县| 瑞丽市| 肥西县| 龙江县| 阿图什市| 冷水江市| 库伦旗| 博乐市| 呈贡县| 开阳县| 益阳市| 和龙市| 库尔勒市| 宜黄县| 洛浦县| 阿拉善盟| 皮山县| 和静县| 阜新| 孝义市| 桑植县| 青铜峡市| 公主岭市| 万荣县| 唐海县| 盘山县| 台南县| 无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