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反擊(5)

當時最著名的歐洲戰場上美國大兵卡通形象恐怕要數威利和喬了,他們并不滑稽。戰爭有時荒謬可笑,當歐洲戰場變得匪夷所思,威利和喬用諷刺和挖苦應對。但大多數時候,他們很憂郁。這兩個角色的創造者當時寫道:“我們不需要別人灌輸思想,或告訴我們開戰了,因為我們知道正在打仗,我們可以親眼看到。我們很厭惡戰爭,但沒有幾個士兵會退縮,所以華麗的宣傳有點兒多余。”

諷刺的是,他們這一代人大部分自愿參戰,比其他任何一代人都更加心甘情愿,只因他們知道這個工作必須有人做。他們就是這樣看待戰爭的,那是一項工作,一個骯臟、煩人的工作。但除了打仗,一個年輕力壯、營養充足又反應敏捷的年輕人又能做什么呢?的確,有人拒絕參戰。詩人羅伯特·洛威爾就是一個格守良心的反戰者。他能夠在腦海中看到四肢殘缺的空襲受害者,他不想參與其中。但沒多少人有他那樣豐富的想象力,即便是有,他們也不想把世界拱手讓給希特勒。

紐約協和神學院院長亨利·斯隆·科芬博士(一位未來耶魯牧師的叔叔)警告神學院不能成為“躲避服兵役者的天堂”,“搖擺世代”的大多數人,包括厭惡暴力的人,都同意科芬博士的看法。當然,科芬博士在越南戰爭時一定會持完全不同的觀點,因為這兩次戰爭完全不同。越南戰爭的美軍傷亡人員中大部分是窮人家的孩子,比例之高,令人震驚。1972年前,大學生免服兵役,他們畢業后還能找到征兵條例中的漏洞。“二戰”時,身體健康的適齡人群都踴躍參戰,其中不乏社會名流。小亨利·卡伯特·洛奇中校在非洲沙漠指揮坦克,威廉·諾蘭是在法國的少校,底特律頂級拳擊手漢克·葛林伯格是新任陸軍少尉,著名電影演員詹姆斯·史都華和克拉克·蓋博都是空軍軍官,電影導演沃爾特·溫切爾和約翰·福特任職于海軍,約翰·休斯敦成了少校,達里爾·扎努克和弗蘭克·卡普拉是中校,杰基·庫根是滑翔機飛行員。保羅·道格拉斯年逾40,加入了海軍陸戰隊服役,任二等兵。其他自愿參軍的有喬·迪馬吉奧、雷德·斯克爾頓、羅伯特·蒙哥馬利、小道格拉斯·費爾班克斯、亨利·方達、路易斯·海沃德、泰隆·鮑華和戴維·尼文[10]。

1942年1月,黑人拳擊手喬·路易斯擊倒巴迪·貝爾,用時2分56秒。賽后,他立刻把錢交給海軍救濟協會紐約分會,然后他參加了陸軍,盡管一個駭人聽聞的事實是:“二戰”期間,紅十字會將“白人血液”和“黑人血液”分開存放。如果在戰場上同樣存在膚色差異待遇,有錢有勢的人始終待在安全區,那喬說不定不會參軍,但事實并非如此。在卡薩布蘭卡附近的海戰中,總統的兒子小富蘭克林·D·羅斯福上尉因表現英勇獲得嘉獎,當時他是一艘驅逐艦的炮兵軍官。著名音樂人格倫·米勒少校在空戰中隨機共亡。戰斗陣亡人員還包括著名作家辛克萊·劉易斯之子韋爾斯·劉易斯少尉、紐約的參議員赫伯特·雷曼之子彼得·G·雷曼少尉、馬薩諸塞州參議員之子海軍陸戰隊中士彼得·B·索爾頓斯托爾、那位外交大使之子小約瑟夫·P·肯尼迪,還有哈里·霍普金斯將軍18歲的小兒子斯蒂芬·P·霍。

前線將士們能從《星條報》,或《時代周刊》、《紐約客》的“摘要版”(很小且無廣告)讀到這些消息。他們為美國的民主軍隊感到自豪。同時,美軍工兵也讓大家引以為傲,他們一夜之間就修好了貝雷大橋。英國工程師認為在阿森松島的群山上修建飛機跑道是不可能的,而美國海軍工程隊的工兵做到了。他們將山炸平,并修建了一條一英里長的跑道,這也讓士兵們自豪。但他們從不吹噓自己的國家,即使相互之間也如此。遇到任何必須要面對的事情,他們都是一副堅定、不在乎的樣子。他們會抱怨后方的娛樂項目從不來前線,比如電影、鮑勃·霍普秀、紅十字會女護士,但如果喋喋不休,他們就會嘲笑抱怨的人:“去找牧師吧”、“活該”,或是“你以為這里跟在家一樣嗎”。

可以供大家一起發牢騷的話題很受歡迎。K–9軍團就是很好的話題,婦女服務隊的成員也如此,人們傳說女兵都在和軍官睡覺。“嘿,你知道哈爾西怎么了嗎?他被一個‘浪頭’[11]卷到橋底下了!”(海軍陸戰隊沒有縮寫,他們稱呼女兵為“大屁股陸戰隊”;女兵針鋒相對,稱男兵為“毛屁股陸戰隊”。)但最讓士兵們津津樂道的要數來自家鄉的廣告,這些廣告能讓他們哈哈大笑。摘要版會遭到士兵抱怨,因為上面沒有廣告,而他們想看廣告,他們寫信回家要求增加這部分內容,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麥迪遜大道的下一件“杰作”。

麥迪遜大道所編寫的廣告語,如果你相信其內容,那他們可都是在幫助取得戰爭勝利。“人類母親的偉大禮物”是一個經典的開頭,讀完廣告前兩段,發現所謂禮物就是磺胺藥,讀完第三段,你才發現,刊登廣告的是空調生產商,他們生產的空調給科學家們提供了舒適的環境,幫助科學家發現了磺胺藥。受此廣告啟發,這家空調企業的競爭對手聲稱自己幫助炸沉了日軍貨輪,因為美軍潛艇使用的潛望鏡是在空調房里加工的,而他們生產的空調“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化肥能打贏戰爭!”又一條不著邊際的廣告語。人們認為如果真是這樣,那麥迪遜大道確實有助于打贏戰爭。一個軸承企業向家鄉人民保證說,美國大兵“回家路上一定平安”,因為士兵們仍在使用他們的軸承。糖成了納粹殺手,蓖麻子為意大利安奇奧戰役離開家用醫藥箱,好彩牌香煙也上了戰場,吉列刮胡刀成了刺刀,鬧鐘讓將軍們準時。廣告上寫道“棉布有助于贏得空戰”,“任何一場戰斗都有鋼絲繩”,重型裝備“承擔清除廢墟瓦礫和修建更加美好新世界的任務”。金屬扣生產商展示了一幅士兵躺在吊床上的圖片,解釋道:“他的吊床不會出問題,因為他使用了超過規定強度30%的金屬扣。”一般說來,廣告詞越順口,士兵越喜歡。但有些廣告被認為有違人性。一個紐約墓地專門把自己的廣告安排在慘烈的戰斗后播出,士兵們聽說這件事之后,廣告被匆忙撤銷。另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廣告是告誡父母要選對眼鏡牌子,這樣才能看清從戰場回來的孩子。同樣,表達憤怒的信件暴風雨般涌向廣告商的辦公桌。一家飛機公司的廣告文案中說:“誰怕福克·沃爾夫德國飛機?”陸軍航空兵的飛行員給這家公司寫信道:“我們就怕。”信上附有航空兵每個飛行員的簽名,還包括指揮官。

戰時最著名的廣告要數“4號上鋪的兄弟”,廣告描繪了一個年輕士兵躺在普爾曼臥鋪車上,回味著“漢堡和爆米花的味道……開跑車的感覺……一條狗,好像名叫沙克斯,要么叫斑點,或是叫纏人精比爾”。廣告接著說道:“他喉嚨哽咽,眼含淚水。但沒關系,孩子。那里很黑,沒人看得到……”美國大兵認為這是一堆廢話,但起碼廣告的出發點是好的(為旅行中的士兵騰地方),就像鼓勵人們購買戰爭債券、遠離黑市、回收廢鐵、保守軍隊動向的秘密等。士兵們并不在意這樣的廣告,真正讓他們生氣的是,利用戰爭謀求個人私利,比如一個廣告說每天嚼幾根箭牌口香糖能增加軍工產量。還有萬星威打底衣的廣告,一個陸軍婦女軍團的女兵說:“別告訴我衣服不平整是愛國!”還有中士跳蚤粉的廣告,一個老兵報告:“發現跳蚤,已經消滅。”

另一則廣告“穿著沾滿泥漿的靴子的天使”則更讓人心塞。廣告中,一個護士攙扶著受傷的美國大兵,小商販看透了士兵的思想:“我記得你……你就是那個健步如飛、帶給人們歡笑的女孩……你是我喜歡的女孩,你身上能發出光芒,照亮別人的生活……你并非一直穿著沾滿泥漿的鞋子。你曾經穿著閃亮的鞋子,在夏天的草地上奔跑。”這讓廣告商進入夢境:“是的,她長大了……她的鞋子就是她長大的標志。那些手藝高明的男女工匠……當初給她制作了各種色澤鮮艷的休閑鞋,后來為了方便她在泥地里行走,又給她制作了結實的靴子……戰爭來臨以后,還是這些鞋匠,制作了護士的防寒防水鞋、士兵的防寒防水鞋、叢林靴、戰時飛行靴、在甲板上能防滑的防滑靴、防寒長筒靴等……將來會有那么一天,女孩回到陽光普照的草坪,滿心歡喜,腳上像彩虹一樣五光十色。”只是廣告商不想讓女孩穿“彩虹鞋”,廣告商保證:“休閑鞋將成為潮流,而且大家會記住這個品牌……”最終人們還是忘記了。

這則廣告之所以大煞風景,是因為它利用了士兵們深藏于心底的渴望——愛情和戰后的和平生活,士兵們的夢想驚人地相似。經常走在布滿磁性地雷的田野里,士兵們都邁著別扭的步伐前進,漸漸地,他們互相同化。威利和喬或許是雙胞胎,威利鼻子大,喬鼻子小,但有時,他們的創作者也會將他們搞混。他們在朝夕相處中同甘共苦,他們理想中的天堂趨于一致。這和新聞頭條、大報,還有宣傳無關,那是將軍們的戰爭。而另一邊,正如約翰·斯坦貝克所說,是“思鄉心切、疲憊不堪、滑稽可笑又充滿暴力的普通人的戰爭,他們在鋼盔里洗襪子,抱怨食物難吃,向阿拉伯女郎吹口哨,或者說,見到女郎就吹口哨。他們干著世界上最骯臟的職業,并且幽默、有尊嚴、勇敢地完成這項工作。”這是比爾·莫爾丁所描繪的戰爭,這是厄尼·派爾所報道的戰爭,這是塞德·薩克所“經歷”的戰爭。士兵們珍藏著《揚克》的封面女郎貝蒂·格萊伯和麗塔·海華絲的畫報,這是他們的戰爭,郵政總局的弗蘭克·沃克完全誤解了這場戰爭,他禁止郵寄《時尚先生》,因為他認為雜志會勾起美國大兵的淫欲。

其實,被喚起的是美國大兵對溫柔和激情的渴望,對美和溫暖的憧憬。他們夢想著真正的女郎取代海報,夢想著部隊之外的家。當時剛從史密斯學院畢業的貝蒂·弗里丹后來回憶道:“女人和男人都希望從家庭和子女身上尋找慰藉,我們都很脆弱、想家、孤單、害怕。”芬妮·赫斯特寫道,美國女孩“漸漸退回到……家庭”。在歐洲,美國大兵們滿懷感傷地聆聽著《莉莉·瑪蓮》的旋律,這是戰時最偉大的歌曲,雖然歌詞是德語,但其感染力卻是無國界的:

在兵營前,在大門邊,

點著一盞燈,她站在燈前。

在那兒,我們再次相見,

我們要在燈下站著,

莉莉·瑪蓮呀,一如往昔,

莉莉·瑪蓮呀,一如往昔。

而在國內,姑娘們都在翹首期待戰后的世界,她們聽到的歌是:

我將一個人走,

因為,說句實話,我注定孤獨。

我并不在意孤獨,

我心里知道,

你也孤身一人。

或者是:

蘋果樹開花時,我會在你身邊,

陪在你身邊,直到把你娶回家。

5月的一天,

我會對你說:

“陽光照耀著新娘子的臉。”

或許是因為前線和家鄉之間通信頻繁,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的年輕男女們不僅向往同樣的未來,甚至連些瑣碎的細節都想法一致:房子要白色的籬笆,學校走路可達。女孩要有一箱銀餐具,當過兵的則要有個自己的小屋。他們幻想著共同種花,男主人或許要乘公交上班,因為他們住的地方是安靜的郊區。他們會生兒育女,孩子小的時候招人喜歡,上了小學聰明伶俐,青春時引人注目,高中畢業后上全國最好的大學,并讓父母引以為豪。

[1]1碼≈0.914米。——編者注

[2]薩迪·湯普孫:電影《軍中紅粉》的女主角,一個粗魯的妓女。——編者注[3]1英寸≈2.540厘米。——編者注[4]1平方英里≈2.590平方千米。——編者注[5]1英尺≈0.305米。——編者注[6]1英里≈1.609千米。——編者注[7]1磅≈0.454千克。——編者注[8]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和平分裂為捷克和斯洛伐克。——編者注[9]叮砰巷:或譯為廷潘胡同,位于美國紐約,它不僅是流行音樂出版中心,也是流行音樂史上一個時代的象征和一種風格的代表。——編者注[10]小亨利·卡伯特·洛奇、威廉·諾蘭、保羅·道格拉斯后來都是參議員,約翰·休斯敦、弗蘭克·卡普拉是著名電影導演,達里爾·扎努克是電影制片商,杰基·庫根童星出身,喬·迪馬吉奧是著名棒球手,自雷德·斯克爾頓起的諸人都是著名電影演員。——編者注[11]此處以縮略名“WAVE”(浪頭)暗指婦女服務隊隊員。——編者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凯里市| 灯塔市| 永平县| 荥阳市| 青海省| 大田县| 布拖县| 宁城县| 朔州市| 凤山市| 金阳县| 兰溪市| 土默特左旗| 凤凰县| 玛纳斯县| 木里| 肇东市| 电白县| 炉霍县| 孝昌县| 拉萨市| 博乐市| 元谋县| 佛冈县| 太原市| 扶绥县| 大同县| 桓台县| 思茅市| 伊吾县| 进贤县| 英吉沙县| 乌拉特中旗| 瑞丽市| 曲水县| 峨眉山市| 紫云| 元谋县| 南皮县| 寿阳县| 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