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設計的不同目標
市場設計正在逐步成為一個活躍的領域。例如,現在我們有一些機制能夠通過有效的方式幫助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現象,內化(要求溫室氣體的排放者補償)他們對氣候造成的危害。“總量管制和交易”機制強制二氧化碳排放者在公開市場上購買以“核證減排量”為單位進行計算的碳排放權。因此碳排放也就獲得了定價,而那些可以輕易出售排放量的生產者自然會將手中的排放量轉賣給需要的人,由此換取一些利潤。這個機制使得廠家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也降低了廠家減排的成本。
目前世界范圍內有六個氣候交易所: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布拉迪斯拉發商品交易所、歐洲氣候交易所、歐洲能源交易所、納斯達克OMX北歐證券交易所和法國未來電力交易所。與此類似,世界銀行支持所謂“制冷債券”(cool bonds)的發行,這種債券僅在核證減排量出現時才向投資者支付回報。
人們還提出了許多與此類似的新建市場的建議。邁克爾·克雷默和雷切爾·格倫納斯特注意到,醫藥公司對于生產治療貧困地區常見病(比如瘧疾)的藥品沒有太大的興趣,卻通常選擇性地生產富人才能消費的奢侈藥,比如祛皺霜,他們針對醫藥公司的制藥選擇性偏見問題提出過市場化的解決方案。政府可以承諾購買這些治療常見病的藥品并免費分發給民眾,由此也就能夠促使私營企業研發和生產治療這些疾病的藥品。龍尼·何瑞斯提出了一種“社會政策債券”,這種債券由政府發行,如果政府推行的某些社會政策得到了實現或滿足,政府則對債券的持有者支付更多的報酬,因此也使自由市場的參與者有動力購買這種債券,而且在持有債券之后還動腦筋思考如何使相應的政策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