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活在永恒的信仰之中
- 靠信仰而活:周末心靈頓悟課
- (美)約瑟夫·牛頓
- 788字
- 2015-06-11 13:53:36
有個詩人吟誦道:“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沒有愛心的人仍住在死中。”
這句話,好像把次序給弄顛倒了。其實,我們也不是從生到死,不是來自塵土,復歸于塵土。我們是從死踏入生命,從死中得勝的,生命在與死神的搏斗中占據優勢,展翅高飛。
我們應當承認,我們對死后的生命一無所知。我們所處的世界,沒有明確的指引,只有神秘的推想,它沒有教人如何歡愉的堅定信念。距離堅定信念實在太遠太遠了。其實,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智慧,求之于內心,那樣我們對死后的生命,無論是事實本身或環境情勢,都可以獲得許多知識。
現在,讓我們想一想:所有一切使人生偉大、深遠、收獲豐沛的真人實事,不僅在當時很有意義,對后代仍有極大的影響,不受時間與當事人死亡的影響。所以死后生命的道理,一方面是真人實事,另一方面,對后代來說,可以啟迪后人。
想得深一步,我們的祖先不僅祝福我們,領導我們,他們還照亮后世!
只要想一想:信仰是昨日、今日、以后永在的。我們就活在信仰之中,在他下面活動、生存。在他里面,沒有死亡,沒有黑暗,沒有距離。請問,我們還要求什么?
還要知道些什么?
如果沒有信仰,我們站在這么一大片土地上生活,一定會覺得很可怕,生猶如死。靈魂永遠是萬種生靈之家,千秋萬世,我們都將以此為家。我們都到那里與信仰同在,在地的盡頭,就是天的開端了。
肉體的死亡固然使人傷痛,可是道德上的真理,與精神上的實體都不會喪失,也不會因死而荒蕪。生命是不可分割的,眼前的生命和以后的生命之間,沒有鴻溝加以隔閡。現在或將來,除了行為合乎正道、慈愛憐憫,心存謙卑,我們還有什么需要知道的呢?
假使把道德進步的影響只限于在世的生命,那就把人生看作永遠不會十全十美。死雖然使知識缺乏的人受到很大感動,也不能洗清我們的罪,更不能使我們在世時擁有的種種缺憾消失。
我們在世上活著,要靠無止境的愛。這里所說的愛,不是一種軟弱的情操,而是生物的一個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