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情緒波動:是上帝的禮物還是危險的導火索
- 女性不可不知的心理技巧
- 王楠 鄧楊慧 黃宇梅編著
- 3438字
- 2015-06-10 15:20:56
有人說,情緒化是女人的第四性征。不可否認,女人總是更容易陷入情感的漩渦之中。心思的細膩和敏感不僅是女人有別于男人的獨特之處,也是上帝給予女人的一份特殊禮物——它讓我們更好地體味世界,也讓我們更難掌控自己的心靈。多變的情緒體驗可能讓我們覺得世界隨時能給我們帶來欣喜,讓我們對生活擁有更多的熱情,但是嬗變的情緒也經常讓我們不知所措,甚至左右了我們的言行,成為某些危險事件的導火索。情緒就像一座火山,雖然大部分時間因為周圍美麗的風景而讓人留戀,但是爆發(fā)時的災難也讓人難以承擔。難道我們只能乖乖地聽憑情緒的擺布和左右,做它的木偶嗎?當然不是,它是我們的附屬品,即使它是一匹烈馬,韁繩也在我們手中。只要掌握了適當的緩解和宣泄情緒的方式,那么它就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了,我們將不再被它左右,而且完全可以左右它!
女人在洶涌波濤的情感浪尖上隨波逐流,而男人則有更粗壯的神經,更強健的肌肉,他們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情感。
——蘇珊·布朗米勒
傍晚時分,你漫步于在余暉中盡顯清靜的街心花園。草地上的孩子們正在快樂地嬉戲,你看著,心暖暖的,嘴角微微上翹了;然而轉過頭來,坐在草地邊的長凳上時,你又開始關注于夕陽西下,伴著初秋的涼風,你的心一顫,又陷入了淡淡的悲傷。這就是可愛的女人——在洶涌波濤的情感浪尖上隨波逐流的女人!
女人是水做的,如水一般,飄逸靈動。時而如湖水,安詳而寧靜;時而如溪水,涓涓而生動;時而如海水,澎湃而激揚。不論我們是否愿意承認或相信,女人相對于男人來說都是更細膩和敏感的,因此,我們會為花開而微笑,會為葉落而傷悲,哪怕只是一點點感動,我們也會淚光閃動。如果沒有如此細致的情緒變化,我們就丟失了女人最可愛的特質;但如果我們不夠聰明,讓多變的情緒控制了理智的內心,那么我們就丟失了這可愛特質最原始的魅力。
在古代有這么一則笑話:有一個人被官府抓去坐牢,家人得知后大驚失色,便問其原因,他很委屈地說:“我就是在地上撿了一根草繩”,家人大怒,責問官差怎么能因為一根草繩抓人,官差氣急敗壞地大叫:“問題是草繩的另一邊是一頭牛!”
情緒就猶如這根草繩,本身是無可非議的,但是關鍵在于它不是普通的草繩,它的身后往往牽著比牛還沉重的東西——炸彈。舉個例子,倘若你在丈夫的身上發(fā)現了一根長頭發(fā),你可能會因為懷疑他在外面有不檢點舉動而憤怒。你可以選擇讓這種憤怒爆發(fā)——他回來后一陣不分青紅皂白地哭鬧;但是,作為聰明的女人,你也可以選擇壓制憤怒且理智思考——給他解釋的機會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結論。如果你隨便地撿起了“憤怒”這根草繩,那么跟隨其后的可能就是你和丈夫之間無休止的爭辯和傷害,而那根頭發(fā)卻極可能來自于你自己。
女人的情緒變化是伴隨著荷爾蒙闖入我們內心的,當然,社會的發(fā)展、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與我們現有的情緒狀態(tài)有關。我們應該感謝上帝賜予我們這樣一個禮物,可以通過它來體味世界,同時可以通過它隨時表達我們體味后的感觸,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更好地品嘗人生百味,讓自己的世界更精彩。但是,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禮物的獲得也是需要代價的:我們需要先學會掌控情緒的技巧,如果學不會,它就不再是禮物而是災難了!可是如何掌控它呢?
制定自己的情緒周期表
情緒就像是一個調皮的孩子,似乎難以琢磨。男人常說,女人心海底針。這是因為他們摸不透我們會在什么時候哭泣,又會在什么時候喜悅。事實上,我們自己有時也不了解自己的情緒,以至于經常會有“莫名的悲傷涌上心頭”的感受。其實,情緒的變化是有規(guī)可循的。因為它也是有周期變化的,情緒周期是指個體的情緒高潮和低潮的交替過程所經歷的時間。處于情緒高潮時,我們往往表現的和藹可親、情感豐富、容易接受別人規(guī)勸,也常感到心曠神怡;然而,處于情緒低潮期時,急躁和生氣,反抗情緒和喜怒無常,孤單和寂寞又會來敲打心門。幾年前,加州大學的雷克斯·赫西教授進行了一項科學研究,結果表明人類情緒周期平均為五周,也就是從“低落敲心門”到“喜上眉梢”往往需要五周的時間。五周——我們可以利用這樣一個數字尋找自己情緒周期的規(guī)律,制作一個表格,記錄五周里自己每天的心情,就可能從中尋找到自己的情緒韻律。
尋找映照情緒的那面“魔鏡”
《白雪公主》故事中那面神奇的“魔鏡”可以告訴人們世界上最美的人是誰,其實,我們周圍有很多可以告訴我們情緒狀態(tài)的“魔鏡”,它們可以是我們的朋友或死黨,也可能只是有一面之緣的陌生人。從他們的語言、態(tài)度中我們可以體察到自身的一些情緒表現。情緒就如天上的云彩一般變幻多端,是不可能僅通過周期測定就獲得最真實的認識的,我們還需要一些這樣的“魔鏡”來告訴我們情緒的真實狀態(tài)。
人類進化獲得了身體上最具靈性的器官——眼睛,我們能利用它看到美麗的外部景觀;精神進化則讓我們獲得了人性最理性的功能——內省。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做一個自己內心的旁觀者,除了關注世界,更要體味內心。中國自古有“靜坐常思己過”一說,通過靜心內省,我們不僅可以更清晰地聽到心的聲音,也能思索如何更理智地釋放不良情緒。
悅納消極的情緒是控制它的前提
除了認識情緒,在進行情緒控制之前,接受情緒也是很重要的。就如我們在勸說一個悲傷的人,倘使我們僅僅告訴她“悲傷是沒用的,你不要悲傷”是不會起到消除其悲傷的效果的。好的勸說過程,應該以認識并理解她的悲傷為前提,并承認對方的悲傷是有道理的,有時被理解本身就是緩解悲傷的一個過程。情緒也是一樣,我們應該把它當做我們最真心的朋友,只有當我們理解它時,它才愿意接受我們的控制。雖然無端的憤怒、過度的焦慮等產生的原因往往是不恰當的,這些消極情緒恰是需要我們克服的,但是我們只有首先接受它才能把它充分地發(fā)泄出來,才能最終獲得消極情緒的釋放和積極情緒的重建。
駕馭情緒這匹小馬
情緒就像是一匹活潑的馬,雖然它喜歡跳動,但是大部分時間,它的韁繩是在我們自己手上的。很多研究表明,情商同智商一樣,對人生成功起著重大作用,情商高的人往往有更高的幸福感,而這里的情商實際上就是情緒管理的能力。駕馭自己的情緒也就駕馭了自己的幸福。
無論你的血壓多高,無論你的心跳多快,無論你的血液是否充滿整個大腦了,聰明的女人都知道丟掉理智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恐懼、憂慮、憤怒或過度興奮時,請先給自己三分鐘的時間。你需要做的只是六次氣運丹田的深呼吸、反復驗證眼前的事實、調動一切心理資源進行深入的分析、深入思索你此時應該表現的行為模式。這三分鐘將告訴你是否這匹小馬應該受到牽制。當突發(fā)事件到來時,手足無措的表現并不可笑,小馬也是最容易在這個時候脫韁的。但是,深呼吸能幫你獲得更多的氧氣,并為你提供深入思考時所需要的能量。我們提倡的是“該出手時就出手”而不是“不知道是否出手時就出手”,因此,理智分析自己的行為及結果是遏制“小馬闖禍”和“炸彈爆炸”的最好方法。
如果眼前是一片黑暗而身后就是一片光明,那么我們何必一定在“黑夜中尋找光明”,或許只是回個頭,眨眨眼,光亮就會充盈身心。女人可以是河水,也可以是溪水、海水,但千萬不要做一潭死水。當淚水如泉涌時,請用手帕把它們擦去,看看窗外的花、看看岸邊的柳,不要讓淚蒙住了你美麗的眼睛。人們總是形象地用“鉆牛角尖”來形容凡是不肯退縮、固執(zhí)己見的人,事實上,這些不良情緒也正是因為“鉆牛角尖”造成的。左邊是死胡同——你正站在它對面,右邊是寬敞大路,你會愿意走哪一條呢?請轉移一下你的視線,美妙就在旁邊!
如果女人時刻情緒激動、遇事即怒,那么世界將不只是男人的地獄,也是一切美好情感的墳墓;如果女人時刻保持溫文爾雅、處變不驚,那么世界也將會因為太過平淡而變得死氣沉沉。包容小情緒的存在,不必為自己偶爾的小脾氣與小傷感而困惑和苦惱,林黛玉正是因為偶爾耍小性才顯出了她的率真可愛。可是,我們又不能做情緒的奴隸,作為當代女性,我們有文化,有理智,有智慧,我們追求的是優(yōu)雅、是品質,只有讓自己的情緒適當地發(fā)泄和表達,魅力才能在委婉的發(fā)泄中盡情釋放。
小貼士:營養(yǎng)餐讓“倒霉期”不倒霉
“倒霉”是女性朋友對“生理期”降臨的俗稱。由于經期來臨總是伴隨著內分泌系統的一系列變化,而內分泌的變化又是情緒變化的生理基礎,因此處于經期的女性難免會有較為反常的情緒波動。這種波動引起的情緒體驗往往都是讓人煩躁的,于是“真倒霉”的感嘆也就出現了。
如果能在這個時期給自己加些快樂的營養(yǎng)餐,讓好吃的食物調節(jié)一下紊亂的內分泌,這個“倒霉期”或許就不會“倒霉”了。營養(yǎng)餐推薦:蓮藕健脾、蘿卜健胃;山楂活血、玫瑰安神;茴香止痛,柑橘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