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取舍:你應該用多長的時間做出判斷
- 女性不可不知的心理技巧
- 王楠 鄧楊慧 黃宇梅編著
- 3013字
- 2015-06-10 15:20:56
網無所不在,網外有網,無出可去。若扔石塊,免不了轉彎落回自家頭上……時代如流沙一般,流動不止,我們所站立的位置又不是我們站立的位置。
——村上春樹
某天,柏拉圖問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什么是愛情?”
蘇格拉底說:“你穿越這片稻田,去幫我摘一株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回來,但有個規則,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只能摘一次。”
于是柏拉圖去了。許久之后,他卻空著雙手回來了。蘇格拉底問他:“怎么空手回來了?”
柏拉圖答道:“當我走在田間時,曾看到過幾株特別大特別燦爛的麥穗,可是,我總想著前面也許會有更大更好的,于是就沒有摘;但是,我繼續走的時候,看到的麥穗,總覺得還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最后什么都沒有摘到。”
蘇格拉底笑笑說:“這,就是愛情。”
又一天,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蘇格拉底說:“到樹林里去吧,去砍一棵最粗最結實的樹回來,規則和上次一樣,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只能砍一次。”
于是柏拉圖去做了。許久之后,他帶了一棵并不算最粗壯卻也不算賴的樹回來了。
蘇格拉底問他:“怎么砍了這樣一棵樹回來?”
柏拉圖答道:“當我穿越樹林時,看到過幾棵非常好的樹,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麥穗的教訓,看到這棵樹還不錯,就選它了,我怕我不選它,就又會錯過了砍樹的機會而空手而歸,盡管它并不是我碰見的最棒的一棵。”
這次,蘇格拉底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婚姻。”還有一次,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么是幸福?”
蘇格拉底說:“這次請你穿越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麗的花,還是同樣的規則,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于是柏拉圖去做了。許久之后,他捧著一朵比較美麗的花回來了。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美麗的花了?”
柏拉圖說道:“當我穿越田野時,我看到了這朵美麗的花,我就摘下了它,并認定了它是最美麗的,并且,當我后來又看見很多很美麗的花時,我依然堅持著我這朵是最美的信念而不再動搖。所以我把最美麗的花摘來了。”
這時,蘇格拉底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幸福。”
愛情、婚姻和幸福,有時候就是這樣,并不存在著所謂的最佳時機,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錯過,也不知道下一個是不是才是最好的,但是就如王家衛說的,“你只有相信它,你才能享受它。”他說的是電影,也是愛情。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少年決定外出闖蕩,干一番大事業,臨走之前他到山上的廟中,問廟里的住持有什么好的建議。住持只說了三個字:“不要怕。”30年后,少年已經飽經滄桑,他回到家鄉,再次去拜訪住持,希望能夠疏解心中的疑惑。還未等他開口,住持看著他,說了三個字:“不要悔。”人生也許也就是這六個字,前三十年,不要怕;后三十年,不要悔,如此就可了無遺憾。
也許,決策的正確與否并不取決于時效,而是在乎于你內心的標準。如果你愿意相信這個人能夠給你最好的幸福,那么你多半就能夠得到你想要的幸福。所以,無論你如何判斷,延續幸福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要花時間去后悔。
愛與被愛
解決的方法取決于你的問題
當你面臨選擇,心存疑惑時,首先要做的,應該是理清自己的問題:到底是什么讓你心存疑慮?他是否真心實意?或是兩個人是否性格相投?又或是這根本不是你想要的愛情?把問題看清楚了,有時候答案自然會浮現。
如果是不能確定彼此的心意,不妨多等一些時間,畢竟了解一樣東西不是瞬間就能搞定的事,何況人心又是最復雜難懂的。日久見人心,時間是很好的試金石,因為花花公子可沒有大把的時間來浪費,多觀察一下,不僅可以保持戀人未滿的溫度,也給了自己了解自己和對方是否適合的空間。當你面對一個飄忽不定的態度時也一樣,他是真的在理清問題?還是根本不打算確立關系?你可以試探。有朋友告訴我,如果你主動給男友打電話,但男友卻從不先給你打,你心生疑慮,你這樣的主動打電話試探幾次為佳?三次足夠。
不用想太多,答案就在你眼前
法國哲學家布利丹養了一只小毛驢,他每天都要向附近的農民買一堆草料來喂它。這天,送草的農民出于對哲學家的景仰,額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邊。這下子為難壞了小毛驢,它站在兩堆干草之間,左看看,右瞅瞅,始終也無法分清究竟選擇哪一堆好。于是,這頭可憐的毛驢就這樣站在原地,猶猶豫豫,來來回回,在無所適從中活活地餓死了。
這個常常會被人當做笑話來講,為什么毛驢會無法選擇?因為兩堆干草的數量、質量和與它的距離完全相等,沒有優劣之分,選了哪個都不會比選另一個對自己更有利。可是,我們從小就被告知,一定要在眾多選項中用火眼金星找出較優者,才不算做出錯誤的選擇。可惜生活有時很難被量化,那一點點細微的差別,有時我們無法捕捉,又或者根本就不存在差別。
我們遲遲不能選擇的原因常常不是因為這個選擇關系重大,而是因為無法區分。這個時候怎么辦?苦苦思索是沒有用的,一直拖著不選擇,變成那只可憐的毛驢也是不明智的。既然沒有差別,那就放開膽子去選,即使拋硬幣,亂指一個都可以。有時候人生不需要這么小心翼翼,寧愿犯錯,也不要留下遺憾。
順其自然
某日,一女子去廟里求簽,一個老和尚看她抱著簽筒,始終眉頭不展,問姑娘何事放不下。她說:“有兩個男子,都很好,一個對我體貼備至,沉穩可靠,可惜訥言少語;另一個浪漫多情,讓人心動,就是飄忽不定,你說我選誰呢?”
老和尚指指窗外樹影婆裟,問:“為何會動?”
“因為有風。”女子回答。
“風吹樹動,是風動還是樹動呢?”女子說:“是風動以致樹動。”
“不”老和尚說,“是你的心動。心若不動,怎知有風?你心動時,便能看見世間萬象,感受人間快樂,你心若不動,則萬物皆無其顏色。那個讓你心動的人,才是能跟你過一輩子的人。”
當你左右為難,做不出判斷時,也許只是應該靜下心來問自己:有沒有心動?實在做不了決定時,就讓時間幫你決定。當下你無法判斷取舍,也許是因為你還沒有收集到足夠的信息,時機未到。人生就是這樣,成熟度夠了,能夠吸收新信息時,自然而然就會進入轉折點;時候不到,就是懵懵懂懂,不知不覺。
有時該聽聽朋友的意見
電影《天生購物狂》中有一個情節讓我印象深刻,張柏芝扮演的“初級購物狂”正在為了晚上的約會采購行頭,當她一手抓著一只鞋子在店中苦惱時,恰逢另一名“骨灰級購物狂”也在選購,并發見了她的無法選擇。這位“骨灰級購物狂”走上前,伸手搶了她手上的兩只鞋子,然后微笑著說:“買左邊的,因為你拽的比較緊。”
愛與被愛
無可否認,當愛情擺在我們面前時,是很容易讓我們狂熱地失去思考能力的,我們就像盲人一樣,發現不了表象下隱藏的真實,也看不見華麗外表下的重重危機。有時候,真的是我們太過自負,才會碰得頭破血流還茫然不知哪里出了問題,而朋友的一盆冷水就可以讓我們懸崖勒馬,或是淡淡的一句點撥就能夠使我們醍醐灌頂。
但是,你始終要明白,這是你的人生,選擇哪個方向,終究是自己的事情,別人不能替你決定。就如同張柏芝所扮演的“初級購物狂”所說:“其實我已經決定了兩個都買,只是不知道今晚要穿哪一雙。”
小貼士:讓“選擇樹”幫你做明智的選擇
人的生活是多層面的,有家庭的層面,有事業的層面,也有社會的層面。在不同層面中遇到的問題,都需要我們進行選擇判斷。有人說女人總是因為柔弱而顯得優柔寡斷,事實上,我們可以借助縝密的思維讓選擇變得更容易。
給自己繪出一幅選擇樹,并為每個選項尋找各自的利與弊,并在這些利弊上打上跳入頭腦中的第一個分數。最后再看最大分支上的總分數各是多少,哪根樹枝應該被選擇也就一目了然了!其實,每條路都有每條路的風景,只要走的過程是細心的,前路一定是光輝的。選擇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