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全局能力
- 思路決定出路:成功策劃36法
- 影響力中央研究院教材專家組編著
- 1608字
- 2015-06-03 19:49:36
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策劃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策劃行業已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新興產業,企業對策劃也是越來越重視。策劃工作的范圍很廣,廣義來說,企業的戰略決策是策劃;狹義來說,一個產品的宣傳活動也是策劃。
在這種背景下,許多人向往成為策劃軍團中的一員,夢想自己的絕妙創意與策劃能給企業帶來一片廣闊的天地;而已經在企業工作的中高層管理者也希望自己的策劃能夠為企業指明正確方向。策劃在管理與領導的過程中至關重要,所以,我們要從現在成功的策劃人身上學習策劃人要具備的能力。
本章要點
1.全局能力
2.嗅覺能力
3.整合能力
4.分析能力
5.創新能力
6.洞察能力
在成功的策劃過程中,你需要這些能力:全局能力、嗅覺能力、整合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洞察能力。
策劃的全局能力要講究“戰略功夫”。作策劃不能只從戰術上下工夫,如“施工隊”一類的雕蟲小技。將戰略融入戰術,兩者完美結合,才能做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現代策劃講究的是大戰略,要從全局、大局著眼,盡量整合多種資源,合理運作各種生產力。成功的企業家往往能夠“跳出企業看企業”,“跳出市場看市場”,那么成功的策劃則應該是“跳出策劃看策劃”。俗語說“旁觀者清”,策劃人并不是什么都不去做,而是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待策劃,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而并不是去摻和,越攪越渾。
廣義策劃人,可以是那些企業針對某些特定活動,對其負責的總策劃人,也可以是企業的管理者。作為企業的策劃總監,他們不僅要完成對企業具體項目策劃的管理,還要參與對企業宏觀管理的決策。不管是對于策劃部門的管理工作,還是整個企業的管理工作,都是一個龐雜的系統。一項成功的策劃會涉及很多要素,要想策劃能夠立竿見影地收到成效,策劃人必須具有對于全局的把握能力和宏觀調控能力。顧名思義,宏觀調控能力就是對事物整體進行控制的能力。
我們都很熟悉三株口服液,縱觀其從輝煌到衰敗的過程,轉折點就是“常德事件”。不過很少有人會想到,三株口服液的失敗,有部分要歸因于策劃人即當時的企業領導對于三株口服液的市場擴展缺少全局掌控與協調能力。
從1994~1996年的短短3年間,三株銷售額從1億多元躍至80億元;從1993年年底30萬元的注冊資金到1997年年底48億元的公司凈資產。三株在全國所有大城市、省會城市和絕大部分地級市注冊了600個子公司,在縣、鄉、鎮有2000個辦事處,吸納了15萬銷售人員。迅速崛起的三株不僅達到了自身發展的頂峰時刻,更創造了中國保健品行業史上的奇跡,其年銷售額達80億元的業績至今在業內仍然無人可及。在三株公司極速擴張的時期,不會有人想到三株會隕落在一個莊稼老漢身上。
1996年9月3日,湖南省常德地區一位77歲的老人陳伯順去世。老人去世前曾服用過三株口服液。1996年年底,老人的兒子陳然之及家人認為老人的去世是服用三株口服液的結果,遂將三株公司告上了法庭。由此,三株公司走向了衰敗之路。
在現代策劃理念日趨完善的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三株的發展:三株的市場做得很好,發展也很順利,三株對市場促銷做足了功課,可其敗筆就是在媒體公關方面的表現不完善。假使當時三株公司從法院鑒定入手,并對媒體進行恰當適度的組織,能讓公眾消除懷疑的話,那么三株也不會如此就從市場上“消失”了。
進行現代策劃活動,策劃人需要面對的問題很多,相應的環境也更加復雜。一個策劃項目的順利進行需要策劃人能夠從全局著眼,站在一定的高度,綜合分析各個方面,樹立從全局出發的整體觀,避免一葉障目情形的出現。
一個成功的策劃者對待策劃活動即將要面對的問題,應堅持從全局角度出發,做好預案;對策劃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從全局的角度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與方法;全局性地考慮策劃所涉及的各項要素,在此基礎上對它們進行整合,綜合分析,找到最佳解決方案或方法,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收益最大化。
工具 全局思考模型
要有全局能力,策劃人就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從涉及問題的方方面面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