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寶寶所需蛋白質及食物來源
- 營養師指導:健康寶寶怎么吃
- 安健華編著
- 1046字
- 2015-06-09 17:54:13
1 主要生理功能
(1)構成和修補人體組織。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組織和器官的主要材料。嬰幼兒、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都離不開蛋白質。即使成年人的身體組織也在不斷地分解和合成進行更新,例如,小腸黏膜細胞每1~2天即更新一次,血液紅細胞每120天更新一次,頭發和指甲也在不斷新陳代謝。身體受傷后也需要依靠蛋白質的補充來修復。
(2)調節身體功能。體內新陳代謝過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調節生長、代謝的各種激素以及有免疫功能的抗體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此外,蛋白質對維持體內酸堿平衡和水分的正常分布也都有重要作用。
(3)供給能量。雖然蛋白質的主要功能不是供給能量,但當食物中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和比例不符合人體的需要,或攝入蛋白質過多,超過身體合成蛋白質的需要時,多余的食物蛋白質就會被當做能量來源,氧化分解放出熱能。此外,在正常代謝過程中,陳舊破損的組織和細胞中的蛋白質也會分解釋放出能量。每克蛋白質可產生16.7千焦(4千卡)的熱量。
2 適宜攝入量
3歲兒童的蛋白質每日推薦攝入量為45克,4歲兒童的蛋白質每日推薦攝入量為50克,5~6歲兒童的蛋白質每日推薦攝入量為55克,7歲兒童的蛋白質每日推薦攝入量為60克。
3 食物來源
含蛋白質多的食物包括:乳品,如牛奶、羊奶、馬奶等;瘦畜肉,如牛、羊、豬、狗肉等;禽肉,如雞、鴨、鵝、鵪鶉等;蛋類,如雞蛋、鴨蛋、鵪鶉蛋等及魚、蝦、蟹等水產品;還有大豆類,包括黃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其中以黃豆的營養價值最高,此外,像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干果類的蛋白質含量均較高。由于各種食物中氨基酸的含量、所含氨基酸的種類各異,且其他營養素(脂肪、糖、礦物質、維生素等)含量也不相同。
蛋白質食物來源可分為植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蛋白質兩大類。植物蛋白質中,谷類含蛋白質10%左右,蛋白質含量不算高,但由于是人們的主食,所以仍然是膳食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特別是大豆含蛋白質高達36%~40%,氨基酸組成也比較合理,在體內的利用率較高,是植物蛋白質中非常好的蛋白質來源。
蛋類含蛋白質11%~14%,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奶類(牛奶)一般含蛋白質3.0%~3.5%,是嬰幼兒蛋白質的最佳來源。
肉類包括禽、畜和魚的肌肉。新鮮肌肉含蛋白質15%~22%,肌肉蛋白質營養價值優于植物蛋白質,是人體蛋白質的重要來源。蛋白質的需要量,因健康狀態、年齡、體重等各種因素也會有所不同。
4 缺乏表現
蛋白質缺乏的寶寶通常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肌肉萎縮,體重減輕,出現貧血以及抵抗力下降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