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前的一個夏日,我隨幾位友人騎車到風景優美的神龍山郊游。當神龍山旖旎的風光像海市蜃樓一樣在我們眼前出現的時候,突然頭頂上烏云密布,狂風大作,很快就下起雨來。然而,說來也真奇怪,離我們不算很遠的前方,看到的竟是一片燦爛陽光。于是,我們相互吆喝著,加速踩著自行車的踏板,真想一下子就竄到前方的陽光地帶。這種疲憊不堪的劇烈運動,我們足足堅持了十分鐘之久,可是,我們想急速進入前方陽光地帶的渴望,終于以失敗告終——因為載雨云層的移動速度遠比我們騎車速度要快得多。
當我們安分守己地一任陣雨“洗禮”的時候,卻意外地發現:大家只顧把注意力和精力消耗在逃避陣雨侵襲的賽跑中,卻讓沿途美好的景色白白從眼皮底下溜走了。雷陣雨并沒有持續多久便雨過天晴,這時我們舒心地向四周舉目眺望,開懷欣賞著大自然的美麗饋贈。我們看見,在耀眼的陽光下,出現了五彩繽紛的彩虹。雨后初霽彌漫于山巒林間的霧靄,滿山清新明麗的翠綠,令人心曠神怡,雨中生出的煩惱頓時煙消云散。它給我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意境,使我越來越深刻地感悟到:我們越是想躲避的地方,可能越是有更多值得我們欣賞和享受的優美景色。
這使我想起了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與此相關的事。
人們時刻都希望自己春風得意,平步青云,當然,也小心提防著厄運的旋渦。我們時常與朋友們在一起談人生、談追求、談奮斗,似乎人人都有敢上九天攬月的雄心壯志。然而一提起某君事業失利“走麥城”,大家的熱血竟一下子從沸點降到冰點,黯然嘆息。其實厄運也好,逆境挫折也罷,都不可怕,可怕的應是我們不能從厄運的魔窟里爬出來。
人生就象江河海潮,只有能掀起驚濤駭浪的怒海,才會留下耀眼閃光的金沙灘和珍奇的貝殼,而平靜的湖泊卻只能留下雜草叢生的淤泥。厄運盡管使人遍體鱗傷,但厄運中,常常又蘊含著醫治“瘡痍”的“靈丹妙藥”,它會使我們對人生有一種深刻的體驗和對人生真諦的領悟。培根曾說過:“最美的刺繡,是以明麗的花朵映襯于暗淡的背景,而絕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襯于明麗的背景。”一個人要想真正體會人生,獲得事業的成功,唯有能在逆境、厄運中歷經風雨、磨礪才會成長——沒有經歷厄運的成功只能算是僥幸。然而,一個人僅有肉體上的“困頓”,而沒有心靈上的“困頓”,也不會成為真正的成功者。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幸運的人不可能真正地理解人生,或者他們只能算嘗到了人生一半的滋味,因為人在快樂的時候,常常會忘乎所以,而厄運壓頂的時候,才會用深邃的思想思考人生。
可見,我們千方百計想逃避這些本該勇敢面對的惡劣環境,委實是一種無見識的行為和惰性心理。應該知道,如果我們能精神抖擻、信心十足地勇敢面對困境,那么,我們所從事的任何一項工作都已經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無論是你企求的,還是你竭力想逃避的,要出現的遲早會出現,逃避是不可能的。認清了這一點,我們就應該活得自信,不要活得怯懦、窩囊;要活得沉著、平靜,不要活得惶惶不安;要力求心態的平衡,不要受到困擾、處于混亂。想找尋遙遠的無憂無慮的“香格里拉”,此念已使我們獻身于對幸福、機遇漫長而永無停息的追求之旅中,而我們卻無法避免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痛苦煩惱、遇到的厄運等等。
因此,當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令人煩憂、悲痛、失意的事時,千萬不可消極妥協,尋找逃避的隧洞。只有以睿智的思想、豁達的胸襟,勇敢地正視現實,大膽地接受命運的挑戰,才能保證自己的人生“四季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