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晨則省 昏則定
- 弟子規之智慧人生
- 何秀麗主編
- 2181字
- 2015-06-04 18:02:59
“譯文”
早晨起床的時候,要向父母請安,晚上回家要讓父母知道自己回來,并能服侍父母就寢安歇。
“注釋”
省:請安,探問。定:昏定。這里專指晚間服侍父母就寢。
拓展故事
滌親溺器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黃豫章,北宋時期分寧人,著名詩人、詞人、書法家。黃庭堅秉性至孝,從小侍奉父母無微不至,真誠至極。因為母親愛好清潔,受不了馬桶的異味,所以他從小就每天親自傾倒并清洗母親所使用的馬桶,數十年如一日。黃庭堅二十三歲中進士,后來在朝中當官,身位顯貴,仆從甚眾,但絲毫也未忽略照顧侍奉母親,仍然親自為母親清滌馬桶,他認為孝事父母是為人子女親自該做的事,不能委托他人之手,如果因為當官而忽視了為人子的職責,那是他人生中的遺憾。
在母親病危的時候,黃庭堅衣不解帶,日夜侍奉在母親病榻前,親自端湯嘗藥,盡人子之孝道。在史書上,對黃庭堅的文學造詣評價很高,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與秦觀并稱“秦黃”。在歷史上,對黃庭堅孝道評價也很高,被寫入“二十四孝”。黃庭堅曾是蘇東坡的學生,蘇東坡贊嘆黃庭堅“瑰偉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這既是對黃庭堅文學上造詣的肯定,又是對他孝順父母情操上的肯定。黃庭堅對母親的“孝”行永遠被后世子孫敬傳。
生活在快節奏之下的現代人,兒女依賴于父母的牽掛,習慣于父母的關懷,默視于父母的照顧。父母承受了來自兒女的所有重壓,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獻給兒女。兒女可否讓父母感受到來自自己的體貼和照顧呢?
“評析”
“晨則省,昏則定”,是說兒女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覺前,都要到父母房里問安。兒女要是在家里和父母同住,早晚一定到父母的房間里問安主要體現的是兒女對父母的關懷和牽掛。這件事看似簡單,其實并不容易做到。即使是在禮儀嚴格的古代,也不是每位兒女都能做到的。
在古代,一個家族都生活在一起,孩子成年后會別院而居,但也是在一起生活,早上臨去工作前先到父母的房間里問安,順便看看父母睡得怎么樣,氣色好壞,有什么需要自己照顧的地方,晚上臨睡前,先到父母的房間去,除了觀察父母的身體狀態外,還要了解父母一天生活的狀態,跟父母匯報一下一天的工作情況,也好向父母請教,順便得到父母長輩的引領和指導。“晨省昏定”,可以讓兒女和父母相互關照,相互寬心,這是很樸實的親人之間的關愛,讓我們看到古人濃濃的親情,也看到古代子女對父母孝順形成習慣,溢于言表,來得自然、親切、真實。既使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對待自己至親的父母也會自然得如鄰家哥哥,奉養雙親,孝事父母,這種田園式的“天倫之樂”就真實存在于古代的每一個家庭,讓人向往。能早晚把父母家族先祖放在心上的人,也約束著古人的行為,提醒他們做事要恭敬謹慎、謙和認真,不能造次,以免辱沒家人。
“思考”
在今天的社會,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顯然和過去有很大不同。現代人追求自立、獨立,老年人也樂得清靜。所以,兒女結婚后一般都和父母分開住,有的為了謀求生活上的更高享受,事業上的更高追求,甚至要遠走他鄉,和父母見面的機會少了很多,如果一味地要求現代人做到晨省昏定,顯然不太可能。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如何理解這句經典,子女如何能夠讓父母安心呢?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孝順父母這件事主要看的不是行為而是心意。我們是否時常掛念我們的父母呢?我們是否把父母的健康、情感或希望放在心上呢?
我們都曾受父母深恩養育,都是父母心上最掛念的人,不因地域遠近,不論時間長短,對父母孝順的心是可以穿越時空的。兒女在外,一定要做到人生有方向,工作有目標,生活有希望。因為這是父母親人最大的希望,我們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讓父母安心;并且還要定期給自己的父母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和父母閑敘一下家長,關心家里的近況,問候長輩的健康,有時間一定要回到家里看看。我們可能已經做不到不遠游了,但我們要盡自己最大努力不讓父母親為我們擔憂,這也許是“晨省昏定”侍奉雙親真正帶給我們的啟示。
講到這里不禁讓我想起一位老師,由于長年在外工作,很少能夠回到家里在父母面前盡孝。有一年八月十五,他回到家,看到母親臉上多了很多皺紋,父親頭上多了很多白發。母親還好,很堅強,告訴他,不用惦記家里,不用掛念她,她還好。可是等到臨走的那一天,他的父親拉著他說:“兒啊,我最近的腿不是很好,走起路來都覺得要摔倒的樣子,你要是不忙,就多回來幾次,看看爸爸,你這一走,不知道下次還能不能看到爸爸……”這位老師看著風燭殘年中的老人,淚水再也抑制不住,流了下來。讓我們來算一筆賬,假如人們都能活100歲,我們現在是20歲,爹媽是50歲,如果我們每個月回家一次,每次2小時,一年是12次,爹媽還會活50年,我們就能看到600次我們的父母,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是1200個小時,算下來就只有50天。50天吶,僅僅不到2個月呀,父母傾盡心力撫養我們長大,我們成人了,成才了,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卻只有50天,真的是挺可怕的一件事。也許古人早已看到這一點,才告誡后世子孫,要家族合居,“晨省昏定”,讓父母早晚都能看到兒女,兒女也能早晚在堂前侍奉。
名言欣賞
1.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2.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3.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拉法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