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有幾個“不開心”?
- 我最想要的親子情商游戲書
- 金惠仙編著
- 1068字
- 2015-06-06 16:14:52
“適用年齡段”
3~6歲
“游戲背景”
當孩子一再鬧情緒發脾氣時,摸不清頭腦的爸爸媽媽經常會說:“你又怎么啦?為什么發脾氣?你到底想怎么樣!”
卻不知道,原來小孩子往往不善于表達,或者他們自己也不能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感受,需要大人加以幫助和引導。
這時,爸爸媽媽就可利用一些小道具做輔助,比如一些心情卡片,來幫助孩子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感受。
“游戲準備”
心情卡片若干,比如繪有“生氣”“害怕”“暴躁”等情緒的卡片圖畫本彩色筆
“游戲步驟”
1.讓孩子了解不同的情緒。
有些情緒明顯易懂,而有些則比較微妙。讓孩子學會表達和控制情緒,首先要用明了易懂的語言,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特別是會產生糟糕心情的負面情緒。
比如說,父母可以對孩子這樣形容:
“假如明天要上鋼琴課了,可是你忽然發現老師布置的練習曲還沒練熟,就會很驚慌?!?
“假如你把最喜歡吃的蛋糕一不小心摔到了地上,就會很懊惱。”
……
這樣孩子就能理解各種負面情緒的具體含義。
2.不開心的時候,讓孩子認清自己當下的情緒。
當孩子鬧情緒心情不好的時候,讓孩子抽出最能夠代表自己心情的一個表情卡片,例如“生氣”、“郁悶”、“懊惱”等。
3.引導孩子更具體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同時思考不開心的原因。
比如孩子因為蛋糕打翻而感到懊惱,這時爸爸媽媽還可以問孩子:
“假如十個‘不開心’是最多的話,那你現在有多少個‘不開心’呢?”
得知答案后,可以再問孩子:
“那你在什么情況下,會感到有十個‘不開心’呢?哦!原來是被老師罰寫字。”
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了解到孩子不開心的原因和程度。
4.最后,讓孩子把當下的自己畫在圖畫紙上,制作一本自我情緒的小日記。
或者也可以事先畫好一些表情、線條等,再讓孩子加減圖案,并嘗試解釋。
5.必要的獎勵是必不可少的!
每隔一段時期,對孩子的情緒日記進行檢查,如果孩子能夠比較好地管理和控制情緒,減少鬧情緒發脾氣的情況,爸爸媽媽就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獎勵以進行鼓勵。
“游戲Tips”
本游戲的主旨,首先在于讓孩子能更清晰地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從而能逐漸培養出科學管理自己的情緒的能力。
父母在了解到孩子不開心的原因之后,可以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意識到,遇到不開心的事,亂發脾氣是沒有用的,要學會克制情緒,積極溝通。
比如在孩子打翻蛋糕的例子中,父母就可以告訴他:
“事情已經發生了,亂發脾氣只會讓自己和別人都不開心。只有你把自己的心情說出來,爸爸媽媽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才可能會去買一塊新的蛋糕給你呀?!?
情緒日記的制作要持之以恒,父母也不能態度隨便,當孩子在情緒控制和管理方面有進步時,要適時給予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