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培養女孩的分享意識,讓她的心量擴大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曾經說:“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份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儒家經典《孟子》言:“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意思是說,一個人欣賞音樂不如和眾人一起欣賞音樂快樂。其實,這就是分享。

對于今天的獨生女來說,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她一個人的,她似乎不需要和他人分享什么。女孩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就會慢慢習慣自己獨占一切,自私的心理和獨享的意識會不斷滋生。因此,女孩完全沒有分享的意識,不愿意與人分享也就成了必然。

我們多數父母似乎對女孩這種“獨享”行為早已習慣,甚至不覺得這是什么大問題,所以任由它去發展。但是,當女孩上學后,長大成人后走入另一個家庭、走上工作崗位時,她要接觸更多的人,其他人還會像我們這樣慣著她嗎?女孩的“獨享”勢必會影響她的學習以及未來的家庭、事業和生活。

分享并不是一種失去,而是一種獲得。如果女孩學不會分享,她的快樂和憂愁就只能自己一人承擔,到了遇到困難的時候,甚至有人會因為她的自私而不愿伸出援手。相反,一個懂得分享的女孩,自然會吸引很多朋友,受到更多人的歡迎,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幫助。

一對夫婦對8歲的女兒曼曼非常疼愛,雖然他們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他們總想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曼曼提供最好的生活。

曼曼很喜歡吃水果。有一次,爸爸買了曼曼最愛吃的橙子。每次曼曼會拿出橙子給全家人一人一個。一天,曼曼拿出最后一個橙子說:“沒有了,就剩最后一個了。”曼曼的意思是“只有一個了,就給我吃吧”,但是,媽媽卻堅決地說:“來,我們一起吃,把橙子分成3份。”媽媽把橙子分成了3份,然后就毫不猶豫地吃起了自己的那份。

曼曼看著自己最愛吃的橙子就這樣被分享了,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她覺得很委屈,心想:“為什么那么愛我的爸爸媽媽卻不肯把最后一個橙子讓給我吃呢?”

如果換成我們,又會怎么做呢?我們是會像曼曼的父母一樣,分享最后一個橙子?還是出于那份愛女兒的心,怕她受委屈,而把最后一個橙子讓給她吃呢?其實,分最后一個橙子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分享。分享是給予他人自己也喜歡的東西,讓女孩體驗分享前的內心掙扎,然后能夠割舍自己喜歡的東西,那她就真的成長了,她的心量也會慢慢擴大。

由此可見,學會分享對于女孩的成長是必需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女孩的分享意識,讓她的心量擴大呢?

第一,我們要接受女孩的給予。

分享應該是雙方面的互動過程,一方愿意把自己的東西“分享”出去,而另一方愿意“接受”分享的東西,少了哪一方的動作,都不能算是成功的分享。我們都希望女孩能夠大方地將自己喜歡的東西與他人分享,那么,我們是不是扮演好了“接受”的角色呢?

有時候,當女孩主動把水果分享給我們時,我們可能會這樣說:“你吃吧,這就是給你買的,媽媽不吃!”我們的這種回應就是在拒絕女孩的分享,久而久之,女孩就不愿意與他人分享了,她也就沒有了分享的意識。

因此,我們應該大方地接受女孩的給予,即使不想吃,也可以說:“謝謝女兒,媽媽一會兒再吃,你先放在這里吧!”女孩能感受到我們愿意接受她的給予,她的內心是歡喜的,她下次還會愿意這樣做,這樣分享意識就慢慢植入了她的內心深處。

第二,讓女孩在集體中學會分享。

對于現在的獨生女來說,家里的什么好東西都是她一個人的,所以很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但是,當女孩在一個集體中的時候,她的這種“獨享”行為就會處處碰壁,沒有人喜歡和她在一起,女孩因此就會變得孤單,甚至可能會出現自卑、自閉的情況。

如果女孩懂得與他人分享,她就能和他人和睦相處。因此,我們應該讓她走出去,多參加集體活動,讓她在集體中學會分享。比如,當女孩的學校舉行運動會時,我們可以提醒女孩,讓她把家里的水果和零食拿到學校,和同學一起分享。

第三,引導女孩體會分享的快樂。

分享是一種快樂,如果我們要培養女孩的分享意識,讓她從心理上接受分享,就要讓她體會分享中的那份快樂。比如,當女孩把自己的玩具或者食物分享給他人時,我們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她明白她的分享不僅能讓大家得到快樂,還能得到我們的肯定。

當女孩體會到了分享的快樂,她就能理解分享的真正意義,學會發自內心的分享,成為一個樂于分享、習慣分享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泗县| 玉环县| 武安市| 仙桃市| 綦江县| 东乌珠穆沁旗| 文安县| 阿拉善盟| 雷山县| 乌兰察布市| 阿克苏市| 西丰县| 金阳县| 绥芬河市| 延庆县| 昭通市| 通城县| 洪雅县| 乳源| 临邑县| 浠水县| 平江县| 颍上县| 乌恰县| 岱山县| 原阳县| 新疆| 新宁县| 通海县| 合川市| 江都市| 贺兰县| 伊通| 浑源县| 准格尔旗| 瑞昌市| 宜丰县| 阳曲县| 呼伦贝尔市| 丰顺县|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