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凸顯自己的高度,卻依然聳立云端;海不昭示自己的深度,卻依然匯集百川;地不炫耀自己的厚度,卻依然沒有誰能取代它承載萬物的地位。多言的女人給人的感覺往往是浮躁的,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那些富有感染力的優雅女人,縱然在話語上不高調,可周圍的人還是會情不自禁地被她的謙和大度、安靜從容所折服。有句話說:“于無聲處聽驚雷,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就是沉默與低調的獨特魅力。
一位著名的女主持人,說話的時候聲音細細的,每次想表達自己的觀點,也總是不慌不忙地娓娓道來,然后露出一抹微笑。曾經,有人批評她的主持風格太過溫情,太過小心翼翼,沒有尖銳和硬朗的一面。
對于這樣的評價,她不溫不火地解釋道:“在語言上壓住嘉賓,不是什么難題,但不是我的風格。有理不在聲高,不露聲色地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說清楚,反而更有說服力。我一直喜歡‘潤物細無聲’的境界,輕松而溫和,把我相信的、想說的話告訴別人。”
事實證明,言語上沒有絲毫的傲慢、賣弄和張揚,一樣可以掌握主動權。
沉默和低調,并不是指一味地不說話,而是一種成竹在胸、沉著冷靜的姿態,由里及外表現出謙和大度、優雅從容的修養。這是剔除浮躁后的寧靜,是拒絕平庸后的高貴,是拋棄淺薄后的深刻。
想做一個美麗而富有感染力的女人,真的無須喊著口號、扛著紅旗讓滿世界的人都知道你要做什么,你做了什么。收斂自己的張揚,放低姿態,在不動聲色之中凝聚魅力。深沉的美,永遠是最高貴、最令人回味的。
不做冷美人,親和力勝過一切美貌
世上有一種女人,你與她只是初見,卻有了一見如故的感覺,談笑間感受到的是如沐春風的愉悅。其實,她身上散發出的這股溫暖的氣場,就是親和力。當一個女人有了親和力,就有了像磁鐵一樣吸引人的力量,讓人在不知不覺間喜歡上她。
琳是一家女裝店的店主,店鋪的位置不在鬧市區,地方也不算太大,可前來光顧的人卻絡繹不絕,多數都是回頭客,偶爾還會介紹朋友過來。
她店鋪的衣裝風格,就跟她的人一樣,看上去不扎眼,卻有種舒服的感覺;看起來略有些隨意,可穿著卻不失體面。光臨小店的女顧客,喜歡店里的衣服,更喜歡琳這個人。不管是老顧客還是新面孔,她都是笑臉相迎,說話不溫不火,慢條斯理。看上什么衣服,就隨意拿去試穿,試得再多、弄得再亂,她也不會擺臉色給人看。
許多顧客都說,琳看起來就像個鄰家女孩,特別親切。在做生意上,她從來沒有流露過一絲絲奸商的氣息,說話實實在在。賣一件衣服的時候,無論價格高低,她都會坦白地告訴顧客,這件衣服的優缺點。這種親和與坦誠,換來的是顧客的寬容和諒解。誰都希望自己明明白白地把東西買回去,而不是聽著天花亂墜的話沖動地購物,回家后卻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琳總是這樣說:“如果我是顧客的話,我也希望……”做人做事,她從不自私狹隘,而是先拿出一份友善與隨和,她的不俗不媚、通情達理,是心與心的平等與互惠。正是基于這一點,她的小店不用大肆宣傳,東西不用刻意講價,卻能贏得顧客的信任與喜愛。
在人際交往中,沒什么比親和的態度更重要了。有親和力的女人,很容易讓人產生親近感,她那柔和的口氣、友善的態度、時刻掛在臉上的微笑,足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膜,拉近彼此的距離。倘若因為自己的身份或地位,就把親和力丟掉,說話頤指氣使,待人冷若冰霜,拒人于千里之外,那必定會讓人敬而遠之。
哈佛商學院的蒂奇亞納·卡羅夏和杜克大學的索薩·洛沃,在對多種職場關系進行分析后總結道:“大多數人寧愿與討人喜歡的傻瓜一起工作,也不想和有本事的討厭鬼共事。”由此引申而來的就是,遇到問題的時候,多數人都愿意去找自己覺得可親的人幫忙,哪怕這個人水平不高。
女人懂得用親和力去感染別人,人氣就會很高。從心理學上講,兩個人一旦成為朋友,就會產生強烈的一體感與依戀之情;同理,在與人交往時,若能使人產生親近感,那么很快就可以跟對方成為密友。畢竟,人都有害怕被拒絕的天性,一個女人總是面帶笑意,和和氣氣,就會讓人感覺很安全,減小他人的心理壓力,對方就愿意與之接觸。有時,就算你不主動去聯系別人,別人也會主動找你來溝通交流,這就是親和力的潛在魔力。
當然,親和力不是嘴上的花言巧語,虛情假意的表演只會招來唾棄和厭煩。親和的本質,當是友善與真誠,當你在生活中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了一團和氣,那么親和力自然就有了。
學會用對待親人的態度對待別人。親情可貴,血濃于水,親人之間是休戚與共的。在與人交往時,要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親切,就要努力與之達成共識,產生共鳴。與人交談時不妨并肩而坐,這會讓人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言談間多說“我們”,會讓人產生同伴意識;或者干脆以親人間的稱謂來招呼對方,也會給人以溫暖親切之感,如“哥”、“姐”、“姨”,等等。
適當地談論一點自家私事。女人不要太八卦,四處嚼舌,但如果把親人之間交談的私事適當地拿出來講與人聽,對方會有一種被信任的感覺,進而拉近彼此的關系。當年,一位女士在競選廠長時,臺下的一位女工代表說:“我現在懷孕七個月了,還在車間里站著工作,你覺得合理嗎?”面對如此尖銳的問題,她坦誠地說道:“我也是女人,也懷孕生過孩子,能夠體諒女同志的辛苦。日后,在對待員工的特殊問題時,我會仔細斟酌,究竟哪項要求合理,哪項要求不合理,合理的堅持,不合理的改正。”聽完這番話,女工們深感欣慰。
做真實坦然的自己。虛假的善意,只能換來一時的好感,日久見人心,當別人看穿真相時,會覺得此人太虛偽、不可靠,很快喪失所有的尊敬與信任。親和要建立在真實坦誠的基礎上,發現自己哪兒不夠好,有針對性地去改善,努力提高自己,遠比努力地偽裝要簡單、要坦然。
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發自內心的微笑是親和的直觀表現,當女人被壓力煩惱緊緊包圍的時候,就會變得焦慮、煩躁不安。此時,就算她內心愿意表現出溫和的微笑,笑起來的樣子也會顯得很牽強,讓人覺得不夠自然。所以,女人要學會調節情緒,適當地放松自己,這樣才能散發出溫和從容的氣場。
詩人S·烏爾曼說過:“年年歲歲只在你的額上留下皺紋,但你在生活中如果缺少熱情,你的心靈就將布滿皺紋了。”
女人不夠漂亮沒關系,不夠有才識也無妨,但一定要有親和的氣場,見人能示以微笑,說上兩句體己的話,只要有一顆善解人意的心,這樣的女人,任誰見了都會喜歡。
微微一笑很傾城,無聲勝有聲
世界名模辛迪·克勞馥說:“女人出門時若忘了化妝,最好的補救方法就是亮出微笑。”
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淺笑,朱唇未啟,無聲勝有聲。不善言辭的女人,適時亮出微笑,就是最動聽的聲音;遭遇尷尬的場面,適時地亮出微笑,就可化干戈為玉帛。
真誠的微笑,就像一個神奇的按鈕,即刻接通他人友善的感情,它用無聲的表情告訴對方:我喜歡你,愿意成為你的朋友;同時,它也在說:我想你也會喜歡我。不管是誰,見到笑靨如花的女子,都不會拒絕你。微笑像和煦的春風,給生硬和冰凍的世界帶來了溫暖與柔和,也給人心帶去了陽光和感動。
飛機起飛前,一位先生請求空姐為他倒一杯水,稱需要服藥。空姐有禮貌地答應了,讓他稍等片刻,說等飛機進入平穩飛行狀態后,會立刻把水給他送來。
一刻鐘后,飛機已經進入平穩飛行狀態。突然間,乘客服務鈴急促地響起,空姐這才想起,剛剛答應給那位先生端一杯水,卻因為忙于其他事給耽擱了,再看按響服務鈴的座位,恰恰就是那位先生。她連忙倒了一杯水,小心翼翼地送到那位先生跟前,面帶微笑地說:“先生,由于我的疏忽,耽誤了您服藥的時間,真的很抱歉。”
此時,那位先生已經有些憤怒了,大聲說道:“怎么回事?你們這是什么服務態度?”她試著解釋,可對方很挑剔,一直揪著她的失誤不放,不肯說一句原諒的話。
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這位空姐每次去客艙為乘客服務時,都會特意走到那位先生面前,微笑著問他是否需要幫忙。不過,那位先生氣性很大,每次都擺出一副不合作的樣子。
飛機快到目的地時,那位先生要求空姐拿來留言簿,看樣子他是要投訴這名空姐。飛機安全著落后,乘客們陸陸續續地離開了。空姐心里緊張極了,被投訴服務態度不好,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她忐忑不安地打開留言簿,沒想到上面寫的竟不是投訴,而是這樣一段話:
“你的真誠,你的12次微笑,深深地打動了我,也讓我感受到你真摯的歉意。所以,我決定把投訴信改成表揚信。你的服務質量很好,下次有機會的話,我還會乘坐此次航班。”
看到這幾行字,空姐激動不已,眼淚在眼圈里不停地打轉。
微笑在交際語言中最富有感染力,是開啟心靈的鑰匙,更是贏得他人好感的妙招。陽光之下沒有不被融化的冰,善意的微笑,猶如冬日里的一抹陽光,溫暖人的心田,融化所有的嫌隙,找回失落的美好。
有位老太太,年輕時就熱衷于研究心理學,退休后跟丈夫共同經營了一家心理咨詢所。本是出于興趣,沒想到生意卻很好,每天前來做心理咨詢的人絡繹不絕。預約的號,已經排到了三個月之后,不亞于大型綜合醫院的專家號了。
某日,一位精神抑郁的姑娘在家人的帶領下,走進了老太太的咨詢室。老太太與姑娘聊了兩句,發現她的內心很消極,對生活無望。老太太笑著說:“姑娘,你不愿意說話,可以不說。但是從現在開始,你要學會給自己尋找微笑的理由。比如,下班后母親給你做好了飯菜,你要微笑;下雨天你收到了朋友發來的關心短信,你要微笑;平日里收到祝福的郵件,你要微笑;電梯門即將關閉時有人按住按鈕等你進來,你要微笑;家門口那盞滅了已久的路燈突然亮了,你也要微笑……把生活中細微的美好都作為微笑的理由,視為生活賜予的禮物,你的心態就會漸漸地發生轉變。”
事實是最好的證明。姑娘按照老太太的要求去做了,她發現,往日看起來平淡無味甚至有些悲觀的生活,竟然每天都可以輕易地找到不少微笑的理由。時間久了,與父母的感情融洽了,與同事間的緊張關系緩和了,心里也漸漸萌生了希望。微笑,給她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
女作家冰心說:“不是每一道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但不流動的一定會成為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會成為參天大樹,但不生長的種子,一定會成為空殼;活著,是生命的一種形式,而微笑則是生命中最美麗的花朵。比如蒙娜麗莎的微笑,笑顏如花,燦若朝霞。”
美麗的微笑,宛若初綻的桃花,乍起的漣漪,給人留下無盡的溫馨與感動。微笑可以緩解負面的情緒,掃除內心的陰霾,減輕生活的壓力感與環境的壓抑感。微笑是上帝賦予人類特有的權利,女人失去了什么也不要失去笑容,那是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最美好的回應。
微笑雖好,卻也不能亂用。要笑得恰如其分,要笑得自然純粹。倘若只是皮笑肉不笑,那倒不如不笑;倘若對誰都微笑,這種笑還可能令人覺得虛偽和諂媚。
微笑的時候也要注意場合,與他人談論嚴肅的話題時,或是告知對方不幸的消息時,抑或彼此的談話不那么愉悅時,要記得及時收起微笑。當然,微笑也得選對人,根據不同的交際對象,應用不同含義的微笑,以免引起誤會。
愛笑的女人,運氣往往都不會太差,因為心里懷著一份虔誠。當女人把微笑當成生命的姿態,把微笑視為生活的基調時,她會成為最美麗、最幸福、最淡定、最受歡迎的女子。
說話真誠的女人,最容易贏得信任
女人說話若只圖形式上漂亮,禮節上過得去,缺乏真摯的感情,開出的往往都是無果之花。要知道,語言是很奇特的東西,你可以用它騙別人的耳朵,卻騙不了別人的心。
白居易曾說:“動人心者莫先乎情。”談吐的魅力,不在于說得多么華麗、說得多么流暢,而在于說得多么用心、多么誠懇。那些在生活和工作上都能贏得人心的女人,未必口若懸河,卻一定至情至性。在說話時捧出了一顆火熱至誠的心,對方很難不被感動;用得體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真誠,對方也很難不信任你。
她本是個直爽之人,只是做家具業務十幾年,為了業績總是在強顏歡笑、吹噓商品招攬顧客,久而久之,她自己也覺得煩了。活得不自由、不坦蕩,終日編造假話,違背自己的性情,實在是一種壓力。為了擺脫這種壓力,她決定要改變,今后要對人無所欺,對顧客坦白地講“真話”,就算被解雇,也不在乎。
帶著這樣的念頭去上班,她覺得心里松快多了。那天,一位顧客想要買可以自由折疊、調節高度的桌子。看著顧客滿心期待的樣子,她如實地說:“其實,這種桌子并不是很好,我們經常遭到退貨。”顧客一驚,沒想到銷售員會說出這樣的話,反問道:“是嗎?可是現在挺流行這種桌子的,我也是覺得比較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