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寶寶的科學喂養
- 專家傳授寶寶健康成長方案(0~3歲)
- 馬軍編著
- 3625字
- 2015-06-04 20:51:43
在寶寶出生的2個月內,媽媽要堅持母乳喂養寶寶,同時,要注重提高乳汁的營養,即使是寶寶已經出了滿月,也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以及寒涼的食物,以免滲進乳汁,影響寶寶的健康和成長發育。
需要采用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的寶寶,則應選擇適宜的奶瓶和奶嘴,并選擇適合的配方奶粉。媽媽在選擇配方奶粉時,要特別留意配方以及成分等關鍵信息,為寶寶的“主食”把好關。
1.堅持將母乳喂養作為首選
滿月之后,媽媽發現寶寶最近吸吮的能力明顯增強了,隨著寶寶吸吮速度的加快,吃奶的時間變短了,有些媽媽認為,寶寶吃得多了,自己奶水是不是不夠。
其實媽媽一點兒都不用有這種擔心,這個階段的寶寶更加知道饑飽了,如果寶寶沒吃到滿足,是不會美美地睡覺的。媽媽不要動搖了以母乳喂養的信心。至少4個月以內的寶寶,最好完全采用母乳喂養為好。
如果媽媽認為寶寶出現吃不飽的情況,想給寶寶增加配方奶粉,最好是咨詢醫院的兒科醫生。不要輕易放棄純母乳喂養。
2.媽媽補充健腦食品,提高乳汁質和量
母乳喂養的寶寶出了滿月,有些媽媽感覺自己的飲食也可以隨意起來,其實不然。
在寶寶奶量逐漸增多的這個階段,媽媽尤其需要吃些營養豐富的食物。每餐至少要吃八分飽,媽媽一定不要挑食,如果媽媽身材比較瘦小,可以喝一些燉煮的湯水。
在確保飲食的營養均衡的同時,媽媽還要保證每天飲用充足的水分,飲水量在1500毫升/天為宜。因為,乳汁的主要成分是水分,如果媽媽體內沒有足夠的水,那么體內儲存再多的營養也沒辦法轉化為乳汁。
此外,媽媽保持飲食均衡可以為寶寶的大腦發育提供豐富的DHA和EPA,不飽和脂肪酸是寶寶智力發育所必需的,因此,媽媽在飲食中要適當增加富含DHA和EPA食物的比例,可以經常吃如金槍魚、黃花魚、鮭魚、沙丁魚等。
育兒親子小貼士
研究表明,不飽和脂肪酸DHA和EPA是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進行生理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DHA和EPA的及時足量補充,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改善大腦的代謝、促進神經系統的信息傳遞,增強視力、改善鈣的代謝,從而有效地促進大腦的發育。對于混合喂養的寶寶,在補充DHA和EPA時,也應遵循比例,并非越多越好。
3.媽媽別急著吃辛辣食物開胃
出了“月子”,不少媽媽開始把自己的飲食恢復到了懷孕前的模式,特別是有些口重的媽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清淡飲食后,更加懷念之前吃香喝辣的時光。有些人甚至開始經常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到底寶寶滿月之后,媽媽該不該被限制飲食呢?
其實,即使寶寶出了滿月,媽媽也不能隨便吃生冷辛辣不易消化的飲食。如果媽媽不注意把住入口關,寶寶就可能會腹瀉。媽媽若經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回奶的食物,還有可能影響寶寶的哺乳,降低乳汁的質量,如韭菜、山楂、咖啡、冷飲、茶水等冷飲都要多加注意。
對于個別寶寶出現濕疹的情況,媽媽還應禁食魚、蝦、螃蟹、扇貝等海產品,以免加重寶寶的病情。
4.寶寶食量大增,適時添配方奶粉
在提倡母乳喂養的前提下,有一些媽媽由于各種原因,沒辦法在寶寶滿月后繼續純母乳喂養,可以適時地給寶寶增加配方奶粉。
在采用混合喂養之前,媽媽要認真的考慮,寶寶的身體是否適合搭配牛奶。而當母乳分泌越來越少時就要考慮全部改用牛奶。
對于之前喝母乳的寶寶來說,恐怕馬上習慣用奶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媽媽最好等寶寶的肚子非常餓的時候再給他奶瓶。如果他一直不接受,讓他哭一小會兒倒也無妨。
有些只是不接受橡膠奶嘴的寶寶,相比就容易滿足多了,媽媽只要給寶寶換個沒有橡膠味道且質地柔軟的奶嘴就夠了。比如拇指形奶嘴就很受寶寶們的青睞。
5.什么時候添加奶粉
在確定要給寶寶添加奶粉之后,奶粉的量要加多少又成為媽媽最頭疼的事情。奶粉的添加量應根據寶寶的體重來決定。當寶寶體重每周增加不足100克時,就要考慮給寶寶增加奶粉了。母乳不夠時,寶寶會經常哭鬧,通常可以在下午4~6點時間段,給寶寶喂食120毫升配方奶作為補充。一般情況下,這個量適合混合喂養的寶寶。
6.科學、正確認識配方奶粉
相比之前給寶寶吃母乳,改用配方奶粉之后,媽媽又要做足功課了,最近總有越來越多的媽媽抱怨,“我去哪兒給寶寶找更安全的配方奶粉啊?”
其實,媽媽只要略加努力,做好功課,科學、正確地認識配方奶粉,在給寶寶喂奶的時候就能安心多了。
下面就為媽媽逐一介紹配方奶粉里的配方。
蛋白質:寶寶食用的配方奶中蛋白質的總量至少要達到18%,這樣才能滿足寶寶每天對蛋白質的基本需要。不然,很容易導致寶寶生長發育遲緩,免疫力下降。
脂肪:在0~6個月寶寶的配方奶粉中,脂肪的總含量不應該少于20%。寶寶對脂肪需要量會隨著月齡的增加而減少。在初生后的幾個月里,寶寶生長快速,對脂肪需要量最大。
乳糖:母乳中所含的糖多為乳糖,有利于寶寶對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乳糖在體內經過消化吸收,會分解為半乳糖和葡萄糖,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重要能量來源之一。對于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媽媽可以選擇無乳糖的配方奶粉。
益生菌:益生菌有益于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夠維持腸道微生態菌群的平衡,保證腸道健康。媽媽可以為寶寶選擇同時添加了益生菌以及膳食纖維的配方奶。
核苷酸:核苷酸是細胞生長的重要成分,對增強細胞免疫力,提高人體對病菌的體抗力有益。母乳中含有4種核苷酸,在配方奶粉中添加核苷酸的比例、濃度、種類、數量與母乳等量。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DHA是大腦和視網膜的重要構成成分,對寶寶的視覺系統發育有著重要作用,能夠增加大腦的敏銳度和應變能力。媽媽在選用配方奶粉時,最好選用含DHA的。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花生四烯酸對處于大腦發育高峰期的寶寶有益,一般建議每千克配方奶粉中的含量在1.6~2.6克。媽媽應避免將配方奶粉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導致營養成分損失。
膽堿:人體攝入后,會轉化成乙酰膽堿,能增強嬰幼兒的記憶力。膽堿作為一種必需的營養素,參考母乳設定了建議攝入量,6個月以內的寶寶每日膽堿是攝取量不應超過100毫克。
α-亞麻酸:α-亞麻酸是一種多不飽和脂肪酸,作為ω-3系不飽和脂肪酸的母體,在人體生物酶的作用下,通過肝臟,依次可代謝產生人體所必需的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亞油酸: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之一,在配方奶粉中的亞麻酸和亞油酸比例應接近母乳中的5:1~15:1的比例。
維生素A:維生素A可以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缺乏維生素A,寶寶容易出現呼吸道黏膜抗病能力下降。媽媽在給寶寶喂配方奶粉時,應有足夠的維生素A攝取量。
葉酸:對寶寶神經系統發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3歲以下嬰兒食品中適量增加葉酸,對促進其腦細胞生長有益。但由于葉酸對高溫不穩定,媽媽在沖泡配方奶時不要用沸水。
鈣:寶寶處于骨骼發育的重要階段,對鈣的需要量比較大,但并非越多越好,0~6個月的寶寶每天鈣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300毫克。
鋅:鋅在體內參與多種酶的合成,缺鋅的寶寶會出現消化系統功能減弱的現象,導致營養吸收障礙。但配方奶粉中的鋅相比母乳中的鋅,不容易被寶寶吸收。在寶寶添加輔食階段,需要通過肝泥或蛋黃等進行補充。
酪蛋白磷酸肽:作為一種鈣營養強化劑,在牛奶中能夠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同時也是鐵、鋅等礦物質的載體。
牛磺酸:牛磺酸對腦部神經、視覺系統發育有促進作用。配方奶粉中添加的牛磺酸含量在300~350毫克/千克。
7.選擇適合寶寶的奶瓶和奶嘴
市售的奶瓶多見為玻璃和塑料材質,這兩種材質的奶瓶各有利弊。其中玻璃的奶瓶比較沉,具有耐熱性強的特點,容易清洗。而塑料奶瓶,因其質量輕,方便攜帶,但清洗起來不容易,更易沾上污漬,使用壽命比較短。
對于一般家庭來說,奶瓶的選擇,分開按需要使用更明智。
在奶嘴的選擇方面,要特別注意奶嘴孔的大小。適合寶寶的奶嘴,既要保持一定的速度,使每分鐘進入寶寶胃里的奶量比較適宜。奶汁和胃液混合充分,更容易消化。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可以換稍大些的奶嘴孔。因為奶嘴孔過小,寶寶吸起來會感到費勁,而不愿意用奶瓶。但奶嘴孔不宜過大,過大寶寶容易發生嗆奶的情況。
育兒親子小貼士
奶瓶有使用期限,塑膠的奶瓶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奶瓶的內壁容易出現模糊的霧狀,建議六個月左右給寶寶更換一次;奶嘴對于寶寶來說,如長時間使用,會出現變硬、變形。因此可以每三個月給寶寶更換一次大小適中的奶嘴。
8.不要給寶寶嘗試吃蜂蜜
蜂蜜是昆蟲蜜蜂從開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釀制的。
盡管蜂蜜被認為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活性物質,但依然不建議給1周歲以下的寶寶吃蜂蜜。
由于寶寶的消化功能尚在發育之中,且處于容易對食物產生過敏的階段,因此寶寶吃蜂蜜會產生一定的風險,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國外有研究表明,在土壤和灰塵中,有一種被稱為“肉毒桿菌”的細菌,當蜜蜂把帶菌的花粉和花蜜帶回蜂箱,使蜂蜜受到肉毒桿菌的污染,而極微量的肉毒桿菌毒素就能夠使寶寶出現中毒,其癥狀與破傷風相似。
為此,寶寶的爸媽一定避免嘗試給1周歲以內的寶寶吃蜂蜜以及花粉類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