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祭文
書名: 中國人應該知道的那些事(Ⅱ):文武體娛探由來作者名: 王二編著本章字數: 321字更新時間: 2015-06-04 15:07:03
祭文是一種祭告死者或者大自然的時候誦讀的文體。《楚辭》中屈原所作的《九歌》在內容上可以視為早期的祭文,《九歌》每章所寫的內容各不相同,其中以《國殤》最為代表,《國殤》既是一種祭奠在戰場上陣亡的將士的祭歌,深刻贊揚了那些為國家捐軀的將士,同時也是一首鼓舞將士的詩歌。
祭文正式作為一種獨立的文體出現是在漢代,那時人們祭奠亡人時會誦讀一種叫做哀策的文章,這種哀策就是祭文。到了唐宋時期,隨著各種文學體裁的發展,祭文也得到了發揚,例如《祭十二郎文》和《祭石曼卿文》,都是那時候為后人留下的瑰寶。
另外,祭文也有它自己的獨特格式,一般開頭要以維字開篇,再以伏食尚饗為結尾,中間要簡明扼要地介紹死者逝世情況以及祭奠人,并且簡單交代死者生平,以表述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