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有人向你打槍開炮,你都不知道來自哪個方向
- 朱旭的奮斗:畢業了,和工作談場戀愛
- 魏少華
- 3368字
- 2015-06-04 13:58:15
一個廣告客戶對廣告公司制作的內容不太滿意,請雜志社幫忙制作內容,一來二去耽誤了不少時間,廣告部同事于是決定帶上電腦去客戶公司修改吧,這樣可以當面聽他們老總說要修改哪里,現場修改定稿,就不會耽誤出刊時間了。琦琦奉命前去。
修改完畢,已經過了下班時間了,客戶公司自然提出請二位吃飯。沒想到過了幾天,張敏文收到投訴,說琦琦在吃飯的時候,客戶客氣讓他們點菜,琦琦就對服務員說,你們這里有鮑魚嗎?我愛吃魚翅撈飯,云云。很沒禮貌。
張敏文覺得這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找琦琦核實了一下。琦琦自然說沒有的事啊。張敏文也覺得這個太離奇,也就沒說什么,只說以后和其他部門的人外出時注意點就可以了。
但是琦琦覺得受到了侮辱,越想越不是滋味。快下班的時候,就哭了出來。大家圍上去,聽琦琦講了這個情況,都十分驚訝。朱旭心細,問:“除了你和廣告部周芳,還有誰去了啊?”
琦琦說:“客戶的市場經理,還有他的助理,廣告部經理下班的時候也過來了。”結果大家分析來分析去,覺得周芳和廣告部經理都不是這樣的人,不會胡說,而且琦琦和他們一點利害關系都沒有,應該是傳其他什么事情,給傳錯了。
朱旭和琦琦關系不錯。看不得她受這么大委屈,心里想:“讓我知道了是誰后面亂扎針,有他好看。”
周末朱旭去表哥家吃飯,他想表哥社會經驗豐富,就跟表哥說起這件事。表哥不以為然:“你挺聰明的一個人,老早就知道世界上沒有什么好人壞人這一說。這事啊,明顯是有人拿你的同事當替死鬼唄,也許下個月人家就不上你們的廣告了。”
“沒有啊,我們的廣告一般是一簽半年一年的。”
“那就是廣告公司下的手吧,誰讓你們去搶人家的制作費用。”表哥也不愿意多說。“對了,職場上沒有什么你錯我對的,你以后少動什么主持正義的念頭和腔調。你啊,路長著呢。”
這事沒過兩天,對朱旭的投訴就到了。性質可比琦琦的嚴重得多。
朱旭刊發了一篇文章,介紹近期顯示器市場的情況,其中說到某品牌顯示器最近返修率比較高,而這個品牌是報社廣告投放的大客戶。人家老板還挺愛看《PC電腦高手》的,但看到朱旭的文章后大為憤怒,直接給集團廣告部總監打了電話,要求給一個說法。我們每年給你們投放的廣告可是最多的啊。總監當然不敢怠慢,馬上匯報,也不知道轉了多少人,最后張敏文告訴他的時候,事態已經傳得很嚴重了。張敏文讓朱旭準備一下,找個時間去對方辦公室解釋。說完,她還眼神復雜地看了他一眼。
朱旭知道自己闖禍了。立刻找到原稿,發現作者原話如此,稍微安心,打電話問作者:“我給你說過的,說產品不好的時候,要留證據,現在證據還有嗎?”作者回答更讓他安心了:“你過來看看我們這里的數據吧,上幾個月的返修率比過去一年里每個月的都高出很多。”雖然如此,一個店的數據能說明什么啊?直到作者說他們是區域代理,到手里有一批貨是這樣,朱旭才放心下來。
朱旭和廣告部經理去客戶處拜訪的時候,發現廣告部經理并沒有把這個事情當回事,他說:“他們哪里敢撤廣告,這是撒嬌。這下他們應該更重視我們了。”
朱旭這才意識到大家口口相傳才把事情搞大了,心里于是安定了許多。
不過見到對方市場總監的時候,朱旭還是很客氣地希望對方把這個事情忘了:“您看我們這篇文章,前后有500多字介紹到咱們這個品牌,文字都是以欣賞和贊揚為主,只有這一句話提到最近返修率過高,可能會影響未來的市場占有率。但這確實是作者上個月觀察到的現象。”
說完事實,朱旭還覺得不夠,繼續強調渲染:“我們的另外一篇文章推薦的也是你們的品牌,這都是基于事實,因為我們辦公室還有我家用的都是你們的顯示器啊。”
對方氣憤之余也冷靜了下來。市場總監笑嘻嘻地說:“但是一看到文章還是有些擔心,畢竟8萬訂戶,加上傳閱者,影響有些大。”頓了頓他又說:“還是感謝你們一直對我們品牌贊譽有加,一兩句沒有關系,只是以后若有更明顯的報道,請先跟我們聯系一下啊。”
朱旭表示這個自然:“這篇文章是專欄作者的文章,我們的記者采訪時當然會確認的。”他明白對方只是擔心集團主報不按規矩出牌,怕有后續報道。接下來對方表示希望年底能上編輯選擇獎。
雖然有表哥的預防針,但朱旭覺得這個是不可商量的。想了想,他很委婉地說:“能不能上編輯選擇獎,不是我說了算,其實也不是我們編輯集體說了算,是你們的產品說了算。”
工作多年的客戶總監沒想到朱編輯這么學生氣,他愣了一下。但廣告部經理已經接話了:“今年我們的產品賣得這么好,比去年還好,我覺得問題不大。”
知道廣告不能干涉編輯的集團基本原則,出來后廣告部經理也沒說什么,還夸朱旭準備充分。
這個事情就這么抹過去了。但朱旭自己想來有些后怕,回頭又總結了一番編稿發稿的注意事項。同時他也在思考,如何做一個有價值的炮灰。琦琦算是被誤傷,填了某個炮坑;自己呢,運氣好,因為對方更怕我們的炮火,雖然自己被推上第一線,但由于平時工作小心謹慎,算是自己的一件“防彈背心”。但除了這些,還應做些什么呢?想著想著他慢慢睡著了。
新起點集團發展太快,編輯素質良莠不齊。人事部經理趙欣主導的大規模培訓工作,得到了上到高層、下到基層的歡迎。從集團老總到各部門經理,都給員工準備了課程,甚至還從外面請了很多大牛人來講座,包括IDG這樣的合作外媒。
這些課程和講座不再是以前的紙上談兵,而是針對性很強。朱旭從這些課程訓練中學到了很多東西,感覺像打開了一扇又一扇的窗戶,眼界一下子開闊了很多。朱旭平時研究集團各報刊及競爭對手的報刊,現在以新學到的方法進行分析,積累了大量的數據。
譚力策劃了一個電腦愛好者會展,參加的廠商和普通愛好者很多,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周末,朱旭和陶可可都去幫師兄的忙,回頭展會結束,譚力給他們準備了一份數碼小禮物,當然還要請他們兩個人吃飯表示答謝。
飯菜下肚,閑話也聊得差不多了,譚力關心起朱旭的近況,問他:“最近忙什么項目,初生牛犢,有沒有再給集團一次大驚喜?”
朱旭笑答:“沒有呢,最近忙于做學問,做大大的學問。”
美女吃好了情緒很高,拿手去夠師弟的頭,還怪聲怪氣:“小伙子很上進啊,給我講講,講得好,師姐發你一個博士學位。”
朱旭把頭偏開:“我研究的是解剖學,專門解剖各種雜志。”
“我現在已經把各種IT雜志的結構研究得一清二楚,他們的讀者對象,他們設定哪些欄目,每個欄目的大概目的、先后順序、各占多少頁碼,甚至廣告占多少頁碼,是些什么廣告,我都分析得一清二楚。通過他們的廣告報價,結合編輯部人數名單,我能推算出他們大概的贏利情況。不信師姐你拿本雜志我們測試一下。”
陶可可從飯館里取了兩本IT雜志測試,結果基本不差。這下譚力和陶可可就有些吃驚了。
朱旭看他們的表情,有些得意,就要來一張白紙,說:“我再給你們畫畫北京每個報刊亭各種報刊的大概分布結構,師姐等下你可以出去找一個報刊亭驗證一下,師兄你可以想想等你當了大老板還想占領報刊亭的哪些板塊……可惜我沒有以前的數據,不知道整個報刊亭的演化趨勢。”
譚力被震撼了,忍不住指點自己的師弟:“集團正在向非計算機刊物挺進,眼界開闊點,你也研究一下非計算機刊物吧。”
朱旭老老實實地說:“有的,有的,”斜了一眼陶可可,接著說:“比如師姐愛看的《知音》……”陶可可氣憤:“我有這么老嗎?”
朱旭就等這句話:“對的,對的,師姐還不到看《知音》的年紀,師姐愛看《讀者》和《青年文摘》。比如《青年文摘》,頭篇文章一定是一個動人的勵志故事……”最后他說:“像師姐這樣的小女生買了這些雜志回去,緊緊握在手里,看后兩眼發亮,都不用睡覺,連續不斷工作兩個星期沒問題,剛剛沒勁了,新的一期又來了。”
美女的大腦容不下這么多,陶可可并不愛看這些雜志。但她還是對師弟的工作很感興趣,她問:“我也要學,我也要學,學好了我申請做你們部門的副主任去,專門管你。”
“師弟,你給我推薦一本雜志吧,我從研究它開始。”
朱旭已經適應和美女在一起調侃了,他脫口而出:“《人之初》吧,《人之初》這個雜志特別適合師姐現在的情況,該做些準備了。”
譚力和陶可可并不是期刊這方面的專家,他們當然知道“人之初,性本善”,但不知道有這個雜志。第二天,陶可可真去買了一本這個雜志,一看,臉全紅了,知道上了師弟的當,又不能當面去說,回到辦公室就給師弟寫了封E-mail聲討,寫了一半,想起E-mail都是存在公司服務器上的,只好刪除了,只寫了一行:“你推薦的雜志已購買!”朱旭笑噴了,回了一句:“^_^,謝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