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高血壓與靶器官損害
- 別讓血壓傷害您:高血壓防治紅寶書
- 唐大晅 曹征 秦建國編著
- 2903字
- 2015-06-04 11:27:59
早在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指出:心血管病每年奪取1200萬人的生命,占世界人口總死亡率的1/4,居各種死因的第一位。在我國,每15秒鐘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如果采取預防措施,每年可以減少600萬人死亡,而高血壓是當前最重要、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目前,隨著人口老齡化,除非采取廣泛而有效的預防措施,否則高血壓的發生率將進一步升高。
高血壓主要會引起腦卒中、冠心病和腎臟疾病,而且血壓越高,發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腦卒中和腎臟疾病的危險就越大,美國高血壓全國聯合委員會在最近的報告中指出:40~70歲的患者,血壓在115/75~185/116mmHg范圍內時,收縮壓每增加20mmHg或舒張壓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病的危險就會增加一倍,所以血壓控制刻不容緩。
1.高血壓與靶器官
顧名思義,就像打靶訓練一樣,作為靶子最容易受到打擊,也是子彈打擊最集中的部位,而人體所講的靶器官,是指某一疾病對人體傷害最大、最集中的器官。就高血壓來說,人體受到傷害最嚴重的靶器官有:心、腦、腎。從發病機制看,高血壓對臟器的損害和引起的病變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可以看做是高血壓中、晚期的一系列合并癥。
2.高血壓對心臟的損害
高血壓的第一個靶器官是心臟和大血管,對心臟其他的細小動脈則較少有影響。無論原發或繼發性高血壓,病情嚴重和病程較長出現左室肥厚者,臨床上稱為高血壓性心臟病。血壓增高,導致冠狀動脈血管擴張,刺激血管內層下平滑肌細胞的增生,使得動脈壁膠原蛋白、彈力蛋白及黏多糖等增多,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容易侵入動脈壁,形成纖維增生,另外,由于平滑肌細胞內溶酶體增多,減少了對動脈壁膽固醇等物質的消除,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結果使冠狀動脈血管內膜上出現纖維素樣脂肪性斑塊,斑塊上面可能還會有不同大小的血栓附著,隨著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增大,血管管腔就會變得越來越狹窄,冠脈血流嚴重減少,發生心肌缺血,患者在勞力或活動時就會出現心絞痛,有時臥床休息也可出現心絞痛。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出血或血栓堵塞冠脈血管就會發生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病人常會發生心律失常、心衰或猝死。病程較長和嚴重的高血壓能直接侵犯主動脈形成夾層動脈瘤,該病較為兇險,患者可死于主動脈瘤破裂。此外,高血壓還可引起肢體動脈血管硬化或閉塞,以致發生下肢肢體缺血性疼痛和壞死。
患有高血壓性心臟病者,心臟主要病理改變是左心室肥厚和心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左心室體積增大和重量增加,患者可有心慌、氣短、活動后癥狀加重,有時痰中帶血,嚴重時發生肺水腫,也可出現心律失常、水腫等,最終引起心力衰竭。血壓急劇升高還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增加心力衰竭的危險。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調查,有高血壓史者出現心力衰竭的危險性比無高血壓史者高6倍。
3.高血壓對大腦的危害
高血壓的第二個靶器官是腦。大腦的危害主要來自高血壓,或者高血壓引起的動脈硬化,因此,高血壓對腦的危害是嚴重威脅健康和生命的最危險的因素。
高血壓對腦的危害主要是影響腦動脈血管。高血壓的早期,血管尚無器質性改變,若血壓持續增高多年,動脈壁就會由于缺氧而營養不良,動脈內膜通透性增高,血管壁逐漸發生硬化而失去彈性。管腔逐漸狹窄和閉塞,腦內小動脈的肌層和外膜不發達,血管的自動調節功能較差,長期的血壓增高、血壓的劇烈波動,加上精神緊張或降壓藥物使用不當,血壓過高引起腦動脈痙攣,都可促使腦血管病發生。顱底小動脈是高血壓所引起腦動脈硬化的常見部位,易發生腦卒中。
臨床上高血壓引起的腦血管的疾病主要有腦出血、高血壓腦病和腦梗死等。而腦出血又是嚴重高血壓的最常見并發癥。防治腦出血的關鍵是平時有效地控制血壓,因為腦出血的病變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和緊急處理及時與否極大地影響著病人的預后情況,一般病死率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往往會遺留偏癱或者失語等后遺癥,不能掉以輕心。
4.高血壓對腎臟的損害
有人稱泌尿系統為“下水道”。就像是人體的一個“廢水排泄系統”,它在維持機體內生理平衡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腎臟作為泌尿系統中的重要臟器,對機體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相當于“水處理系統”的中樞部位。對腎臟的危害,除變態反應引起的炎癥和細菌感染外,臨床比較常見的就是高血壓。
病理研究證明,高血壓對腎臟的損害,主要是從腎細小動脈硬化開始的,初期并無明顯的腎臟形態及功能上的改變,只是一些腎單位發生纖維化玻璃樣變性,而另一些正常的腎單位則代償性肥大,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腎臟的表面呈顆粒狀,皮層變薄,出現萎縮,結果使腎濃縮功能發生減退或衰竭,患者出現多尿、夜尿增多,尿液中可發現蛋白、紅細胞和管型。隨著病情逐漸進展,可發生尿毒癥,繼而發生腎功能不全。
腎臟一旦出現功能不全或發展成尿毒癥,腎臟的損害將是不可逆轉的,當然,腎功能不全階段多數患者病情的發展是緩慢的,如果注意保護腎功能,加上合理的藥物治療,患者病情可穩定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隨著腎移植和血液透析的出現,腎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期更是大大延長了,但是不管怎樣,高血壓對腎臟的損害是非常大的,腎臟的病理變化增加了高血壓治療上的難度,合并腎臟嚴重病變的高血壓患者病死率高,必須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5.高血壓對 底的危害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睛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但是,許多人卻不知道通過眼睛也可以了解和觀察機體內部的一些情況。所以說,眼睛還是診察疾病的“窗口”。眼底檢查不僅是眼科疾病診斷的重要依據,還是判斷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病情程度,了解預后的重要檢查手段。高血壓對眼底造成的損害,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介紹:
(1)眼底的變化。
臨床實踐證明,高血壓早期,眼底檢查大多是正常的,如果血壓長時間增高,視網膜動脈可以發生硬化,動脈發生“銀線反應”,動靜脈出現交叉癥狀。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視網膜可以出現滲血、出血、水腫,甚至出現視神經乳頭水腫。如果治療不及時,眼底會出現放射狀蠟樣小黃點,可引起病人的視覺障礙,如視物不清、視物變形或變小等,最后可導致失明。
(2)眼底病變的臨床意義。
專家們通常把眼底病變分為四級:
I級:視網膜小動脈稍有狹窄和輕度硬化。
II級:視網膜動脈硬化明顯,動脈出現“銀線反應”。
III級:除了II級的變化外,增加了視網膜出血、滲出和水腫。
IV級:除了III級的變化外,同時伴有視神經乳頭水腫。
病變程度的分級,反映了高血壓的進展程度,眼底改變的級別越高,則高血壓的患病時間就越長,病情也越重。尤其是當視網膜出血、滲出和視神經乳頭水腫時,則表示體內的重要臟器,如心、腦、腎臟等已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尤其是發現患者有增殖期視網膜病變時,說明患者病變程度已經發展到不可逆的程度,因此可以說,眼底檢查視網膜動脈損害程度,是高血壓危險分層診斷的有力依據。
高血壓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治療目的不只是使血壓暫時得到控制,而是要經過長期正規治療保持血壓持續穩定,避免靶器官的損害,預防發生致命性并發癥。了解高血壓及其所影響的靶器官后,你就會明白為什么醫生遇到高血壓病人除檢查血壓外,還要進行心電圖、胸部X線、超聲心動圖、尿常規、腎功能、眼底鏡,甚至頭顱CT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