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放棄登高望遠的權利
- 貼心的幸福:忙憂一族心理能量補給書
- 白雯婷編著
- 1567字
- 2015-06-02 23:20:22
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他主要是指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要達到最大的程度,從而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其觀點是,人有一種沿著需要層次上升的自我傾向。僅僅溫飽或小康是不夠的,人類往往都在追求一種能讓自身感到充足和滿意的生活,更高層次的追求可以驅使人們走向進步。自我實現指創造潛能的充分發揮,追求自我實現是人類動機的最高層次。這大概就是很多有錢人在物質極大富有之后仍然選擇工作的原因吧。也就是我們在工作中所有物質和精神需要都得到滿足后,他們仍然希望自己工作,就是為了尋找工作的樂趣,抑或是為了尋求更大挑戰,在一步步實現自我的滿足。
人都有一種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爭取做得更好的愿望。在挑戰中實現自身的最大價值。
20世紀30年代,有一個叫瑪格麗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在英格蘭肯特郡的小鎮格蘭瑟姆,父親極力向她灌輸這樣的觀點: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力爭一流,永遠走在別人前頭,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車,你也要永遠坐在前排。”父親從來不允許她說“我不能”或者“太難了”之類的話。
瑪格麗特永遠是學校中最勤奮的學生,由于刻苦努力以及天生的聰慧,她一直是學生中的佼佼者。她以出類拔萃的成績順利地升入當時像她那樣出身的學生絕少奢望進入的文法中學。
在瑪格麗特滿17歲的時候,她開始確立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從政。然而在那個時候,進入英國政壇要有一定的黨派背景。她出生于保守黨派氛圍的家庭,要想從政,還必須要有正式的保守黨關系,而當時的牛津大學就是保守黨員最大俱樂部的所在地。因此,她選擇了自己比較感興趣,競爭相對又不太激烈的牛津大學化學專業作為自己主攻的方向。于是,有一天,她終于勇敢地走進校長吉利斯小姐的辦公室說:“吉利斯小姐,我想現在就去考牛津大學的薩默維爾學院。”
女校長感到難以置信,大聲說:“什么?你是不是欠缺考慮?你現在連一節課的拉丁語都沒學過,怎么去考牛津?”
“拉丁語我可以自己學習!”
“你才17歲,而且你還差一年才能畢業,你必須畢業后再考慮這件事。”
“我可以申請跳級!”
“絕對不可能,而且,我也不會同意。”
“你在阻撓我的理想!”瑪格麗特頭也不回地沖出校長辦公室。
后來她獲得了父親的支持,開始了艱苦的復習、學習備考工作。在她提前幾個月得到了高年級學校的合格證書后,就參加了大學考試并如愿以償地收到了牛津大學薩默維爾學院的入學通知書。
上大學時,學校要求學5年的拉丁文課程。她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在1年內全部學完了,而且通過考試取得了相當優異的成績。其實,瑪格麗特不光是學業上出類拔萃,她在體育、音樂、演講及學校活動方面也頗富才藝。所以,她所在學校的校長也這樣評價她說:“她無疑是我們建校以來最優秀的學生,她總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40多年以后,這個當年對人生理想不懈追求的女孩終于如愿以償,她成為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政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她就是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連續4年當選保守黨黨魁,并于1979年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壇長達11年之久,被世界政壇譽為“鐵娘子”。
撒切爾夫人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終于成為聞名世界的“鐵娘子”,這是一個不斷追求與堅持的過程,也是一個挑戰自我、實現自我的過程。“從政”是她的理想,也是她自我實現的需求。馬斯洛把自我實現的需求放在人類需求的最高一級,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人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求,卻并不是人人都能成就偉大。
但是,人活一世,總要實現自我,不要管我們追求的目標是大,或者是小,努力地去實現它,這樣我們的職業生涯才會變得五彩繽紛,我們的人生才會無限充實。我們對幸福的追求是有限的,也是無限的,它更在于一種在漫長過程中的堅持和忘我。釋放最大的能量,讓自己在工作中認識全新的自己,為了自己的事業不斷地努力,為職業生涯添上更加亮麗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