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一印象決勝“讀秒”時代
- 貼心的幸福:忙憂一族心理能量補給書
- 白雯婷編著
- 1559字
- 2015-06-02 23:20:03
在這個快節(jié)奏社會中,我們無論做什么都需要“爭分奪秒”,這種需要迅速反應并快速運轉(zhuǎn)的時代,我們將之稱為“讀秒”時代。
在這個“讀秒”時代中,給別人的第一印象稱為“首因效應”,指與人第一次交往時給他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并占據(jù)著主導地位。而第一印象在7秒之內(nèi)就可完成,這種印象非常深刻,持續(xù)的時間也長,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對于事物整個印象產(chǎn)生的作用更強。
心理學家曾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設計了兩段文字,描寫一個叫吉姆的男孩一天的活動。其中,一段將吉姆描寫成一個活潑外向的人:他與朋友一起上學,與熟人聊天,與剛認識不久的女孩打招呼等;另一段則將他描寫成一個內(nèi)向的人。
研究者讓有的人先閱讀描寫吉姆外向的文字,再閱讀描寫他內(nèi)向的文字;而讓另一些人先閱讀描寫吉姆內(nèi)向的文字,后閱讀描寫他外向的文字,然后請所有人評價吉姆的性格特征。
結(jié)果,先閱讀外向文字的人中,有78%的人評價吉姆熱情外向;而先閱讀內(nèi)向文字的人中,則只有18%的人認為吉姆熱情外向。
由此可見,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事實上,人們對我們形成的第一印象,日后往往很難改變,而且會尋找更多的理由去支持這種印象。有的時候,盡管我們的表現(xiàn)并不符合原先留給別人的印象,但人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仍然會堅持對我們的最初評價。
既然我們了解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那么,應該怎樣做才能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通常,第一印象包括談吐、相貌、服飾、舉止、神態(tài),這些對于感知者來說都是新的信息,它們對感官的刺激也比較強烈,有一種新鮮感。這好比在一張白紙上,第一筆抹上的色彩總是十分清晰、深刻。隨著后來接觸的增加,各種基本相同的信息的刺激,也往往蓋不住初次印象的鮮明性。所以,第一印象的客觀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并在以后的交往中起到了心理定式的作用。
如果我們與人初次見面就不言不語、反應緩慢,給人的第一印象基本就是呆板、不熱情,對方就可能不愿意繼續(xù)了解我們,即使我們有許多優(yōu)點,也不易被人接受;而如果我們給人留下的印象是風趣、直率、熱情,即使我們身上尚有一些缺點,對方也會用自己最初捕捉的印象來評價我們。那么,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就會左右逢源,而這種和諧的交往自然也成了蓋建幸福大廈的重要部分。
一般來說,想給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們需注意以下幾點。
1.顯露自信和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自信是人們對自己的才干、能力、個人修養(yǎng)、文化水平、健康狀況、相貌等的一種自我認同和自我肯定。一個人要是走路時步伐堅定,與人交談時談吐得體,說話雙目有神、目光正視對方、善于運用眼神交流,就會給人以自信、可靠、積極向上的感覺。
2.講信用,守時間
現(xiàn)代社會,人們對時間愈來愈重視,往往把不守時和不守信用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我們最好避免第一次與人見面就遲到。
3.儀表、舉止得體
脫俗的儀表、高雅的舉止、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等是個人品格修養(yǎng)的重要部分。在一個新環(huán)境里,別人對我們還不完全了解,過分隨便有可能引起誤解,產(chǎn)生不良的第一印象。當然,儀表得體并不是非要用名牌服飾包裝自己,更不是過分地修飾,因為這樣反而會給人一種輕浮淺薄的感覺。
4.微笑待人,不卑不亢
第一次見面,熱情地握手、微笑、點頭問好,都是人們把友好的情意傳遞給對方的途徑。在社會生活中,微笑有助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友誼。但與別人第一次見面,笑要有度,不停地笑有失莊重。言行舉止也要注意交際的場合,過度的親昵舉動難免有輕浮油滑之嫌。尤其是對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朋友,不應表露巴結(jié)討好的意思,趨炎附勢的行為不僅會引起當事人的蔑視,連在場的其他人也會瞧不起我們。
5.言行舉止講究文明禮貌
語言表達要簡明扼要,不亂用詞語;別人講話時,要專心地傾聽,態(tài)度謙虛,不隨便打斷;在聽的過程中,要善于通過身體語言和話語給對方以必要的反饋;不追問自己不必知道或別人不想回答的事情,以免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