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身體氣場
- 氣場研習術
- (美)泰龍·Q·迪蒙
- 3485字
- 2015-05-29 11:20:49
要想創造出個人氣場的完美圖景,必須將精神氣場與身體氣場結合起來。不過我堅持認為,精神氣場如果沒有其身體的對應部分來配合,就如同一具行尸走肉,缺少實質性和有效性。
本章要義
◇要想創造出個人氣場的完美圖景,必須將精神氣場與身體氣場結合起來。不過我堅持認為,精神氣場如果沒有其身體的對應部分來配合,就如同一具行尸走肉,缺少實質性和有效性。
◇不帶有神經力形成的流的思想波會缺少氣勢和影響力,就像沒有生命和活力、冷淡的精力力量一樣。
◇一個人如果神經力活躍而豐富,且能有意無意地掌握將神經力與思想波結合起來的技巧,那么這種人在說話或表達想法的時候就會充滿生機勃勃的力量,并在那些與他們接觸的人身上產生效果。
◇一般來說,通過后天培養而具備這種能力從而對它有透徹了解的人,卻可以對其“招之即來”,從而總能使神經系統在力量耗盡時得以迅速恢復功能。
◇當獲得這種力量時,你就會成為一種巨大能量的集散中心,慢慢也會通過給他人施加影響來進一步認識自身的這種力量。
你會記得,當你與各行各業的強勢人物,例如偉大的傳教士、律師、政治家、演講家、商人等,總之,是那些依靠向他人施加強烈影響而獲得成功的人打交道的時候,你會體驗到一種感覺,這種人都會散發出一股力量和氣勢。你能實實在在地感覺到從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力量。你還會記得,在你看來,這種力量似乎不是單獨的精神力量或智力,而似乎又含有很多客觀成分。某些世界偉人身上散發出的這種力量極其強烈,甚至能成為他們意志力的外在表現,使他們成為生命活力強大的集散地,影響著所有與他們接觸的人。要想搞清楚這種力量和單純的智力與能力之間的區別,你只需再憶想另一種天才,即偉大的學者、作家等,以及其他智力超群的人。從“磁力”這個詞的一般性運用來看,這種人通常并沒有什么“磁力”。他們不會散發或傳播力量,其氣場中幾乎完全沒有身體氣場的成分。他們似乎是偉大智能的聚集體,但僅此而已。我現在并不在說那些智力和身體均衡發展、協調運用的人,而是指那些“精神”或智力特征非常鮮明的人。稍作片刻思考,你就能想起許多我所指的這種人的例子,比如教師、傳教士、律師以及那些智力超群的學者,但他們就是缺少那種給人以深刻印象的“東西”。如果再請你回憶,你就會知道,有“磁力”的人幾乎無一例外具有那種難以言狀的、我們稱之為“力量”和能量的東西。
他可能并不高大健壯,甚至可能骨瘦如柴,身材瘦削、外形短小,即便是這后一種情況,他仍然會“瘦而不弱”,像一個卷起來的、充滿勢能的彈簧發條。有磁力的人絕不會是既瘦又軟、性格孱弱的人。我曾見過這種體瘦的魅力人物,他們當時由于疾病的折磨而奄奄一息,但他們即使在彌留之際,仍然給人一種機敏果斷、蓄勢待發的印象。另一種類型的魅力人物即健壯型的人,他們也給人以有力、充滿氣勢的印象,這里的力和氣勢中,便能貯存和散發力量和能量。你自己的經歷不也如此么?你難道沒有見過某個從身體角度來看沒有傳遞出“力量”訊息的偉人?我想不會?,F在請記住,我并不是說僅肉體的神經力本身就能構成氣場。遠遠不是這個意思。有許多人具有并發散肉體的神經力,但從“氣場”這個詞的完整意義上講,他們并沒有個人魅力。請不要忘了,要想創造出個人氣場的完美圖景,必須將精神氣場與身體氣場結合起來。不過我堅持認為,精神氣場如果沒有其身體的對應部分來配合,就如同一具行尸走肉,缺少實質性和有效性。神秘學專家告訴我們,在個人的“氛圍”(他們稱之為“光環”)中,不僅可以找到此人精神狀態和精神特性的振動,而且還能找到他身體氣場的振動。這里的身體氣場,便是我在本書中所稱的神經力。他們聲稱,那些已經具備通靈和超視能力的人,可以看到這種神經力的振動,離開身體、沿著各個方向跨越兩三英尺遠的距離,這種氛圍整體上看呈雞蛋狀,因此稱其為“光環”。所說它呈淡紫色,有點像暗淡的電火花,其震動或抖動的方式,有點像熱氣從爐子里升起的樣子,或者炎熱的夏日熱氣從地面上升起的樣子,這對每個觀察者來說可謂見得多了。
他們還宣稱,當一個強人運用自己的意念時,人們就可以看到這種神經力帶著此人的精神氣場,從此人的身上一縷一縷地彈射或閃耀而出,到達其他人的身上。我并不承認自己親眼見過如此玄妙的景象,但是我的許多精通玄學的朋友一致同意此類觀點,而且它也與很久前神秘學專家的作品相一致。不管怎么說,任何一個試驗氣場的人都會相信,盡管一直以來,普通人的肉眼始終沒有見過這種現象,但神經力或身體氣場并不完全按照他們所描述的那種方式運動。神秘學家還提供了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這條信息不僅被我自己的觀察和試驗完全證實,而且事實上也構成了我的氣場學說的一塊基石,那就是:神經力在通靈、催眠、精神影響以及其他類似現象(即一個人的思維影響另一個人的思維)當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這當然是個人氣場的一個主要特點。我在這里會提到所謂的“激活”這個詞,即思想波被神經力形成的流所激活,而且在思想波發射的同時也會附帶著神經力。不帶有神經力形成的流的思想波會缺少氣勢和影響力,就像沒有生命和活力、冷淡的精力力量一樣。我只要舉一個常見的例子,你就能更好地領悟這種觀點了。例如,你聽過許多這樣的布道、演說或朗誦,其表演者是一個智力超群、思想滿腹的人,但這樣的表演卻顯得沉悶、枯燥、蒼白而沒有生氣,是不是?它缺少生命力和活力,而這種生命力和活力在另一些演講者甚至智力不怎么出眾的人身上卻能夠體驗到,是不是?你還會注意到,有些人雖然公認為水平高,但他們的性格卻缺少“生命”,而另一些天賦平平的人,其性格卻能散發出強大的生命和力量,這種生命和力量由此又成為一種吸引力。
對了,從這當中就可以看出普通的思想波和伴有強烈神經力的思想波之間有何區別了。前者缺少“實體”和激活力,而后者的這兩樣東西卻非常充盈。請你認真想想這句話,直到“深諳其精髓”,因為這里面蘊藏著氣場的兩大秘訣之一。一個人如果神經力活躍而豐富,且能有意無意地掌握將神經力與思想波結合起來的技巧,那么這種人在說話或表達想法的時候就會充滿生機勃勃的力量,并在那些與他們接觸的人身上產生效果。神經力就像一枚大威力炸彈,將思想波一下子推出去,帶著一種不可阻擋的沖擊力直中靶心,給他人的頭腦以一種強烈的印象。有些人的語言生動而有力,他們對別人思維的影響力也很強大,這種人就有強烈而活躍的、與他精神流緊密聯系的神經力或叫身體氣場。他們向許多人組成的觀眾席迸射出這種合力,其力量之大能讓后者幾乎雙腳離地。人類歷史上的偉大領袖多有這種經過大量開發和積極運用的神經力。他們開口說話時,其他人幾乎會不由自主地言聽計從。裘利斯?凱撒和拿破侖?波拿巴是運用這種力量的兩個經典范例,事實上,每個能打動和左右他人的人,都值得我們學習。研究氣場的學生應盡可能地想辦法與這一類人接觸,這樣他就能親身看到而不是感覺到從這種人身上散發出來的這種強大力量的效果了。如此,他就能更好地認識到神經力在個人影響力和氣場當中到底發揮什么作用,從而更加堅定為此而歷練的決心。有些人似乎能自然而然地吸取、存貯和有效運用自身身體氣場的神經力。這種人非常幸運,因為他們不用為了培養前面提到的過程而勞心費神。但是,那些并非先天就有這種能力的人,也可以通過練習和堅持不懈而培養它。
不僅如此,他們甚至還可能最終超越那些擁有天賦的人,因為后者并不知道自己的這種力量源于何處,從而很容易忽視或濫用它。一般來說,通過后天培養而具備這種能力從而對它有透徹了解的人,卻可以對其“招之即來”,從而總能使神經系統在力量耗盡時得以迅速恢復功能。知識就是力量,而后天培養造就的能力,往往比與生俱來卻未能很好理解或開發的類似能力更為有效。在下一章一開始,我會有意先向你介紹提升神經力、貯存神經力并有意識地發射它以激活你的思想流的簡易方法。這一過程非常自然,而且并不需要舉行任何神秘的儀式或相關活動。它以純粹的生理學原理為基礎,而且與自然法則相當吻合。一旦你掌握了吸取和貯存神經力的藝術,就會驚奇地發現自己之前為什么從來沒有想到過它。當獲得這種力量時,你就會成為一種巨大能量的集散中心,慢慢也會通過給他人施加影響來進一步認識自身的這種力量。我的意思是說,你不僅更加了解氣場,而且也更會領悟力量和能量的振動。你將會發現,別人會在與你握手或與你接觸時,感覺到某種讓他們驚奇的東西。他們并不十分清楚到底是什么在影響他們,但能感覺到某種奇異的力量在他們身上彌漫。你最好將秘密藏在心底,不要給人以任何不同尋常的印象。你希望樹立的是信心而不是恐懼,而奇異感和神秘感卻能帶來恐懼而非信心。所以,一定不要泄露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