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做人從修身開始(2)
- 做人細節全書
- 凡禹
- 4713字
- 2015-05-27 17:29:56
正直,是一種優良的品格,是一個人思想道德和價值觀念的綜合反映。沒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樂于吃虧的奉獻精神,就不可能有正直的品格。具有正直品格的人,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都敢于挺直腰桿,維護正義的尊嚴。因為,一個正直的人不能把自己分成兩半,口是心非,說一套,干一套,也不會違背做人的原則,奴顏婢膝。一般來說,正直的人內心的矛盾沖突相對較少,所以才保持了敏銳、清醒的頭腦,無所顧忌地干事業,并獲得成功。同時,正直的人意味著他們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以及很強的道德感、服從意識和維護真理的勇氣。
李開復先生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他在蘋果公司工作時,曾有一位剛被他提拔的經理,由于受到下屬的批評,非常沮喪地要李先生再找一個人來接替他。李先生問他:“你認為你的長處是什么?”他說:“我相信自己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李先生告訴他:“當初我提拔你做經理,就是因為你是一個公正無私的人。管理經驗和溝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學習的,但一顆正直的心是無價的。”
李先生支持他繼續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溝通技巧方面給予他很多指點和幫助。最終,他不負眾望,成為一個出色的管理人才。現在,他已經是一個頗為成功的公司的首席技術官。
與之相反,李先生曾面試過一位求職者。他在技術、管理方面都相當出色。但是,在談論之余,他表示,如果被錄用,他甚至可以把在原來公司工作時的一項發明帶過來。隨后他似乎覺察到這樣說有些不妥,特作聲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不知道。
這一番談話之后,對于李先生而言,不論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樣,李先生都不會錄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處世準則和最起碼的職業道德“誠實”和“講信用”。如果雇用這樣的人,誰能保證他不會在這里工作一段時間后,把在這里的成果也當作所謂“業余之作”而變成向其他公司討好的“貢品”呢?
李先生其實是在告訴我們:一個人品不佳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有所作為的人的。
在一所大醫院的手術室里,一位年輕的護士第一次擔任責任護士。“大夫你已經取出了第11塊紗布,”她對外科大夫說,“我們用的是12塊。”“我已經取出來了,”醫生斷然道,“我們現在就開始縫合傷口。”“不行!”護士抗議說,“我們用了12塊。”“由我負責好了!”外科醫生嚴厲地說。“你不能這樣做的!”護士激烈地喊道,“你要為病人想想!”大夫微微一笑,舉起他的手讓護士看了看這第12塊紗布。“你是合格的護士。”他說道。他在考驗她是否盡責、正直——而她具備了這一點。
為什么這位護士能夠堅持自己的正確看法,并全力維護病人的安全,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有些人卻做不到這一點呢?首先是因為那些人社會責任的淡化,導致責任擴散。信念不堅定,就容易被權力、權威所左右。其次是人們的是非觀念模糊,好壞不分,缺乏正義的氛圍,不是經常可以聽到正直的人受到排擠的傳聞嗎?再次是個人內心的矛盾沖突,使意志發生動搖,為名利所困繞,從而對不良現象和行為熟視無睹,等等。
一個人要在社會上做一個真正正直的人是相當難的,正因為難,才顯得正直的人難能可貴,令人敬佩和尊崇。正直所具有的價值,是值得人們為此而努力實踐的。
做一個正直的人,就會去掉懦弱,變得勇敢;就會去掉猶豫徘徊,變得堅定果斷;就會去掉疑慮,變得心地坦然;就會去掉冷漠,變得熱心腸;就會去掉孤獨,帶來友誼、信任和希望。一個人的正直品格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靠在社會實踐中逐漸養成和鑄就的。一是要鍛煉自己,在一些細小的事情上做到完全真誠,不講假話;二是要在個人獨處或面對某種誘惑時把握住自己,不違法違紀;三是要在關鍵時刻站出來伸張正義,不臨陣退縮;四是要在名利得失面前經受住考驗,不見利忘義,喪失良知。善良的人們都期待著正直的風氣更加濃厚,正直的人越來越多;正直的人不失其正直的品格,更加正直;埋怨別人不正直的人,首先自己要正直起來,以實際行動去影響他人,讓更多的人正直起來。
只要人人都能做到正直,整個社會的正直風氣就不難形成。推崇我們正直的品格吧,不要為世俗的偏見所動搖!
忠誠是安身立命之本
忠誠是一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無論是對國家、家人、朋友,還是對單位,一個人都需要具有忠誠之心。只有忠誠的人,才能夠贏得他人的信任,受到他人的尊敬,才會在工作中獲得更多的價值。在我們忠誠時,也會得到忠誠的回報,因為我們是忠誠的最大受益人。
巴基斯坦的米赫里茲·伊克巴爾曾講述過這樣一則故事:
傍晚,公司經理阿里夫回到家,一反常態,寡言少語。
“怎么了,親愛的?”妻子問道。
“一個陌生人今天下午來了個電話,”他回答說,“他要求我向他提供一份特殊的檔案材料,給我1萬盧比作為回報。”
“爸爸,他要那份材料做什么?”10歲的兒子納賽問道。
“那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那人是敵對公司的頭兒,想要那份材料,以便毀掉我們的公司……”
“如果你把那份材料交給他,你就不真誠,對你的上司不誠實,而你總是教育我要真誠、老實。爸爸,請你永遠不要做這種事,要不然我會生你的氣的。”
“納賽,”媽媽搶白道,“別管你爸爸的事!”
第二天一早,電話鈴響了,阿里夫急忙過去接。幾分鐘后,他走過來,對妻子說:“還是那個人,現在他給我2.5萬盧比。他說他可以給我一份假的檔案材料,那樣我就不會被抓住了。”
“為什么你不接受呢?”妻子建議說,“這可是一大筆錢,況且你會平安無事。”
“可我還是拒絕了,”阿里夫說,“你不記得昨晚納賽的話了嗎?”
納賽知道了他的父親將一如既往地忠誠老實,松了一口氣。那天夜里,納賽從夢中被一陣緊似一陣的電話鈴聲驚醒。他聽見父親起來去接電話。
母親問:“什么人?”
“還是那個人,”父親說,“他已經把錢增加到10萬盧比,并且答應任命我為他公司的經理,工資高,條件優厚。”
“阿里夫,你該接受了!你對現在的上司忠心耿耿,可他給了你什么?僅僅是微薄的薪水而已!”
“你說得很對,”父親說,“可是你想想我們兒子的話。錢并不能使一個人幸福,誠實和道德在一個人一生中是有相當分量的!”
“納賽太小,決定不了這么重要的事情。”母親說,“老實和忠誠僅僅是寫在書本上的,在現實生活中,這些東西與實際生活毫不相干。”
納賽一直在床上傾聽談話,他從床上坐了起來,對爸爸說:“爸爸,你曾經答應我對你的上司不作假的。”
“睡覺吧,我的兒子,我不會接受這筆錢的。”父親說。納賽極為高興,安然入睡了。
“醒醒,該起床了!”母親喊叫著叫納賽起床。父親告訴納賽:“那個人今天早上又打來電話了,他說要給我100萬盧比并任命我為他公司的經理,條件是今天下午以前我得把那份檔案材料交給他;否則,他要綁架你,我的兒子。”
“爸爸,希望你再次拒絕他!”兒子堅決地說。
“我沒有拒絕他,兒子。”父親說,“我告訴他再給我一點時間考慮考慮。”
正在這時,電話鈴又響了,父親急忙去接電話。只聽他喊道:“不,我不接受,看你敢綁架我的兒子!”說完掛了電話。
“太好了,爸爸。”納賽高興極了。
那天下午,父親回家進門的第一句話就是:“兒子回來了嗎?”
“沒有,”母親焦急地說,“現在他應該回家了。他是個傻孩子,你采納了他的愚蠢意見,如果他發生什么意外,我跟你沒完!”
“你冷靜點兒,我親愛的。但愿我們的兒子不會被那個壞蛋綁架了去。我給警察打電話,把這一切都告訴他們。”正當他撥電話時,一輛小轎車開進了院子里。
“我們的兒子回來了!”母親興高采烈地喊道,“是你的上司用他的車帶來的!”“我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先生。”父親邊說邊請上司在客廳就座。
“打神秘電話的人是我的仆人,”上司說,“我想試一試你的忠誠。我要永遠定居國外,想找個誠實的合股人管理這家公司。我很高興,你正是我要找的人!”
在籌碼不斷加大的金錢誘惑以及兒子性命恐嚇面前,阿里夫依然保持著對公司的忠誠,終得善果。這啟示我們:不論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都不要喪失做人的根本,忠誠的行為總有回報。忠誠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我們自己。從某種意義上講,守住忠誠,就是守住了成功。
當我們拿著薪水和家人團聚時,我們應該想到對單位的忠誠;當我們拿著薪水去孝敬父母時,我們應該想到對單位的忠誠;當我們拿著薪水給愛人買禮物時,我們應該想到對單位的忠誠;當我們工作之余悠閑地領著孩子逛街游玩時,我們應該想到對單位的忠誠;當我們在假日里和朋友開懷暢飲時,我們應該想到對單位的忠誠;當我們在單位給予的舞臺上獲取了尊重、榮耀、地位,實現了有價值的一生時,我們應該想到對單位的忠誠!
我們能夠安穩地生活,是因為有一個安穩的工作;我們能夠享受快樂的人生,是因為工作給我們帶來穩定的收入。有道是:“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每一個員工都應該體會到,自己的工資收益完全來自公司的收益。因此,公司的利益就是自己利益的來源。每個人都是自己團隊中的一分子,若想不被社會、不被自己的團隊拋棄,你就必須忠誠于你的團隊。忠誠總有回報,任何時候都不要懷疑,更不要忘記。
忠誠是立身之本,是無價之寶,忠誠可以換來他人的信賴,贏得更多的回報。
謙遜是一切美德的皇冠
人不能沒有自信心,但自信并不等于驕傲。驕傲是前進路上一個最大的阻力。它總是慫恿人對鏡自賞,洋洋得意,自我感覺超過了現實。這種虛幻的良好感覺是無知、褊狹和傲慢的同行者,是與積極進取、樸實和謙恭完全背道而馳的。這種錯誤的思維在傷害他人的同時,也在傷害你自己——它使你遠離現實,阻止你走向完美和正直。
中國最早的典籍《尚書》中也指出:“滿招損,謙受益”。民間俗諺也說:“大意失荊州,驕傲失街亭。”古今中外關于戒驕破滿的論述不計其數,正是告訴我們驕傲是人類的宿敵,如果不戰勝它,它會毀了我們自己。
晶體管之父肖克利于1955年回到老家圣克拉拉谷——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硅谷。肖克利在硅谷建立了肖克利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當時硅谷還沒幾家大企業,他可算是硅谷的先驅。硅谷有著一流的天時和地利,但肖克利還需要另一項關鍵的條件:人才。
對于人才的挑選,肖克利的眼光絕對和他的技術眼光一樣敏銳、獨到。他回到人氣旺盛的美國東海岸,發布了招聘信息,渴求有志人才與他一起打天下。肖克利作為一名慧眼識英才的伯樂,聘用了8位優秀人才。這是從未有過的偉大人才的集合,所有的人都在30歲以下,正處于他們才能噴涌的頂峰時期,極具戰斗力。
大伙慕肖克利的人名而來,摩拳擦掌地要干一番大事。但他們初到肖克利實驗室時都大吃一驚:所謂的實驗室是光禿禿的白墻、水泥地和裸露在外的屋椽。物質條件如此之差,更沒想到的是,肖克利是一位極其傲慢的人物。這位在研討會和講演中令年輕人十分欽佩和仰慕的偉大科學家,卻是最不好伺候的老板。這位大科學家的市場學問少得十分可憐,對管理技巧也一竅不通,甚至連跟其他人打交道的能力也很欠缺,偏偏又十分自以為是且雄心極大。
肖克利跟人說話,總像對待小孩子一樣,態度日趨驕橫。對于手下的一幫精英,他總是像老板對待學徒工一樣頤指氣使,怨氣滿天。肖克利唯我獨尊的作風很快得到了報應。他的門徒們提議研究集成電路,用擴散方法將數個硅晶體管的電路放在一個晶體管大小的位置上。現在我們看來,這是電子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但肖克利拒絕了他們的建議,從而埋下了炸彈。因此到了1957年,8人中有7人產生了跳槽的想法。于是8個人很快一齊向肖克利遞上辭職書。肖克利當然大為震驚,繼而大發雷霆,由著他那傲慢的脾氣發泄了一番,把這些人罵了個夠,把他們稱作叛徒,時稱“叛逆八人幫”。現在看來也許他們是歷史上最有實力的叛逆者了。
“叛逆八人幫”成了硅谷最著名的典故之一。
有人曾說過:“偉大只不過是謙遜的別名。”虛懷若谷的人,不會被頭上各色各樣的光環所蒙蔽。他清楚自己的長處與弱點,失敗與成就。他能虛心接受不同的意見,更能以寬廣的胸懷接受他人的批評,甚至為批評自己的人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