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天殷矚我重斯文(3)

也正是在這一年的7-9月,玻恩和他的學生海森堡,通過另一途徑建立了矩陣力學。到1926年3月,薛定諤發現波動力學和矩陣力學在數學上是等價的,是量子力學的兩種形式,可以通過數學變換,從一個理論轉到另一個理論。

1927年,薛定諤接替M.普朗克,到柏林大學擔任理論物理學教授。在這里,他與普朗克結下深厚的友誼。同年在萊比錫出版了他的《波動力學論文集》。1933年,薛定諤對于納粹迫害杰出科學家深為憤慨,同年11月被迫移居英國牛津,當年,他與狄拉克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6年冬,薛定諤回到祖國奧地利的格拉茨。奧地利被納粹吞并后,他被迫再次流亡英國牛津,1939年10月轉到愛爾蘭,在都柏林高級研究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工作。

不久,彭桓武開始幫助海特勒進行介子理論方面的研究。海特勒曾把量子力學運用于氫分子結構,和倫敦同道一起提出化學鍵理論,是量子化學的創始人之一。

但是,薛定諤則認為海特勒和彭桓武研究介子是在渾水摸魚。他在彭桓武面前不止一次表示他對愛丁頓的《基本理論》一書所提出問題的膽量欽佩至極。薛定諤的作為讓海特勒和彭桓武都以為和愛因斯坦十分相像,薛定傳也在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力攻電磁場與引力場的統一。他們自然都失敗了,終于有一天,電磁作用和弱作用成功地統一到了一起。

海特勒和彭桓武對薛定諤懷著深深的敬佩和感激。茶余飯后,彭桓武從海特勒那里聽來許多關于大師的故事。彭桓武從這些故事中認真總結經驗,注重學習大師的工作方法,培養自已對學術問題的見識與判斷的能力。一次,他與海特勒在一家店中飲茶聊天,海特勒說起薛定諤:“一開始薛定諤提出相對論性的方程,而算出的氫原子能級與實驗不合。面對失敗他不放棄,而通過做非相對論近似極限而提出與實驗符合的薛定諤方程,開創了波動力學。這種堅定靈活是非常難得的。”

彭桓武從這里領悟到:在進行多條道路探索時,每條路都要探索到底,包括拐彎抹角。這一做學問的研究方法直接指導他后來領導的原子彈、氫彈理論突破工作的研究。這不能不說:這應歸功于他在玻恩、薛定諤及海特勒身邊的學習和工作的經歷。

海特勒也是玻恩的學生,可算是彭桓武的師兄了。這位師兄博才多學,一有空,就與彭桓武喝茶聊天。而彭桓武總能在這些“聊天”當中學習大師們及師兄的治學和為人之道,從中汲取豐富的知識營養。

一次,海特勒說:“能善于用心算去估計數量級,從而辨別是哪些因素間的某種關聯在起主要作用,這點標志了一個物理學家的成熟程度。”海特勒接著講到了法國與德國在“二戰”前物理發展的差別,從而強調權威人物影響的重要性。海特勒說:“法國當時理論物理學權威是德布羅依,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很專制,學理論物理只能跟著他走,跟別人不行,唯他獨尊,結果培養不出人來。德國有所謂的慕尼黑學派和哥廷根學派,代表分別是索末菲和玻恩。他們比較民主,學生之間常有交流,玻恩的學生可以與索末菲工作,慕尼黑學派的學生也來與玻恩工作。這樣互相交流,活躍了思想,開闊了視野,推動了德國理論物理的發展,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理論物理學家。”

彭桓武及時把這些可貴的經驗總結印記在腦海里,并直接指導他后來的研究事業和人生之路。他謙遜好學的精神,智慧超群的才能使玻恩、薛定諤都刮目相看。海特勒更是懷著無比的尊敬和熱愛看待彭桓武。他后來在回憶錄中寫道:“經常的興致結合著非凡的天才,使他成為同事中最有價值的一個。”“同事中最受熱愛的一個是中國人彭桓武。”

彭桓武被戰爭拋在這英倫島和愛爾蘭島之上,卻萬幸有機會、有精力投入科學研究工作。這一時期,希特勒調轉炮口去打蘇聯了,亞洲和東南亞的戰爭也進入白熱化狀態。彭桓武卻如一位自然科學的忠實信徒,虔誠地往來于兩島之間,往來于馬克斯·玻恩和埃爾溫·薛定i萼兩位大師的門前。

彭桓武請教薛定愕:怎樣才能做好研究工作?

薛定諤的回答只有四個字:“分而治之。”

這是一句兵家術語,薛定諤卻把它用在科學研究上,彭桓武第一次認識到研究與作戰有著緊密的關系。彭桓武牢記大師的經驗之談,結合自己的實際,用它來指導后來的研究工作,在實踐中展示出他超人的智慧和永恒的魅力。

在都柏林高級研究院,彭桓武還遇到了他在愛丁堡的同窗鮑文。鮑文是個美麗的愛爾蘭姑娘,她聰穎過人,博文達理,質樸淳厚,端莊大方,常與彭桓武一起探討科學問題。

遇有閑暇,兩人便相約騎車去往海邊。他們看愛爾蘭海,看大西洋;看日出,看日落;看銀色的海踏時而高空展翅、時而滑翔海面;看藍色的海浪有時憾、有時暴艦拍擊著麟……一次,敝問彭桓武:“假如戰爭現在就棘了,而你在這里又當上了教授,你還回國嗎?”

彭桓武說:“我永遠只屬于我的袓國——中國。”

彭桓武和鮑文探討學術,暢談未來,可他們強烈的愛國之心阻礙了他們友誼的發展。愛自己的祖國,為袓國貢獻畢生~這是兩個不同國籍的年輕人的共同理想和心聲。也正是這相同的理想,迫使兩個年輕男女之間只能存在友誼。

這個故事沒有結局。

1942年的一天,彭桓武接到二姐寄自祖國上海的一封信。這封信穿過炮火和硝煙,飛越印度洋、大西洋,歷盡了千難萬險,終于到達愛爾蘭島彭桓武的手中。這封信在路上走了近一年!這封信報告了一個非常不幸的消息:彭桓武的父親——彭樹棠去世了。

彭桓武客居異鄉,有國不能回,有家不能奔,而父親于一年前就已經去世,他陷入無比悲痛之中。父親生前只對他做的一件事情給予過肯定,那就是“七七事變”后他逃到了昆明。父親在一封給他的信中寫道:“只身行萬里,我亦曰之為能。”信中,父親還諄諄教誨道:“高、簡、率、樸,倶是美德,但要學問以濟之:志高、要不驕,行簡、要居敬,性率、要合禮,身樸、要不陋。”父親語重心長,唯恐等彭桓武將來真正懂得已為時晚矣。知子莫如父啊,彭桓武感激著父親,從此,再也不去海邊游玩,再無心思去看大海。

不久,薛定諤演講他的著名論文《生命是什么?——活細胞的物理面貌》。

彭桓武聆聽著大師的理論演講,仿佛置身在輝煌的知識的殿堂。薛定諤在論文中試圖用熱力學、量子力學和化學理論來解釋生命的本性,引進了非周期性晶體、負熵、遺傳密碼、量子躍遷的突變等概念。薛定諤的這篇論文后來出版發行,流傳很廣,使許多青年物理學家開始注意生命科學中提出的問題,引導人們用物理學、化學方法去研究生命的本性,使薛定諤成為今天蓬勃發展的分子生物學的先驅。

游學愛爾蘭的1941年8月到1943年7月,彭桓武和海特勒、哈密頓合作,發表了一系列論文,綜合了介子場的若干成果,對宇宙線現象進行較系統的解釋。這些成果中最著名的一部分就是HHP理論。

HHP理論,以它的三位作者姓名的頭一個字母命名,其主要工作出自彭桓武之手。它發展了量子躍遷幾率的理論,用能譜強度首次解釋了宇宙線的能量分布和空間分布。在這個理論中已經出現了后來被稱為戴森(Dys。n)方程的方程。

隨著HHP理論名揚國際物理學界,彭桓武的名字也廣為同行所知。當時滯留法國的錢三強后來說:“連我這個不搞理論的人都知道HHP理論,可見彭桓武他們這個工作在當時的名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顶山市| 宁强县| 潮州市| 凌云县| 青州市| 南靖县| 枝江市| 洛隆县| 大埔区| 庄河市| 凭祥市| 塔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德钦县| 肃宁县| 刚察县| 布尔津县| 岚皋县| 聊城市| 全椒县| 开原市| 同心县| 南宫市| 鲁山县| 温泉县| 涡阳县| 民丰县| 罗甸县| 乌拉特中旗| 黄骅市| 长沙市| 杨浦区| 兰坪| 日喀则市| 册亨县| 光泽县| 吴堡县| 静安区| 龙里县| 淮北市|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