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或許我們可以是街道上來去匆匆的過客,或許我們也可以成為一場電影的看客,但是我們卻不可以成為游離于自己企業發展過程之外的過客。從我們選定了企業,成為企業一員的那刻起,企業就已經成為我們的家,我們就是企業這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而且我們還必須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企業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讓自己成為與企業一起騰飛的優秀員工!
企業興亡,員工有責
我們時常聽到有人說:“企業垮了那是領導的事,與我沒關系,大不了換個地方。”這是典型的沒有責任感的表現。他們忘了,一個不能對企業負責的人,自然也沒人會重用他,這最終還是對自己不負責的表現。更何況在如今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所有行業、所有單位都受到影響,一名員工在一家企業做不好,想要換家企業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此時此刻,我們更應該銘記這么一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應用到員工與企業關系上的時候,它便是“企業興亡,員工有責”。
2009年11月24日我收到巨海鐵人梁漢橋老師的一條短信,讓我感到無比的欣慰,也感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短信內容如下:“敬愛的老師:晚上好!
任何一個人要想實現財務自由:一、必須明確自己擁有多少財富(明確的目標)。二、制定達成目標的詳細的計劃(至少三套方案)。三、正確采取大量的行動(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決心)。我堅信世界上所有的財富都是人創造出來的,巨海創業一年來漢橋非常榮幸地認識了成老師、閆總監、李總監、段總監,以及非常多的優秀巨海家人。我堅信巨海在成老師的精明領導下一定越做越好,10年內一定能成功上市,漢橋這次能去南京,非常感謝巨海,感謝老師給我一次機會走出去幫助企業,我會全力以赴,用生命去演講,決不會丟巨海和老師的臉,漢橋是成老師終生的事業伙伴,一生的好朋友,我能與成老師共創偉業,是我一輩子的福氣,在教育訓練界我們巨海再過一年后一定能讓人刮目相看,用我們的實力贏得客戶與同行的尊重。漢橋愿意用一生的時間與老師共同打造巨海品牌,寫到這里時我的眼睛濕潤了,我堅信:只要選對了路,就不怕路遠!梁漢橋2009年11月24日寫于去南京的火車上。”
企業就是你的船,作為船的主人,你不能讓自己做一個旁觀者,而要樹立“企業發展我發展”的意識。要看到企業面臨的嚴峻挑戰和發展機遇,用責任心和行動推動企業向前發展。一位著名的企業家說:“職員必須停止把問題推給別人,應該學會運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責任感,著手行動,處理這些問題,讓自己真正承擔起責任來。”只有每個人都主動地為企業的發展負責,企業這條大船才能平穩前進;如果每個人都把責任推給別人,那企業這條船很可能有傾覆的危險。
美國總統杜魯門上任后,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擺了個牌子,上面寫著:“BookOfStopHere.”翻譯成中文就是:“問題到此為止。”意即“負起責任來,不要把問題推給別人。”在杜魯門看來,負責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精神。
我在巨海品牌課程《打造商界特種部隊》中講到:責任勝于能力,責任造就魅力。一個人要敢于承擔責任,因為,承擔才會成長。在今天,一個人承擔責任的大小,就決定了舞臺的大小和成就的高低。
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會對那些容易解決的事情負責,而把那些有難度的事情推給別人,這種思維常常會導致他們工作上的失敗。
有一位食品企業的老板,講述了一件發生在他們企業的真實的事情。
這家企業由于廠房地勢較低,每年都要經歷1~2次的抗洪搶險。有一年夏天,老板出差到香港去了,出差之前,他叮嚀幾位主要負責人:“時刻注意天氣變化。”
有一天晚上,遠在香港的老板給幾位負責人打電話,因為他看到天氣預報說有雨,擔心廠房被淹。當時,廠房所在地已經下雨了,可能由于天氣關系,老板一連打了幾個電話都打不通,最后打到了財務經理的家里,讓他立即前往查看一下。
“嗯,我馬上處理,請放心!”接完電話,財務經理并沒有過去。他心里想:這事是安全部的事情,不該我這個財務經理去處理,何況我的家離公司還有好長一段路,去一趟也費事。于是,他給安全部經理打了一個電話,提醒安全部經理去公司看一下。
安全部經理接到電話時有些不愉快,心里想:“我安全部的事情,不需要你來管。”他也沒有去公司,當時他正在打麻將,連電話也沒有打一個,他心里想:“反正有安全科長在,不用管它了。”
安全科長沒有接到電話,但他知道下雨了,并且清楚下雨意味著什么,但他心里想有好幾個保安在廠里,用不著他操心。當時,他正在陪朋友喝酒,甚至把手機也關了。
那幾個保安的確在廠里,但是,用于防洪抽水的幾臺抽水機沒有柴油了,他們打電話給安全科長。科長的電話關機,他們便沒有再打,也沒有采取其他措施,早早地睡覺去了。值班的保安在值班室里睡得很沉,他以為雨不會下很大。
到凌晨兩點左右,雨突然大了起來,當值班保安被雷雨聲吵醒時,水已經漫到床邊!他立即給消防隊打電話。
消防隊雖然來得很及時,但由于通知太晚,大部分生產車間都被雨水淹沒了,數十噸成品、半成品和原輔材料泡在水中,直接經濟損失達數百萬元!
事后,每一個人都說自己沒有責任。
財務經理說:“這不是我的責任,因為我通知安全部經理了。”
安全部經理說:“這是安全科長的責任。”
安全科長說:“保安不該睡覺。”
保安說:“本來可以不發生這樣的險情,但抽水機沒有柴油了,是行政部的責任,他們沒有及時買回柴油來。”
行政部經理說:“這個月費用預算超支了,我沒辦法。應該追究財務部責任,他們把預算定得太死。”
財務部經理又說:“控制開支是我們的職責,我們何罪之有?”
老板聽了,火冒三丈:“你們每個人都沒有責任,那就是老天爺的責任了!我并不是要你們賠償損失,我要的是你們的態度,要的是你們對這件事情的反思,要的是不再發生同樣的災難,可你們只會推卸責任!”
這件事的確值得人們深思。如果食品公司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責任到此,不能再推”,損失絕對不會如此慘重。
付出有多少,結果會說話。不要抱怨自己的付出與獲得的報酬不成比例,也不要老是覺得自己得不到老板的賞識,更不要一出現事故便逃避責任,推卸給他人,而是要將企業視為己有,認真負責地處理好自己的工作,并時刻提醒自己:“我是在自己的企業里為自己做事。”這樣,你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盡到自己應盡的職責。
李剛是一家大型滑雪娛樂公司的普通修理工,這家滑雪娛樂公司是全國首家引進人工造雪機在坡地上造雪的大型滑雪娛樂公司。有一天晚上,李剛深夜出去巡查,看見有一臺造雪機噴出的全是水,而不是雪,這是造雪機的水量控制開關和水泵水壓開關不協調造成的。他趕忙跑到水泵坑邊,用手電筒一照,發現坑里的水快漫到了動力電源的開關口,若不趕快采取措施,將會發生動力電纜短路的問題,這會給公司帶來重大損失,甚至可能危及許多人的性命。在這種情況下,他不顧個人安危,跳入水泵坑中,控制住了水泵閥門,防止了水的漫溢。李剛顧不得換去濕透了的衣服,把坑里的水排盡,重新啟動造雪機開始造雪。當許多同事趕過來幫忙的時候,他已經把問題處理妥當,這時候,他渾身顫抖得走不動路了。老板聞訊,連夜把李剛送入醫院。
因為李剛的英勇行為,公司避免了重大損失,李剛也因此受到了公司的表揚和嘉獎,老板把他從一名小小的修理工提拔到了部門經理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