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山海經》中的神話(1)

《山海經》里的不少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都表現出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其中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女媧補天、共工怒觸不周山等神話故事,代代相傳,家喻戶曉,為后人的神話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養料。《山海經》實際上也是我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古書。

(一)抗爭神話

1.刑天神話

刑天原是一個無名的巨人,因和黃帝爭神座,被黃帝砍掉了腦袋,這才叫刑天。刑天就是砍頭的意思。刑天為炎帝近臣,自炎帝敗于阪泉,刑天一直伴隨左右,居于南方。炎帝不敢和黃帝抗爭,但他的子孫和手下卻不服氣。當蚩尤舉兵反抗黃帝的時候,刑天曾想去參加這場戰爭,只是因為炎帝堅決阻止才沒有成行。蚩尤和黃帝一戰失敗,蚩尤被殺死,刑天再也按捺不住自己那顆憤怒的心,于是偷偷地離開南方天廷,徑直奔向中央天廷,去和黃帝爭個高低。刑天左手握著長方形的盾牌,右手拿著一柄閃光的大斧,一路過關斬將,砍開重重天門,直殺到黃帝的宮前。黃帝正帶領眾大臣在宮中觀賞仙女們的輕歌曼舞,猛見刑天揮舞盾斧殺將過來,頓時大怒,拿起寶劍就和刑天搏斗起來。兩人劍刺斧劈,從宮內殺到宮外,從天廷殺到凡間,直殺到常羊山旁,雙方殺得天昏地暗。刑天終于不敵,被黃帝斬下了頭顱。黃帝把刑天的頭顱埋在常羊山里。沒了頭顱的刑天卻突然再次站起,把胸前的兩個乳頭當做一雙眼睛,把肚臍當做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著天空猛劈狠砍,戰斗不止。

2.夸父神話

遠古時代,在我國北部,有一座巍峨雄偉的成都載天山,山上住著一個巨人氏族叫夸父族。夸父族的首領叫做夸父,他身高無比,力大無窮,意志堅強,氣概非凡。那時候,世界上荒涼落后,毒蛇猛獸橫行,人們生活凄苦。夸父為了本部落的人能夠活下去,每天都率領眾人跟洪水猛獸搏斗。夸父常常將捉到的兇惡的黃蛇掛在自己的兩只耳朵上作為裝飾,引以為榮。

有一年,天大旱。火一樣的太陽烤焦了地上的莊稼,曬干了河里的流水。人們熱得難受,實在無法生活。夸父見到這種情景,就立下雄心壯志,發誓要把太陽捉住,讓它聽從人們的吩咐,更好地為大家服務。

一天,太陽剛剛從海上升起,夸父就邁開大步從東海邊上開始了他逐日的征程。太陽在空中飛快地轉,夸父在地上疾風一樣地追。夸父不停地追呀追,餓了,摘個野果充饑;渴了,捧口河水解渴;累了,也僅僅打個盹。他心里一直在鼓勵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陽了,人們的生活就會幸福了。”他追了九天九夜,離太陽越來越近,紅彤彤、熱辣辣的太陽就在他的頭上。夸父又跨過了一座座高山,穿過了一條條大河,終于在禺谷就要追上太陽了。這時,夸父心里興奮極了,可就在他伸手要捉住太陽的時候,由于過度激動,心力交瘁,突然感到頭昏眼花,竟暈過去了。夸父醒來時,太陽早已不見了。夸父依然不氣餒,他鼓足全身的力氣,又準備出發了。可是離太陽越近,太陽光就越強烈,夸父越來越感到焦躁難耐,他覺得自己渾身的水分都被蒸干了,當務之急,他需要喝大量的水。于是,夸父站起來走到東南方的黃河邊,俯下身子,猛喝黃河里的水,黃河水被他喝干了,他又去喝渭河里的水。誰知道,他喝干了渭河水,還是不解渴。于是,他打算向北走,去喝一個大澤的水。可是,夸父實在太累太渴了,當他走到中途時,身體就再也支持不住了,慢慢地倒下去,死了。夸父死后,他的身體變成了一座大山,這就是“夸父山”。據說,位于現在河南靈寶西三十五里靈湖峪和池峪中間。夸父死時扔下的手杖,也變成了一片五彩云霞般的桃林。桃林的地勢險要,后人把這里叫做“桃林寨”。夸父死了,他并沒捉住太陽。可是天帝被他的英雄精神所感動,懲罰了太陽。從此,他的部族年年風調雨順,萬物興盛。夸父的后代子孫居住在夸父山下,生兒育女,繁衍后代,生活非常幸福。

3.共工的神話

據傳說,顓頊是黃帝的孫子,號高陽氏,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陽附近)。他聰慧機敏,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統治的地盤也很大,北到現在的河北一帶,南到南嶺以南,西到現在的甘肅一帶,東到東海中的一些島嶼,都是他統治的區域。古代歷史書上描寫說,顓頊在視察所到之處,受到部落民眾的熱情接待。

但是顓頊也做過不合情理的事情。有這么一條律令就是他規定的,規定婦女在路上與男子相遇,必須先避讓一旁;如果不這樣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頓。這條法律雖然是傳說,但是說明了在顓頊那個時代,由于生產方式的變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導力量,婦女的地位已經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會取代了母系氏族社會,男子在社會上的權威已經確立。與顓頊同時期,有個部落領袖,叫做共工氏。傳說他是人首蛇身,長著滿頭的赤發,他的坐騎是兩條飛龍。

據說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的部落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對水利工作尤為重視,想出筑堤蓄水的辦法。那個時候,人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水的利用是至關重要的。共工氏是繼神農氏之后,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作出過貢獻的人。

共工有個兒子叫后土,對農業也很精通。他們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把水利的事辦好,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給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這些情況,非常不利于農業生產。因此共工氏制訂了一個計劃,把高處的土運到低地,他認為平整土地可以擴大耕種面積,利于水利灌溉,對發展農業生產大有好處。

顓頊不贊成共工氏的做法。顓頊認為,在部族中擁有至高無上權威的是自己,整個部族應當只聽從他一個人的號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張的。顓頊以這樣做會讓上天發怒為由,反對共工氏實行計劃。于是,顓頊與共工氏之間發生了一場十分激烈的斗爭,表面上是對治土、治水的爭論,實際上是對部族領導權的爭奪。

要說這兩個人比起來,力氣上,共工氏要強;而論機智,他卻不如顓頊。顓頊利用鬼神的說法,煽動部落民眾,叫他們不要相信共工氏。當時的人對自然知識了解得很少,對鬼神之事都極為相信,不少人上了顓頊的當,認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會觸怒鬼神,引來災難,因此顓頊得到了多數民眾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眾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堅信自己的計劃是正確的,堅決不肯妥協。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不惜犧牲自己,要用生命來維護自己的事業。他來到不周山(今昆侖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頂撞下來,來表示自己的堅定決心。

共工氏駕著飛龍,來到半空,猛地撞向不周山。霎時間,一聲巨響,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當即折為兩段,山體轟隆隆地崩塌下來。天地之間發生巨變,天空中,日月星辰都變了位置;大地上,山脈移動,河水變流。原來這不周山是天地之間的支柱,天柱折斷了,把系著大地的繩子也崩斷了,只見大地向東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傾倒。因為天空向西北方向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從東邊升起,向西邊降落;因為大地向東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騰向東,流入東邊的大海里去了。共工氏英勇的行為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在他死后,人們奉他為水師(司水利之神)。他的兒子后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后來人們發誓時說“蒼天后土”,說的就是他,由此可見人們對他的敬重。

關于共工氏和顓頊爭奪帝位、怒撞不周山的傳說,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這只是個神話故事,說明在那時我們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釋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不能掌握自然規律,所以在自然面前是那樣的無力,才會把各種疑惑歸因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創造了種種神話傳說,歌頌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話中的盤古、女媧、黃帝等等傳奇人物。

4.蚩尤的神話

黃帝打敗炎帝之后,許多諸侯都想擁戴他當天子。可是炎帝的子孫不甘心向黃帝臣服,三番五次挑起戰爭,尤以蚩尤為甚。蚩尤是炎帝的孫子。據說,蚩尤生性殘暴好戰,他有八十一個兄弟,都是能說話的野獸,一個個銅頭鐵額,用石頭鐵塊當飯吃。蚩尤原來臣屬于黃帝,可是炎帝戰敗后,蚩尤在廬山腳下發現了銅礦,他們把這些銅制成了劍、矛、戟、盾等兵器,軍威大振,便決心要為炎帝報仇。蚩尤聯合了風伯、雨師和夸父部族的人,氣勢洶洶地來向黃帝挑戰。黃帝生性愛民,不想征戰,一直勸蚩尤休戰。可是蚩尤不聽勸告,屢犯邊界。黃帝不得已,嘆息道:“若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養虎為患了。現在他不行仁義,一味侵犯,我必須懲罰不義!”于是黃帝親自帶兵出征,與蚩尤對陣。

黃帝先派大將應龍出戰。應龍會飛,能從口中噴水,它一上陣,就飛上天空,居高臨下地向蚩尤陣中噴水。剎那間,洶涌的波濤直向蚩尤沖去。蚩尤忙命風伯雨師上陣。風伯和雨師,一個刮起滿天狂風,一個把應龍噴的水收集起來,反過來兩人又施出神威,把狂風暴雨甩向黃帝陣中。應龍只會噴水,不會收水,結果,黃帝大敗而歸。不久,黃帝重整軍隊,重振軍威,再次與蚩尤對陣。黃帝一馬當先,領兵沖入蚩尤陣中。蚩尤這次施展法術,噴煙吐霧,把黃帝和他的軍隊團團罩住。黃帝的軍隊辨不清方向,看不清敵人,被圍困在煙霧中,殺不出重圍。就在這危急關頭,黃帝靈機一動,猛然抬頭看到了天上的北斗星,斗柄轉動而斗頭始終不動,他便根據這個原理發明了指南車,認定了一個方向,黃帝這才帶領軍隊沖出了重圍。這樣,黃帝和蚩尤一來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結果是黃帝勝少敗多,黃帝心中非常焦慮。

一天,黃帝苦苦思索打敗蚩尤的方法,不知不覺昏然睡去,夢見九天玄女交給他一部兵書,說:“帶回去把兵符熟記在心,戰必克敵!”說罷,飄然而去。黃帝醒后,發現手中果真有一本《陽符經》。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幾個象形文字:“天一在前,太乙在后。”黃帝頓悟,于是按照玄女兵法設九陣,置八門,陣內布置三奇六儀,制陰陽二遁,演習變化,成為一千八百陣,名叫“天一遁甲”陣。黃帝演練熟悉,重新率兵與蚩尤決戰。

為了振奮軍威,黃帝決定用軍鼓來鼓舞士氣。他打聽到東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住著一頭怪獸,叫“夔”,它吼叫的聲音就像打雷一樣。黃帝派人把夔捉來,把它的皮剝下來做鼓面,聲音震天響。黃帝又派人將雷澤中的雷獸捉來,從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頭當鼓槌。傳說這夔皮鼓一敲,能震響五百里,連敲幾下,能連震三千八百里。黃帝又用牛皮做了八十面鼓,使得軍威大振。為了徹底打敗蚩尤,黃帝特意召來女兒女魃助戰。女魃是個旱神,專會收云息雨,平時住在遙遠的昆侖山上。黃帝布置好陣容,再次跟蚩尤決戰。兩軍對陣,黃帝下令擂起戰鼓,那八十面牛皮鼓和一面夔皮鼓一響,聲音驚天動地。黃帝的兵聽到鼓聲勇氣倍增,蚩尤的兵聽見鼓聲喪魂失魄。蚩尤看見自己要敗,便和他的八十一個兄弟施起神威,兇悍勇猛地殺上前來。兩軍殺在一起,殺得山搖地動,日抖星墜,難解難分。黃帝見蚩尤確實不好對付,就令應龍噴水。應龍張開巨口,江河般的水流噴射而出,蚩尤沒有防備,被沖了個人仰馬翻。他也急令風伯雨師掀起狂風暴雨向黃帝陣中打去,只見地面上洪水暴漲,波浪滔天,情況很緊急。這時,女魃上陣了,她施起神法,剎那間從她身上放射出滾滾的熱浪,她走到哪里,哪里就風停雨消,烈日當頭。風伯和雨師無計可施,慌忙敗走了。黃帝率軍追上前去,大殺一陣,蚩尤大敗而逃。蚩尤的頭跟銅鑄的一樣硬,以鐵石為飯,還能在空中飛行,在懸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黃帝怎么也捉不住他。追到冀州中部時,黃帝靈機一動,命人把夔皮鼓使勁連擂九下,蚩尤頓時魂喪魄散,不能行走,被黃帝捉住了。黃帝命人給蚩尤戴上枷鎖,把他殺了。害怕他死后還作怪,便把他的身體和頭埋在了兩個地方。蚩尤死后,他身上的枷鎖才被取下來拋擲在荒山上,變成了一片楓樹林,每片楓葉,都像是蚩尤枷鎖上的斑斑血跡。黃帝打敗蚩尤后,諸侯都尊奉他為天子。

(二)愛情神話

1.后羿與嫦娥的神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游| 德庆县| 平和县| 绥棱县| 澄江县| 中牟县| 塔城市| 临西县| 上杭县| 黔江区| 安顺市| 陇南市| 内丘县| 潞城市| 时尚| 石台县| 新干县| 久治县| 孙吴县| 基隆市| 溧阳市| 老河口市| 青龙| 高雄县| 广宁县| 博罗县| 建阳市| 灌南县| 开化县| 开鲁县| 兴国县| 全椒县| 牙克石市| 察雅县| 旅游| 万年县| 中卫市| 泸水县| 德令哈市| 万载县| 德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