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軍統跨國追殺汪精衛(1)

  • 民國無間道
  • 安子
  • 4955字
  • 2015-05-05 10:40:33

汪精衛出走后,蔣介石對戴笠下達了追殺汪精衛的命令,此時日本政府正處于政權交替時期,加之汪精衛的“艷電”引起了全國上下的強烈反對,也讓日本人對汪精衛的信心略有減弱,所以日本政府沒有對汪精衛給予太多的支持。因此,汪精衛的安全問題成了他出走時期最擔心的問題。此事,正好給了汪偽76號的主任丁默邨一個大好機會,丁默邨和汪精衛之前并無深交,甚至還小有矛盾,丁默邨想,不如趁此機會,派人保護汪精衛的安全,日后汪精衛一旦登上偽國民政府領導人的位置,自己以及汪偽76號的工作也便于開展。于是,軍統暗殺汪精衛和汪偽76號保護汪精衛的暗戰就在越南河內展開了。

戴笠部署刺殺汪精衛

戴笠接到蔣介石的命令后,頗感棘手。他認為,刺殺汪精衛并不是最難的,難就難在究竟要不要致汪精衛于死地,這次,他的確猜不透蔣委員長的心思。如果汪精衛在河內被人暗殺身亡,肯定許多人都會認為,這件事是蔣介石指使的,事后,國民黨內的許多高官就會對蔣委員長產生戒備之心;可如果不刺死汪精衛,萬一汪精衛被日本政府保護起來,汪精衛向日本政府泄露大量國民黨內部的機密,那事情就嚴重了,而這份責任他戴笠是承擔不起的。因此,戴笠接到命令后,就究竟是刺死汪精衛還是僅僅刺傷汪精衛的問題,和軍統局的幾位骨干商量再三,最后他們一致認為,蔣介石一定是要置汪精衛于死地的,所以此次刺殺,一定要刺死汪精衛,而且這件事情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隨后,戴笠開始籌劃刺殺汪精衛一事。他派出全國各地的軍統成員,找到了幫助汪精衛出逃的人,并將這些人逮捕入獄,并從這些人的口中,問出了汪精衛的出逃路線。很快,戴笠便得知汪精衛已經逃到了越南河內,而且將很快離開河內,到南京組建偽國民政府。

于是戴笠迅速著手部署刺殺汪精衛的行動。刺殺汪精衛一事關系重大,戴笠決定親自坐鎮指揮,以確保此次行動萬無一失。

為了便于部署行動計劃,接收各方行動人員的消息,并保持此次暗殺的隱蔽性,戴笠先后考慮了三個地點作為此次行動的臨時指揮所。

戴笠首先想到的第一個地點就是昆明,但很快,昆明就被他排除了。昆明雖與河內距離較近,但昆明地處內陸,交通十分不便,一旦河內的行動人員出現問題,消息很難及時送達昆明。同時,因為昆明交通不便,人員的派遣也十分不便,所以,在昆明建立臨時指揮所,靈活性、機動性都較差,所以昆明這個地點,迅速被戴笠否定了。

戴笠想到的第二個地點是越南河內,這個地點更便于戴笠確切地觀察汪精衛的處境和情況,及時作出部署。但問題是,如果戴笠進入河內指揮部署刺殺汪精衛的行動,并在越南河內逗留,時間稍長,就會被居心不良的人發現自己不在國內。如果自己身在河內的消息一旦走漏,國民黨內部的高級軍官就都會猜出他戴笠身在河內的原因,并且對他部署暗殺汪精衛的事情妄加猜測,消息還極有可能傳到汪精衛的耳朵里,這樣就會打草驚蛇,令計劃失敗。倘若國民黨內其他派系的與他戴笠素來不睦的軍官借此事背地里給他下個絆子,那么他在蔣委員長面前就會顏面盡失,從而失去蔣委員長的信任。

最后,經過再三考慮,戴笠最終決定將刺殺汪精衛的指揮中心設立在香港。戴笠選擇香港作為此次行動的指揮所,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當時的香港是一個自由港,人員出入十分自由,沒有任何限制;而且從香港到越南,乘坐海輪只需一晝夜便能到達,兩地之間距離不算遠,一旦出現緊急情況,他也能迅速進入越南,親自坐鎮指揮。并且香港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香港的交通四通八達,水路可通上海、天津、廣州、澳門,空路有飛機直飛重慶,人員派遣也十分便利。基于以上幾點原因,戴笠最終將刺殺汪精衛的行動指揮所設立在了香港。

1939年1月中旬,戴笠從重慶秘密飛往香港,到香港后,為了保密,戴笠沒有入住他在香港的寓所,而是派隨從聯系了軍統局駐香港區區長王新衡,吩咐王新衡分別在香港島、九龍租了幾間公寓,然后戴笠輪流居住在這幾間公寓中。戴笠召集軍統局駐香港區區長王新衡等軍統駐香港特務一起研究刺汪計劃的過程中,行動非常隱秘,每日住在哪兒,去哪兒開會,除了戴笠本人,誰也不可能預先猜到。并且,為了保證刺汪行動的成功,戴笠還隨身帶來兩部電臺,指定報務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隨時接收重慶軍統局和越南軍統行動小組的電報,并要求報務人員將所有往來電文全部交付他的手中,每日由他親自處理這些電文。

戴笠對于此次暗殺行動非常重視,因為汪精衛從前曾經被暗殺過,汪精衛本人也有暗殺行動的相關經驗,所以,軍統如果采用以前采用的老舊的暗殺手法,必將被汪精衛識破。然而,作為國民黨內部最出色的特務,戴笠深知暗殺的基本要領,以及提高暗殺成功率的秘訣。所以,他對此次行動進行了特別嚴密和謹慎的籌劃。

同時,戴笠清楚地認識到,要確保刺汪成功,不但要有周密的計劃,還要有嚴格按照計劃執行行動的有效人員。可是選誰去執行此次刺殺行動呢?戴笠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軍統的王牌殺手陳恭澍,陳恭澍不僅擁有豐富的暗殺經驗,而且非常善于應變。除了陳恭澍,戴笠還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軍統訓練營的魔鬼教頭余樂醒,這個人同樣擁有豐富的暗殺經驗,而且他的偵察技術和分析能力在軍統特務中都是數一數二的。如果由這二人聯手負責在河內主持刺汪計劃,戴笠相信刺汪計劃的成功率可以達到60%以上。當然,戴笠要的是百分之百的成功,所以他在選擇此二人作為河內刺汪行動的負責人后,還挑選了擁有豐富暗殺經驗的唐英杰、王魯翹等16位軍統特務精英加入此次行動,于是,陳恭澍一行人成立了“刺汪行動組”,奔赴越南河內。

陳恭澍一行人在接到戴笠的命令后,分批秘密前往越南,對于他們來講,越南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地方。在越南,他們不僅語言不通,而且對周圍的環境、地形也并不熟悉,這些客觀條件的阻礙,讓他們的暗殺計劃面臨重重困難。而且在暗殺過程中,他們不僅要保證不打草驚蛇,被汪精衛察覺;還要注意隱藏自己的身份,避免引起當時占領越南的法國駐軍的察覺,以免遭遇牢獄之災。所以,刺汪行動組在進入越南后,各自偽裝成了當地人。但問題很快又出現了,汪精衛在河內停留多久,誰也不知道,刺汪行動組獲得的情報只是汪精衛正在積極和日本政府聯系,推促日本政府將他從河內安全護送回南京。而陳恭澍一行人也到軍統駐越南行動處尋求過幫助,希望能借助越南行動處的力量,多獲取一些支持,以便開展刺汪行動。可是越南行動處的情報人員雖不少,但大多數都是搞情報工作的,行動能力非常薄弱,能夠提供給他們的幫助十分有限,這難免讓陳恭澍一行人感到有些失望。于是,刺汪行動組在越南舉步維艱。首先,他們不熟悉環境;其次,他們不熟悉當地人情,即便有軍統越南行動處的支持,他們也很難像過去在國內進行暗殺行動一樣順利開展工作。困難雖然擺在面前,暗殺行動卻還是要繼續的,那么,他們究竟該如何開展暗殺汪精衛的行動呢?

軍統特工綁架和刺殺所使用的主要方法

這里,筆者向諸位讀者先介紹一下軍統特工綁架和刺殺所使用的主要方法,以便讀者們對軍統和汪偽76號彼此之間的暗戰手法和暗戰策略有更詳致更透徹的了解,也對后面即將詳細描述的刺汪行動有更直觀的了解。

軍統特工的暗殺手段分為軟性行動和硬性行動兩種方法。軟性行動是指用無聲武器,比如刀、斧子、毒藥等工具將目標擊斃;硬性行動是指用有聲武器,也就是手槍等槍械將目標擊斃。軍統特工一般會根據刺殺的目標、當時的環境、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針對性地選擇刺殺的方式。

軍統特務暗殺、綁架的手法種類繁多,他們為了完成“家長”戴笠交代的任務,還自創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行動方法。當時,軍統特工最擅長的專長之一就是綁架,國民黨內部曾有傳言,軍統特工能在任何地方,成功綁架任何人,這句話雖然包含水分,但卻從另一方面表現出軍統特工策劃綁架的成功率是很高的。

先綁架再暗殺,屬于軟性行動方式。

軍統特務使用的先綁架再暗殺的軟性行動方式之所以常常行之有效,是因為特務不依賴所擁有的武器和設備開展行動。

在某些經費不足的軍統行動處,軍統特工沒有汽車,甚至缺少槍械,他們只能想辦法在不引起騷動的前提下,引出目標,進而實施綁架或者暗殺。這就要求軍統特務將被劫持人引至環境較為偏僻的地點,在被劫持人身邊沒有太多保護人員的情況下,實施行動。但是軍統特工在行動過程中發現,被劫持人往往出現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貿然將被劫持人綁架,便會引起人群的慌亂,一旦不能迅速綁架或者殺害被劫持人,被劫持人就會趁亂逃走。因此,軍統特工發明了一種行之有效的劫持“騙局”。這種“騙局”大大提升了軍統特務暗殺和綁架的成功率。當軍統特工發現目標后,一般會安排一個穿黑衫的特工,手拿一根木棒,裝成是攔路打劫的強盜,將襲擊目標,也就是把被劫持人打昏,隨后守在附近的另外一兩名特工,就佯裝是目標,也就是被劫持人的親屬,在目標被打昏后,裝作非常焦急,沖過來一把將被擊昏的目標從黑衫特工手中奪過來。隨后,劫持了目標的特工會攔上一輛人力車,大聲叫嚷車夫趕緊去醫院,然后就把目標,也就是被劫持人綁架走了。而當人力車遠離現場后,這名帶著目標的所謂“親屬”,也就是軍統特工就會告知人力車夫先把人送到家里,于是人力車夫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軍統特工的幫兇,將目標送到了軍統特工的“虎口”中。這樣,軍統特工就能順利地把目標劫持走,然后進行暗殺等行動了。

在擁有汽車等先進交通工具的軍統行動處,軍統特工則乘坐汽車綁架和暗殺目標。起初,軍統特工就是簡單使用汽車來從事綁架或者暗殺,方法非常粗糙,就是先派特工跟上目標,然后用槍頂在目標身后,然后將目標粗魯地推進在路邊等待的汽車里。這種方法最初一直被軍統特工使用,是軍統特工最初經常使用的典型的綁架手法,但這種方法弊端很大,如果目標和車子的距離稍遠,目標,也就是被劫持人就很容易利用這段路程制造混亂,然后趁亂逃脫。當軍統特工用此種方法綁架和暗殺,屢次失敗后,戴笠因此而大發雷霆,便命令特工琢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利用汽車作為交通工具的綁架和暗殺的方法。后來,軍統特工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和實踐,琢磨出了一套幾乎稱得上完美的綁架和暗殺的手法。

這種綁架方法分為以下四步:

第一步是觀察:對目標進行跟蹤,直到完全掌握其日常活動規律為止。

第二步是控制:在掌握了目標的活動規律后,特工們籌劃好步驟,就可以開始行動了。他們將車停在目標的活動范圍內,當目標走到車子附近時,兩名特工就從目標的前后走過去,后面的特工用槍頂在目標的后背上,另外一只手則攬住目標的肩膀,佯裝和目標很熟悉,以掩人耳目;而前面的特工則走上前去,做出和目標握手的姿勢,實則用拳頭向目標人的腹部猛擊,導致目標疼痛不已,無法大喊“救命”,隨后,兩名特工假裝是目標的熟人,大聲寒暄,然后將目標連拖帶拽地帶到汽車的車門前。

第三步是綁架裝車:在軍統特工將目標帶到車門前時,車里等待多時的其他軍統特工就打開車門,將目標拽上車后座,然后迅速關上車門。目標左右兩邊會各坐一名軍統特工,這樣不僅便于控制目標,也可以隨時制止目標呼救。目標被綁架、裝車的過程只有兩三分鐘時間,隨后這輛裝著目標的汽車便若無其事地常速行駛在街道上,最終慢慢遠離事發現場。

第四步是暗殺:待汽車行駛至人煙稀少處,或者指定的目的地后,軍統特工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殺害目標,也就是被劫持人了。

這種使用汽車作為行動中的交通工具的方法非常高效,然而在戴笠的“高標準、嚴要求”之下,特務們還發明了更多的更“藝術性”的綁架和暗殺的軟性行動方法。

軍統特工絞盡腦汁地想出了很多“軟”性行動方法——將目標在光天化日之下綁架,而且不會引起別人注意。為此,不少軍統特工還專門學習了“江湖失傳”了很久的點穴。當目標走在街上時,路邊的“警察”會和目標搭訕,導致目標不得不站住腳,和“警察”交談,而目標也就就此落入了軍統特工精心設置的圈套之中。這個和目標交談的“警察”并非是真正的警察,而是軍統特工假扮的警察。當目標和“警察”交談時,一名軍統特工就會悄悄地走到目標身后,迅速用雙手蒙住被劫持人的眼睛,并且用大拇指猛摁目標耳根下的“命門”穴,令目標暫時失語。隨后,另一名特工會走到目標面前,抓著目標的雙手,制止他亂動,并且笑鬧著大聲叫嚷:“你猜猜他到底是誰。”這一幕在旁人眼中,多半都會被當作是舊友重逢,基本沒人會認為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綁架,更不會有多少人關注這一幕,于是,軍統特工就可以這樣明目張膽地將被劫持的目標帶進汽車里綁架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综艺| 汉川市| 宝兴县| 嵊州市| 黄大仙区| 古田县| 宝鸡市| 原平市| 东宁县| 常德市| 天祝| 磴口县| 清流县| 措美县| 视频| 内丘县| 都昌县| 阳信县| 盈江县| 屯门区| 额尔古纳市| 永安市| 富裕县| 临安市| 南靖县| 游戏| 抚松县| 甘德县| 石嘴山市| 天津市| 昌图县| 满洲里市| 泰来县| 景洪市| 永修县| 尉犁县| 鹤山市| 都安| 攀枝花市|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