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不只用食物補女兒身,更重要是“補心”(1)

很多家長在養育女孩的過程中心里只有對女孩物質的供給和滿足,認為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就一定能幸福成長。事實上,女孩更需要的是“補心”,讓她們擁有一個好的心態,養成好的品格比什么都重要!

女孩自己才是命運的主宰

當下一些孩子依賴心理特別嚴重,有的甚至長到二十幾歲還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這是一件十分嚴重的事情。霍華德?瑟曼曾說:“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有一種愿望,它在等待、在傾聽著我們內心真我的聲音……那就是我們所擁有的唯一的真正的向導。如果你不能聽到這種聲音,那么你的一生都會有被人牽著鼻子走的感覺。”如果父母認識不到這一點,對孩子的事情總是大包大攬,那么勢必導致孩子的依賴性增強。

現實生活中,稍有能力的父母總是對子女關懷過度,事事“罩著”,使孩子失去鍛煉的機會,蔭蔽在父母的羽翼下,不能做或已經不知如何做自己命運的主宰,這樣一來,他們必然品嘗不到獨立做事帶來的快樂。不能做自己命運主宰的孩子,一旦有一天失去了依賴的拐杖,將難以在社會上生存,注定會被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所淘汰。

慧慧小的時候是家里眾姐妹中最聰明的一個,擔任某部門領導的爸爸非常喜歡這個女兒,看著女兒一天天出落得更加水靈。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是他并不擔心,他覺得這么漂亮的女兒不需要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努力學習去爭取好的前程,等女兒長大了,自己還不會退休,只要自己動用權力給慧慧安排一份工作,將來是不愁生活的。

在爸爸的寵愛下,慧慧從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除了講究吃穿,就是化妝打扮。雖然如愿以償在爸爸的關照下進了一家不錯的單位,生活還算不錯,但是幾年后單位實行競爭機制,所有的員工都考核上崗。慧慧既沒有技術又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很快就被淘汰下崗了。而此時,幾個上了大學的姐妹,在各大城市打拼,個個生龍活虎,事業如日沖天。

像慧慧的父親這樣罩著孩子,難道孩子就會幸福了嗎?如果你也這么想的話,那就錯了!父母罩著只會讓孩子的路越走越窄。明智的父母懂得: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獨立是孩子的必然趨勢。

要知道,父母幫助女孩越多,就等于越向女孩透露一個信息:“你是弱者,你需要保護!沒有我們的幫助,你什么都做不好!”久而久之,女孩就更加不相信自己,依賴心理就更加嚴重。小時候依賴父母,長大后依賴丈夫,年老時依賴子女,一輩子心甘情愿地做別人生活的奴仆。

作為愛孩子的父母,一定要下決心培養女孩主導生活的意識,讓女孩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成為命運的主宰,這樣才不被生活牽著鼻子走,才能在風云變幻的世界中披荊斬棘,站穩腳跟;時刻暗示女兒,讓她成為一個真正的公主,而不是別人思想的隨從——真正釋放出自己的潛力。

有個女孩告訴媽媽,她和一個伙伴約好了星期天來家里玩跳繩,可是另一個小伙伴約她去公園看孔雀開屏。小女孩犯難了,怎么辦呢?她向媽媽求助,媽媽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讓她好好想想。小女孩緊鎖眉頭,很鄭重地想了想,說:“孔雀開屏我看過了,我就選擇在家里跳繩!”聽了女兒的決定,媽媽笑了。

誠然,生活中總有難以做出決定的時候,但是主導型的人永遠會努力向前。當女孩面臨困境的時候,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問一個簡單而關鍵的問題:“你能怎么做?”這句話能夠有效地使女孩從被動的依賴狀態轉到主動選擇狀態。勇敢的行動會讓女孩發現,看似很難做出的決定其實并沒有那么難。當女孩發現了這一點,她就會汲取到生命的活力,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從而更容易度過危機,更輕松掌握自己的命運。

無論自己是多么神通廣大的父母,在教育女兒的時候都要讓女兒認識到——做自己命運的主宰,生活才美麗!

教女小貼士

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或危險的事情,父母都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而且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次數越多,越利于孩子自主能力的增強。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期間,父母千萬不要左右孩子。有的時候,孩子做的事情明擺著是做不好的,家長就會進行阻止,比如,孩子拿指甲刀決定自己剪指甲,父母擔心會剪到孩子的手指或者孩子剪出來的指甲很丑,就會緊張兮兮地去阻止。殊不知,就在父母的阻止中斷送了孩子剪指甲的自主能力,失去自主做事的機會,時間久了,孩子就懶得自己做事做決定了。

面對剪指甲的女兒,如果父母給予她機會,除了會獲得自己的小公主已經會自己剪指甲的驚喜外,還會收獲一個凡事自己來做的不依賴父母的女兒。

不管命運給自己預設多少障礙,都要向上每一天

有句話在國內相當流行:“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如果將這句話用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中,還真的十分準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為了防止孩子出現意外,經常對孩子大加阻止,本來孩子自我感覺“能行”,但在父母“你不行”的呵斥下,徹底喪失了做事的信心。

從這個角度來看,孩子能否戰勝困難和各種成長中障礙,父母的教育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父母能夠積極地引導孩子正確地看待自己,堅持不懈,那么孩子就會變得英勇善戰,不畏前進途中的一切艱難險阻,否則就會畏首畏尾,認為自己真的是一個沒有用處的蠢蛋。

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不管遇到多少困難,始終都要對未來充滿希望;不管生命為自己預設多少障礙,只要內心的聲音不斷吶喊,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在積極向上!

李歡,4歲患“進行性肌營養不良”,9歲就癱在了輪椅上。十幾年前,李歡的父母得知女兒的病情后,覺得命運太不公平了。但夫婦倆很快流著眼淚正視了現實:“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但一定給孩子一個健康的世界!”他們決定一開始就讓孩子坦然地面對現實。

李歡很小的時候,父母主要給她講是非觀念,做人的道理。稍稍長大,父母則著重她生存能力的培養。他們用一種看似“殘忍”的方法來幫助女兒,即使在她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肌肉而摔倒時,也要求她自己爬起來。李歡的媽媽告訴她:疾病無法選擇,但我們可以選擇怎樣面對。

到上學的年齡了,媽媽對李歡說,要么在家自學,這樣的話,很舒服;要么上學,可是會很辛苦,然后讓李歡自己選擇。媽媽說,要讓李歡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李歡選擇了上學。“初升高”時,她又主動放棄保送機會,最終憑優異的成績考入重點中學。

病魔纏繞的14年就是李歡與命運抗爭的14年,14年里李歡過早地承受了生命的考驗,但是她默默地與命運較量,從不停止學習的腳步,始終以樂觀的心態去拼搏,從小學、初中、高中到高考,都是以優異成績完成了學業。她憑借著自己的刻苦努力,最終以優異成績進入大學。

李歡的父母認為,對于孩子來說,比知識更重要的是保持一種積極向上、不畏困難的心態,而這一過程中,重點就是培養自信心,給予女孩在生活中摔打的機會,教會女孩保持和欣賞自己的獨特性。

自信心是一種自我肯定,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自我向上的力量。心理學家認為,自信心充足的女孩,克服困難的勇氣更強,在未來的事業中更容易收獲成功。而缺乏自信心,不敢挑戰人生中障礙的孩子會一蹶不振,不知不覺變成弱者。

事實上,孩子的這種心態跟父母息息相關。有的孩子缺乏自信心,深入考察后可以發現孩子的父母也缺乏自信心。

有個女孩的父親,當村里很多人家都使用了機動車的時候,他還是每天趕著老牛車下地干活,村里人鼓勵他:“把牛套車換了吧?這機動車多快呀!”女孩的父親也感覺到了老牛車速度慢、停靠不方便,可是他害怕那突突冒煙的玩意兒,就說:“不行,我開不了那東西!”不只這事不行,當村里很多人都建了暖室種菜,他家還是露天種菜,當人們鼓勵他的時候,他還是說:“我不行!”就這樣,全村人都富了,只有他家沒什么起色——住的房子一伸手可以夠著房頂。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女兒一開口也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絕對是血淚經驗的總結。每一個父母都要從此明白,要想培養孩子不畏困難的精神,自己首先要做一個自信的人。如果自己的自信心就不足,沒有人生的遠大目標,一輩子生活得窩窩囊囊,那么子女的人生也勢必會受到負面影響。

所以,為了培養自己的小公主將來事業有成,無論在哪種困難面前,父母都要灌輸給女兒積極進取的精神和自信的心態。

教女小貼士

生活的道路沒有一帆風順的,當面對挫折時,父母和孩子一起分析不利因素尋找戰勝困難的方法,為了不喪失信心,教會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挫折,告訴孩子如果能夠迎難而上挫折將是成功必要的歷練,最終通向成功的彼岸。

生活中,孩子極有可能因暫時的失敗而產生自卑心理,而過分地貶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這時父母應讓孩子學會正確看待過去的成績和未來的發展,既不要因為一時的失利全盤否定自己,也不能對失敗無動于衷。“失敗是成功之母。”孩子懂得了“沒有不經歷失敗的成功”后,就會不被困難嚇倒,每一天都意氣風發。

不要忽視女孩的青春叛逆期

這孩子怎么這樣了呀?怎么一天到晚看什么都不順眼?怎么一說話就跟要吵架似的?自己一個人呆在房間半天也不出來,不知道在搞什么名堂!高興了大喊大叫,不高興的時候一天都不會說一句話……

殊不知,這正是女兒的青春叛逆期到了!青春期是女孩生長發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發展的重大轉折期。進入青春期后女孩痛苦地在相互矛盾的心理狀態中掙扎,加之女孩又面臨乳房發育、月經等生理變化,難免會出現諸如逆反、困惑等心理問題,這一系列的青春問題需要很長時間的反復嘗試、碰撞、回視,慢慢地走向成熟。

對女孩來說,青春期的到來,可能是最美妙的,也可能是最糟糕的。當女孩處于情感的迷茫階段時,如果女孩的父母能夠傾聽女孩傾吐的困惑和心曲,給予恰當的疏導和指點,女孩會感到自己獲得了支持,找到了方向,她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彎路,她的青春期也會充滿難忘而美好的回憶。如果女孩沒有獲得父母的理解,而只得到失望和被疏遠,她就會一天天變得叛逆起來,她就會處處跟父母作對。

16歲的麗影身高1.67米,梳著披肩長發,顯得文質彬彬,婷婷玉立。她在讀職高時學習勤奮,成績優秀,并當上了班干部。按說,一般家長都會對這種女兒感到滿意而知足,而她的母親卻對女兒的努力并不滿意,時常在女兒面前念叨,要女兒認真讀書,考出好成績,爭取今后有個好前途。麗影的母親還自作主張,替女兒報名參加大專自考。麗影一旦考試成績欠佳,恨鐵不成鋼的母親便用“弱智”“傻呆”等羞辱的話責罵女兒。有時見麗影在家看教科書,竟罵女兒是“裝蒜”、“假用功”。

媽媽做夢也未料到,隨著她對女兒的“關愛”越深,女兒對她的怨恨也越深。一天,媽媽又一次訓麗影:“如果你自考成績不好,你不會有好日子過!”她的威脅,使深埋在麗影心中的怨恨如火山般爆發出來——麗影為擺脫母親的這種“關愛”,經過一番思考后,竟滋生了毒殺母親的惡念,將10包“毒鼠強”悄悄放入母親愛吃的芝麻糊中……

這就是青春叛逆的悲劇!但是難道這一后果都歸因于女孩麗影嗎?不!麗影的媽媽一樣有很大的責任,這是對她忽視女兒青春叛逆期的嚴厲懲罰!如今像麗影媽媽那樣希望女兒有個好前程的家長不在少數,但是教育女兒首先要尊重女兒,認識到青春期叛逆的特點。青春期女孩對大人反叛是很正常的事,她們正在形成自我意識,感覺到爭論和拒絕的需要,而父母卻試圖對她們生活的每一件事情進行控制,父母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無意地傷害了女兒。

如果把青春期以前女孩的成長比做無憂無慮的長大,那么進入青春期后女孩的成長可以說是充滿了“疼痛”的成長。這個時候父母不能總是指出女兒這個那個的不是,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不斷添加壓力的砝碼,或者做出讓她們反感的事情來,這些無異于在女孩正在傷痛的心中再撒一把鹽,不但達不到父母的期待,反而會激發女兒的逆反心理,導致孩子的成長向著父母期待的反方向發展。

如果父母轉換思維,試著“做孩子的朋友”,理解女兒、關心女兒,不管女兒的行為有多么“出格”,父母都能冷靜,不當場發飆,不大聲呵斥、拳打腳踢,而是試著走進女孩的心中,在了解了女孩苦悶和叛逆的原因后,細細地分析、疏導,幫助女兒排解掉心中的痛苦和不快,女兒的叛逆也就消失了。

總之,只有父母理解女兒,尊重女兒成長的叛逆階段,女兒才會向父母敞開心扉,才會接受父母的成長建議,成功度過“青春叛逆期”。

教女小貼士

不管進入青春叛逆期的女兒在父母眼里有多么“刺眼”,父母都要正視“女兒長大了”這一現實。

1.面對女兒自我意識的增長和對世界認知能力的提高,父母想都不要想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女兒,也不要試圖用自己生活的經驗去套住女兒的思維。

2.陪女兒成功度過青春叛逆期,不過分緊張也不大撒手,相信女兒能夠設計自己的未來。尊重女兒的想法,父母只需耐心地幫助女兒克服自身尚存的幼稚性和認識上的片面性即可,只要不出現大是大非,小的問題還是少嘮叨為妙。

女孩也能干大事,而不是平平庸庸過一生

很多要強的媽媽一直是男女平等的倡導者,在工作事業上當仁不讓,在家中是名副其實的半邊天。但是在對女兒的教育過程中,卻認為她應該很輕松地享受人生,不適宜承擔繁重的勞動和艱苦的工作,也不必在職場打打殺殺成就什么偉大的事業。于是從小到大父母都掌上明珠般把女兒攬在懷里,不讓女兒受苦受累。

就是因為父母沒能從小把女孩也要追求成功的信念注入孩子的心中,并使其扎根發芽,才使得女兒目光短淺,不愿意奮力拼搏,從而使很多本該能出類拔萃的女孩淪于平庸。

事實上,女孩也可以干大事,在自己的一生中有所成就,而不是在父母或男人的庇護下一事無成。

達達一天天長大,但是做事的積極性卻不見增長,反倒是顯現出凡事懶得伸手的惰性。有一天,媽媽帶達達去姨媽家串門,姨媽家的表哥和達達年齡相仿,做事積極主動,自從客人進門,他就很有禮貌地為客人服務,讓座、拿水果、擺放點心,臨近中午拿起媽媽擬好的菜單自己騎單車去了菜市場,吃完飯,主動跟媽媽請纓:“媽媽您和姨媽聊天去吧,餐桌我來收拾。”看到忙碌的外甥那么懂事,達達的媽媽十分感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双流县| 勐海县| 灵宝市| 保定市| 巴林左旗| 武宁县| 内黄县| 黄冈市| 自治县| 墨脱县| 师宗县| 文山县| 西昌市| 南宁市| 通辽市| 秦安县| 钟山县| 台州市| 龙山县| 长春市| 固原市| 安远县| 龙胜| 澄迈县| 邯郸县| 米林县| 凤城市| 瑞丽市| 宁安市| 社旗县| 太原市| 湖南省| 岫岩| 涟水县| 高平市| 阜宁县| 哈尔滨市| 神农架林区| 和静县| 福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