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性格類型(1)

  • 榮格的智慧
  • 劉燁
  • 4983字
  • 2015-05-04 10:23:20

良好性格會讓你擁有絢爛多姿的生活、健康愉悅的身心、善解人意的知己、團結友善的同事和領導;惡劣性格會使你一無所有、受人白眼,迷失在人生的沼澤之中。榮格大師對性格的科學解析能夠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性格,喚醒我們對人生的關注以及對性格的探究。

性格概況

按語

一個人的性格表現在典型活動方式中、表現在特定的情況中,并決定著一個人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和行為方式。

所謂性格,又稱其為心理機能或廣義上的心理,是指一個人在生活中形成的、對現實較為穩定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所對應的較穩定心理特征的總和。一個人的性格表現在典型活動方式中、表現在特定的情況中,并決定著一個人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和行為方式。

性格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即內向型和外向型。由于每種類型性格的人,其心理都具有四種功能(感覺、直覺、思維、情感),因此,內向型和外向型性格又可進行功能性分類,可分別分為四種類型。內向型性格包括內向感覺型、內向直覺型、內向思維型和內向情感型;外向型性格包括外向感覺型、外向直覺型、外向思維型和外向情感型。根據功能性劃分的這些性格類型,具有各自的特征及特殊功能,對個人的成長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性格學的發展過程

按語

榮格大師將人的性格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兩大類型。這一思想很快在精神病學、心理學領域和一般人群中得到傳播和承認。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試著以性格為標準對人進行分類,以便對人類進行分析與研究。最早對性格進行分類的是東方的一些星相大師。他們按水、火、土、氣四大元素進行劃分,把十二宮分成四組與之相對應。

在星相圖中,氣宮組由黃道帶中“屬氣的”三宮組成,即玉瓶宮、雙子宮和天秤宮;火宮組由白羊宮、獅子宮和人馬宮組成。按照這一觀點,出生在這些宮中的每個人天生就具有氣或火的特性,并會表現出一種相應的氣質和命運。這是對人類生理類型進行劃分的最早依據。在這一理論中,四種氣質對應著人的四種體液。后來,人們借用希臘醫學中的生理學術語,結合最初用黃道十二宮代表的四種氣質,創造出了新的理論學說,將氣質分為四種類型,即粘液質型、多血質型、膽汁質型和抑郁質型。需要指出的是,這些術語僅代表人體中假設的體液。這一理論的應用范圍較廣,而且長達將近十七個世紀。至于星相學理論,至今未被改動,仍像原始狀態那樣保存得完好無損。非但如此,還被廣為利用。這使一些開明人士十分驚奇。

隨著認識的提高與進步,人們正在努力創造一種新的具有科學性的理論學說。然而,人們在創造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很大的難題——性格類型的劃分標準。星相學的劃分標準是非常簡單的,只由星座來決定。至于劃分方法,追溯到很久以前那段歷史才能找到答案,現在無法解答。希臘人對生理類型的四種氣質進行分類是以個人的外表形象和行為作為劃分標準的,現代人對生理類型的劃分方法與它完全相同。那么,我們又該如何在心理學方面尋找到性格類型的劃分標準呢?對于這個問題,這里舉例加以解決。

某郊外有一條小河,河上沒有橋,要想到達對岸只能跳過去。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你必須使你的心理動力系統發揮作用。心理動力系統是非常發達的,如果利用得當一定可以解決問題。但在起動它之前,你需要進行一項純粹的心理活動,即做出一個關于怎么辦的決定。做好決定之后,就要采取某些具體措施解決問題。在這一活動中,每個人的操作方法及步驟都不是完全相同的。但不論是哪個人,他在具體操作時一般都不把這項活動看作某種特征,因為這項活動大多是在是在無意識的狀態進行的,就像心理動力裝置自動受人支配一樣。

至于心理自動裝置是什么樣子,人們的觀點和見解存在著很大差別。但可以肯定的是,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做決定和解決困難。這里仍以小河為例。比如有些人跳了過去,而有些人沒有跳。那些跳過去的人,有的會說跳過小河是為了挑戰困難;有的會說是為了尋找樂趣;還有的會說是因為無路可走,別無選擇。至于那些沒有跳過去的人,他們可能認為那是很困難的事,弄不好會掉進水里;或覺得那是沒有必要的……總之,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理由。如果把這些理由羅列出來,可能會有成千上萬個。

談到這個問題時,榮格博士說:“其他人是如何著手完成任務的,我沒有必要進行仔細調查。但我可以告訴大家我是怎么做的,雖然我的做法在別人看來有些偏激。在這里,我只想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事例為自己注釋。在探索事物和解決問題時,哥倫布善于運用主觀想象、錯誤假設等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善于在別人放棄的路線上發現與眾不同的事物,正因如此,他最終發現了美洲,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績。”

性格的兩種基本類型

按語

外向型的人比內向型具有較強的優越感;內向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自卑,內心有種被壓抑的感覺,但性格有發生改變的可能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看上去態度消極的人在做某事之前并不消極。他們常常先對形勢進行分析,之后才付出行動;但在很多情況下,由于形勢緊迫來不及預先分析就要立即行動,這樣易造成不如意的后果,因此情緒就會顯得低落,在別人看來他就是消極的。有些人不經分析與思考就急于行動,當陷入困境時才發覺做事太魯莽,導致遭受挫折或失敗。對于這類人,人們通常稱之為“非思考型的”。不論從事什么活動,預先進行分析與思考都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使問題更好地得到解決。與那些不加思考就迅速做出決定或行動的人相比,這樣的人容易取得成績。

但是,一個人在做事之前表現出猶豫的樣子,并不總是代表他做事謹慎,事先進行思考;一個人迅速做出決定或迅速行動也并不總是代表他做事魯莽,沒有進行思考。前者之所以猶豫,可能是因為他由于性情怯懦而畏縮不前,而后者之所以辦事果決,可能是因為他的思維比較敏捷,做決定的時間較短,而且行動力較強。通過對這兩種人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總結出二者之間的顯著差異:有一類人在遇到某一特定的情況時,做出的第一反應就是逃避或拒絕,隨著對情況的進一步了解,才慢慢把心思放到這件事上來,進而將精力投入其中;還有一類人,在面對同樣的情況時能夠立即做出反應,并對自己的行為持肯定的態度,顯得非常自信。

在這兩類人中,第一類人與內向性格相對應,后一類人與外向型性格相對應。一個人屬于哪種性格并不重要,關鍵是能發現自己所屬性格具有哪些特征,只有發現、認識并利用它們,才能獲得意義和價值。

一般來說,性格內向的人能夠獨立自主,對工作認真負責,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不輕易以偏概全,不沖動行事;在與外界交往的過程中,注重事物的內在變化。但也有不足之處,他們對外在環境了解不多,常常掩飾自己,易被他人誤會,不喜歡工作被打斷。這類人適合做鋼琴師、詩人、心理學家。性格外向的人善于利用外在環境資源,樂于與他人交往,個性較開放,屬于行動派,易被他人所了解。其不足之處是,不夠獨立,喜歡變化,比較浮躁。這類人適合做導游、公關。

榮格認為,外向是指欲力的外向轉移。這里所說的“欲力”與“心理能量”同義,即心理過程的強度。榮格還認為,外向表示主體與客體的關聯,這種聯系是由主觀興趣轉移到客體運動上的。一個人在進行思考、做某項運動或體驗某種感覺時,主體與客體的關系表現得直接而又明顯,而且聯系十分緊密。這就說明主體對客體有直接的依賴性。

對于外向性格的形成,常常是因為主體在興趣上受到客體的吸引后,做出某種反應或行動,這種反應或行動天長日久易形成某種習慣,最終促使性格形成了外向型。

內向是指“欲力”的內向轉移,即主體的興趣不在客體內部發生作用,是退回主體的過程。有內向傾向的人,常常會以展示主體是形成動機的條件、客體則只得到了次要的因素這種方式來思索、來行動。

當主體遇到客體,主體不想與客體發生關系時,內向便是主動的;當主體無法將再次從客體返回的心理能量趕回客體時,內向便是被動的。內向心理一旦成為一種習慣,便會成為內向性格。

一位女士談論起自己與父親的關系時這樣說:“無論做什么事,只要一看到父親,就馬上害怕得發抖。”

對于這種現象,弗洛伊德先生這樣分析:“這位女士曾經在心靈上受到過創傷,這與他父親有關。如果能發現并設法排除這個病因,她的心理障礙就會消除。”

對此,阿德勒先生持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那是因為她想從父親那里奪回家庭中的權力。”

在同一問題上兩位學者站在不同角度上分析,弗洛伊德重視與父親關系這一內心之外的問題,阿德勒則以內在的問題為出發點進行分析。通過兩位學者解決同一問題的態度與方法我們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屬外向型,阿德勒屬內向型。

榮格大師以解決問題的出發點不同為依據,給內向型和外向型定義。這一點與我們平時所說的外向型人性格開朗,內向型人較沉默的觀點有所區別。按照他的觀點,那些平時總在想與外部有關的事的人,屬外向型。所以,擔心人際關系的人就應該屬于外向型,對許多事都持“不介意”態度的人屬內向型。

外向型的人不斷以各種方式充實自己;內向型的人習慣于保持自己的能量,有抵御外界要求的傾向,并不隨意直接與客觀事物發生不必要的聯系而消耗能量。

總體來說,外向型的人比內向型具有較強的優越感;內向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自卑,內心有種被壓抑的感覺,但性格有發生改變的可能性。

人類的心理機能

按語

性格的心理機能具有四種類型,即思維、直覺、情感和感覺。每一種功能都有獨特的功用,都有其特殊的存在價值。

(1)思維

榮格將思維定義為一種根據自身規律借某種方式將概念的關系表達出來的一種理性心理功能,是一種主動和被動的思維活動(統覺活動)。

在榮格看來,主動思維是一種意志或是深思熟慮的判斷行為,與定向思維相一致;被動思維是某種缺乏定向和情感性偶發的現象,與直覺思維相近。思維有分辨事物正確與否或真假的作用。在現實中我們常錯誤地將思維這種功能定義為表面現象的簡單串連(即:關聯思維的方式)。判斷人的行為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主要看他的想象是與概念相結合,還是與思維無任何關聯。

在榮格的理論中,“智能”是能夠做定向思維的能力,這種定向思維根據意識理性規則處理表面現象,是理性的概念。相反被動的思維功能和非定向思維才能統稱為“智能直覺”。

也就是說智能直覺屬非理性功能,是依據無意識且合理的標準來評論表象的。盡管它可能以非理性的方式出現,榮格也不否認判斷的直覺行為與理性有時相一致。榮格還認為,被情感控制的思維不是直覺思維,是依附于情感思維從屬于情感原則的運動。這種思維邏輯規則較少,偶然出現也只是出于情感的目的,是一種懸掛于高空的狀態。

榮格認為,外向性格中有一種顯著的外向思維特征。其思維傾向于客觀事物而極力擺脫主觀影響。因此,其思維來源或是主觀,或是由感官知覺傳送而來的客觀事實,這一來源起著限定性的作用。如果思維的來源是主觀,那么最終將與無意識同源。外向判斷總是以可感知的客觀事物或是某種客觀理念為標準,這些客觀事物及理念一般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說,外向思維可能是具體的思維或是理論思維,無論是純粹的具體思維還是純粹的理念思維,思維都具有一種優先的外向傾向,當客觀傾向趨于優勢時,思維就屬外向。理性的定向思維總是造成一種缺少自由和遠見的感覺,這是因為它受到客觀事物的限制并表現在外表上。站在觀察者的角度來看思維的表象,容易忽略其本質;而抓住了它的本質,往往又容易忽略其表象,因此,在進行思考時主觀就不可避免地會對思維造成影響。此時思維會同某種客觀事件一起聽命于主觀理念。二者一旦相遇,就會在思想當中進行斗爭。外向思維將表現出固執的一面,有主觀傾向的定向思維會表現得很武斷。兩者因為在定向上各持己見,所以無法將具有主觀特性的主體和具有客觀性質的客體完全分開形成兩個毫無關聯的個體,他們之間需要互補。

內向思維與外向思維相反,它定向于主觀因素,在主體內容中往返,而不是從具體的經驗中返回客體。在對新事物進行論證的過程中,它注重的是新觀點而不是對新事物的感覺。

內向型思維中有某些事實存在,或無限地展開幻覺意象,不顧忌任何其他的事物。理念中主觀的內在說服力擺脫了外部影響,因為說服力很強是來自于無意識的原型。

榮格注意到,意識總會帶給無意識一些難題。這些難題使無意識擺脫了其對自我的控制,使得大腦產生了一種分裂,這種內在消耗便是精神神經上的特征,就是經常提到的神經衰竭現象。

內向型思維與客觀事實聯系很小,卻與無意識事實聯系密切。思想功能與意識相結合,就會將無意識豐富,繼而脫離思想,參與其他心理功能之間的相互作用,將原始心理及其性格特點重現再現。

(2)直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宁县| 关岭| 资阳市| 西城区| 浠水县| 黎平县| 瓮安县| 子长县| 万山特区| 兴国县| 兴业县| 同仁县| 宝兴县| 嘉禾县| 蚌埠市| 陈巴尔虎旗| 老河口市| 大足县| 剑川县| 邵阳县| 金乡县| 浦城县| 台南市| 蒙山县| 唐海县| 宜宾县| 宁海县| 高唐县| 台州市| 缙云县| 麟游县| 辽阳县| 石景山区| 永丰县| 临澧县| 宜良县| 镇安县| 晋州市| 清水河县| 鄂托克旗|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