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心理學3:情感化設計(修訂版)
- (美)唐納德·A·諾曼
- 1408字
- 2019-01-02 01:05:11
記得有一次我在考慮要不要買愛寶琳娜(Apollinaris)這種德國礦泉水,僅僅因為我覺得將它放在我的架子上會很好看。結果發現那真是一種非常好的水。不過,就算它沒有那么好,我還是會買。
綠色的瓶身、棕色和紅色的標簽搭配起來很好看,品牌所使用的字體讓這么多相同產品變成像廚房內的裝飾品一樣。
——雨格·巴蘭格爾(Hugues Balanger)電子郵件,2002年
正值午飯時間,我和朋友在芝加哥鬧市區,我們想去索菲特大酒店(Sofitel Hotel)的建筑師咖啡廳(Café des Architectes)坐坐。當我們來到吧臺,映入眼簾的是很漂亮的展示,瓶裝水組成了一面墻,這種你能在食品超市買到的東西,被陳列為藝術品了。
整個吧臺后面的墻面就像一個藝術館:磨砂玻璃巧妙地從后面打出燈光來,從地面延伸到天花板。玻璃墻前面的架子上,每一層都放置了不同牌子的瓶裝水。藍色、綠色、琥珀色都是非常美麗的色彩,由玻璃墻面反射出雅致柔和的光線,將這些色彩恰到好處地展現出來。瓶裝水成了藝術品。我決心研究這種現象,包裝如何使水瓶變成一種藝術形式?
“走進任何一家在美國、加拿大、歐洲或亞洲的食品超市,你能看到各種品牌的瓶裝水撲面而來。”這是我考慮要放在一家網站上的議題。另一個網站則強調情感:“包裝的設計者和品牌經理
在探尋讓設計超越平面元素,或者說讓整體設計來塑造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情感聯系。”在世界上大多數城市,盡管自來水已經很衛生了,但銷售高端瓶裝水仍有很大的市場。裝瓶來銷售的飲用水甚至比汽油還昂貴。實際上,花費也成了吸引力的一部分,正如心理的反思層次所描述的那樣,“如果它價值不菲,那么它一定很特別”。
有一些瓶子很不一樣,極具美感且色彩繽紛。人們會留著空瓶,有時還用來裝水,這證實了產品的成功依靠其包裝,而非其內容。因此,就像紅酒瓶和水瓶被用來當做房間裝飾物,這已遠遠超過它們原來的用途。另一個網站說:“幾乎每個喜歡TyNant礦泉水的人,都會在家里或辦公室保留一兩個空瓶用來裝飾,當做花瓶或收藏。攝影師也非常滿意該水瓶的上鏡效果。”(圖3.1中,插著花的瓶子就是TyNant。)
如何使一種品牌的水與眾不同?答案就是包裝。對瓶裝水而言,有特色的包裝指的是瓶子的設計。不論是玻璃的或塑料的,還是其他材料,它的設計成就了這個產品。正是這個瓶身引出了強烈的本能層次的情緒,引起了直接的本能反應:“哇,是的,我喜歡它,我想要它。”一位設計師曾對我解釋“哇”的這個因素。
在這個例子里,反思層次的情感因素也介入其中了。珍藏的瓶子能讓人回想起訂購或消費這些飲料的情景。因為只有在特殊場合才會購買紅酒或昂貴的瓶裝水,于是這些瓶子就成了這個特別時刻的回憶物,承載著特殊的情感價值,成為有意義的物品。意義并不來自瓶子本身,而是它們所勾起的回憶。在第二章里我特意指出,回憶能夠觸發強烈的、持久的情感。
當純粹只關注外觀美時,設計的要素又扮演什么角色呢?這里主要依靠遺傳和神經結構的生物過程。這里的設計很容易變成“視覺糖果”,因為視覺的感受就像嘴里品嘗到糖果的味道一樣。然而,就像甜美的糖果沒有營養價值一樣,漂亮的外觀掩飾了表面之下的空洞。
人們對世界上日常事物的反應非常復雜,它取決于各種不同的因素。有些因素與消費者無關,而是由設計者和生產者掌控,或者被像廣告和品牌形象那樣的東西影響。有些是內在因素,來自消費者自己的個人經歷。設計的三個層次——本能的、行為的和反思的——在你的體驗里各自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每一層次都像其他層次一樣重要,但對于設計師來說,每一層次都有不同的途徑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