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優秀的品質是培養出來的(2)

不要讓孩子一直勞動

什么事情做久了都會感到厭煩,如果父母讓孩子一直勞動,一點兒都不給孩子喘息的空間,那么,孩子只會對勞動產生厭煩,根本不會因此而讓孩子養成勤奮的習慣。其實,這和學習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父母只是讓孩子一味地學習,不讓孩子有休息的時候,那樣是不會達到學習的目的的,相反,還會使孩子產生對學習的厭惡感。父母要做的是讓孩子勞逸結合,這樣才會讓孩子產生興趣和積極的態度。因此,不管是勞動還是學習,父母都要根據一些具體情況讓孩子進行適當的休息。

有步驟地引導孩子去學習

其實,孩子畢竟是孩子,各個方面都不如成人,為了能夠讓孩子養成勤奮的習慣,父母可以有步驟地引導孩子去學習。在引導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要注意孩子基本功的培養,只有有了最基礎的東西,才可以一步一步朝前走;對孩子要做一些適時的教育,有時候,可能父母說了一大堆,然而孩子一點都沒有聽進去,如果是適當的時候,可能父母稍微一點,孩子就能夠明白了;還有就是,父母要注意一下“量”的問題,孩子畢竟太小,如果內容太多、范圍太大的話孩子可能會承受不了;最重要的一點是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如果父母急于求成的話,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父母一定要平和地對待孩子的學習問題。

多給孩子講一些立志向上的故事或事例

古往今來,有很多人都憑著一股刻苦勤奮的勁頭取得了一番成就,父母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這樣的故事或是事例,讓孩子從中得到啟發。讓孩子知道,那些得到成功的人都是經過一番努力后才成功的,而一個人如果怕苦又怕累的話,他是永遠都不會成功的。“付出才會有收獲”這句話是絕對有道理的。要讓孩子知道,一個人如果想成功就只有通過刻苦勤奮,付出自己的努力,這樣他才會擁有更多。

第4招讓孩子學會堅強地面對困難

父母箴言

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不管面對多么糟的情況都一定要學會堅強,要具有跌倒了再爬起來的精神,這樣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才能夠走得順順利利。

巴爾扎克說:“苦難對于一個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而對于庸人卻是一個萬丈深淵。”有的人在厄運和不幸面前,會不屈服,不后退,不動搖,頑強地同命運抗爭,因而在重重困難中沖開一條通向勝利的路,成了征服困難的英雄、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而有的人在生活的挫折和打擊面前,變得垂頭喪氣,自暴自棄,進而喪失了繼續前進的勇氣和信心,于是成了庸人和懦夫。培根說:“好的運氣令人羨慕,而戰勝厄運則更令人驚嘆。”

一個人在順境之中當然會做出一些成績,但是更容易出人才的是在逆境當中,因為逆境和挫折的情境會磨礪一個人的意志。在逆境中經過挫折千錘百煉成長起來的人,會比在順境中生活的人更具有生存力和更強的競爭力。因為,在順境中成功的人只熟悉成功的感覺,卻不知道怎樣面對挫折,而在逆境中奮斗的人既有失敗的教訓又有成功的經驗,他們會顯得更趨成熟。他們能把挫折看成一種財富,深諳只有經歷了失敗才可能會得到成功,成功是建立在失敗的基礎上的,因此要具有笑對挫折、迎難而上的風范。

對于孩子來說,只有經歷了失敗,才會知道如何面對失敗,才會在失敗中變得更加堅強。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這樣或是那樣的麻煩,在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膽小懦弱的孩子往往沒有堅強的意志去克服困難和挫折;堅強勇敢的孩子則能夠做到持之以恒,憑借自己堅強的意志,戰勝困難和挫折,越過障礙和絆腳石,從而取得成功。

讓孩子學會自己生活

一些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什么事情都不讓孩子去做,只讓他們在舒適、平靜、安穩的情況下生活,從而剝奪了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方式,導致了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萎縮。所以,父母的包辦是孩子形成軟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活善于自理的孩子在生活中會表現出堅強的一面,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他們會用自己的能力去處理這些問題,不會無所適從。因此,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生活,讓他們自己去面對生活。要讓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從而讓他們受到鍛煉,當以后父母暫時離開時,稍大一些的孩子能夠自己待著而不害怕;當發生意外情況時,也能夠不驚慌、不哭泣等。這些看起來是小事,但是對培養孩子堅強、勇敢的品質是很有益處的。

支持孩子大膽地去做事、說話

父母教育孩子要用正確的方法,父母可以在孩子未成熟期加以保護,但這種保護應當隨著孩子的成長發育越來越少。父母要訓練孩子單獨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這種促進應隨著孩子的成長越來越多。千萬不要凡事包辦,養成孩子膽小怕事的依賴心理。

還有一些內向軟弱的孩子不喜歡過多地說話,對于這種孩子,父母應盡量避免對他們說:“你必須這樣或那樣做”之類的話,而是應該多對他們說“你看怎樣辦?”“你有什么想法嗎?”之類的話,給孩子一個獨立思考并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

不要把孩子當成弱者

想讓你的孩子堅強,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弱者來看待。只有讓孩子自己去站立,他的雙腿才會結實,他的意志才會堅強。

在公共汽車上,有人給一個5歲的小女孩讓座。孩子的媽媽卻對讓座的人說:“讓她站著吧,她已經到了該自己站立的年齡了!”

教孩子凡事再堅持一下

有這樣一句話“勝利往往來自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其實正是這樣,當一個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有足夠的意志去讓他再“堅持一下”,這種堅強的意志足以讓他取得成功。

當孩子在不斷的訓練下,做出一些比較膽大的事情,父母應該不斷鼓勵、稱贊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勇敢的樂趣,覺得以前的膽小非常幼稚,讓孩子從內心上勇敢起來。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膽大,越來越活潑。

鼓勵孩子與社會打交道

有些內向的孩子在年齡小的時候,只習慣于同自己熟識的人待在一起,與社會上的人打交道時會產生一種潛意識的懼怕。因此,父母在孩子小時就要培養他們處世的能力,鼓勵孩子與社會打交道,多接觸各種人。

幫助孩子增強應付他所害怕的對象或環境的信心

有一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時常有害怕的情緒。那么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害怕情緒呢?

兒童有害怕情緒時,父母不該嘲笑或處罰他們。如果孩子害怕一個人在房間里關燈睡覺,可在他床頭上裝一個燈的開關,讓他掌握或明或暗的主動權,幫助孩子消除害怕。

經常給孩子講一些有趣的知識,有助于消除他們的害怕心理。如有孩子害怕蜜蜂,可耐心地向他解釋蜜蜂是如何辛勤勞動、采花粉釀蜜的,只要你不惹它,它就不會蜇你。

第5招學會培養孩子的耐心

父母箴言

有的孩子做事有頭無尾,有始無終,這是缺乏耐心的表現。孩子做事有沒有耐心,是孩子自立能力的重要表現。在培養孩子的耐心的時候,不要強制讓孩子做下去,強制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耐心。父母要通過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一起玩游戲等方式方法讓孩子主動地把事情做完。

有句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正說明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心理學上,耐心屬于意志品質的一個方面,即耐力。它與意志品質的其他方面,如主動性、自制力、心理承受力等有一定的關系。

莎莉去應聘一家外貿公司做經理秘書。但是,公司卻給她安排了一個行政部文員的職位。莎莉想了一下,覺得只要自己耐心做好文員的工作,一樣很好。于是,她就答應了。

莎莉的工作是負責接待客人和復印、打印等瑣事。同事們總是把一些需要復印和打印的文件一股腦兒堆在莎莉的桌子上,然后告訴她哪些需要復印,哪些需要打印,每種各需要多少份。莎莉總是耐心地記錄著各種要求,然后仔細地做。

有好幾次,莎莉的認真檢查避免了公司的損失。因此,莎莉真的被提拔為經理秘書了。莎莉是這樣對朋友說的:“工作雖然簡單,但是只要有超凡的耐心和細心,就會取得成功。”

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的父親為了讓童第周從小就明白耐心的重要性,讓他能夠執著地學習和做事,特意給他題了“滴水穿石”的條幅,告誡童第周世界上沒有穿不透的頑石,只有沒有耐心的人。

父親去世后,大哥安排童第周到寧波師范預科學校讀書。只讀了一個學期,童第周就提出要考當時全省著名的效實中學。哥哥對他說:“效實中學是用英語講課的,你的英語根本不行,肯定考不上的。”童第周卻認為“滴水能夠穿石”,只要自己耐心學習,肯定能夠考上的。

為了準備考試,童第周堅持自學英語,每天除了吃飯外很少離開書房。終于,童第周考上了效實中學。在效實中學,童第周又用滴水穿石的精神,使自己的成績從剛入學的全班倒數第一上升到了全班第一。這就是因為童第周對耐心學習有著深刻的理解。

耐心是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培養孩子的耐心不僅對他在學習上有幫助,而且對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許多孩子都不夠有耐心,只要想到了或者聽到了,他們便要求立刻兌現。否則便不停地糾纏、吵鬧,直到父母滿足他們的要求為止。

許多孩子沒有耐心,是因為家長自己做事也是虎頭蛇尾。所以,要想讓孩子有耐心,父母首先要有耐心地去做每一件事情。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則,要有堅持性。如果今天要求孩子練琴半個小時,明天自己忘了,后天又有什么事給耽誤了,那么,培養孩子的堅持性就會變成一句空話。另外,家長自己做事的態度非常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家長很難培養有恒心的孩子。

父母要指導監督孩子做事。孩子做事的全過程中,父母在天鍵時刻要給予指導和提示,這不是代替而是幫助孩子想辦法,以防孩子碰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灰心喪氣。當孩子想不出辦法又不愿去想,有偷懶或依賴父母的跡象時,父母不可給予幫助,而應注意說服鼓勵。必要時給予批評并監督孩子獨立地做完某件事。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孩子的能力提高了,習慣養成了,做事也不再半途而廢了。

父母讓孩子做事時,應注意適合孩子的實際水平。如果過難,孩子盡最大能力亦不能成功,他就會傷心失望。如果偶然一件事還不至于的話,那么連續幾件這樣的事就很可能使孩子不再去想,不愿去做,而喪失自信心。

在生活中,父母還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孩子的耐心。如果孩子喜歡花草,父母可以利用家中的陽臺,買來花盆和花子,讓孩子在培育花草的過程中,觀察植物生長的過程,如何時發芽、長葉、開花,體會一個生命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明白:無論你怎樣著急,你今天撒下種子,它不會明天就長大。要想有收獲,你必須耐心等待,給它澆水,有時還要松土,并讓它享有充足的陽光。

第6招敢于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

父母箴言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出現過失、錯誤時,理當采取明智之舉,勇于向孩子道歉,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孩子的自尊心,同時,父母的行為也為孩子樹立了榜樣,當孩子有錯誤時,也會主動承認錯誤、主動道歉。

一天上午,母親奧德瑞認為花瓶是兒子波恩打碎的,便不分青紅皂白地將兒子訓斥了一通。波恩雖極力辯解,奧德瑞就是不相信,還為兒子不肯承認錯誤而傷心不已。下午,鄰居家的孩子抱著小貓過來道歉,說小貓爬上爬下把花瓶打碎了,請求奧德瑞的原諒。送走鄰居之后,奧德瑞趕忙把波恩叫到了跟前,她撫摸著孩子的頭發,柔聲說道:“對不起,寶貝,媽媽錯怪了你。媽媽現在知道花瓶是小貓打碎的,不是你,你愿意原諒媽媽嗎?”

沒想到波恩竟“哇”地一聲哭了起來,比剛才還委屈。奧德瑞慌了,捧著兒子的小臉說道:“寶貝別哭,是媽媽不對,媽媽向你道歉好不好?下次再遇到什么事情,媽媽一定會先調查一下的,決不會再冤枉你。”

奧德瑞接受了這個教訓,以后再也沒有盲目地批評過兒子。在這之后,波恩經常向人提起這件事,并且自豪地說:“一想到這件事兒,我就覺得媽媽特別好,自己特別幸福。”

如今社會上會道歉的人已越來越多,甚至還出現了各種類型的“道歉公司”,這無疑是社會進步的標志。但有不少人在家中卻從不道歉,尤其是做父母的,更不愿向孩子道歉。其實,一個人在生活中不可能不犯錯誤,不可能沒有缺點。無論我們多么優秀,在長期的工作中也不可能沒有缺陷或者沒有感到遺憾的地方。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缺點或者錯誤“諱莫如深”,刻意地將自己“打扮”成完美的化身,在孩子面前隱瞞我們的錯誤,我們的“光輝形象”必將對孩子的未來產生嚴重的誤導。因為孩子必然以父母為榜樣,事事要求自己做到完美無缺,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深深自責,甚至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并且,父母在孩子面前隱瞞錯誤會讓孩子產生誤解,認為父母都可以隱瞞錯誤,自己也可以這么做,這樣是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的。

不少父母認為自己是“一家之主”,需要保持自己的“形象”與“威信”,因此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比如,有些父母明明知道自己做錯了事,冤枉了孩子,或誤導了孩子,還給自己護短,不當回事兒。這就違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家庭教育之大忌,次數多了,父母就會在孩子心目中失去威信,更不用說教育了。

實際上,父母如果從不向孩子承認自己的缺點、過失,孩子就會產生“父母說的永遠正確的,但實際上老是出錯”的觀念,久而久之,對父母正確的教誨也會置之腦后。父母如果在做錯事后總能鄭重地向孩子認錯、道歉,孩子就會懂得承認錯誤并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就會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嘗到原諒別人的甜味。比如,當孩子“闖禍”后一些父母由于一時沖動,往往會對孩子進行不恰當的過重的批評或懲罰,事后又往往會后悔。這時,倘若父母能真誠地向孩子道歉,補救自己的“過失”,就能引導孩子更好地發展。

被稱為“西班牙王國上空的一顆光輝燦爛的巨星”的拉蒙·依·卡哈的成長,就說明了這一點。卡哈小時候調皮得很,13歲時用所學的知識造了門“真”的大炮,把鄰居家的孩子打傷了,闖了大禍,被罰款和拘留。當他從拘留所出來后,身為大學教授的父親把這個“頑童”著實訓斥了一頓,并責令他停止學業,學補鞋了。后來,父親越來越覺得這樣的處罰過于嚴厲,孩子闖了禍是要管教,但不能因噎廢食。1年后,父親上補鞋鋪接回了卡哈,摟著孩子深情地說:“爸爸做得不對,向你道歉。我不該因為你闖了一次禍就中斷你的學業。從現住起,你就在我身邊學習吧,你會有出息的。”從此卡哈潛心學習骨骼學,終于成為舉世矚目的神經組織學家,并榮獲了諾貝爾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郑县| 静安区| 磐安县| 竹溪县| 文安县| 汤阴县| 旌德县| 青川县| 布拖县| 九江县| 乌拉特后旗| 德化县| 凉山| 新乐市| 稻城县| 同德县| 息烽县| 开原市| 宁南县| 安庆市| 那曲县| 五寨县| 淅川县| 朝阳区| 荔波县| 海伦市| 武陟县| 汾阳市| 巴彦淖尔市| 临颍县| 柏乡县| 卢氏县| 九龙县| 理塘县| 东丽区| 灵丘县| 双牌县| 屯留县| 北宁市| 乐业县| 富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