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優秀的品質是培養出來的(1)

一個孩子要想變得優秀,就必須要有愛心、自信、勤奮、獨立等優秀的品質,這些品質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作為父母,應該從多方面培養孩子的優秀品質,這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懂事,才能幫助孩子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第1招培養一個有愛心的孩子

父母箴言

一個有愛心的孩子才會有其他優秀品質,將來才會更容易獲得成功與幸福。其實,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生來就缺少愛心,而是由于父母對孩子的溺愛、不注意教育方式等,把孩子的愛心在不經意間給剝奪了。

愛心教育是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一個充滿愛心的人,會活得更自信更快樂。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孩子愛心的培養,需要父母的愛心澆灌。世界五彩繽紛,人間豐富多彩,都需要有愛心的人去發現,去欣賞,去領悟。

那么,父母如何才能培養一個有愛心的孩子呢?

愛心培養從娃娃抓起

嬰幼兒期是人的各種心理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愛心的形成也是在嬰幼兒時期。因此培養孩子的愛心,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抓起。在嬰兒時期,父母要經常愛撫孩子,對孩子微笑,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這是孩子萌生愛心的起點。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要把自己看做是孩子的伙伴,陪孩子游戲、聊天、學習,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感受到被愛的幸福,為孩子奉獻愛心打下基礎。

給孩子正確的愛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愛自己的孩子,那是母雞都能做到的事。”關鍵在于怎樣去愛,如何去愛。獨生子女是家庭中唯一的孩子,特別是在“四二一”式(4個老人,1對父母,1個孩子)的家庭中,獨生子女自然成了全家人愛的中心,愛的焦點,父母幾乎是別無選擇的把所有的愛給了這唯一的獨苗。愛孩子就是要有理智地去愛,而不是溺愛。嚴格要求正是愛孩子的一種體現。嚴格要求并不意味著對孩子扮出一副嚴厲的面孔,更不是動輒就訓斥打罵,而是對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凡提出來的要求就應該堅定不移地要求孩子做到。

保護好孩子的愛心

有時候父母由于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對孩子表現山來的愛心視而不見,或訓斥一番,把孩子的愛心扼殺在萌芽之中。比如有個小女孩為剛下班的媽媽倒了一杯茶,媽媽卻著急地說:“去去去,快去寫作業,誰用你倒茶。”再如有個小孩蹲在地上幫一只受傷的小雞包扎,小孩的媽媽生氣地說:“誰讓你摸它了,小雞多臟呀!”孩子的愛心就這樣被父母剝奪了。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在不經意間傷害或剝奪孩子的愛心。

強化友好行為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一旦發現孩子的友善行為,就要及時地親吻、擁抱或贊揚孩子,也可以采取獎勵孩子小禮物等方式鼓勵他,受到鼓勵的孩子下次會比較容易再次出現類似行為。如果父母對孩子的“閃光點”視而不見,孩子表現同樣行為的頻率就會低得多。鼓勵孩子的友好行為,讓孩子的這種友善的行為形成一種習慣。

拓展孩子的交往范圍

父母總是把孩子關在家里,是培養不出真正的愛心的。因為在家里,孩子屬于“弱勢群體”,理應享受很多“特權”和“優惠”,大人總是不知不覺地讓著孩子。父母必須得把孩子帶也去,讓孩子在社區里活動,讓他自由地與同齡小朋友交往、一起玩耍。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在沒有“特權”和“優惠”的情境下,能否識別他人的好意、回應別人的好意,孩子又如何向他人表達自己的喜好。如果孩子的交往出現了不順利的情況,父母要仔細觀察孩子的應變能力怎樣。這些都能反映孩子“愛心情商”的高低,幫助父母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的愛心。

為孩子提供奉獻愛心的機會

許多父母只知道一味地疼愛孩子,卻忽略了給孩子提供奉獻愛心的機會。其實施愛與接受愛是相互的,如果讓孩子只是接受愛,漸漸地,他們就喪失了施愛的能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給予,并且覺得父母關心他是理所當然的。有的父母以為給孩子多點關心和疼愛,等他長大了,他就會孝敬父母,疼愛父母。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你沒有給孩子學習關愛的機會,他們怎么會關愛父母呢?還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其他的都不重要,只有學習好了,將來才會有一個好的前程,于是什么事都為孩子著想,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性格、習慣、品質、心理對孩子的成長、成才更重要,并且這些都需要在生活、學習中培養,不會一蹴而就。

讓孩子熱愛動植物

孩子與大自然的花草、植物、動物和諧相處,也是培養孩子愛心不可缺少的內容,是鍛煉孩子愛心的重要途徑。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愛護花草,愛護小動物,經常帶孩子到動物園,告訴孩子人類應熱愛動物是動物的好朋友,人類更應關愛小動物,讓孩子了解熱愛小動物。或者買只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在家里養,讓孩子親身體驗接觸小動物,孩子會很疼愛它,愛動物的人是很善良很有愛心的人。告訴孩子大自然是人類好朋友,要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愛護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是一種美德。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到植物園、郊外走走,讓孩子領略大自然的美感。讓孩子在輕松愉快中培養愛心。

轉移孩子的壞習慣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要冷靜地對待孩子的缺點,要寬容地給孩子嘗試犯錯誤的機會,善意的批評要講方式,用博大的愛心去感化、尊重、理解,這才是愛。先聽聽孩子的想法,你會有新的體會,這樣才能有目的、恰當地進行評議,也只有恰當的評議才能使孩子信服、接受你的建議。家長不應直接地去指責、埋怨孩子,多給孩子建議性的引導;不說不能怎么樣,多說如果能怎么樣會更好。讓孩子確實認識到父母是為了自己好,不是敵人,能讓孩子信服的父母是擁有博愛的父母。作為父母,放下架子,身入童境,循循善誘是關鍵。不怕孩子出錯,就怕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孩子壞習慣的糾正,全在父母的轉移和引導上。

教給孩子關心他人的方法。

孩子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在生活中,父母要教給孩子關心他人的方法。如,父母實在太累了,不能答應孩子一起做游戲的要求時,不妨直接告訴孩子:“媽媽太累了,想休息一會兒,寶寶自己做游戲媽嗎?”如果孩子答應了,父母一定不要忘記說:“寶寶真懂事,知道心疼媽媽了。”爺爺想要看報紙,可以請孩子幫忙拿眼鏡,如果寶寶做到了,可以表揚寶寶說:“真是好孩子,知道爺爺腿不利索,能幫助大人干事情了!”經過多次練習和提醒,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孩子便會主動地關心他人,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為自己幫助了他人而感到快樂!

進行情感教育

父母可以巧設意境,不失時機地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父母要做愛的發現者和講解員,及時進行愛的傳遞,讓愛從小在孩子心中萌芽,成長。如看到母雞保護小雞時,可介紹母愛的偉大、無私和奮不顧身;講故事、閱讀書籍也是培養愛心的方式之一。

讓孩子在實踐中塑造愛心。

與別人分享好吃好玩的東西,對別人說一些關心體貼的話,同情并幫助有困難的人,不計較別人的過錯,對別人能夠寬容和謙讓,孩子的愛心就是通過這樣一次次的行為模仿和強化而逐漸形成的。從孩子還只有幾個月大的時候起,父母就要讓孩子學著與別人分享東西。孩子漸漸長大了,在餐桌上,可讓他學著給長輩夾菜;鼓勵孩子給爸爸媽媽拿東西;給客人讓座,讓孩子做這些力所能及的事,從中品嘗做了有益于他人的事而帶來的喜悅。

父母要富有愛心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只有富有愛心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富有愛心的孩子。孩子時時刻刻都把父母作為自己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就是這個道理。因此,父母平時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孝敬老人、關心孩子、關愛他人、樂于助人,讓孩子覺著父母是富有愛心的人,自己也要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第2招培養一個自信的孩子

父母箴言

一個人只要有成功的決心和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狀態,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追求目標上。只有堅信自己成功的人,才會取得成功。在孩子努力拼搏時,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支持,這樣孩子才能夠變得自信。

自信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是人們開拓進取、向上奮進的動力,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自信心在每個人的成長中部具有重要作用,這種心理品質應該從小培養,從家庭開始。

現在流行的“賞識教育”也好,“成功教育”也罷,其目的實際上都是為了提升孩子的自信。一個孩子如果缺乏自信,便會自卑、膽怯、縮手縮腳、懼怕困難、不敢嘗試。這樣的孩子,認知能力、動手能力、交往能力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都會比較緩慢;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充滿自信、獨立性強、敢想敢干、大膽嘗試、積極參與,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必然較快。既然自信對于孩子來說那么重要,那么怎么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

父母要相信孩子

很多父母總是認為孩子年紀小,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相信孩子。父母的這種認識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所以,作為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這一點至關重要。父母要相信,孩子雖然小,但是卻有著巨大的學習與發展的潛力,這樣父母就可以放心培養孩子。孩子是以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來認識自己的,只要父母認為孩子能行,孩子就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父母要多鼓勵孩子

在鼓勵中生活的孩子一般都會很有自信。不管孩子做什么事,只要他去干,父母就要給予一定的肯定與鼓勵。同時,父母還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和成功,并給予適當贊賞,使他們有體驗成功的機會。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父母就要給予肯定和支持,要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孩子的過失。當孩子得到的鼓勵越來越多,他就會變得越來越自信。父母千萬不要總盯著孩子做得不好或不足的地方,去挑毛病。如果父母對孩子否定多,指責多,就會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使孩子越來越不自信。

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

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比別人強,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在生活中,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并且放大孩子的優點,這樣有利于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里活動時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父母應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幫助孩子在某些領域的競爭中獲得成功,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從而促進孩子對其他方面的學習。

鼓勵孩子向困難挑戰

孩子有時候會有一些奇怪的想法,想嘗試不太容易完成的事情,這時候,父母要鼓勵孩子。孩子一旦取得了成功,就會感到特別自豪。這樣,孩子會逐漸形成向困難挑戰的自信心和勇氣,提高自我評價能力。

自信不等于驕傲

培養自信,說白了就是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好,發現自己的長處。但是,自信不同于驕傲自大。如果孩子一直只懂得自己好,難免會變得自信心膨脹。所以某些時候,還是要讓孩子適當承受一下挫折,拿自己的短處去比一比別人的長處。

第3招培養孩子勤奮刻苦的精神

父母箴言

一個孩子掌握知識的多與少,完全取決于他的勤奮程度。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勤奮是一個人最大的資本,一個人只有用他的勤奮才有可能會換取成功;如果一個人怕苦怕累,那么他會失去很多東西,而不可能獲取成功。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是幾句我國的古訓,幾乎每個人都學過,但也差不多都淡忘了。一個人想要成功就必須要經過辛酸的磨煉,這永遠是個真理,并且永遠不會褪色。

我國古代有一個這樣的故事,它說明了如果一個人勤奮刻苦地學習,那么最后他一定會成功。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里窮,沒錢上學。后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由于家里窮,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書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兒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里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里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么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一下子站起來,走到墻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于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借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的。他后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房子不打掃就不會干凈;花兒不澆水就會枯萎;田里不播種就不會長出莊稼;一個人不努力,當然也就不會有所成就。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所作為,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這就需要培養孩子勤奮刻苦的精神。

讓孩子在勞動中學習勤奮

一個人勤奮與否并不只是說這個人是不是刻苦學習,其實,從其他方面也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勤奮,比如從勞動和工作中。畢竟,孩子早晚有一天會走上社會,參加工作的,因此,父母要從多方面來培養孩子的勤奮。

關于工作,孩子的首要任務還是學習,當然沒有辦法在工作中培養孩子的勤奮。但是,父母可以為孩子做榜樣,比如,當父母做一些艱辛的工作時,父母不要因此喊累或是埋怨工作辛苦,而是應該咬緊牙關認真地去做這些事情。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也就會學到父母的這種勤奮。

關于勞動,在這方面父母完全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父母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幫著家里做一些家務勞動,如果是一些有困難的勞動,父母可以適當地給孩子一些報酬。讓孩子知道,只有靠自己的雙手勞動才能夠有所獲得,而一個懶惰的人是不會得到任何東西的。在父母這樣的教育下,當孩子長大之后,就會把他的勤奮表現在工作中了。

有責任感的孩子就會去勤奮刻苦地學習

一個真正知道負責任的人,不僅會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任,還會對自己周圍的人,那些關心自己和自己關心的人負責任。一個負責任的人會因為自己肩負的責任而去勤奮刻苦地學習,會為了讓父母能夠生活得更好而努力。比如,如果一個孩子的家庭生活不是很富裕,當孩子知道了家里的一切都是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時候,他就會產生一種責任感,并且會因為這種責任感而努力奮斗。因此,孩子的責任感也是孩子努力奮斗的一種原動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榆林市| 临泉县| 吉木乃县| 安远县| 嘉鱼县| 北流市| 博罗县| 荆州市| 万盛区| 定陶县| 大丰市| 新巴尔虎右旗| 华池县| 绿春县| 白朗县| 兴仁县| 青川县| 中卫市| 当涂县| 安化县| 兰溪市| 棋牌| 博野县| 仪陇县| 四川省| 西乌珠穆沁旗| 东乡族自治县| 吴川市| 三都| 梁山县| 盐池县| 平凉市| 汉川市| 长子县| 天门市| 金塔县| 奉化市| 桑植县| 当雄县| 越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