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賭徒阿鳳

  • 工廠女孩
  • 丁燕
  • 6392字
  • 2015-04-17 15:55:06

卡上出現的時間是6:58。我笑了,同時心里一緊。

我已不再像剛進廠時那么憤怒,身體像完全接受了這個事實:打卡機快六分鐘。現在的真實時間,應是6:52。當我習慣性地“走在時間前面”時,我知道,我還習慣了其他的。

譬如這個車間。它還如第一次所見的那般喧囂,那些氣喘如牛的注塑機,依舊轟響;穿土黃工裝的啤工,依舊如枯草般抖動……然而,時間一久,這一切便如褪色畫面,喪失了最初的飽滿和尖銳,變得不再扎眼。

譬如每天六小時的睡眠。開始我覺得我堅持不了一周;然而,一周后,那種重復的循環、穩定的規律,不僅精密地操控住我的身體,同時,還滲透進我的靈魂和精神中。無論我起初多么不適應,最終,還是屈從了這新的日常生活習慣。工廠的時間表規定得細致而嚴格,每個進廠的人,都會強烈地感受到它的存在,都必須熟悉它,實踐它。現在,當我套上工衣,對著臟鏡子扣上帽子,端著不銹鋼茶杯,走向注塑機,腳步平穩,眼神安然,像在這里已待了幾輩子。

在工廠工作,比參觀工廠有意思得多。一旦受雇,無論是注塑機、衛生間、塑料箱,還是那敞開的前后左右四個門,都顯得真切起來。人們承認工廠是重要的,但如果不參與其具體的日常工作,很難理解這兩個字的真正含義,也會對工人的某些行為感到怪誕驚詫。參觀者永遠不會真正了解一個工廠:工廠被努力裝飾過,而參觀者所能提出的疑問又那么少。

那天早晨,一切都那么平靜。當我走向29號機時,停住腳步:那里已有人在干活。是個女孩,十七八歲,身子細長,小臉白膚,單眼皮,怯生生望著我。我問她,方姐呢?她沒聽懂:“什么意思?”

我將茶缸放在倒扣的塑料箱上,沖著機器里喊:“方姐?”

阿鳳探出身子,團團的臉,腫眼泡。她用手戳了戳對面車間:“去了那邊。”

我瞥了眼那女孩:“你老鄉?”

她點點頭:“新來的。”

看起來,她像片移動的紙,白、薄、脆;而阿鳳則剛好相反,黑、胖、粗。

118號!

我打了個寒噤。在車間,每個人都必須牢記自己的號碼。這個號碼會讓人忘記自己的私人身份,而變成某種被高度濃縮的簡化品。我想起草原上的哈薩克人,他們能認得出羊群中的每一只,并根據不同特征,給它們起名:半只耳、黑白花、小尖角、傻大個。

迷你衣架有巴掌大,凹槽里凸起的塑膠棍,需用鉗子剪掉,再用布擦凈,放在箱內,每箱五疊,每疊二十個,一箱一百個。看起來,這個活兒比從水箱里撈刷頭輕松許多,至少,那種鉆入骨縫的寒涼,不再侵襲我;然而,我高興得實在太早。衣架剛啤出,滾燙,凸起小棍雖細如鉛筆芯,有一指節長,卻相當堅硬,加上支架內交叉著十字框,所剩空隙有限,若要平穩剪去小棍,須將鉗子完全探入,適度斜側,方能徹底了斷。若第一次剪不徹底,留有凸點,需補剪。

這一天,我做了二十箱貨,捏鉗子兩千次以上。我從未如此頻繁地使用過手掌。因為沒戴手套,到中午,右手幾近僵硬,從無名指至掌心,表皮磨出道暗紅印跡,大拇指變粗,虎口處肌肉隆起。那凸起的小棍,不是一個個出現,而是一群群出現,我的動作變得越來越捉摸不定……我總想找一塊尚未受到擠壓的地方,然而,絲縷暗傷,已蔓延到整個掌心,無論我從何種角度捏下,都能扯得心痛。

沒有人計算過,一雙手的皮膚、血管、肌肉和神經,到底能承受得住多少次擠壓。枯燥、單調,單調、枯燥。循環往復。也許我會發瘋。現在我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和鉗子組成一個整體,我是不存在的,只是鉗子的一部分。

嫌我干得慢,組長把阿鳳調過來。她確實快,簡直是,太快了。我剪掉一根棍子的時間,她已剪掉兩三個。這種活生生的逼迫,令我真想掄起衣架,打在她的肩膀上,讓她慢一點兒。然而,很快我就發現,我錯了。

阿鳳才不傻,不會只顧埋頭苦干,把自己變成機器人。不,阿鳳的聰穎,需面對面潛心觀察才能發現:她往往在一陣大干之后,突然起身,像聽到有人喊她的名字,昂首疾步走到對面,從注塑機間穿過,從有風和陽光的門口穿過,再挺直腰桿,大踏步返回座位。

她干得太漂亮了!

臉色坦然,嘴角掛著笑,根本不像無故脫崗。當她返回,坐定,再次啟動手指時,像某臺機器被按了啟動鍵,閃電般干起來。如果這時組長進來,會一眼看到,整個車間里,惟阿鳳最賣力。

阿鳳的快讓我的慢變得扎眼,我戴著隱形眼鏡,對焦總不那么利索。并且,我沒有那樣一雙手:五指粗短,像被煙熏過的木棍,指甲烏黑,看不清掌心紋路,左手大拇指內側,有幾道印痕(她削東西時總是刀片朝內),像毛筆蘸著白漆在黑紙上劃過。

她說:“絕不在一根棍上剪第二下。”

我納悶:活干得快,有表演性質;但活還要干得細,不返工,才是最后的勝利。

我驚詫地問:“QC讓返工怎么辦?”

她“呸”了一口,咬牙道:“QC跟我們,從來都不是一家!”

組長喜歡熟手,慫恿大家速度要快,填工單時,可以將總數最大化。可是,這一切都必須要過QC關。阿鳳將對QC的聲討擴大化,延展到對這個廠的不滿。她揚言再過兩個月就走,回原來的玩具廠,說這里不好,要連上十三天才能休息,下半個月還要上夜班,能把人熬死。我詫異地問她,何不現在就離廠?她嘆氣,春節為回家辭了工,再來時,廠里已招滿人。但她揣測,再過兩個月,天氣變熱,到了賣玩具的高峰期,工廠為趕貨,還會再招工。

突然,沒有任何征兆,阿鳳甩下鉗子,沖著小老鄉喊:“阿紅,走!”阿紅像觸電般,即刻抬起蒼白小臉,丟下刷頭,將濕漉漉的雙手在工衣上擦了擦,跟著阿鳳沖出大門。她們居然……上了辦公樓!上班時間擅自離崗,簡直是發癲。阿鳳打工多年,哪里不知這道理?即便是阿紅,也不會如此愚癡。可是,聽到阿鳳召喚,阿紅依舊毫不猶豫地跟在她身后,一派生死與共的模樣。

她們離開車間后,這里的一切都在繼續,像沒發生任何改變。然而,某種古怪的情緒四處蔓延,致使空氣稀薄。每個人都呼吸緊張,眼神古怪。二十分鐘后,她們從大門口進入,我即刻做出判斷:她們不會走。因為……她們沒有摘下帽子!那帽子在我看來,實在丑陋:面料稀疏,帽檐疲沓,松緊帶喪失彈性,既不像廚師帽般雪白,也不似頭盔般堅硬,非但不能贏得某種職業尊重,反而更讓人喪失自信。若我離職,第一時間,就要把那帽子摘下來。

我對啤工的工裝顏色亦很憤怒:土黃色。在這個廠里,還有湖藍、粉紅、果綠、白色工裝,那些顏色讓人顯得鮮艷、干凈;而“普工=土黃”,其心理暗示是:低人一等。我曾在克拉瑪依陸梁油田和采油工深入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既不感覺害怕,也沒有因穿了工裝而感覺身體遭到貶抑。現在想來,同為工裝,意義卻大不相同。石油工人是個確定稱號,他們生活在自己建造的城市里,頗具自豪感,完全不同于珠三角的打工者。

阿鳳和阿紅回到座位,一聲不吭地開始干活。不到十分鐘,阿鳳忍不住罵起來:“破保安!”昨晚,保安突擊檢查宿舍,發現阿鳳屋里接了電線,要罰款(工廠為省電,宿舍不安裝插座,手機在門衛室充電)。阿鳳說她根本不知道這根電線的存在,一定是前面的人接的。保安說,你們湖南女人最會說謊!

在工廠,打工者總是被預先設定某種身份,以及一系列被想象和假定出來的文化特征。在廣東人看來,外省人懶惰、不講文明;而外省人則總是力圖通過抗爭來糾正這種偏見。阿鳳雖打工多年,能聽得懂也會說廣東話,但卻堅持說湖南普通話。她不喜歡廣東人,覺得他們仗著自己有錢,就脅迫別人說他們的方言。

而在女工宿舍,很多女孩周末租碟看電視劇,不是為了劇情,是為學廣東話。她們都強烈地意識到,在珠三角,若想獲得更多上升機會,不僅要改變以往生活的“壞習慣”,還要改變口音。而阿鳳則認為,只要自己干得足夠快,就已是好員工。

今天一早,阿鳳都在尋找機會,當看到經理的身影閃過門口時,她彈跳起來,喊上阿紅,直沖三樓申冤。這種做法危險至極,如果經理心情好,一切都好說;如果碰巧經理心情煩躁,懶得聽這種越級匯報,阿鳳便會失去工作。今天,經理的心情不壞也不好,聽完阿鳳的講述,叫來組長,讓他處理這件事。

經理并非縱容這種行為,實在是,珠三角嚴重缺工。并且,工廠就像個壓力鍋,必須讓工人有地方透氣。放別人一條生路,否則,就會有人在你喉嚨上開一道口子—這道理,經理懂。組長根本不愿辭退阿鳳,他最討厭培訓新手。一切因素糾結在一起,國際大環境加上工廠小環境,令阿鳳的這次賭博行為,非但沒有遭遇慘敗,反而以保住工資、挽回尊嚴告終。

車間生活只有一個目的:復制、復制、復制。注塑機中不斷吐出啤好的模具,讓它們從一變成一億,無限膨脹,大如銀河系。所有的機器都在動,自己也在動,整個世界都在動。在運動的車間,思想是軟弱的,沒有中心,一切都在圍繞著機器旋轉,沒有任何支撐點,人變得隨波逐流,成為漂浮物。

當我不斷地捏下鉗子,終于明白:肉身是有極限的。手掌磨爛,肩頭酸痛,腰肢彎曲,汗液從全身噴涌……疲憊、疼痛、困倦,無盡頭的重復,沒完沒了的衣架,洶涌而來的珠光藍小棍……扭成龍卷風,裹挾著我,讓我幾近暈厥。人到底不是機器—甚至機器,也要加油,也要發脾氣,突然啤出如嬰兒拳頭般大小的產品,像某天心情不爽,要罷工。

人在機器面前失去的是自由—這是最重要的癥結。

當我陷入思忖時,干活的速度就會變慢。我總比不上阿鳳。她說,最初在電子廠干活時,也慢,被拉長訓斥后,她還被罰不準吃飯,中午加班。整個拉線上只有她一個人,她邊干邊哭,不是因為累,而是因為屈辱。她發了狠,盡量不去想任何事,讓腦袋一片空白,只用眼睛盯著電子板。奇跡發生了:速度提了起來。

我試圖照著阿鳳的樣子,讓手指快起來,然而,我卻無法讓腦袋一片空白。阿鳳說我的心思太多,說老板根本不喜歡像我這樣的人,說老板喜歡年輕、沒有經驗的女工,不會提更多要求,不會打架滋事,一干就是好幾年。

終于熬到中午。

廚房緊靠宿舍樓,是間大平房,側旁開著窗,窗外有個鐵護欄,長四五米。人群在其間蜿蜒,一個挨一個。菜裝在長方形不銹鋼鐵盤里:炒豆腐、炒黃瓜片、炒油白菜、炒筍絲。除筍絲里有些肉外,其余三個皆素。湯和飯放在露天的大桌上,管夠。湯的顏色灰白發烏,裝在大桶里,看不到底,用木柄長勺舀起后,有絲縷蛋花浮動。

飯堂不大,有二十平方米,長條木凳前坐著三四個人,端著碗,正盯著電視看《甄嬛傳》。坐在中間如癡如醉的人,居然是組長!一綹頭發耷拉到額頭,他卻渾然不覺。屏幕上的人服飾華美、面孔精致,正與他疲倦的臉色、臟污的工裝形成反比。據說,組長算不上管理級,工資只比普工稍高一點兒,角色十分尷尬,別說董事長、經理、QC他得罪不起,就連熟練的普工,他也不敢怠慢。他在監督別人干活的同時,自己也要干,將裝好貨的塑料箱碼在大拖車上,運走,忙得昏頭漲腦。

更多的人走到露天的棚子下,坐在塑料桌椅上吃。靠墻立著個一人多高的木架,六七米長,搭著木板,放著各式碗筷。洗碗池三米長,前后兩個水龍頭,有公用洗潔精。我洗凈碗,打了飯,坐在凳子上時,突然反應過來:阿鳳呢?

阿紅說,阿鳳出門,是為了還賭債。

上次倒班時,阿鳳去打麻將,輸掉一百五十元。我知道男工嗜賭成風,卻第一次聽說女工也愛賭。阿紅垂下眼皮:“湖南人沒法不愛打麻將,小伢子站不穩時,扶的就是麻將桌!”

我們倆沉默地吃起飯來,米粒和菜攪拌在一起,第一口和最后一口的味道,一模一樣。喝完湯,肚子鼓脹起來,舌頭卻沒有任何滋味,嘴里淡得很。離上班還有四十分鐘,這時候就返回車間,下午簡直沒法熬。我提議出門去吃烤肉腸。

出了大門,走到巷子與大街的交叉處,是排農民房,一樓是鋪面,樓上出租,曬著各類衣物,襯衫、牛仔褲、胸罩、枕巾,像萬國旗,招搖在灰塵和尾氣中。便利店門口放著臺烤腸機,滾動著油光锃亮的肉腸。

阿紅接過腸子,咬了一口:“真香啊。”這是她第一次吃烤肉腸。我笑了起來,隨后,又被一陣抑郁淹沒。

側旁的屋里傳出喧鬧聲,從門外看進去,麻將桌前圍坐著男男女女,夸張地抓起牌,瞅一眼,再甩出去。女人戴著金戒指,男人將赤腳縮在凳子里。有臺小風扇在半空旋轉,它放在一個倒置的塑料凳中,用繩子纏住腿,勒在柱子上。我直噴笑:若不是親眼所見,我斷然不能想象,還有這種放風扇的辦法。而那風扇底下的女人,正是阿鳳。

這時候的阿鳳,不再是車間里的阿鳳。她的眼里像有種怪異的光,身體不可思議地晃動著,變成了某種精神的附屬品,無論眼睛、鼻子還是眉毛,皆像被強光照射,變得靈動溢彩。她被一種絕對的、無條件的幸福感所籠罩,并且,這感覺似乎會伴隨她一生。

然而,這種時間太短了。打完一局,阿鳳起身,當她離開桌子,像離開了她所依賴的土地,陡然變得虛空,皺紋爬上她的額頭眼角,她又變成了平庸的啤工。

我詫異何以沒有年輕女孩打麻將,阿鳳撇嘴道:“靚妹可以到網吧聊天,逛商場,拍拖,她們的日子不難熬啊!”“熬”這個字,從她的齒縫冷冷蹦出。

我遞給她烤肉腸,她不客氣地咬著,突然發狠,咬牙低吼:“我根本不喜歡打工!”而我卻無法接話。在車間,她是強者,她的活做得那么快,總能獲得組長首肯,而我,則幾乎是個被嘲弄的笨蛋。轉瞬,她又笑了起來:“改天我請你們吃邵陽米粉!”

邵陽這兩個字,在珠三角是重要的:邵陽人從不打廣東麻將,只打家鄉麻將,且只和老鄉打。一晚上輸個幾十塊、幾百塊,不算什么事。打牌的人有小老板、主婦,也有如阿鳳這般的普工。到了牌桌上,外在的標簽皆被解除,只剩下兩個字:老鄉。邵陽人始終是嶺南大地的陌生人,他們不說粵語,喜吃辣椒,但他們的身體上像長出了軟殼,壓住他們,讓他們不能輕易返回家鄉。于是,某種精神上的返鄉之旅便建立起來:打麻將不僅僅是娛樂,更是某種“中國式的社交活動”,邵陽人用家鄉話傳遞信息,相互照應,形成小集團,對抗外部的強大世界。

見我用五元錢買了雙塑料手套,阿鳳瞪圓眼睛:“你不能這樣花錢!”我說我的手好疼。她瞧了瞧,確實,和她的不同。突然,她看我的眼神變得古怪起來。她從我請客吃烤腸、買手套不眨眼等細節,覺察出我是“富裕”的,但是,某種慣性思維依舊讓她止不住說下去:“咱們出門打工,就是為了存錢,你這樣花錢,哪里能存得住,一個月不是白辛苦了……”

我沖口而出:“你輸掉的一百五十元,能買多少雙手套?”

她愣住,血氣凝在臉上,愈發蒼老。她慢慢道:“我是戒不了……”

某種壓抑的氣氛籠罩住我們,那吃到嘴里的烤腸味,變得有些古怪。

下午的時間打發得很快,轉眼到了三點。我暗中計算,還有四個小時就可以下班;還有四個小時,今天就變得無比完美。組長疾步走來,速度快得嚇人,令我渾身一抖,然而,他卻看都不看我,直挺挺走向阿鳳。阿鳳將鉗子放進塑料箱,跟在他身后,出了車間大門。二十分鐘后,阿鳳回來,頭上居然沒了帽子!

這是我最后一次見到阿鳳。這時的她,和中午在牌桌上的她,精神迥異。她腳步踉蹌、臉色烏黑,像被人舉起槍打了一靶,正中眉心。她已經死去,只憑借著本能掙扎,挪動身軀。她無力多說話,只在拿走茶缸時,向我們擺了擺手。

阿鳳的丈夫雨天跌下山溝,摔斷了腿,高位截癱。

和別的女性主動逃離鄉村不同,阿鳳是被丈夫趕著出門打工的。丈夫眼瞅著別人家里慢慢富起來,心里急,就和阿鳳商量:必須有個人出門打工。說來說去,還是決定讓阿鳳出門。阿鳳便拎著包,上了火車。阿鳳的強悍堅毅,都是在打工途中歷練出來的。她也累,甚至比別人更累,但卻咬著牙硬挺著。一年又一年,每次春節都嚷嚷著不出門,可正月一過,還是照樣上了車。

雖然她的能干有口皆碑,然而她從不以此為豪。她和工廠,和城市,始終處于隔離狀態。現在,阿鳳將重返老屋,照料丈夫吃喝,下田種地,燒火做飯,洗涮縫補,拉扯孩子,巨細靡遺,一點不漏。她將變回一名普通村婦,春種秋收,曾在南方的生活,恍如一夢。

然而,這樣一場夢,那么容易被遺忘嗎?

阿鳳不再是從前的她。從前她是家里向外延伸的翅膀,說不定,能帶著一家人飛起來;現在她是家里的一根梁,里里外外都靠她,她需加倍努力,才不致讓日子陷入困頓。但她到底和那些從未出過門的女人不同。

“嘿,我打工的時候啊,你才這么大點兒……”阿鳳曾和阿紅這么開始聊天。

阿鳳能夠訴說的南方,不過是把門推開了的微小的局部,而就那么一點點光亮,吸引著阿紅,毅然離家。如今,當阿鳳返鄉回家,那扇已經推開的門,在身后,無聲無息地關上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城市| 台南县| 利津县| 平罗县| 昌图县| 自贡市| 西藏| 博客| 延安市| 大宁县| 镇江市| 武宁县| 饶平县| 兰州市| 正宁县| 萍乡市| 德化县| 调兵山市| 合水县| 莆田市| 农安县| 延安市| 邵武市| 武胜县| 盱眙县| 龙陵县| 都昌县| 墨江| 武汉市| 时尚| 叶城县| 沙洋县| 岳普湖县| 龙南县| 青海省| 天台县| 东乌| 闽清县| 石台县| 新邵县|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