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讓孩子少生病的智慧(5)

看到這樣的場面,我制止了護士打針:“別打了,緩一會兒,這樣會嚇著孩子。”孩子聽見不打針的話,馬上停止了哭聲,面無表情地坐在那里。我走過去,對小女孩說:“孩子,打針很疼喲,我小時候也怕打針呢。可是,不打針,我的病就好不了,于是我就咬咬牙挺過去了。你看,我現在病好了,還當了醫生呢。”小孩子抬頭看了我一眼,沒有說話,但是我看到她的臉上沒有了恐懼。我微笑著對她說:“你一定要乖乖的,配合了打針,想吃啥好吃的,叫你媽媽給你買,好不好?”“我要肯德基。可是我媽媽不給我買!”小女孩噘著嘴對我說。

“我讓你媽給你買,好不好?”我轉過頭給孩子的母親說:“你一定要給孩子買,聽見了嗎?”孩子的母親面露難色:“孩子得的是過敏性紫癜,教授不讓她吃。”我轉過頭對孩子說,“你身上的紫癜還沒有完全退去,暫時不能吃雞肉,要不然,又要新出了,你就要多打幾天吊針了,用一件玩具來換肯德基好嗎?”孩子瞪著天真的大眼睛,向我點點頭。

后來,小女孩拿著媽媽給她買的玩具,非常配合地打了吊針。

可以說,所有的孩子都怕打針,面對孩子的恐懼,很多家長不知道怎樣引導孩子,要么跟著孩子一起害怕,要么躲避,要么強制,這些都是不對的方法。

恐懼是兒童成長過程中不可缺的一種情感體驗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在學會說話前已能觀察周圍的情緒氣氛,1歲左右就能分辨各種情緒,讀懂父母臉上的表情。若父母能在突發事件中保持鎮定,則孩子便能從中吸取膽量,減少性格中的恐懼成分。

恐懼是兒童成長過程中不可缺的一種情感體驗,是兒童對危險情景或事物的一種積極應答。所以,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一部分。

面對孩子打針的恐懼,我們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1.不要對孩子說假話:“不疼,不要害怕,只是蟲子咬一下。”假話不僅不能安慰孩子,還會影響他們的真實感覺之后更加不信任大人。應該讓他們知道疼痛是無可奈何的,但是可以換來健康。

2.心理學家說:“聲調和身體的語言決定溝通的效果。”面對孩子的疼痛,家長們自己首先不能恐懼。我們可以鎮定地、自信地對孩子說:“寶寶哭了,媽媽知道你疼了,有點害怕了,可是寶寶很勇敢,打上針,疾病很快就好了。”這種鼓勵話,可以給所有年齡段的孩子說,越小的孩子,他們的靈性越大。

3.面對孩子的恐懼,家長要予以足夠的重視,不要裝作無所謂的樣子,甚至嘲笑、諷刺、打罵孩子。更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落淚,否則,父母不自覺地把更多的恐懼感“傳染”給了孩子。

如何減輕寶貝進入醫院的恐懼

“每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都可以聽懂媽媽給他說的話。但是,不少母親卻聽不懂孩子的話。”下午4點,病房里傳來陣陣腳步聲。雜亂的腳步聲,孩子的哭聲,家長的說話聲打破了病區的寧靜。

那是個1歲模樣的小男孩,自從被抱進病房開始,就扯著大嗓門“哇哇”哭起來,聲音很大,惹得病房里的一些病人家屬好奇地走出來張望。

小孩子還真是個“壞脾氣”。此時的他,頭上掛著吊針,在媽媽懷里大聲哭著,孩子身后,跟著孩子的爺爺和爸爸。可是誰哄都不行,只是使勁地哭喊。我知道這是“白大衣現象”,現在的孩子聰明得要命,別看年齡很小,也知道醫院不是好地方。

孩子的媽媽,一臉的疲倦,她皺著眉頭,訓斥著自己的孩子:“哭什么呀,疼你也哭,不疼你也哭,你把人都快累死了。”小孩子聽見媽媽的指責,不但沒有安靜下來,哭聲更大了。孩子的母親估計是累到了極點,忽然大聲罵起了孩子:“你再哭,我把你扔到垃圾堆去,煩死人了……”孩子依舊扯著嗓子哭著,此時,孩子的父親走過來,抱過了孩子,對孩子的母親說:“孩子生著病,你就別說他了,再說了,你說他有用嗎?孩子根本聽不懂,你去歇會吧,我來抱孩子。”孩子的母親,坐到了旁邊的凳子上,忽然哭泣了起來。

我走過去,對孩子的母親說:“我看到你很難過,孩子生病,家長真的很焦慮啊。孩子都是這樣長大的,得一次病,就長大一次啊。我剛看了,孩子問題不大,很快就能好。”孩子的母親擦了擦臉上的淚水,對我說:“謝謝你,醫生,這個道理我都明白,就是看他哭個不停,心里很煩。你說,他怎么不像別的小孩子那樣,稍微能乖一點,你看他,哭得沒完沒了,說啥也聽不懂,我心里特煩,真希望他快點長大。”“你說錯了,你說的話,他都能聽懂的。”我笑著看著孩子的母親。

“我不懂你的意思。”孩子媽媽疑惑地看著我。

“每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都可以聽懂媽媽給他說的話,只是你沒有聽懂孩子的話。”看著孩子媽媽疑惑的眼神,我接著解釋道:“孩子一進門就給你說話了,他是用哭聲在給你表達,他在說,媽媽,我害怕。而你呢,沒有聽懂,卻不停地訓斥他。你說,你哭什么呀?疼你也哭,不疼你也哭,你把人都快累死了。你沒有接納孩子的情緒。所以,孩子才會哭得更厲害呢。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的各種不良情緒,接納后,才有可能把孩子從不良情緒中引導出來。你自己情緒都不好,怎么可能讓孩子心情好呢?況且孩子還生著病,身體不舒服,這個時候,孩子最需要的是媽媽的愛呀。”孩子的媽媽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你說的好像有道理,以前,我還真沒有這樣考慮過,我以為,孩子根本聽不懂我說的話。”孩子的母親忽然從凳子上站了起來:“大夫,你能不能教教我怎么能幫到我的孩子?”我對孩子的母親說:“你去安慰孩子啊,你可以說,寶貝,媽媽愛你。

媽媽知道你打針很疼,媽媽會陪伴著你,寶寶乖,疼了就哭吧。媽媽理解你。”孩子的媽媽走到了孩子身邊,抱過了仍然在哭泣的孩子。孩子媽媽的聲音沒有了剛才的焦躁,一下子溫柔了起來,小孩子在媽媽的安慰下,哭聲越來越小,最后不再大聲地哭泣,只是小聲地哼唧著……

如何讓孩子在幼兒園少生病

1.為孩子做好提前的心理準備。

2.上幼兒園前一定要經常教孩子說兩句話:一是“老師,我要喝水”;二是“老師,我要尿尿”。

3.必需的鼓勵。

4.變通。

每到開學時,生病的孩子就特別多。在生病的孩子當中,相當一部分是頭一次上幼兒園的孩子。如何讓孩子在幼兒園少生病,盡快適應校園生活呢?我給大家講講我和我兒子的故事。

為孩子做好提前的心理準備

孩子剛上幼兒園愛生病,這非常正常。其實這是孩子不適應的一種表現。孩子進入幼兒園,類似我們成人走入社會,連大人都可能不適應,更何況孩子。由于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和家人,在陌生的環境下,孩子必然有恐懼焦慮的心情。加上幼兒園孩子多,交叉感染的機會增多,必然會導致孩子身體的抵抗力下降,于是得病就不可避免了。

在我兒子還沒有上幼兒園前,我經常給他灌輸一些幼兒園的概念,時不時地告訴孩子,在幼兒園里面有許多小朋友和他一樣,在里面生活、學習和玩耍。有時間,我還帶他多去幼兒園里面看看。

記得我兒子上幼兒園時,每天早上做操的時候,允許家長在里面觀看,我時常會看到一個老太太帶著她才兩歲的孫子在里面玩耍。她說她是讓孩子熟悉這里,為以后上幼兒園做好準備。這位老太太做的就是提前的心理準備,非常值得大家借鑒。

當然,如果沒有這種條件,可以買一些小孩子在幼兒園里玩耍或唱歌的光盤。讓孩子對幼兒園有多方面的了解。這樣,孩子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心理準備,上幼兒園時就會大大降低恐懼的心情了。

心情好了,生病的概率也相應地下降了。

讓孩子學會兩句話

這是我聽一些帶過孩子的媽媽總結出來的經驗,上幼兒園前一定要經常教孩子說兩句話:一是“老師,我要喝水”;二是“老師,我要尿尿”。這兩句話很有道理。我們知道,幼兒園孩子很多,老師們精力有限,不可能像家長那樣精心地照顧。所以,讓孩子主動地告訴老師他渴了,多喝水,這是很有用的。

美國著名醫學博士F

巴特曼寫的《水是最好的藥》就闡明了身體缺水是許多慢性疾病的根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讓孩子多喝水,肯定會減少生病的概率。“老師,我要尿尿”這句話也很有用,想尿的時候勇敢地說出來,防止孩子因為膽怯而尿褲子。

必需的鼓勵

曾經看過國外一個電影,一個孩子懼怕上幼兒園,于是孩子的爸爸陪同她一起去,先是和她坐在一起,看孩子適應了,慢慢的離她越來越遠,直到孩子完全融入“孩子圈”以后,他才放心地離開,這樣的情景讓我羨慕得不得了。

然而現實中,這樣的幼兒園恐怕沒有,家長們不得不扮演狠心的角色,當孩子在我們身后哭天喊地的時候,我們卻要狠心地離開,這種讓孩子迅速“斷奶”的方法很不好。怎么辦?

我們自己首先要做樂觀堅強的媽媽,看到孩子哭了,我們可不能跟著一起哭。那樣,孩子會更恐懼,更不愿離開你。我們可以笑著對孩子說:“寶貝,媽媽看到你哭了,我猜,你是不想離開我,媽媽也不想離開你。可是,媽媽要上班,寶貝要上課,你只是暫時地離開我,寶貝上完課后,我就來接你了。”接孩子的時候,我們依舊要保持微笑,可以發自內心地說:“寶貝,媽媽真羨慕你在幼兒園里可以和小朋友玩啊。

寶貝,你長大了,能離開媽媽了,媽媽真為你感到驕傲。”家長千萬不要顯露出孩子終于離開苦海了,終于不在幼兒園受罪的那種表情和口氣,這樣的做法會在孩子潛意識里留下幼兒園不好的印象。我曾經請教了一些媽媽,她們教了我很多“招數”,孩子剛上幼兒園時,可以滿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比如盡量跑在其他家長前面去接孩子,早接他,還要給他買禮物作為鼓勵,夸獎他很勇敢,這樣孩子就會非常高興。為此,我曾經厚著臉皮在幼兒園里“狂奔”了好多天,為了實現對兒子許下的“第一個接他”的諾言。

變通

有些家長把幼兒園當做學校,好像孩子一天不去,就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損失,我見到一些家長,明明家里有人可以幫助照顧,這些家長卻把孩子過早地送到幼兒園里,甚至生病還沒有完全好,就把孩子又送去了,怕孩子落課。結果,適得其反,這樣的孩子生病概率大多比一般孩子要多。

我非常不贊同他們的做法,身體是本錢,生病的時候,一定該讓孩子好好休息。作為家長,一定要學會變通,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決定,不要總和別人比。

在這方面,我很有發言權。我的孩子,4歲多才上幼兒園,兒子曾經是個早產兒,身體瘦弱,像個豆芽菜,也愛生病。我的父母剛好退休,在家幫我看孩子,他們曾堅決反對孩子上幼兒園。后來我擔心孩子被溺愛,與父母溝通了一下,最后我的兒子就只上半天,成了幼兒園里最特殊的孩子。

盡管一些家長不贊同我的做法,可我還是把他當了“試驗品”。試驗結果,除了兒子在性格上有些膽小以外,沒有什么太大的毛病。因為只上半天,兒子在幼兒園里沒有得過幾次病,身體也越來越強壯,成績也沒有落下,最后合格畢業了。如今兒子是一名學習很好性格樂觀的小學生。所以我想,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特別愛生病,不如變通一下,先上半天,慢慢適應后再上全天,這也是一種減少疾病的方法。

如果上面說的辦法您都使用過了,孩子還是反復生病,那就要帶到醫院找醫生好好找原因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皮县| 北海市| 台前县| 克什克腾旗| 普宁市| 锦屏县| 荔浦县| 陈巴尔虎旗| 永兴县| 牡丹江市| 钟祥市| 宁城县| 东丽区| 江安县| 江源县| 永宁县| 上犹县| 阿拉尔市| 鹰潭市| 巴彦县| 攀枝花市| 永定县| 滦平县| 凤庆县| 汽车| 三门峡市| 平潭县| 余庆县| 托里县| 峨边| 平乡县| 崇义县| 浦东新区| 彭泽县| 闽清县| 东乡县| 邓州市| 万盛区| 陇西县| 仁化县| 荔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