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癥艾灸速查圖典
- 肖樹明
- 451字
- 2019-01-03 15:20:14
不可不知的艾灸適應證與禁忌證
適應證
灸法的適應證十分廣泛,按其作用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1 可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引起的各種病癥,如風寒濕痹、痛經、閉經、寒疝腹痛等。
2 可治療外感風寒表證及中焦虛寒、嘔吐、腹痛、泄瀉等。
3 可治療脾腎陽虛、元氣暴脫之癥,如久瀉、久痢、遺尿遺精、陽痿、早泄、虛脫、休克等。
4 可治療氣虛下陷、臟器下垂之癥,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以及崩漏日久不愈等。
5 可治療外科瘡瘍初起,以及瘰疬等癥。用于瘡瘍潰久不愈,有促進愈合、生長肌肉的作用。
6 可治療氣逆上沖的病癥,如腳氣沖心、肝陽上亢之癥可灸涌泉穴治之。
禁忌證
1 凡屬實熱證或陰虛發熱、邪熱內熾等證,如高熱、高血壓危象、肺結核晚期、大量咯血、嘔吐、嚴重貧血、急性傳染性疾病、皮膚癰疽瘡癤并有發熱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療法。
2 器質性心臟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癥,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3 顏面部、頸部及大血管走行的體表區域、黏膜附近,均不宜直接灸。
4 近代針灸臨床認為,除了睛明、素髂、人迎、委中等不宜灸,余穴均可適當采用灸治法。